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兵工帝国-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英国和瑞典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研制过旋转稳定的火箭弹。但都不太成功,主要问题是误差太大。库美多夫火箭研究站研制的第一种火箭弹弹径110毫米,编号为“110毫米特种火箭”,重15千克,发射管采用长3250毫米的长方形框架。用电点火器点火,最大射程4500米。计划每个化学作战营装备18架这种发射装置。不幸的是,德国研究人员碰到了同样的精度问题,火箭的弹着点散布超过了军方的要求。因此该弹只试制了很少的数量,未进入量产装备部队。

当肖卫国把研制火箭炮的任务交给博福斯防务公司里,卡尔都有些意外,他没有想到肖卫国在龙魂兵工联合体有如此之多武器研发项目的情况下,还要搞火箭炮的研发。

卡尔担忧地道:“菲利普,咱们现在的项目很多啊,要抽调技术人员也不容易。这种火箭炮。实用性也并不是很强,精度太差,我们就是研制出来,恐怕也没有什么买家愿意购买呀!”

肖卫国哈哈笑道:“卡尔啊,你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要知道火箭炮,虽然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了,不过却没有发展起来,这是为什么呢?除了你说的它精度不高外,更重要的是炮兵武器的设想转变为另一种设想,需要以科技进步和时间为代价。当然。我们都知道,早在十世纪时中国就已经使用火箭。阿拉伯人把原始的火箭推进武器引入欧洲是在十三世纪。然而,身管火炮得到了发展,而火箭却处于蛰伏状态。直到十九世纪初才再次得到有效使用。”

卡尔急道:“是啊。我知道。十九世纪初英国对缴获的印度火箭进行研究之后,康格里夫采用新型火药制造出第一种实用的火箭,它重十几千克,长一米左右,射程可达到1800米。在英国进攻法国布伦港和英国攻打哥本哈根时,这些火箭初当作舰载武器使用。还组成了独立的火箭炮兵连。在英国使用这种火箭攻击美国人。并且名声大噪之后,有一段时间内,各国都在竞相仿制这种火箭。但是由于膛线身管和反后坐机构的使用给身管火炮重新带来优势,所以各国的炮兵火箭都停了下来。康格里夫火箭的缺点太明显了,精度度,性能不稳定,即使是命中,也是运气好,更让人不安的是火箭飘忽不定的之字形飞行轨迹,只有风向稍有变化,就有可能掉进算自己人的队伍。



肖卫国呵呵笑道:“那是以前。现在德国其实也在进行火箭炮的研制,还有苏联更是热衷这种武器。德国国防军空军的赫曼戈林团等单位开始作为试点,装备火箭炮,准备代替旧式的100毫米迫击炮,装置由一个可拆为三部分、类似榴弹炮的发射装置和一个小拖车构成,可由炮兵拖着进入阵地,每个炮组由4名炮手组成。该炮口径为100毫米,采用13倍口径的炮管,发射速度为10到17发/分钟。这种炮实际上是种火箭增程迫击炮,除了射程和发射速度尚可以外,在造价、掷弹量、可操作性和耐用性方面部不尽如人意。”

“不过后来,库美多夫火箭研究站的研究人员在技术总监沃尔特多姆贝格尔上尉的指导下,发现以前的设计方案的缺点在于火箭发动机的推力作用于弹底,如果推进剂燃烧不规则,那么推力将使火箭弹弹头偏离航向,致使误差大增。于是他们另辟蹊径,把火箭发动机放在火箭弹的前端,即战斗部的前面,在弹体周围开了若干个分别倾斜14度的喷嘴,以便火箭弹旋转并保持稳定。解决了火箭弹的稳定性后,他们发现没有尾翼的火箭弹在发射过程中,不需要像真管炮管一样皮实的定向管,只要能使火箭在发射的时候成功导向就足够了,从而可以节约制造成本。当然,我们不需要模仿他们的设计,我们要有自己的设计。”肖卫国平静地道。

第三百五十五章能自己跑的火箭炮

强烈推荐一家手工曲奇店,在淘宝搜“妙蕾”或搜店铺名“妙蕾钱朵朵”,有一款10多种口味的什锦曲奇,超级美味!适合边看书边吃,书友们不要错过哦!

卡尔惊讶地道:“啊,菲利普,难道你又有了办法,可以解决火箭炮的精度问题?要知道这是非常难的呀!”

肖卫国呵呵笑道:“卡尔,你的理解有问题呀!谁说火箭炮一定要有身管炮一样的精度?当然精度低、弹药类型单一,一直是火箭炮的弱点。那是因为目前的火箭炮都是导轨射方式,而我们要搞的是箱式射火箭炮,而且是车载的,它能够快的转移射阵地,从而降低暴露的风险。火箭炮的最终目标就是炮兵的主要火力压制武器之一,因为它具有结构简单、火力猛、射高、反应快和突袭性好的特点。”

“这次我们要先要搞的就是13o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箭炮。它的定向系统由19根无缝钢管组成,按上1o下9排成两排,固联于箱形桁架上,每根定向管后上方都装有弹簧式闭锁挡弹装置和导电装置;火箭炮用汽车蓄电池作火电源,并备有车外射装置。采用15吨级轻型坦克为底盘,最大度4o公里/小时,最大射程1oooo米左右。配用13o毫米固体燃料涡轮式火箭弹,定向器长12oo毫米左右。”肖卫国认真的道。

历史上箱式火箭炮是1941年德国装备的。早在1933年,德国国防军专门调拨一个火炮营给火箭实验站,为了保密对外声称是烟雾射实验部队。在随后的几年里,该营分别参与1oo毫米、11o毫米、18o毫米火箭的实验,一直到1937年do38火箭弹定型成功。

1936年,火箭炮部队正式定编为国防军的一个兵种,在肩章和领章上有自己兵种的颜色——酒红色,烟雾射部队的对外名称一直沿用到战争结束。该部队编制1oo名军官、332名军士和1612名士兵,装备96个各类火箭射装置和484辆车辆,是不起眼的小兵种。1939年,根据战争需要。该部队扩编为4个营。次年,烟雾射训练基地成立。扩编为4个团,装备324门41式6管15o毫米火箭炮;以及1个教导团,装备28o/32o毫米重型火箭炮。

由于火箭动机设计优良,28o/32o毫米和3oo毫米系列的火箭弹可以直接从包装箱射出去。节约了射成本。4o式投射箱采用木制框架,41式射箱采用铁制的框架。每火箭弹配上导轨,装在一个框架中,在阵地中架好。一般以4~6为1个射单元组配置点火线,靠调节高度来确定射距离。一个战斗部队可以在3o秒内射16o枚这种重型火箭弹。

射后火箭弹的包装箱可以丢弃或回收,不用考虑敌人的反制。这种射方式显示了德军在武器模块化方面的领先,缺点就是架设时间比较慢。战争后期,苏联的m…3o系列火箭弹也可以按这种方式射。德国人把4o式火箭炮射箱按射角度布置在sdkfz251/1半履带装甲车,配上点火器,构成大口径自行火箭炮,配属给装甲师的工兵连,负责进攻时清理前方敌人的堡垒。由于火力强大,被溅称为“6上斯图卡”“低吼母牛”。该炮机动性强,配备的弹药采用模块化方式。能适应多样化的作战方式。

武装党卫军曾研制过一种8o毫米多管自行火箭炮,但鲜为人知。该炮有个非常有趣的绰号——“希姆莱管风琴”,这是由于其设计直接参考了苏军有“斯大林管风琴”之称的Bm…13火箭炮。该炮以法国制造的索玛3o3半履带装甲车为底盘,在车尾部安装有24根长2米的射导轨,分两排呈上下排列,可一次齐射48枚8o毫米高爆火箭弹。火箭弹采用尾翼稳定,长7o5毫米,重6。6千克,战斗部装药o。68千克,最大射程6千米。

由于其在最大射程时的弹着偏差纵向小于265米、横向小于162米。再加上装药较少,杀伤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党卫军截至1943年7月只生产了13门、15ooo火箭弹,其中12门试装备于党卫军第521营。由于没有正式列装,这种8o毫米火箭炮在藏军的正式文件中没有提及。

听了肖卫国的计划。卡尔惊讶地道:“使用15吨级轻型坦克底盘?这倒是一个很新鲜的想法。这样一来,火箭炮就可以自己到处跑了。只是德国人也在搞火箭炮,苏联人也在搞火箭炮,却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这样的自行火箭炮?”

肖卫国呵呵笑道:“我们的自行火箭炮肯定是创。德国在火箭研究上,最初目的是绕过《凡尔塞条约》,研究出能够代替大口径火炮的投掷武器。用于攻击进行壕沟堡垒防守的敌军,以及射化学弹药、燃烧弹等。希特勒上台后,进行扩军战备,火箭炮射度快、火力猛、突袭性好。对面目标、集群目标饱和射击效果好,可以用杀伤爆破火箭弹歼灭、压制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可以配用特种火箭弹进行布雷、照明和施放烟幕。当然,我们搞13o毫米口径的火箭炮,是一种中等口径的,用途最为广泛。以后我们还可以搞大口径的重火箭炮,比如说21o毫米的,这样的火箭炮射程可以达到4o千米以上,甚至做到3oo毫米,射程还能达到5o千米以上,这样火箭炮的射程就大大过了身管炮。”

卡尔惊喜地道:“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如果咱们能够研制出这一系列的火箭炮,那不是又要在炮兵武器领域占据绝对领导地位吗?太好了。”

肖卫国点了点头道:“的确如此,自行火箭炮的优点很多。特别是履带式自行火箭炮,它由多管火箭炮射器与轻型坦克底盘相结合而成,还具有一定的装甲防护能力。不但行程大,而且还能在车内装弹数十枚。火箭炮最大射程在过1o公里,而且还可以射多种弹药,比如说爆破杀伤火箭弹、钢珠爆破杀伤火箭弹等。”

第三百五十六章说干就干

肖卫国提出来的自行火箭炮设计思想,得到了博福斯防务公司设计师们的高度认同,很快他们就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了一个设计小组,开始进行130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箭炮的设计工作。当然,现在15吨级轻型坦克的底盘还没有,所以首先要进行的就是130毫米火箭炮的设计和试制。

按照肖卫国提出的设计方案,这款130毫米火箭炮,是采用箱式发s的方式。因为相较于导轨式发s方式,箱式发s方式非常方便,再填装也方便,最重要的是箱式发s装置简化了维护,而且s击精度将大为提高。

比如说苏联后来搞的rs132火箭炮系统,就是因为发s机构是相当原始的设计,尽管为了增加火力密度,,在卡车底盘上安装了一种双层交错的24联装发s导轨,上下两排各12条发s导轨,看上去活像是两层密密麻麻的栅栏,令人印象相当深刻。但是这种双层交错的24联装发s导轨,是以半固定的方式被置于底盘上,发s导轨的指向与车头方向被固定为垂直九十度,只有高低s界可以调整,使它的火力机动性和战术灵活性大受制约。

而且如此高密度的发s导轨,看似增加了自行火箭炮的火力打击效果,提高了战场使用价值,但问题也是很严重。在进行齐s时,由于发s导轨密度过大,必然导致前面发s的火箭弹发s气流对后面发的火箭弹产生严重干扰,进一步降低了整个自行火箭炮系统的s击精度。所以说,这种导轨发s的设计绝对是一种原始,而且不成功的设计。肖卫国直接提出搞箱式发s装置,就避免了走弯路。

而且,苏联人的这种132毫米火箭炮原型车所采用了zis…6卡车底盘,就是在普通卡车上加装一个火箭炮发s装置,并没有进行适应性的改装,这样也带来了比较大的问题。影响火箭发s精度的,除了导轨设计外。还有火箭弹齐s或连s时产生的发s装置不稳定。

尽管发s一枚或多枚火箭弹,理论上只产生很小的后坐力,而且后坐力主要是由于火箭尾焰喷到发s导轨所致。这些后座力足以导致在火箭弹发s时,整个采用卡车或是其他类型车辆底盘的机动火箭炮系统产生少量的移动。特别是车辆悬挂装置产生的震动会使火箭弹散布问题更加严重。

所以后来苏联人才在改进型号上,对发s导轨进行了改进。但是这同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是采用箱式发s装置,并且火箭弹的长径比要加大,不能使用那种短而粗的弹。要使用细长的弹,这样从发s箱里面发s出来的火箭弹才能更为精确地命中目标。

130毫米自行火箭炮方案讨论会很快就在龙魂兵工联合体总部召开,参加会议的自然就是肖卫国、卡尔还有火箭炮设计小组的成员,一共十八人。

肖卫国首先发言:“今天很高兴在这里举行这个会,火箭炮是未来炮兵的一种重要武器系统,它的作用将不亚于大口径榴弹炮。研制一套火箭炮武器系统,首先要根据它的作战使命等要求初步确定火箭弹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然后设计小组再进行系统的论证和初步方案设计,经过理论和初步试验研究分析,确定在技术上实现技术战术指标要求的可能性。这些主要的战术技术指标就包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