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25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的题目就叫《我拿孩子没办法》,道出了众多家长的无奈。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霸气书库
二、家校共同探索孩子们内心世界(1)
家校形成合力,共同探索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与学校、家长与老师确实有合作的必要,这也是我多年从教的切身体会。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开放,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纷至沓来的大量信息,在刺激着孩子们的感官,同时也对孩子们的心理、思维、情绪、行为等起着影响和干扰的作用。“孩子们到底在想什么”越来越成为一个谜,使老师们不解,令家长们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家校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需要双方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去探索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寻求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教育方法,这也是家校合作的首要目的。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奢望家长和老师一合作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提高了多少,甚至就成了“才”。家长在与学校的合作中学会教育,老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提高教育能力,形成一种高质量的合力,这样的家校合作才有生命力。
  我对家校合作的研究刚刚开了个头,没有理论上的深刻认识,只是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比较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和经验,供家长和老师们参考。
  “家校合作应该由学校牵头来搞,因为家长是分散的,缺乏号召力,学校才有力量来组织这件事。另外,家长也可以积极地行动起来,不要什么都等着学校来做,如果学校不做呢?耽误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位家长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我当时在场,她说的“由学校牵头”指的是开办家长学校,表达了家长对这种家校合作方式的认可和期盼,这也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对学校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来说,传统上的家校合作一般包括三大块,即家访、家长会和请家长。这三种形式我认为不能摒弃,仍然要坚持,但应该赋予它们全新的意义和更丰富的内容。
    先说家访
  在25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始终在坚持进行家访,而且家访的目的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就在前不久的新初一班主任会上,作为年级组长,我要求老师们利用暑假家访,并特别强调了家访目的:第一,了解孩子,拉近与学生感情上的距离,使学生愿意亲近你;第二,了解家长,了解学生的家庭氛围,向家长传递沟通与交流的信息。第一个目的如果通过家访实现了,就会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所以我告诉年轻老师们:到学生家一定不要摆出“老师家访”的架式,而是“朋友串门”,要自然、亲切,以关心和鼓励的语言为主,甚至一些细微的动作都要注意到,比如让学生近距离地跟自己坐在一起,到学生房间参观一下他的小天地。时间不要很长,半个多小时足以让孩子感到一份惊喜。而通过和家长的简单交谈,一般也能够对家长的性格、文化素养、教育能力以及孩子成长的小环境有个初步的印象和了解,对于今后如何与家长去协调和沟通有一个前期的思想准备。
  家访是一门艺术。曾经有44中学生王×的母亲通过我的学生家长找到了我,诉说孩子的种种不是,感觉实在没办法了,“慕名而来,请关老师到我家跟孩子谈谈”。看着这位无助的母亲,我无法拒绝。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听到一个细节是“他特别烦老师”,我心中有数了,于是嘱咐家长“进你家门后不要介绍我,开场白我自己来。”下午6点多钟,王×家长把我接到他家,打开房门妈妈说:“王×,来客人了。”孩子从自己的房间走出来,我故作惊异地说:“呵,你也有个儿子呀?我还以为你的孩子是个女儿呢!太好了,别看我有个儿子了,还是一看见男孩就高兴。”然后我握住他的手,上下打量他,“嗬,这么高,好标致的小伙子。来,陪阿姨坐会儿。”于是他很自然地坐在我身边跟我聊了起来。他一进入角色,完全没有戒心了,也就被我引进了主题:在哪上学,几年级,喜欢什么课,不喜欢哪位老师,为什么厌学……我对他有鼓励、有赞扬,也有批评、有指导,谈得十分融洽。在这期间他也知道我是老师了。不知不觉中快8点了,他主动提出“咱们请关老师一块儿吃饭吧”。为了能和他继续“套近乎”,我也就顺水推舟了。到晚上10点多钟我离开他家时,他一直把我送下楼,他妈妈不由得问他:“王×,你可从来不送客人的,今天这是怎么了,居然送关老师下楼。”孩子回答:“我根本没觉得是老师,就像我的同学来了一样。”——这就是艺术性家访的效果。
  我在前面提到的陈飞同学,就由一次家访得出了“关老师最了解我的”结论,以后就处处听我的;另一位认为“我是女孩儿,爸爸不喜欢我”的同学,由我的一次家访纠正了爸爸妈妈的偏见,缓解了与女儿的矛盾。2001年暑假,我去张思宇家家访,家长高兴地到处宣传:“我们选这个学校选对了,班主任都50多岁了,还来家访,太负责任了。”去一学生家,不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迎出来,还当作一件特大喜讯通知了家委会,连家委会主任都一起迎出来了,因为“小学六年老师从没来过,现在家访的老师太少了”。这些心存感激的家长,在日后的工作中都给予了我极大的配合。
  
二、家校共同探索孩子们内心世界(2)
家访成为我所在的北英中学的保留传统,老师付出了,也得到了回报,尝到了甜头。我校的杨春燕老师,家住八大处,2001年接新班后,为了家访经常带着上初二的儿子住在学校简陋的宿舍里。不出一个学期,杨老师走访了全班40多个学生的家,一来杨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家长,二来通过家访,师生之间建立了感情。三年来尽管孩子们处于青春期,思想、情绪有这样那样的变化和波动,但孩子们对杨老师的那份情没变。绝大多数家长对杨老师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一直坚持到孩子们毕业。这样的家校合作是不是应该提倡?
    再说家长会
  家长会作为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主动权掌握在学校和老师手里,而且不用规定也无须提倡,或多或少总是要开的。其内容一般不外乎班主任汇报班级情况,表扬好的,批评差的,这个批评还会连带上家长。然后主科老师轮流上讲台,根据自己所教这一科的情况,进行总结、表扬、批评,再加上“家长应该如何抓好这一科”的指导。会后还会再留下几个“问题学生”的家长再谈学生的问题。在一次开完家长会后,我曾经写过一首打油诗用来自嘲:
  家长,忐忑不安。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学生,提心吊胆。
  家长,语重心长恳谈。
  孩子,表面点头称是,
  其实一肚子怨言。
  会后过不了三天,
  一切烟消云散,
  又回到了从前。
  这种老套路的家长会看起来老师和家长进行了一次密切合作,但意义真的不是很大。我曾经试图从我做起,使家长会有所改变。
  首先,在时间上,学校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在每学期的期中考试后,成绩、排名都出来了再开家长会。显然目的就是向家长报告和分析考试成绩。对此我不能赞同,因为考完了,报成绩不是目的,分析成败原因是老师和学生应该认真去做的一件事,向家长汇报意义不大。我主张家长会改在期中、期末考试前开,把考后报分变为考前动员,让家长知道孩子要考试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复习环境,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鼓励孩子建立竞争意识,争取考出水平,取得理想成绩。至于考试结束后想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真实成绩(其实只有少部分同学需要老师告知),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开家长会的形式了。
  作为普通班主任,我没有决定权,1998年我鼓动高一年级组长按我的想法作了一次改变,学生反映良好,说:“考前开没什么压力,不用那么胆战心惊了。”家长也感觉不错,说变被动为主动,考前能抓一抓,心中有数了。2001年我当年级组长后又搞了一次,但“习惯势力”使我无法再坚持下去。看起来仅仅是个开家长会的时间问题,其实反映的是一种教育理念。
  其次,我给我的学生们一种承诺:家长会上不告状,不点名批评,更不责备家长,有什么问题下来个别交流;我对家长们提了个要求,家长会后回到家里,不发火,不骂人,以鼓励为主,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我这样做的宗旨一不让家长恐惧家长会,给家长留面子,二不让学生反感家长会,造成师生间的隔阂。但是不管怎么说,家长会这种家教合作的方式对学生、对家长似乎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因此从学校、老师这一方面来说,怎样开家长会,采用哪些形式,如何发挥家长会的最佳效益,都是需要我们去探讨的问题。
  我手中的座谈会记要中有几则发言,一位家长说:“我孩子的学校开设了家长学校,由校医给我们这些当家长的人讲课,怎样帮孩子度过困惑的青春期。”我觉得这种形式就是进步。
  另一位家长则表示:“现在办的家长学校是一种好的形式,但内容太单调了,都是关于青春期教育的。青春期问题只是孩子诸多问题中的一部分。家长学校的内容是不是可以更广泛一些?是不是可以像香港一些中学那样,由学校组织一些学校之间的活动?比如组织问题类似的学生的家长一起开专题讨论会,或者组织一些家长交流教子经验。我很希望能向一些特别会教孩子的家长取取经。”
  一位在座的老师马上回应:“除了家长学校,我们学校最近在探索一种‘小型家长会’,就是刚才那位家长说的,把问题类似的学生家长聚集起来。目前看来家长对这种形式的家长会还是比较认可的。”
  听了上面三位家长和老师的发言,首先我们应该感到欣慰的是,家校双方都希望合作,重视合作,出发点相同,目标基本一致。只要在方法上、手段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合作的空间很大,合作得前景看好。但我在这里还是要替孩子们呼吁一下:无论何种方式的家校合作,都要把孩子的感受考虑进去。大人们合作得再好,孩子如果不接受也等于零,千万不可以形成两伙大人对付一个孩子的阵势。本来孩子在青春期就正逆反着呢,一旦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和家长联合起来就为“管”我,“治”我,那就可能产生“物极必反”的效果。所以,“家校合作”必须是老师、家长、学生三方平等的对话。
  
二、家校共同探索孩子们内心世界(3)
  最后说说“请家长”
  这也是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传统家校合作方式。小学老师经常是采用放学后把学生留下(我上小学时,哪个同学被老师“留下了”,那可是一种很严厉的惩罚了),家长来接孩子时给孩子告上一状的方法。高中老师就理智多了,请家长到学校来的比较少,问题实在太多了,老师忍无可忍了,顶多给家长打个电话通报一下情况而已,因为老师们明白这么大的孩子家长已经左右不了了。“请家长”利用率最高的就是初中老师。初一到初三,年龄13岁~15岁,青春期正萌动着呢,真可谓“多事之秋”也真够难为这些初中老师的,求着学,哄着学,压着学,斗智斗勇,软硬兼施,实在没法子了——找家长。上课说话,找家长;男女之间传纸条,找家长;不完成作业,找家长;考试作弊了,找家长;甚至哪篇古文没默写下来,也找家长……真累!家长累,老师也累,关键是大家累了半天没有什么效果,没效果那不就是一个“败招”吗?既然是“败招”,老师们为什么不能想办法改良一下,修正一下,有点新意呢?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办法,治标不治本。我有时真替那些怒气冲冲地喊着“把你家长找来”的同行们着急。
  家长要不要找?要,但调整一下策略,可能事半功倍。试举一例:在第一章里我曾写过我的一个得意门生王海洋,尽管他十分优秀,但高中期间也时不时犯点孩子们惯犯的小错误。有一段时间他经常在作业上偷懒,今天做题缺步骤,明天少交一门作业,后天作业放家忘带了,有那么三四次以后,我意识到他在放松自己。我不但要让他家长了解这种现状,还要联合起来敲打他一下。于是在一次他说把物理作业忘在家里了,我没动声色,悄悄给他妈妈打了一个电话,首先说了一下王海洋近期表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