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执-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久而久之,你分裂为二,开始习惯自己和自己说话。更准确地说,你变成了数不清的角色在数不清的处境之中,演出所有未曾发生的故事。而它们全部来自悔不当初的抉择,你只好不断地重新虚构那无数的潜在可能。水面宽阔,一望无尽,你却无穷内缩、进入自己的世界,反复咀嚼曾经发生过的对话与通信。   

  自己笑,自己悲,自己沉吟。偶尔有人呼喊你,偶尔有其他水手路过,见你喃喃自语,他却不会轻易把你当作傻子,因为他也可能明白。故此他笑得很大声:〃喂!你干什么自己和自己说话!你是不是傻了。〃他知道他必须这么做,为了你好。因为他明白。    

  谎言   

  八月二十八日   

  船上的友谊就像不打烊的酒吧,不同的人为了不同的理由来到海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过去。你知道这一年的航程终有结束的日子,总有回家休息的时候。然后有的人回来,有的人不。就像酒吧,天天都在的常客,你并不能预期明天一定还会见到他。所以我们不交换电话,就算说好回去之后如何如何,那也是交际上必要的客套。除非你欠下了赌债。         

◇欢◇迎访◇问◇WWW。HQDOOR。COM◇  

第27节:八月(21)         

  离岸之前,你以为等着你的是彻底的孤独,没有人认识你,你也不认识任何人。所以你以为自己远未结束的思念与负担将继续折磨你,或者你将决绝地抛下这一切,结果不是。   

  就像酒吧,我说过的,你会对着一时熟悉,但本就陌生也终将陌生的人把所有和盘托出。你的父母、你的子女、你的恋人,他们都很理解地听。反过来,你也听了许多故事,生活逼人、工作失败、无路可走。只是这些都与你无关,正如你的倾诉也与倾听者无关一样。这种状态真好,有如易洁锅,再多的污油再多的残渣,只要轻轻刷洗,又变成明可鉴人的平滑表面。    

  我怀疑这是所有人间关系的理想状态,没有任何负担,彼此反而因此坦白诚实(至少是你愿意呈现出来的坦白诚实)。   

  要在陆地上找这样的朋友可真不容易。你的同学看过你的成长,你的同事知道你的其他同事,对着他们,你能说些什么?你只能被固定在地上的某一点,所以你只好有所隐瞒有所保留。难怪大海是自由的,你甚至怀疑那些人哭着说出来的东西也全都是伪造的故事,但它们却因此更加真实,因为那是一个人最想它成真的欲望。海洋令每一个人成为真正的自己。    

  重逢   

  八月二十九日   

  通俗的爱情小说与爱情电影总是不厌其烦地描述重逢和偶遇的故事,那是因为这样的故事只能发生在小说和电影里面,所以作者们当然要好好发挥虚构叙事所赋予的特权。   

  我曾听过一个老人的故事,他说他行船的原因很土,就是为了躲避重逢的机会,他以为只要上了船,日后就不再有令自己尴尬、伤心和崩溃的可能了。可是货轮才刚刚离岸(用康拉德的说法,只有当船完全看不到陆地之后,才算真正的〃离岸〃),他就开始沉痛思念陆地和地上的人,虽然明知不该后悔,但他还是后悔自己的鲁莽。他想:〃我再也见不到那个人了。〃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然后,日复一日的,令人倦怠的烦琐工作排遣了他的忧郁。直到货轮快要到达下一个港口,他看见陆地,不是只有海鸟的小岛,也不是任何一片没有意义的荒凉海岸,而是真正的大港,真正的目的地。这时候一切必将涌回,老人平静地忆述:〃不知道是什么理由,我认为她一定就在这个港口。只要我上岸,我一定会遇见她。〃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28节:八月(22)         

  每到一个城市,他都失望一回,这是无聊的追踪游戏,他下意识地把货船预定的航程当作自己寻找恋人的计划。每一次的失望,都令他反过来怨恨自己的无能,使他产生不如住下来的念头。只要住在一个陌生的港口,就可以从根断绝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最后他还是回来了,于是我问:〃那么你终于和她重逢了吗?〃当然没有。他发现不要说住在同一个城市,就算天天出没在同一座楼里,原来说见不着就是见不着。缘分一物,竟可诡谲至此。   

  这个故事的教训是,人用不着出海,隔断千山的大海自然会跟着你。   

  黑暗之心   

  八月三十日   

  那天晚上,他问我:〃为什么?你甚至根本不认识我。〃我只好沉默。的确,我并不认识这个人,因为我不知道他怕什么,他最大的恐惧是什么。要完全认识一个人,一定要认识他的恐惧。   

  读康拉德,读他的传记,最令人惊异的是这位伟大的海洋作家,了不起的海员(或者,我们应该尊重他的意愿,把次序掉转成〃了不起的海员和伟大的海洋作家〃),在结束了航海生涯之后,竟然一直居住在内陆,既没有海风吹拂,也看不见半点海岸。唯一还能暗示他前半生的,是墙上挂的一小幅版画,画里有艘漂亮的三桅帆船。即便如此,当纪德满怀好奇心地来看这位经历不凡的古怪同行时,康拉德还是对他说:〃别盯着它,我们来谈谈书吧。〃    

  康拉德是个真正懂得海的人,所以他知道人不应该爱上海,因为〃它要有多无情就有多无情地出卖青年人的豪爽热忱,对善恶都漠不关心,从最卑鄙的贪婪到最高尚的英勇精神都可以出卖〃。海洋如此广大如此古老,人的尺度无法丈量它,你也根本不可能知道它在想什么。遇上海难的水手经历了紧张的亢奋、不安急躁以及海水涌入肺部时的绝望,最后从闪现着丝丝白发的恐怖浪潮中沉入永远安静永远沉默的海底。或许他会知道海的秘密,但他没有回来通知大家的机会。   

  海员绝不爱上大海,相反,海是他最大的梦魇。康拉德几乎没怎么认真写过爱情,那或许是因为没有一个陆地上的人会真正了解水手的恐惧。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29节:八月(23)         

  河口   

  八月三十一日   

  和许多人所想的不同,海上航行并不总是孤独的。我指的是船,船并不是独自一艘地行驶,在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航道上,一艘船的前后必定有其他的船。当两艘船面对面地相会,它们将响起汽笛,打个招呼,就像两个友善的陌生人。   

  海员未必爱海,但他们一定爱船,甚至像康拉德那样,总是把船写得像个人似的。因为在不可预计的风浪之中,宽阔无边的大海之上,只有船是你的依靠,只有它是你的伙伴。海员与水手必须相信它,忠诚地爱护它。所以看见另一艘船,就等于看见另一个人,是汪洋里的慰藉。   

  最戏剧化的场面,是入港前的那一刻,水面上难以尽数的各类船艇彼此隔开一段距离,但又感觉亲密地排着队,等待泊近码头。尤其是大河内的口岸,过了涨潮的时机,吃水较深的船只好在河口过夜。此时将会看到一片灯火静静地停在水面,你就知道,快要到家了。   

  但什么是家呢?黝黑的肤色与深刻的皱纹模糊了你的身份,要在第一眼就把你认出来,是困难的。就算相认,又该怎么对他们描述另一道河岸的泥沼、群岛之间的暗礁?相反,你也不再跟得上这个地方的语言,对于他们所说的一切总是有点事不关己的陌生。   

  夜里看着那么多船舶亮起温暖的灯,你有向他们打听消息的冲动,就像在异国的旅店探问爱人的去向。同时却又不忍也不敢面对回到岸上的现实,他或许在,或许不在,又或许早就无关痛痒。回去,还是不回去?这就是河口的犹豫。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30节:书展再见(1)         

  书展再见   

  我以为自己见多识广,这半辈子主持过、主讲过、参加过的论坛讲座不计其数,从早期的飞扬炫耀直到今天自甘旁观,已经没什么是没见过的了。除了疲倦,只有熟练,一切行礼如仪。   

  但是在这一届香港书展的第四天,星期六晚上的七点钟,我替台湾作家苏伟贞主持讲座,却震动几至不自控地流泪。彼岸的评论家说苏的新著《时光队伍》是她的〃本命写作〃,一本耗尽了全身力气,穷尽了一位小说家想象力的悼亡书。她的丈夫张德模三年前因癌症去世,她在今年的7月出了这本书留住他的人格,并且为他调动和创造出一整支旅群,与他同行,背向在生者,往航最后的旅程。   

  书的第一句话是这样的:〃张德模,这次出发没有你。〃然后:〃因为你的烟瘾,多年来,航程超过五小时的旅游地全不考虑,旅途受限,没问题,我们自己创造路线,西进大陆。2003年8月你因食道癌住进医院到去世,六个月,随着你的离开,原本以为关闭了的这条路线,却带我一遍遍地回到你的生命之旅,以你作原型,我为你写了一本小说,《时光队伍》。卡尔维诺写《看不见的城市》,所有被描述的城市都是威尼斯,他说:〃我提到其他城市时,我已经一点一点地失去她。〃我实写你,虚构看不见的流浪队伍,同样看着你渐次往更远更深处隐去,那样的重重失落,我已经完全不想抵抗。命都拿去了,也就无所谓失不失去。〃   

  〃命都拿去了,也就无所谓失不失去。〃来听讲座的读者不多,但大都晓得这是怎么回事。于是我们继续听苏伟贞温柔镇定地说:〃我们都不信死后的世界。曾经约定,谁要是先走,而果然有魂,就回来报个信,通知一下。方法是在对方的脚底搔痒。所以直到如今我还会把脚伸出被子,心想,张德模,不要背约呀。〃全场屏息,听一位作家在最私己的现实与虚构之间,于死生二界往复徘徊。叹了一口气,我只能对她说:〃〃祭神如神在〃。中国人的这个〃如〃字用得真巧。〃   

  我曾问过苏伟贞,以后还写得出东西吗?她也不肯定,〃或许这是我最后一部小说了〃。   

  书展还有另一个朋友的新书推出,林夕的《林夕三百首》。大家都知道林夕有隐患,大家也都好奇他怎么还能写下去。他不是香港流行音乐工业的一部分,他就是流行音乐工业本身,一座吞吐忧郁灵魂的工厂。且看为王菲写的《暗涌》:〃就算天空再深,看不出裂痕;眉头,仍聚满密云。就算一屋暗灯,照不穿我身,仍可反映你心。让这口烟跳升,我身躯下沉,曾多么想多么想贴近,你的心和眼口和耳亦没缘分,我都捉不紧。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历史在重演,这么繁嚣城中,没理由,相恋可以没有暗涌。其实我再去爱惜你又有何用,难道这次我抱紧你未必落空?仍静候着你说我别错用神,什么我都有预感。然后睁不开两眼,看命运光临;然后天空又再涌起密云。〃要什么样的工厂,才能生产出这样的歌词?         



BOOK。HQDOOR。COM←红←桥书←吧←  

第31节:书展再见(2)         

  曾经有俊秀的人问我美丽与苍老的问题。我当时没有也不敢告诉他的,是美丽可怕,确实不可轻易触碰。也是今年香港书展面世的一本新书,《由于男人都不在了》(En l〃absencedes hommes),作者菲利普·贝松(Philippe Besson),最近才在电影《偷拍》里亮相的法国才子。讲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男人们都上战场去了,十六岁的主角却在后方和大文豪马塞尔·普鲁斯特邂逅。   

  一开始是个上流社会的派对,两人彼此的勾引游戏。四十五岁的文豪被人簇拥,大家渴望听他说出一句充满智慧、值得回味再三的言语。但他的目光却一直没离开过这位少年,〃黑头发,杏仁模样的绿眼睛,女孩子般姣好的肌肤〃。在场的每个人都认识普鲁斯特,当然。但他竟向第一次见面的少年自我介绍:〃我叫马塞尔。〃少年高兴,喜他不报全名,显得没有架子,十分亲切。可是少年同时也明白:〃当然,你是故意的。〃在几句最平凡不过的寒暄里,《追忆逝水年华》的作者,那位最精细最敏感的艺术家与十六岁的美少年交手,试探,相互猜度对方的用心……   

  是什么使得一位不过十六岁的男孩吸引住了普鲁斯特,甚至与他平起平坐,不分轩轾?是他的美貌。一个美丽至极的人必定见过人间所有的谄媚与心计,了解一切可能的手段和交易。所以当他到了十六岁那一年,其实已经有四十五岁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