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英雄志-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不自说也。我者性也,性即我也。内外 动作,皆由于性;一切尽闻,故称我闻也。照用齐皎,鉴觉无碍。”
    探营人闻言,跪倒在地,语音已然哽咽失真:“蒙亦见过主公。”
    探营人就是当年追随吴储的长戈四十九骑之首:蒙亦。他与徐汝愚所念的话合起来,正好是吴储不传之秘:止水心经总诀第一段。
    蒙亦等二十四人当年在永宁郡翠屏山与吴储分开,然而为方便吴储在江津行刺张东,陆续在荆郡、越郡、晋阳一带冒充吴储,吸引张族高手前去追杀。二十四人中不断有人损命张族高手手中,现今只剩下蒙亦在内的十二人。
    吴储在江津自刭之后,蒙亦等人也想起自己也是杀戮之身,一时心灰意冷,隐在荆郡。直到徐汝愚作为吴储传人的消息传遍天下,他们才决定重新入世,一起来商南投奔徐汝愚。
    徐汝愚急忙搀起蒙亦,让他领着自己去见另外十一个人。他们都是当年义父吴储忠心耿耿的部下。他们的气息与吴储极为相近,这让徐汝愚想起当年与吴储在江津度过那段难以忘怀的时光。在江津城中发生的种种纷纷流掠脑海,一时感触良多。
    徐汝愚将蒙亦等人迎入营中,将江津城中往事一一说于他们,一时间十三个人泪涌如泉,难以自制。
    十一月二十二日,丁政领着二十余人秘密潜入商南。徐汝愚记得当初就是他发现万嵘背后刺杀守城军士,从而洞悉公良友琴的连环策。那次事件之后,为了避免雍扬世家对他暗中报复,徐汝愚将他闲置在宿邑城中,此时派他前来主持商南商道一事,正是合适人选。
    十一月二十六日,荀烛武返回商南。当夜邵海棠亦秘密潜入商南镇中,在徐汝愚安排下,与荀烛武、符贤、丁政秘密会面,议定襄樊会除马帮三千家属外,其余非青壮之普通会众脱离襄樊会,由符家收留在南阳府境内。
    荀家极欲在汾郡推行府县制改革,张尊在南阳府的三万精兵成了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荀烛武与清河李家、南阳符家、江津易家秘密缔结盟约,计划共同对盘踞在潜山、宿松两邑的张尊近三万精兵采取军事行动。
    十一月二十九日夜间,在荀、符、霍三家丰会前一日,徐汝愚与幼黎等人领着青焰军秘密离开商南。因为襄樊会普通会众大部都会留在南阳境内,襄樊会近一千二百多名的精锐战
    力就无需滞留在商南,准备分批携着马帮家属借道江津向越郡撤离。第一批就是许伯英、许昭容所率领的二百名马帮子弟,他们与徐汝愚一道穿过永宁与晋阳交界的桐柏山。在晋阳郡随邑西南荒野,弥昧生领着汉水桃源竹行镇上五百多名居民与徐汝愚汇合。徐汝愚领着近千人的队伍,折入东南衡山,十二月十五日进入永宁郡江津府境内。
    徐汝愚在商南镇停留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其间发生众多平淡无奇的事情,却为以后的风起云涌伏下楔机。
卷六 第九章 又临津水
           衡山亦称大别山,位于晋阳、永宁交界,横卧中原,逶迤绵亘达千里之遥,扼江汉、江淮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中山山丘有峰如刀卧立,欲剖青天,故名薄刃峰。薄刃峰东南坡谷,一条清溪势如奔马,曲折下行。
    薄刃峰东南坡谷,时不时几个矫健的身影在稀疏的山林中穿棱,他们踏在厚厚的腐叶上,足音被柔软的积叶吸得一干二净,显出他们均有一身不弱的修为。过了片刻,一群人从西北山间转入薄刃山东南坡谷,人越来越多,不消片刻,在清溪边积集上千人来。一个俊伟丰神的弱冠青年与一个白面削瘦的中年男子走出人群,轻轻一个提纵,两人先后跃上一处突兀的褐色巨石上。
    弱冠青年望向绵绵不绝的苍茫山林,说道:“亦叔,再过去就是永宁郡桐城邑境内了,不消四天就能赶到江津城了。”
    中年男子说道:“梁宝与尉潦带着你的信此时应该才到雍扬,看来我们还要在江津呆上几天,易封尘会同意我们这一千多人驻在江津城附近?”
    他们正是徐汝愚与蒙亦。徐汝愚与蒙亦等人率领青焰军与许伯英、许照容所率领的二百名精锐马帮弟子,在随州邑西南郊野与弥昧生率领土完整过来五百多名汉水桃源竹镇居民汇合后,经过十天的跋涉终来到衡山薄刃峰山地,走出薄刃峰就是永宁郡江津府桐城邑境了。
    徐汝愚笑道:“一半人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乡民,易封尘何需如此顾忌我们?”
    “你的兵法得传两位大家,已然自成一派,在东海战局中用兵神鬼莫测,奸滑似鬼的公良友琴与许伯当连连栽在你的手中,你领着这么多人进入江津城怎能不让人胆颤心惊呢?”
    徐汝愚看着蒙亦长年覆在面具之下苍白的脸,说道:“青焰军整体战力尚可一观,但个人的修为并不突出,只有即墨明昔少数的几人勉强算得上高手。清江荒城凶险异常,正规军伍未必能讨得好。尽快让他们的实力提高很有必要啊。明昔他们虽说名义上都跟随我习艺,但我精力毕竟有限,教不了这么多人。现在有亦叔相助,我就轻松多了。亦叔,你与叔孙叔他们一同出任我青焰军的教习吧。”
    蒙亦轻叹一口气,说道:“当年若非老主公收留我们,我们只有倒毙街头一条路。老主公对我们恩重如山,我们自当没齿难忘。在永宁多造杀戮,特别听说老主公在江津自刭谢罪之后,我们已是心灰意冷,再无争雄争胜之心,也不愿重操戈戟。听说汝愚在东海扬名之后,我们心内很矛盾,既想跟随汝愚,继续报答老主公的恩情,但是又害怕重起杀戮之心。现在听汝愚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我替敖方他们谢谢汝愚了。”
    徐汝愚看见弥昧生从密林中钻出来,在人群中探头寻找自己,听雪走到他跟前,向这边指来。弥昧生笑时露出洁白如玉的牙齿,俊朗的面容上没有一丝担忧的神色。
    弥昧生跟随隐俊宜观远修行多年,身手不弱,巨石与人群隔着七八丈宽的溪流,弥昧生旋身点在湍急飞溅的流水上,下一步已跃到徐汝愚的身边,抱拳行礼说道:“主公,易家同意我们借道江津,不过要求在江津境内派兵随行。”
    “这要求不过分,随行的将领是谁?”
    “易家二公子易行之,明日午时他会领兵在桐城十里亭处等候我们。”
    徐汝愚想起当年在江津城中曾与易行之见面时的情形,轻轻说道:“我与他有过一面之缘,日后少不了麻烦易家的地方,阿弥你前与明昔去商议行军路线,明日午时前一定要赶到桐城十里亭,不要失了礼数。还人,你以后直接唤我汝愚即可,莫要这么生分。”
    弥昧生恭敬说道:“先生离开之际,让昧生生死都要追随主公,昧生不敢放肆。”
    “你我在汉水岸边相交甚欢,哪可以这么生疏?你年龄比我还小,就与听雪一样唤我吧。”
    弥昧生脸色有点不自然,当初在汉水岸边与徐汝愚称兄道弟,是没想到他就是那个自己深慕名扬天下的青凤将军,现在知道他的身份,怎么还可以这么放肆呢。
    蒙亦见他脸上犹豫的神色,肃然道:“此去荒城,根基未固之前不易太张扬,阿昧还是听汝愚的吧。”
    弥昧生低声说道:“先生让昧生带领镇上居民跟随主公迁移到荒城的,可是昧生不顶用,只带来五百多人,还有六七百人还留在那里。”
    徐汝愚与蒙亦相视而笑,说道:“故土难离,怎么能怨你?我们在荒城重建一片桃源出来,那时再接他们过去就是。”
    待弥昧生离开,蒙亦正色说道:“阿昧生自幼跟随隐俊宜观远修行,文韬武略在竹行镇青年之中已是佼佼,就是放眼天下,也是难得俊杰之才,稍加琢磨可堪大用,但是他久居汉水桃源,不识世事,刚刚接触外界,就遇到人中龙凤的汝愚你,难怪他信心如此不足。这么天来,汝愚放手让他们安排一切的做法非常好,只有他们真正成为可以独挡一面的人,汝愚心中的梦想才有实现现的可能啊。”
    徐汝愚苦笑道:“亦叔谬赞了。我放手让他们安排行军事谊,实乃行军探道之事非我擅长。不过亦叔提醒得很对,一个人再强大,可以做的事毕竟有限。”
    新朝五十二年腊月十六日,徐汝愚领着青焰军在桐城西门十里亭与易行之相会。二十日,徐汝愚一行人在易行之所率二千精骑的随行监视之下,来到江津城南门外,在摄山西坡扎营修整,等待梁宝从雍扬返回来。
    易行之在青焰军营外设下数十道监察哨岗,领着八名近卫,驰马而来。远远看见徐汝愚,就下马迎来,说道:“还望汝愚见谅,我这么做也是城中各世家公议如此。不过汝愚有其他要求,行之自当全力相助。”
    徐汝愚说道:“我能够理解,易家让我等借助江津,免去队中老弱跋涉之苦,我感激还来不及呢。”
    “汝愚今晚可有空进城,江津故人都希望与汝愚一聚呢?”
    江津故人?徐汝愚听了这个词神情稍有恍乎,心想:他大概是指那日在永宁提督府内的江津世家阀主们吧?徐汝愚望向山下滔滔流逝的津水,沉吟半晌,迟迟说道:“我今晚要去拜祭义父,明日吧,明日理当由我宴请各位家主才是,汝愚多有打忧了。”
    旧日往事是江津各家做得理亏,现在徐汝愚不比当年,参与商南商道密议的江津各世家阀主自然知道他对雍扬府的影响力,现在江津承受东海郡莫大的压力,名义上隶属东海郡陈族的雍扬府的态度对江津自是十分重要,江津各世家自然希望与徐汝愚近距离接触,好知道徐汝愚心中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
    易行之见徐汝愚应允明日进城一聚,心中自然十分高兴,说道:“谁来宴请不甚重要,我想汝愚也不愿让我们易家失了地主这个面子。这么说定,明日午时就在东篱楼恭候青凤将军了。”
    这时弥昧生与许伯英走过来,弥昧生担忧的望望阴霾的天空,说道:“徐大哥,夜间可能会下雪,最好上山割些茅草来御寒,不然没有习过武的人就难捱了。”
    徐汝愚抬头看看天,只见天上密云如鳞,压在摄山凤陵峰上,北风呼号而至,即使夜间不下雪,气温定然也是极低。江津冬天干燥少雨,摄山上的茅草枯黄柔韧,抗寒性极好,徐汝愚说道:“易将军正好在此,阿昧你与易将军商量一下吧。”
    易行之说道:“汝愚你们路途劳顿,不如我让人上山割好送来吧。”
    徐汝愚一行只有青焰军有二百五十余匹战马,许伯英所率的马帮子弟悉数成了步卒,途中正好进行特训,自然就不会带上战马。二百多匹战马都让给汉水桃源的妇孺骑乘,其余人一律徒步。这一路来,自然十分劳累,至少表面上如此,即使青焰军现在还有极强的战斗力,徐汝愚也要求他们表现得精疲力竭的样子。
    徐汝愚知道易行之还是不放心自己,心中理解他这种警慎的做法,也就不推辞,说道:“有劳易将军了。”
    夜幕初降,寒风愈盛。虽然选的营地背依摄山、江津城,但是寒风还是肆意在营地间流窜。有限的营帐,都让给汉水桃源的居民了,青焰军将士与马帮弟子一律露宿。
    徐汝愚不无担忧的说道:“下雪时,湿寒会更加厉害,伯英、明昔,你们安排那些功力不足的将士与民众挤挤,记得传我命令,不得有扰民行径,否则严惩之。”
    本来有限的营帐是马帮的财物,许伯英却未觉得有何不妥之处,与即墨明昔回到营地安排去了。
    徐汝愚与幼黎、蒙亦等人点着两支火把向吴储坟前走去。低矮的坟头早已没在枯黄的草茎中了,借着晃动不休的火光,看着残败的孤坟(旁边的义儿坟已经平掉),徐汝愚心头万般感触,缓缓跪下默然无语。
    蒙亦等十二名吴储的昔时部下,浊泪纵横,脸上筋肉纠结,显出常人难以理解的深切悲伤来。
    叔孙方吾与幼黎、珏儿摆上香案祭品,恭恭敬敬的拜祭过就归营了,只留下徐汝愚与吴储的那些昔时部下。
    不知何时大雪簌簌飘落,在暗夜中飘荡的雪花如同黑色的精灵,绵绵无力,却无穷尽。火把一左一右插在坟前,舔噬的火舌发出“嘶嘶”的微响,愈加摇摆不定,终于挡不住寒风的吹袭,左边的那支火把熄灭,一缕青烟袅袅被无边的暗夜吸收。
    即墨明昔走过来,在徐汝愚的耳边轻轻说道:“江津城南门出来一支车队,五十人,易行之与一个须发俱白的老者领队,向我处驰来。”
    蒙亦骤然站起来,声音透着决绝的坚毅,说道:“汝愚,我们走吧,下次来的时候,我希望能够将老主公的骸骨移到他的故土博陵去。”
    徐汝愚点点头,心中想起父亲在灞阳城下尸骨无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