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鼎大明-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匹——似乎千余人的骑兵队也是虚报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六百青州卫一人未损。
    在返回的青州城的路上,韩煜正经的告诉手下,回去以后一定要强调敌前锋是足足五千人。虽然谎报军功是一个不小的罪名,但是他自然是有把握蒙混过去的,原本探知的敌前锋是八千人,现在已经降到五千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就算抓到贼兵俘虏,想必连他们自己也不会确定当时这帮乌合之众是多少人。
    取道凯旋时,韩煜故意从广县大街上走过,他下令将多余的干粮和一些农具留给了当地老百姓,还很夸耀的告知他们自己击败了来犯的贼兵,让百姓们安下心来。
    抵达青州城是向晚的时候,早已有人将韩煜击溃贼兵先锋的事情传来出去,顿时青州城欢声雀跃,一次以寡敌众的传奇故事即将传遍整个青州辖地。
    ——
    嚯嚯,我又来了,今晚上要冲榜的说!
    正文 第六章 火枪骑兵
     更新时间:2009…9…18 10:28:35 本章字数:5462
    冲榜了,大家支持一下吧,努力努力,冲呀!
    冲呀冲呀
    ————
    韩煜回城的那夜,郑玉成喜出望外,在知府官衙后院大摆宴席,青州府没有逃走的官员和富户缙绅全部到场,一下子将韩煜推到了青州知名人士的地步。
    借着这个场合,韩煜在三巡酒后,站起身来,谢道:“元晦感谢各位大人和乡亲们的厚爱,今日成功伏击贼军先锋,或多或少有几分侥幸。”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话锋一转接着道,“虽然贼军先锋溃逃了,但是极有可能会惹来徐鸿儒这个贼首的报复,不过我元晦在此向各位保证,只用五百火枪立守城头,贼兵不会踏进青州城半步。”
    听到韩煜做出如此保证,在场诸人自然是欣喜蔚然,纷纷赞叹道:“小韩大人真是吴起转世、李靖重生呀,有小韩大人这席话,青州如固金汤了!”
    “是呀是呀,徐鸿儒这贼子在小韩大人面前何足挂齿。”
    “大家来敬小韩大人一杯,来来来。”
    韩煜与宾客们又饮了一巡酒,做英雄的感觉真好。他缓了缓气氛,语气转为叹息,道:“只是,徐鸿儒贼子虽然泛泛,可是如果他们采取围城的策略,就让人头疼了。青州储备的军粮不足以支持持久战,而两千青州卫也无法出城迎敌,哎,为之奈何?”
    在场的大多是文官和富户,行军打仗之事一窍不通,听韩煜信口瞎编的分析自然全部相信了。一时间,喜悦的气氛陷入了低谷,所有人的脸上换上了浓厚的危色。
    “不过,也并不是没有办法,”看到这里,韩煜觉得是时候进入正题了,“前段时间知府韩大人组织民众去海边捕鱼,腌制后充作了粮草,这个办法确实可行,只是海边距离青州城三十里,来往之间太过拖沓,如果能在海边建造一座渔业小站,那就能提高几倍的效率了。”
    宾客们细嚼慢咽后。纷纷点起头来。
    韩煜道:“所以。元晦有一个请求。还望各位大人和贵人们。每人聊表地捐出几分碎银。以助渔业小站地工事尽快完工。这也是为青州为百姓做地一件积德之事呀!”
    所有人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一旦谈到钱。不管有钱还是没钱地人都会不乐意起来。这让韩煜显得颇为尴尬。自己都将话扯到青州存亡地份上了。这帮土财主们竟然还是一毛不拔。若不是自己新官代职没有死党手下。早就不会这么客气委婉。定然是冲到这些铁公鸡地府上抄家去了。
    就在这时。郑玉成肃然地站起身来。冷俊地瞟了在场所有人一眼。然后昂然地说道:“元晦。舅舅家中虽然不富裕。想必你也知道。但兴建渔业小站之事既然非同小可。舅舅就代表在场诸位先捐一百两。”
    韩煜心中一阵感动。舅舅一身清廉。确实没有多少积蓄。能拿出一百两已经是不小地数目了。更何况舅舅一句“代表在场诸位先捐”之话。已经是冒着得罪所有宾客地风险。强行带动在场之人捐款。
    “郑大人都起头了。我徐某人也捐一百两。”徐盛在韩玉成话音刚落地时候。立刻起身附和。让气氛更是形成了大势所趋。
    “我,我王云是个懒鬼,平日不好好打理钱财,现在,现在只能捐十两,小韩大人和郑大人千万不要见怪呀。”王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但是谁都知道他这个淳朴厚道的人是不会撒谎的。更重要的是,连他这样穷兵油子都捐出钱来,让在场其他人甚是汗颜。
    “捐,我捐五十两。”
    “我也捐五十两。”
    “三十两,我捐三十两。”
    迫于形势压力,宾客们的钱袋终于被敲破了。对于他们来说,这场酒宴可真是比御膳还要贵几十倍。
    第二天宾客们将捐款送到知府,清点之后,一共有八百五十两银子。韩煜心中有喜有忧,喜的是总算有了资金去建造渔业小站了——当然渔业小站只是对外的幌子,真正要建造的还是与海盗承诺的码头;忧的是,青州城内无论官员还是富贾,竟然还隐藏着几分财力,如果他们能有一许爱国之心,自己当初就不用窘迫到与海盗合作了。
    有了银子,韩煜马上向舅舅求了一份募工的檄文,派人传遍青州府一州十三县。其实昨夜酒宴下他对宾客们所说的徐鸿儒贼首会来报复一番话,纯粹是为了让捐款变得急迫临时编造出来的。在他看来,贼军先锋击溃后,徐鸿儒所率两万大军很有可能不会再犯青州,因为他们已经不能再确定青州府究竟有多少兵力,与其冒险,还不如转入南下去袭莱州。莱州和青州相比,前者可更是富饶不少。
    因为是有偿募工,很快就募集了许多流离失所、贫困潦倒的民众。韩煜自己亲自动手绘制出渔业小站的轮廓:仓储大概占据一千平方米,并且还是分上下两层;泊岸三座,每座岸桥都建到三十米远,这样能够有效的让泊岸延伸到水位深的地方;渔民小屋五十户,标准的两室一厅;防潮堤沿海三里,修建的整齐漂亮,说不定几百年后又是一处旅游景点;其他零碎设施全部齐全。
    工程图俨然是一副渔村的风格,事实上韩煜就是想建造一座自由港式的渔村。他已经计划好了,虽然答应仓储给海盗使用,但是还是要收租金的,大概是一年两百五十两,并且赠送两座渔民小屋给他们,让他们方便派人照看货物。此外,渔民小屋虽然是给渔民住的,但是可不是白送的,渔民必须每个季度缴纳六成的税利,持续一年后房屋权归其所有,从那以后每个季度只用缴纳三成的税利。
    募集的工人有五百多人,韩煜又让王云带上了青州卫四百人前往协作,青州卫参与工程的工费照给,预计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完工。
    在施工期间,韩煜派人去打探徐鸿儒贼军的动向,果然探知徐鸿儒大军已经转向南下,向莱州去了,总算安下了心来。他突然记得了缴获的六百匹马,虽然这批马不是纯种战马,货色又良莠不齐,但总算还是有用武之地。
    拿破仑时代设有龙骑兵,其实就是骑着马的火枪步兵,在战场上他们与重骑兵配合冲锋,曾经叱诧了整个欧洲大陆。
    韩煜决定仿效拿破仑,组建一支火枪骑兵,于是从六百匹马中挑选了五百匹最好的,配发给五百火枪兵,督促他们先从简单马背骑射练起。
    拿破仑的龙骑兵经常配备两支长火枪和一支手枪,战斗时一边向前冲锋,一边射击,待所有火枪射击完毕后,就分别从左右两个方向绕开,将道路让给紧随其后的重骑兵继续冲锋。这种火器与冷兵器配合的战术,在当时几乎是所向无敌的。
    当然,韩煜所训练的方式肯定不能完全仿效拿破仑,毕竟手下的装备条件不如拿破仑。他所预想的仅仅是让火枪兵能够适应在骑马的同时完成射击,就跟蒙古骑射手一样,只不过将弓箭换成火枪。他额外的有给火枪射击了背带,配发每位火枪兵一把朴刀,如果敌人近前了,就将火枪背起来,提刀变成骑兵。
    其实火枪骑兵也能完成三段射击的,这关键就要看骑手驾驭马的能力。骑手必须一边操控战马上前和退后,一边完成射击和添装子弹。所以韩煜每天要求这五百火枪兵,除了吃饭撒尿和睡觉,其余时间一律呆在马背上,做射击和添装子弹的姿势练习。为了提高练习效果,每天还增加了一到三次实弹的练习。
    这五百火枪兵真是苦不堪言,要想当年谭旭任指挥使的时候,那可是一段逍遥快活的日子,但身为知府的郑玉成却看着韩煜每日勤奋练兵,心中甚是宽慰,总算保举自己这个外甥做代指挥使是一个正确的抉择。而韩煜也并非那么无情,每天火枪骑兵训练下来,他都会让晚饭加酒加肉做为犒赏,这一点让青州卫其他士兵看着眼馋,还巴不得和这帮成天叫苦叫累的家伙换一换。
    当火枪骑兵训练和渔业小站建造进行半个月,这一天,青州城突然疾驰而来一名满身是伤的骑兵,座下良驹身披两只羽箭,看样子是一个从战地赶来送信的小校。刚到城门口,良驹就尽忠了,一下子扑倒在地,将骑手摔了下来。几个路过的市井小民和门兵赶紧将他扶到了知府官衙,郑玉成命人喂了几口水后,才将他救醒。
    小校醒来,看到身穿官服的郑玉成,立刻哭天喊地起来:“大人,我是山东都司杨国栋的手下,杨都司被徐贼大军围困在曲阜北部,请求大人派兵援救。”
    经过小校一番述说,众人才知道,原来在十天前山东巡抚赵彦探知徐鸿儒南下袭击莱州城久攻不下,于是指派都司杨国栋带兵四千,偷袭曲阜,企图一举收复这里。哪知道徐鸿儒的起义军连夜从莱州撤退,急行军八十里,绕到了杨国栋军营后方,与曲阜起义军前后夹击,大败了杨国栋的四千明军,并成功将其围困在曲阜北边的山谷里。
    郑玉成大惊,道:“杨都司怎生如此不小心?哎,我青州卫只有两千不到兵力,如何发兵援救?”
    小校听了,顿时欲哭无泪:“杨都司和剩下的两千弟兄,难道就这么白白的没了吗?”
    这时,韩煜恰巧从厢房里出来,他穿着青州卫指挥使的官服,正准备去大营继续督导火枪骑兵练习。路过后堂,他看到小校和一帮青州府的官员正愁眉苦脸,于是上前问道:“这是怎么了?”
    郑玉成带着叹息将小校的求兵一事告诉了韩煜。韩煜听完,不由的皱了皱眉头,历史上徐鸿儒大败杨国栋是有记载的,这一役还死了不少明将。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徐鸿儒的贼军将会发展到最旺盛的阶段,马上就会去攻占漕运重地夏镇,也因此惊动了明熹宗,龙颜震怒之下,调集了天津、保定等地十万大军前来平乱。
    小校看到了韩煜的官服,再次央求道:“这位大人,请您救救杨国栋都司和两千弟兄吧,求求您了。”
    一旁的郑玉成不禁又叹息道:“同是大明臣子,我郑玉成怎么会忍心见死不救?可是青州缺兵又缺粮,有心也无力呀。”
    韩煜略略的想了想,突然说道:“我可以答应你出兵,但是却不能保证能顺利救出杨国栋都司,因为我只能抽出五百兵。”
    “才五百?”小校有些吃惊,“围困杨都司的贼兵足足有两万多人呀!”
    “我说过,我不能保证救出杨都司,但是我可以从旁骚乱贼军的布阵,协助杨都司突围。”韩煜语气不疾不徐,神色显得十分淡定。
    小校面露难色,自己冒死突围,竟然只求得了五百援兵,这让自己怎么对得起杨都司?
    郑玉成看着韩煜稳重的神态,原本想要劝阻外甥不要出兵,五百人去了也不是白去,根本无济于事,但是深思一番后,还是没有说出这番话。他语态缓慢的道:“元晦,舅舅知道你有本事,但是还是要叮嘱你一番,从旁协助即可,不要意气用事,万事以安全为重。”
    “舅舅放心,元晦既然答应出兵,自然有把握。”韩煜脸色显得很沉静,心中却有些起伏因说实话,他并没有把握,只是直觉告诉自己,出兵必然会有收获。更何况自己和杨国栋非亲非故,大不了情况不妙即刻撤退就行了。
    决定下来后,韩煜并不慌着马上行动,他安排小校先休息一天,明日清晨再整装出发。在这一天的时间里,他来到青州卫大营找到了王云、白承宰和李允,将自己出兵救援杨国栋的决议告诉了他们,并要求他们一同前去。
    经过广县伏击大捷之后,青州卫上上下下都对韩煜佩服之至,李允更是后悔当时没有随同一起去,丢失了一次白白立大功的机会。在听到此次要出兵,李允第一个站出来愿意随同。
    “李镇抚,你可要想清楚呀,这次可是去援救被两万贼兵围困的杨国栋都司,我们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