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总督大人,吴将军的队伍离此还有二十里。”
李双喜点了点头:“再探。”
“报,总督大人,吴将军地队伍离此还有十里。”
“再探。”
“报,总督大人,吴将军的队伍离此还有五里。”
斥候将吴三桂的路程一遍遍报了出来,李双喜笑着对身边的马世耀,贺人龙等人道:“这小子地速度不慢。”
马世耀“哼”了一声:“速度快有什么了不起,能打仗才是本事。”
马世耀也是正三品的将军,和吴三桂同级,他自然看不起一个降将马上就能得亨高位,为自己要亲自迎接他感到别扭,只是李双喜都来了,他不可能不来。
说话间已经可以隐约看到前面的人影了,奔驰的骑兵掀起了一大片尘土,马蹄声轰隆隆的传来,整个地面都好象在抖动,无数黑衣黑甲的骑士现了出来,最前头的一个人骑着一匹通体雪白的高头大马,与他的衣甲相映成趣,面容俊秀无比,唇上留着的胡子修得整整齐齐,若不是面容上有一道若隐若现的淡淡疤痕,这个人则显得太过脂粉气,这道疤痕却完全弥补了这个缺憾。
李双喜虽然没见过吴三桂,但从那道疤痕上就断定了来者的身份,让亲兵高声叫喊:“前面来的可是吴三桂将军。”
吴三桂早从斥候口中得知李双喜派人出城十里迎接,却不知派的是谁,忙答道:“正是吴某,请问对面是哪一位将军。”
“本座李双喜,特来迎接吴将军。”
吴三桂听到李双喜亲自来迎,大吃一惊,两人的品级虽然差两级,但这两级却有天嚷之别,正二品的武军在唐军中现在仅有三人,加上文官也不过六人,而正三品的官员,武将就有七八位,论关系,他更是不如,李双喜不但是皇帝的心腹之人,还是亲侄儿。
他连忙将手一扬,止住了后面的队伍,刹那间,奔腾的队伍停了下来,这种由极快的速度到完全停止,不过是数个呼吸之间的事,整个队伍好象早就停好了似的,丝毫不乱。
马世耀也不得不赞一声:“看来关宁铁骑久负盛名,还是有两下子。”
布里却不赞同:“不过是花架子,打得过才是本事。”他那天被李双喜鞭打了一顿,这些天来都有一点小心翼翼,只是他却分外听不得别人的骑兵得到夸赞。
吴三桂放慢马步,缓缓走到李双喜面前,跳下了那匹白马,向李双喜行了一个礼:“末将参见总督大人。”
李双喜笑容可掬:“吴将军,今日本座可是来迎接你的,不必多礼,上马吧,我为你介绍一下身后的同僚。”
“是,那末将失礼了。”吴三桂见李双喜等人都没有下马,重新跳上了马背,暗暗打量着李双喜,他对李双喜也是闻名已久,见对方比自己还年轻,不由暗叹对方好运气。
布里,马世耀等人虽然对吴三桂不服,但当李双喜介绍到他们时,也不敢无礼,一个个挤出了笑容。道:“久仰,久仰。”
李双喜没见吴三桂时对他还有点轻视,见到关宁铁骑进退颇有章法。倒是提高了对吴三桂地看法,毕竟吴三桂是来给他增援的,实力越强他会越高兴。对吴三桂的态度好了起来。
回到城中。李双喜为了吴三桂地到来。大摆宴席,马世耀等人对吴三桂不怀好意,开始轮流敬酒,哪知吴三桂看似青秀,却是酒到怀干,最终马世耀、贺人龙。加上一个布里,三个人都没有喝过吴三桂,他们全趴下后,吴三桂还清醒的很。将宋献策对张献忠的分析转述给了李双喜。
马世耀、贺人龙等人从来没有到过北方,他们哪知道北方人为了抵御寒冷,喝地都是高纯酒地白酒,大明朝还在时,从唐军境内流出来地一桶白酒,到了北方价钱要涨上十倍,还供不应求,尤其是军队需求更大。
吴三桂从小就生活在军中,拼起酒来,马世耀、贺人龙等人哪会是对手,加上一个布里也不成。
马世耀等人和吴三桂喝过一夜酒后,对吴三桂的映象大为改观,见面时已是老朋友的模样,让吴三桂长松了一口气,他在来之前就会猜到李双喜这边的人对他不会太友好,为此他准备了许多办法,没想到一顿酒就搞定了。
李双喜一大早就招聚众人议事,将宋献策的分析也告诉了众人,然后问道:“大家说说看,下一步怎么办。”
马世耀生怕张献忠攻击湖南会得手,提议道:“总督大人,卑职认为,我军应当日夜兼程赶回湖南,堵住张献忠。”
吴三桂马上反对:“不可,皇上的意思是如果张献忠攻击湖南,那我军就趁势攻占江西所有地地盘。”
马世耀傻了眼:“那我们不管湖南了。”
李双喜回到:“当然不是,我军先要紧紧跟在张献忠身后,不能让张献忠在湖南有停下来的机会,只要将张献忠送出了城,我军就算完成了任务,等皇上大军消灭弘光朝后,再来收拾他们。”
马世耀还以为吴三桂只不过是皇帝的先锋部队,听李双喜的意思好象是皇上不会来,连忙问道:“总督大人,皇上难道改变主意,要先灭弘光朝吗?”
李双喜才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皇帝先进攻福建,借口是福建水师先攻击唐军,灭弘光朝只是大家地猜测,毕竟现在和弘光朝还有和约,如果挂在嘴边,对皇帝的名声总是有碍,这可不是一个为人臣子应该做的事。
“没有,只是郑家对我军太过无理,皇上想先攻克福建,其他不过是本人猜测之词,当不得真。”李双喜连忙补救。
众将却都恍然大悟,哪有打福建,不打弘光朝的道理,知道自己可能参予不了灭弘光朝的战斗,一个个懊恼起来。
“好了,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如果没有就散了吧。”李双喜看到懊恼的众人,连忙出言提醒他们现在还在军议,其实不能参加灭弘光朝的战斗,李双喜何尝不懊恼,只是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他身为皇帝最亲近的人,自然不能给皇帝添乱。
李双喜昨夜得到吴三桂的提醒,已连夜想好了对策,也这是皇帝的意图,其实今天的商议更象是直接下命令。
没有了皇帝的大军过来,只多了吴三桂区区二万人,也可不能剿灭张献忠,能驱赶已是不错了,众人又听到是皇帝的意思,也不再言语。
不过,南昌已被拿下,唐军在江西瑞州,袁州等地的防守压力大大减轻,可以将那一部分唐军调出来。南昌的唐军汇合吴三桂部已有四万多人,李双喜还觉得兵力不足,将分散在江西各地的守军又重新调聚过来,得到了五万大军,迅速运动到江西与湖南的边界。
张献忠果然打的是湖南的主意,他已调集了二十万人马,直接从江西的南安杀入湖南的梆州。这次张献忠出动的全是精锐人马,他将抚州、赣州、建昌、南安各州的精锐抽调一空,只留下老弱守城,为得就是要拿下棉州。
可惜他调兵担搁了时间,又多是步兵,行军的速度比唐军大大不如,李双喜看破张献忠的企图后,已先一步到过了郴州附近,张献忠只攻了郴州半天时间,李双喜的五万大军突然在张献忠身后出现,张献忠大骇,见唐军早有准备,不敢接战,急令退兵。
李双喜逮住张献忠的尾巴不放,又派出骑兵一直骚扰张献忠的进军,让大昌军在湖南步步惊心,只能狼狈逃窜,不时有一小股人马被李双喜吃掉。
张献忠不敢再打湖南各府县的主意,都是从旁边绕道而过,只是大昌军经过地方的湖南百姓却不免倒霉,大昌军一股怒火无从发泄,经常是碰到一个村庄就是东西全部抢光,然后放火烧庄,村民男的杀了,女的供士兵淫乐。
李双喜虽然派出了骑兵先行通知大昌军可能经过地方的村民,让他们进城,或躲到山中暂避,还是有许多人遭了毒手,人已逃走的村庄,大昌军也通常是一把火烧成了白地,大昌军宛如蝗虫过境,将湖南梆州,永州之间的农村遭踏的不成样子。
后面的唐军看得怒火中烧,对大昌军的后队发起更猛烈的攻击,落到唐军手中的俘虏也绝不放过,张献忠经常施出壁虎断尾之计才能脱身,等走出湖南地面进入广西时,大昌军的二十万大军只剩下十五万队伍,双方都松了一口气,这场战争,各方都是损失惨重。
唐军损失的是农村的大量物质和百姓,大昌军走过后,许多地方数里无人烟,而张献忠不但损失了五万精锐,连许多物质也被唐军劫了下来。
大昌军离开湖南,唐军就停止了追击,在边境留下防守的兵力后,李双喜的大军撤回了江西,开始扫荡大昌军留在江西的据点。
张献忠早已准备将江西放弃,他的亲信部下全部带走,又没有留下什么精兵,在唐军的扫荡下,一个个城池很快陷落
在李双喜和张献忠缠在一起时,李鸿基的三十万大军和物质全部过了江,和李万成的十万大军汇后在一起,开始对江西铳州府,广信府的大昌军进行攻击。
这些地方的大昌军虽然没有被削弱,但唐军实在太强大了,又有充分的后勤保障,大昌军完全不是对手,明智的开始大批大批的投降,顽抗的往往一两天就被唐军攻破,只用了十余天,唐军已将大昌军肃清,四十万大军开始陈兵于福建的边境。
第八卷 一统中原 第六十九章 畲族
更新时间:2009…8…19 23:24:59 本章字数:4215
在唐军攻打铳州和广信的大昌军时,郑芝龙就只开始注意唐军的举动,郑家的水师得罪了唐军,唐军不打福建的主意才怪。
蜿蜒于闽赣边界附近的西列大山带,由武夷山脉、杉岭山脉等组成,北接浙江仙霞岭,南连广东九连山,长约五百三十多公里,是闽赣两省的分水岭。山带北高南低,平均海拨一千多米,有不少高于一千五百米的山峰,最高海拨二千一百多米。
山带中,有不少因断层陷落或古老河谷被抬升而形成的捶口,通称为“关”、“隘”、“口”,自古为江西与福建的天然通道和军事要冲。浦城县枫岭隘、武夷山市分水关、桐木关,光泽县杉关、邵武市黄土隘、建宁县甘家隘、长汀县古城口等,这些地方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势都十分险要。
郑芝龙自持福建山多路险,并不慌张,他只是让郑鸿逵将那些关、隘、口统统布置重兵把守,就放心下来。
李鸿基的大军就停在广信府(今上饶县)、永丰县(今广丰县)、铅山县一带,这一地区有三处地方可以通向福建,一处是由枫岭隘进入到福建的浦城县,一处是由分水关或桐木关进入到今武夷山市,一处是由黄土隘进入邵武府。
尽管李鸿基对两省之间险峻的地形有所了解,但真到了地方才知道两省之间的地形有多险,第一处关卡枫岭隘。地势一面是深坑万丈,一面又是绝壁千寻,有“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之说,唐军要从这里过,就是没有人守。几十万大军走上数月也未必能走得完。唐军自然将此关排除。
分水关形势也是险要。山高高度达一千三百米,再走二十里,就是两省之间地最高山峰黄岗山顶,高达二千一百五十八米,分水关号称“阂东北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虽险。比起枫岭隘却好得太多,现在的关隘始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嘉靖年间立“闽粤之交”石界碑。天启初年才筑关城,城垣周围长八里,有东西北三门。关内建炮台一座,却不是不可以强攻。
另一关就是桐木关,这里是武夷山脉断裂址口,海拔高度为一千一百米,闽赣古道贯穿其间,从古到今都是交通与军事要地,为武夷山八大雄关之一,立关北望,两侧高山耸峙入云,“v”形的大峡谷犹如一道天堑,直向江西铅山县伸展。
而黄土隘则位于黎川县熊村镇黄土岭,此处为黎川通往福建邵武地关隘要口,城门四周,重峦迭嶂,异常险峻。不过,这里却有一条水道阂江直通两省。
李鸿基亲自带着众将查看进入福建的各个隘口,这天,刚到通往铅山县的分水关路口时,却被当地地土族所堵,李鸿基望着数千拿着各种木棍,菜刀,铁枪作为武器,穿着青、蓝各色短衫地男子,还有高髻垂缨,头戴竹冠,笠沿周围还垂下长约五寸五彩布条地妇女,不知死活的拦住自己数千全副武装的近卫军时,不由哭笑不得。
“问一问他们是什么人,为什么拦住我们?”
很快,唐军寻来的一个向导就来到了李鸿基跟前:“回万岁,他们是畲族人,可能是看到万岁的人马,以为我们是来向他们收税,所以挡路。”
畲族自称为“山哈,“哈”畲语为客人,“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畲族、董民是汉族对“山哈”地他称。”畲”字来历甚古。在《诗》、《易》等经书中就已出现。”畲”字读音有二,读ya(余),指刚开垦的田;读lh巨(奢),意为刀耕火种。
“畲”字衍化为族称,始于南宋时期。据刘克庄《漳州谕畲》载:“民不斑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畲”作为族称,是由于当时畲民到处开荒种田的游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