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祺瑞对冯国璋的突然病逝大敢意外,他与冯国璋之间那些矛盾,早在他被逼去南京前就已经冰释前嫌了。
吴佩孚会出现在南京是因为国内大选,他才从东北例行来南京转转。
杨洪森比他们两人知道的要多的多,在曹、冯、段的身边都有他的人,就连吴佩孚、冯玉祥身边都有所谓的特工,知道了前因后果后,杨洪森将文件收了起来,就好像从来不知道这件事一样,他暂时不会动冯玉祥,所以他不会动陆建章。陆建章怎么说也是冯玉祥的人,那就让他自己去解决吧。
不过一些知道前因后果的直将领将老帅的死挂在了陆建章的账上。这些直系的老将虽都不在位上,但是直隶这一亩三分地上,就连南京的孙、杨也客客气气,陆建章他算什么玩意。
冯玉祥拜祭时也感到了无形的压力。冯国璋同志的追悼会陆建章并没有参加,仅让陆承武走了一趟。
杨洪森与冯玉祥私下密谈了什么陆建章自然并不清楚,但是陆建章是一定要撤职的。只是冯玉祥只要继续留在位上,他陆建章东山再起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第十卷 春天狂想 第二十三章
更新时间:2009…4…15 17:07:05 本章字数:3095
冯国璋的突然死亡对冯玉祥在直隶的名声多少有些影响,冯国璋怎么说也是当过总统的人,坊间均说陆建章气死冯国璋是受冯玉祥指示,而冯玉祥与杨洪森关系密切,最后冯国璋的意外死亡成为南京政府指示下的一场政治阴谋,但是具体是怎样谁又能说的清楚。
陆建章暂时从位置上退了下来。
那些保护冯国璋的警卫继续守卫在冯宅的周围,只是冯宅的老主人已经走了。
冯家子弟在分财产的时候最后还出现一些纠纷,冯家人指责张调宸经手侵吞了三百万遗产,王士珍出面仍不能让冯家的人满意,冯家人的依据是冯国璋临死前给后人交待过。
张调宸是河北河间人,是盐商出身,曾任盐运使,与北洋旧属段芝贵关系不错,在冯国璋手下当过副官。张调宸的女儿嫁给了十五子袁克和。
从广义上说,张、冯、杨都是姻亲关系。在王士珍出面没有解决后,杨洪森出面拿出一笔钱将这狗肉账给填平了事。
北方这些人互相之间都联姻,袁世凯生了一群儿女,运用联姻他建立起了一个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至今这个网络还在发挥着作用。
王士珍这个北洋的元老,三杰之首,杨洪森与他还是第一次正式见面。
镇压安庆起义时,杨洪森就是他手中的漏网之鱼。
目前,王士珍已脱离军政界,按照他和袁世凯的约定,担当起了袁家保护人的角色。
“这几年袁家多谢杨总理帮助。”
“王老客气,这是应该的。”
“我们只是随便出来,你也用不着摆出这么大的阵式。”
“没有办法,谁让我在日本军部挂上号。”
王士珍笑了笑,杨洪森半真半假,他的确在日本军部挂上号,但要说日本人能动得了他却是瞎话。
“坊间传闻明甫的死与你有关?”
“王老是大风大浪里过来的人,怎么连这种江湖传闻也相信。”
“正所谓无风不起浪。”
“所以才需要王老您这样的老前辈帮助我们这些后进之辈把把舵。”
比起王、杨两人品茶论天下,茶馆的老板却在不远处小小地伺候,而那些警卫神色严肃的观察着周围的一举一动。记者们则在茶馆外探听着两人谈话的内容,即便是一场私人的会面,但是因为两人的身份就有了更多的话题。
作为两江财团的掌门人,杨洪森通过对日宣战加强了对北方金融体系的控制,原北洋官僚资本的实力被大大的削弱,在新的形式下,这些官僚资本家们开始了转变。陆建章所组建的北方金融机构实力方面不及两江财团,但杨洪森却也容不下他。
杨洪森已经给予了冯玉祥相当大的财政权和人事权,所以陆建章的这种老派作法已经超过了杨的底线。
冯玉祥与杨洪森的再次见面时,杨洪森的强势让其感到不安。
在冯国璋的这件事情上他杨洪森是有想法的,但其仍然将最终的处理交由冯玉祥处理。
冯玉祥对陆建章也是心有余悸,陆建章对他的事业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当然负面作用也存在。现在这种负面的作用暴露无疑。杨洪森来到北京时对河南、山东的一些人事问题与他进行了交流。西北军中有一批干才,但也有一批庸才,冯玉祥主政河南、山东期间安排了一批干部,这些干部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工作或生活上的问题,对于这些人的处理杨洪森一向很谨慎,但凡处理必先与冯玉祥通个气。如果不发生大旱,地方政权的平稳过渡将按部就班的进行。
看着这些材料他的脸色也极为不善,这帮子人在山东、河南不但不给他张脸,而且还给他摸黑,他坐镇开封之时何曾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河南竟然有人私种烟田,军队参加种植烟田是很严重的问题,即使只种一亩,好在中央对此事的处理方面下手狠、快、准,再加安抚得当,没有造成的更坏的影响。
“一群不长劲的家伙,该杀。”
“大帅,您可不能见死不救啊,那些可都是跟着一路闯过来的老兄弟。”冯玉祥听后闷着头没有回应,“大帅,现在皖系完了、直系也完了,咱位现在成了杨洪森的眼中盯,肉中刺,这是找着茬地对付咱们啊!”
“这样不长劲,难道要用得着中央对付我们吗?”
冯玉祥想起来就火,西北军吸烟土的将领也有,却没有向河南那边猖獗,种烟土不让人知道也好,这么明目张胆的种烟土、制烟土,贩烟土,如果此事在全天下这么广而告之,他这张脸那可真就丢尽了。
“这件事谁情说情,谁给我滚蛋。”
“大帅,我等忠肝义胆皆为大帅啊,这杨洪森此来北京不安好心,他几次三番削弱我们西北军,这是要对我们下手了,大帅我等不能不早作谋划。”
“大帅,这害人之不可有,但这防心却不可无。大帅虽一心为国,只是我等现成了有空眼中钉,大帅,您可要早做决断啊。”
冯玉祥听到话心中也不免有些烦躁,北洋三大分支皖、直、奉基本都被杨洪森一一解除了武装,全国范围他冯玉祥已经成了最大的割据势力。全国第二次整编令下来后,他们西北军作为单独的系统正在一点点地被削弱。出路在哪里,为此冯玉祥与杨洪森就此进行过协商。然后其天真浪漫的希望继续保持现状,形成“共天下”的局面。
“共天下”的理念不要说杨洪森这里过不了,孙中山哪里也过不了。对于军阀,孙中山已经有了清醒地认识,而且陆军部部长蔡锷明确反对在国防军之外再创建一个独立于陆军部之外的西北军,这一认识得到了陆军部同仁的共识,孙中山本人也认同,但是冯玉祥是对国民革命做出贡献的老同志,他对于戡乱统一,抵御外敌入侵,曾经有突出的贡献,而且冯本人还是孙中山亲自介绍入党的,在冯的问题上他显得极为谨慎。
杨洪森对冯态度上的转变根本原因是国内、国外的形势变化所造成的。
在杨洪森眼中国家还没有完全统一,新疆问题没有得以根本解决,冯玉祥地方势力依然存在,即使冯玉祥拥有着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爱国心,让他心甘情愿的交由军政大权,仍然需要对其施加一些压力,甚至使用武力,武力解决当然是最坏的一种选择。
为了进一步试探南京方面的态度,冯玉祥设家宴邀请杨洪森。
“共天下”杨洪森虽然没有明确地回绝,但从他的语气也可能听到这种事是不可能。
冯玉祥的妻子李德全看到气氛有些尴尬,连忙道,“你们啊,今天莫说国事,玉琨啊你难得来趟北京,好好尝尝我的手艺。”
对杨洪林回答冯玉祥颇感失望,顿感前途难测,心中也隐隐感觉到了杨洪森可能要对他西北军下手了。
“杨洪森请我们去南京。”冯玉祥对着李德全淡淡的说到。
“这不是很好嘛,天下的事本就如此,你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
“很多,……。”
李德全在平静表面心中却是异常的不平静,冯、杨两人的分歧是原则性的,冯玉祥的脾气她是清楚的,最让担心的双方诉诸于武力,如果真的如此,那么败的一方必定是冯玉祥,北京的综合实力与南京相差太远了,就算只能胜了不过一时,况且杨洪森也可不是泛泛之辈。
冯玉祥左、右之间,难以决断,心中甚为苦恼。
第十卷 春天狂想 第二十四章
更新时间:2009…4…16 14:47:26 本章字数:3177
西北军系统内的主张武力对抗较多,因为南京与他们的之间系根本性矛盾,让他们交出军政大权,就连冯玉祥自己也不愿,武力对抗是最坏的情形,但也不能不考虑。
冯玉祥针对中央二次整编一事在集团军内召开一次扩大会议,各级指挥员均预会参加,这些人的表态不一,更多的是沉默不语。真的要和中央军对着干,他们一是心里没底,二是不愿意。
十三“太保”们的表现,让冯玉祥心情大受影响。
总参谋长鹿钟麟小心地问道,“司令,与南京真的无法挽回了吗?”
西北军必须纳入国防军体系?冯玉祥也曾考虑过近卫军模式,但是这个模式并不适用于西北军。
“这是最坏的可能。”
“如果司令下定决心,那就要早做准备,先发制人。”看着冯玉祥犹豫的表情鹿钟麟道,“是战是和,西北军三军将士听凭司令号令。”
冯玉祥拍着鹿钟麟的肩膀走出了会场。
“难啊!”
战和之间冯玉祥犹豫不决,下面的都在胡乱的揣测着总司令的意思。私下鹿钟麟等人也在串联,就可能出现的最坏局面提前做准备。
杨洪森在北京期间,对于北京的城市改造,杨洪森亲自视察,在地方官员的陪同下到郊区对土地改革进展进行了摸底。表面上杨所有的一切都是以经济为中心,在会见西北军将领时,杨洪森并没有提起“全国陆军二次整编计划”,杨洪森要求西北军各级将领抓好训练和学习,做好战备工作,对于国内、国外的形势杨洪森提前打预防针。
看到杨洪森侃侃而谈的架式,很多西北军都不相信真的会打起来,士兵更将谣言当成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阴谋。
蔡锷的“国防军建设计划”目前只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他希望能将近卫军和西北军编入国防军体系,只是近卫军有些特殊,比如外籍部队的处理上。近卫军虽然相对独立,但是却仍在陆军部的统一领导下,名义上他们是国防军体系中“特种部队”。
西北军编遣是全国陆军二次整编的重头戏。
蔡锷的老师梁启超告诫在对待西北军要谨慎,连他都看出了此事万一处理不好,将会有内战的之忧,作为民主党实权人物,黎元洪也在一旁不住地提醒着。蔡锷怎么可能考虑这一不稳定的因素。
对西北军进行整编是蔡锷深思熟虑的结果,对西北军的整编易快不易慢,如果西北军决心与中央对抗的话,他们起兵只是时间的问题,与其在一种未知的情况下展开,不如在时下有利的环境中进行。为此,他就此事与孙中山、杨洪森交流了意见,并得到了他们的口头支持,所以“陆军二次整编,并不是在其个人意识下推动进行的计划,而上层大佬们早就决定的,只是由他来执行并承担可能出现的后果。
在最新的编遣计划并没有出台前,杨洪森借冯国璋病逝北上,成为了各方关注的要点。就连美国方面也不断派出代表对此进行询问。
只要中国稳定,美国不介意冯玉祥仍然以一种独立的姿态继续活跃于中国的政治舞台。
外界的舆论搞的冯玉祥心如乱麻。
西北军的战斗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却处于战略的困局当中,在东北、蒙古驻军如同他背后的芒刺,让他不敢妄动。
杨洪森没有在北京多加逗留便南下河南,吴佩孚趁机返回沈阳,段祺瑞留在了北京走亲串友。
河南的冯氏的官员,早已收到老上级的电报,迅速组织抗旱救灾工作,各别高级干部直接下到基层指导工作。总之,避也是一种方法,要是真被杨洪森逮到了那就喀嚓。
河南一些县的老百姓就纳闷了这些个官老爷不在城里好好待着,到他们村里来干俺,这年景,来他们这旮旯就算在地主家也只能啃窝头。
“你们知道吗,有大人物来咱们河南了。”
“谁啊,比咱们刘省长还大。”
“大多了,人家是总理,总理比省长大。”
“那总理会帮咱们穷人说话吗?”
“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