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位,”古地直入主题的说:“这一次,我们的目标是新加坡。”
第三三七章 马来半岛
“作战的要点是,新21军经马来半岛,越过克拉地峡,攻克日军的两个沿海据点宋卡和北大年,并转向西南,从马来亚中央山脉西面向南推进。71军则作为新21军的预备队,在新21军占领宋卡和北大年后接替该地的防务,并作海运登陆哥达巴鲁,从中央山脉东侧推进的准备。”
由于袁维绪已经调往总参,此时在古地的军事会议上向军、师长们传达古总的战术思想战术意图的,就是只有21岁的小少校李知扉了。她现在的身份貌似还是集团军司令部机要科科长,不过早就被古地拉来做苦力,那里缺人就往哪里放了。
与会的军、师长们除了新21军独立国际师师长柴渺是一位女士外,其余的全都是最大年龄不超过35岁的气血正旺的雄性动物。柴渺虽然也还是养眼的,不过一来她显然已经名花有主了,而来领子上的将星也让他们觉得压力很大,所以,这些家伙几乎都一致的把目光集中在了李知扉的身上。
尤其是新21军代军长兼新20师师长林森少将,前阵子一直还和B集团军下属的第1越南师师长阮梅上校有些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呢,这时候貌似正襟危坐的,可是已经在设计了无数套利用战斗间隙混到司令部来套近乎的方案了。
李知扉的说话还在继续,“除了陆上新21军和71军之外,集团军主力拟从日德拉方向登陆,并在槟榔屿建立司令部和空军基地,时间在新21军夺取宋卡和北大年,转向中央山脉西侧以后。由于此时直到明年3月都是季风最为强烈的时段,天气状况会比较恶劣,登陆作战较为困难,不排除集团军主力登陆时间推迟的可能。配合我军作战的以美国海空军为主,有少量英联邦军队,我们的对手,是日本南方军第25军山下奉文大将的精锐部队,含近卫师团、第5师团和第18师团3个师团近10万人的部队,其中作战部队7万人,飞机约200架,还有一个独立的坦克第17旅团。海军方面在新加坡基地有日军的1艘航空母舰和2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和若干驱逐舰,主要由美国海空军对付,我们的目标就是马来亚的日军第25军,并有可能会对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日军进行作战。战役目标是夺取新加坡,控制马六甲海峡。”
与会的还有美国海军第15特混舰队司令官麦考利海军中将,他坐在一边,翻译把李知扉的话一一的翻译给了他,不过这个中年美国人一直都没有发表什么看法。只是从他那种颇为怀疑的目光里,37集团军的年轻将军们都看得出一种固有的不信任。
等到李知扉把话说完之后,麦考利海军中将才说:“先生们,我的建议是陆上的行动至少要等到澳大利亚师的到达后再进行,或者至少等到派给你们的英国军事顾问到达之后。这位少校小姐提到了季风强烈带来的恶劣天气的不利影响,但是美国海军依然有能力把登陆部队送上岸,当然这比较冒险。也尤其需要英国部队来给你们做作战指导。”
这个海军中将自以为是好意的建议,引来了一片愤怒和鄙夷的目光,柴渺不无讥讽的反问:“中将,您是指英国人的指导吗?也许您是才从火星来的,难道你不知道在缅甸被日本人打得狼狈而逃的,正是英国人吗?而同样在缅甸,将日本人的势力连根拔掉的,是我们。”她说着,指了指自己的帽徽。
麦考利海军中将的舰队此前一直是在大西洋作战,只是在遭到重创后被迫退到二线休整,然后才改派到太平洋战区来的。尽管如此,他也并非不知道在缅甸战场,是中国军队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个事实。之所以带有这样的态度,大概还是出于一种固有的西方人的傲慢与偏见罢了。
柴渺流利的美式英语让中将有些意外,不过她的话却又显然让他有些不快。他嘴上没说什么,却在心里想,等你们被日本人打得无处可逃的时候,我可不会再派我的舰队来接你们撤退。
古地看着闷闷不快的海军中将,说:“将军,如果你的舰队真像你说的那样,能够在恶劣的天气下把我的部队送上滩头的话,我希望在我军陆上的进攻开始后,你直接把我的部队送到雪兰莪省的西海岸。”
雪兰莪是马来亚的中部重地,山下奉文在那里驻扎着25军的精锐,古地和凌杳的部队都交过手的第5师团。直接从雪兰莪的西海岸登陆,夺占吉隆坡,消灭第5师团的话,无疑就是对整个马来亚的日军腹部致命的一击。
麦考利中将有些负气的说:“美国海军绝对能完成这个任务,只是希望将军不要为你的冲动和冒险而后悔。”
冲动吗?比起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来,古地的这个计划风险要小很多。他实际上早就做好了打算,但是限于恶劣的气候条件,没有打算在战斗一开始就实施。不过恶劣的天气条件抛弃各种不利因素,却又有一个最有利的因素,就是能出其不意。而且在双方的飞机都不能准确的进行侦查的情况下,发动突袭的效果将会更好。
麦考利中将虽然傲慢,却也并不是一个盲目自大的人,在接下古地的话之后,他立刻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招来海军军官们,对这一次登陆行动进行了最精细详尽的测算,而在对各种环境都进行了充分考虑,得出可以登陆的结论之后,他突然觉得这个年轻的中国将军想法非常的大胆,但绝对不是一种盲目的冲动。如果这一仗由他来指挥的话,他也会选择尝试进行这样一场登陆作战的。不过,不可否认古地的想法不错,但是中国人有这样能力吗?
新加坡是大英帝国远东殖民的象征,英国人曾经在那里修建了一个大型的军港。可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新加坡就被日本攻占了。这无疑是给老牌的殖民帝国脸上煽了一个老大的耳光。在英国人还没有能力收复新加坡的时候,如果由中国人来完成这个任务,就无疑是对英国人打的另一个耳光。
不过,麦考利想的是,英国人的脸面管我屁事啊?只有早点结束这场战争,让我的孩子们回国去享受生活才是真的。似乎就在一分钟以前,他还站在英国人一边,用一种傲慢和蔑视的眼光看着登上他的舰队的中国人,但是一分钟之后,他又对这些中国人抱有很大的希望了。
麦考利海军中将的第15特混舰队有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5艘,巡洋舰12艘,并编入了英国皇家海军的战列舰和巡洋舰8艘以及上百艘驱逐舰和大量的登陆舰、运输舰。大多数在大西洋、地中海都有过丰富的登陆战斗经验。此外,以缅甸和泰国为基地的陆基航空兵拥有占据绝对优势的战斗机和轰炸机。随着新21军在马来亚半岛陆路的推进,美国海空军也全面进入了战斗状态。而以新加坡为基地的日本海军由于力量对比悬殊,早就通过马六甲海峡从印度洋退入西南太平洋海面,在马来亚战役开始前,又奉命开往别的海域同日本主力舰队会合去了。
日本海军的撤离实属无奈之举,不过,对于驻守马来亚的日本陆军来说,海军的撤离无疑也是十分致命的。
第三三八章 哲学和炮弹
1944年1月3号,马来亚雪兰莪省位于霹雳河入海口处的巴眼拿督,驻守在这里的日本第5师团第11步兵联队第5大队大队长竹园秀一少佐照例来到前沿阵地视察。这一天下着大雨,滩头阵地的能见度很低,各个观察哨都很难看清海面上的动静。
竹园秀一少佐在前一天刚刚度过自己30岁的生日,并且收到了从他的家乡广岛寄来的生日礼物,里面有一张他的妻子和周岁的儿子的合影。事实上这封信是半年前就从广岛寄出来的,虽然辗转了半年,但是最终还能收到,竹园少佐已经感到非常的幸运了。
竹园秀一少佐毕业于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学,学的是西方哲学,对孔德、伏尔泰、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学术思想有很深刻的理解和研究。最初的愿望是到德国去进修历史哲学,然后回国担任大学教授。不过从他大学毕业起,帝国就已经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之中,他虽然不是出于自愿,可还是一毕业就加入了日本皇军,曾经到中国参加过战斗,因为高学历和勇敢精神,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提升为少佐。但是很多同僚认为如果不是他的性格过于强硬的话,他现在至少应该是大佐才对。
两年前竹园秀一随同第5师团征服了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夺取了英国在远东最大的军事基地。那一刻,他和所有的日本人一样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在那一刻,他甚至有些怀疑自己学年时代对西方哲学的热忱是否值得。不过到了现在,他又开始以一种哲学的眼光来审视这场战争,如果人类社会的终极状态只剩下子弹和刺刀的话,人类的文明将会自我毁灭。
这个时候他只觉得自己是一个思考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的哲学家,也许是故意的,这样可以让他忘掉他是一个军人,也是一个双手沾满曾经被他占领过、征服过的土地上的人民的鲜血的日本军人。
大雨的天气让竹园秀一少佐心里面产生了更多思索的空间,因为在这样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他的部队和阵地遭到攻击的危险已经降到了最低。听说海军已经撤走了,航空兵的零式战斗机和中岛Ki-43“隼”式战斗机不但数量很少,而且火力和机动性都已经落后于美国的P38“闪电”式、P40和刚刚来到P51“野马式”战斗机,装甲就更谈不上了。
每天都在听说航空兵的飞行员一去不返的消息,那些曾经在陆军面前骄傲无比的帝国“空中骑士”们的表情看上去总是那么的丧气。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能顺利的从地面起飞而没有在跑道上被炸毁就已经是一种幸运,再要能平安的返航的话,就属于天照大神特别眷顾的人了。
视察完岸防炮阵地之后,竹园秀一回到了他的指挥所。其实岸防炮阵地属于军司令部炮兵旅团的建制,按理轮不到他去视察,不过在他的阵地上,也只有2门150口径的岸防炮,炮兵旅团没有指定专门的指挥官,才由他兼职指挥罢了。理论上说,他这里是河流入海口,地形复杂,土质松软,并不适合重装备的登陆和运动,而对于步兵来说,这个滩头过于宽阔,以常人的体力,很难跑出滩头地堡群的密集火力范围,而且也很难找到躲避火力的地方。
不过自诩为军中哲学家的竹园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只有相对,看起来安全的时间和地方,也往往是最危险的。他懂得这个道理,但是恶劣的天气实在让他提不起精神来。收到家人的来信和生日更让他比较以往更加的怀念遥远的故乡。
而基本上,大队长的思想之情也就是整个大队人心的一种指向。他们都已经有点厌倦这场战争,尤其是这种前途凶险的时候为甚。问题是,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他们想要回家的愿望,恐怕是很难实现的。要么,只有为天皇陛下尽忠之后,魂魄回到靖国神社。要么,只有等到帝国最终崩溃,他们这些士兵作为战俘被遣送回国。前者是他们作为军人的第一天就被灌输的无上荣光的信念,至于后者,很多人倒是认为,虽然现在的情况不那么乐观,却也远远没有到那一步。
喝一杯清酒,听一曲家乡的民谣,在战场上,这已经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了。不过对于竹园来说,他虽然非常想念他的妻子和孩子,在这种时候,他又很希望能有个慰安妇。上次那些朝鲜女人已经被送到别的地方去了,据说有几个跑到了山里。竹园一边喝着酒,一边想,或许他可以派出几个人到山里搜一搜,也许能找到呢。而这个时候,他丝毫没有觉得这样的想法和他的哲学思考有什么不合拍的地方。
也许这也正是日本人的共通之处,当他们一边高喊着“赶走西方殖民者,建造大东亚共荣圈”一边屠杀那些无辜的民众的时候,他们还认为自己是在帮助他们。
不过竹园也算富有战斗经验的老兵了,当他听到空中传来的一阵尖啸声时,他立刻跳起来,抓起桌上的电话,通知自己的士兵立刻转入地下掩蔽。漫天的尖啸之后是天崩地裂一般的爆炸声。竹园尽职尽责的下达了隐蔽的命令,自己却在跑向地下通道的途中,被坍塌的水泥块砸中,卡在了地道上层的地方。他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下半身被一块水泥板压得血肉模糊,一时之间却又死不掉。
在海水一般漫无边际的痛苦中,竹园还可以清晰的辨认出天上砸下来的是那种海军舰只上面的大口径舰炮的炮弹,而且从密度可以判断,在很短的时间内,他的阵地上至少就已经落下了近万发炮弹。这样的炮弹雨,显然需要有足够强大的舰队才搞的出来。但是,为什么会是他这里呢?在他这个只有几百人守卫的一个较为偏僻的滩头阵地?难道美国人并不知道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