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贺兰敏之这样一副落井下石,幸灾乐祸的样子,陈易其实很想问一句:你为何要这样呢?但话到喉咙边,还是吞了回去。不问也罢!
他这位大舅兄,自被立为武家子嗣后,有些想法已经与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第九章轻敲重打,区别对待
(感谢天魁葬魂皇、秋水※人家书友的月票!)
…………………………
大明宫,仙居殿。
斜躺在那个封闭的内室所置榻上的武则天,正与坐在对面的陈易小声地说着话。
因为要说很机密的话,所有宫人都被屏退了,陈易也比寻常随意了一些,歪着身子坐在武则天的对面,眼睛也不老实,时不是瞄了眼因为斜躺着身子而导致酥胸半露的武则天身上的风光。武则天也发现了陈易眼睛的不老实,但也没任何的嗔怪,很大方地任陈易一览秀色。
不过武则天的春光外泄及陈易偶尔的偷瞄只是今天会谈的一个小插曲而已,今天两人要聊的事还是挺重要的。一通比较杂的话下来后,正式进入主题。
“子应,本宫想问问你,对于这次当殿逼迫本宫立太子为君的那些人,要怎么处置才好?”武则天以淡淡的口气说起了这件注定会非常沉重的事。
陈易早就料到武则天会和他说起这件事的,因此在这两天仔细考虑过这事,并且还与裴行俭有过一定程度的交流,听武则天如此说,略作思考后就说了:“娘娘,臣觉得这件事如何处理上你一定有自己的考虑了,不过既然娘娘问起来,那臣也斗胆说上两句,要是说的有什么地方不对,或者拂了娘娘的话,还请娘娘小声责罚,也不要将臣推出去打屁股!”
“啊?!你……”武则天想不到陈易竟然在说此等严肃事时候,还和她来一句这样的玩笑,末了自己却又笑了起来,恨恨地用指头点头陈易:“你啊,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忘记和本宫说玩话。好了,你尽管说就是,无论你说什么,本宫都不会责骂你的!”
“娘娘,臣觉得对所有参与这件事的大臣,要区别责罚,起到杀鸡駭猴的作用就行了!”
“哦?!怎么说?”武则天有点惊异,坐起了身,怔怔地看着陈易。
陈易不避让地迎着武则天的目光,还面带一点笑容说道:“娘娘。他们这样做,确实是不满意你多年插手朝事,想借拥立太子即位的名义让你远离朝事,不再让你插手朝政大事,这件事确实很严重。娘娘你有必要采取严厉措施,趁除去一些人。让他们再也没能力影响朝堂!臣认同这个做法。不过,臣也觉得要是娘娘稍稍改变下思路,从另外角度出发,可以做出不一样的决定!”
“你想说什么就说吧!”武则天似乎有点明白陈易的意思了,嘴角有点微微的笑容冒出来。
“娘娘,臣觉得这件事后。不要娘娘责罚,这些大臣都会先后提出辞呈或者自请罪,臣觉得这是娘娘再为自己造势的好时机,娘娘可以严厉斥责一下那些稍年轻的大臣。贬官去职都可以,但几位年纪大的大臣们,则可以用他们为朝廷立下了巨大的功劳为由,赦勉他们的罪,加以挽留,并让他们继续任原职,如此所有人都认为娘娘的胸襟无人可比,此举可以收罗更多的人心,”说话间陈易一直留心看武则天的神色,在看到武则天脸上露出微微的赞色后,心里也完全放心了,大概意思也说完,以一句客套般的话结尾:“娘娘,这是臣所想,不知道是不是得娘娘认可,要是娘娘觉得臣说错了,还请娘娘不要责怪~!”
武则天并未马上表态,而是收起了神色,故作恼态地问道:“子应,你是替这些人求情吗?”
“不是!”陈易赶紧摇头,“臣和他们并无太多交集,只是觉得这些人平时颇有名望,且多位是政事堂的宰相,全都重责定会让朝堂上起较大的风波,弄的人心惶惶,不利于稳定,也想让娘娘多收罗一些人心,因此才如此建议的!这也只是臣的个人想法,要是娘娘不认同臣的说法,那就当臣没说!”
“哟,竟然还来气了?!”武则天故作惊讶般地说道:“你的意思是一定要本宫听从你的意见喽?”
“不曾有!”陈易知道武则天这只是在开玩笑,逗他玩,也没太在意,嘿嘿笑了两声道:“娘娘既然在这样的大事上都问询臣的意见,那臣不能不讲一些自己的看法,至于最终如何处断,那当然是娘娘自己说了算,也就这个意思,臣再有胆子,也不敢要求娘娘听从我的主意,我这不是自找死吗?!”
陈易这半开玩笑的话惹来了武则天一个白眼,不过她也马上笑了起来:“臭家伙,竟然这般说话,当本宫是气量很小的人一样!呵呵,不过你说的还是有些理,这事让本宫再好生想一下吧!”
“娘娘,那臣告退了!”陈易也很知趣,虽然今天武则天在他面前大泄春光,但他也不会在这种非常时期找她玩什么暧昧情事,早点离去为好!
武则天也没挽留,但就在陈易起身走去的时候,又问了句:“子应,你觉得这次以后,政事堂该补哪些人进去?”
听武则天再问他如此重大的问题,陈易只得停下了脚步,回头,但并没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只是摇摇头道:“娘娘,这个问题臣真的回答不出来,这事太过于重大,还是娘娘你自己考虑吧,反正娘娘不会把臣扔到那个地方去,定会选一些德高望重,能力、口碑都出众的大臣进去,嘿嘿,臣先告退了,团儿快生产了,我得去看看,也不知道她会给我生个儿子还是女儿!”
这话让武则天脸色徒然一变,有些恨意起来,怨恨陈易如此看重武则天,不过不快的神色也马上没有了,又变成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子应,那你先去吧,好生照顾一下团儿,待她生产了,你也与她说声,好好静养几个月再回宫,本宫这时可离不开她呢!”
“是,娘娘,臣告退!”这次陈易没再给武则天继续问话的机会,拉开门快速走了出去。
陈易走后,武则天一个人陷入了沉思。
…………………………………
武团儿为陈易生了个女儿,七斤八两重,陈易虽然有了一堆儿子女儿,但依然喜不自胜。
不过武团儿却是一脸黯然,这个时候重男轻女的思想是什么人都改变不了的,无论是当妻子的还是作妾的,都期望能为夫家生个儿子,母以子贵么,生下了儿子,在夫家的地位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像武团儿这样身份特殊,还没得正式名份的女人,她做梦都想为陈易生个儿子呢!
一看到生出来的是个女儿,武团儿并没太多的欣喜,还掉了几颗泪。不过在看到陈易对女儿的那份怜爱后,也有了喜悦,并央陈易给小孩子起个名。
陈侌,这是陈易为武团儿所生女儿所起的名,自然也得刚当了母亲的武团儿喜欢。
武团儿的事已经通过武顺的嘴被贺兰敏月等妻妾所知,贺兰敏月等人虽然恼怒于陈易的拈花惹草,但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情愿,同意将武团儿接回府。武团儿的生产是在魏国夫人府中进行的,只不过没有任何的声张,她所生的女儿陈侌也得到了与其他孩子无二的待遇。虽然自己依然没有名份,并且在产后一段时间过去后,还要回宫中,但女儿先被接纳,还是让她得到了不少安慰。
也就是陈易忙着照料生产的武团儿之际,联名上奏要求武则天立太子李显为帝的戴至德、郝处俊、张文瓘、李义琰等几位重量级的大臣都在差不多时间内向朝廷递交了辞呈,以身体、精力及自己做错事等原因提出致仕的请求,期望朝廷同意他们辞去现在职务,回家养老。
几位大臣差不多是在第一时间内提出辞呈的,这个时候武则天还未做出如何处置他们的决定。
出乎大多大臣们的意外,在收到这些大臣的辞呈后,武则天并未马上做出决定,而是在隔了三天后,才在朝会上宣布处理决定。所有人的辞她都不受,而是做出了自己的处理决定。
武则天的决定同样出乎许多人的意外,她并未重责戴至德和张文瓘这两位老臣,只是在朝会上对他们的鲁莽行径责备了一番,令他们在府中反思一段时间,罚了他们几个月的俸禄。可以说,武则天对戴至德、张文瓘两位宰相的辞呈是挽留的,也没打算责他们的罪,还有一些同样提出辞呈的其他大臣也做出了挽留。不过对于郝处俊和李义琰这两位年轻了许多的宰相,武则天还是做出了严厉的惩罚,贬郝处俊为叠州刺史,李义琰为柳州司马。两位宰相级的人物被远贬到外地为官,级别降了很多,还是让人遍生寒意,天后娘娘的震怒很让人可怕的!
遭遇贬官去职的人不少,一些级别相对较低的其他大臣也被远贬。不过这已经比大部分人预料中的要好很多,有些人猜测一些人会为此丢性命的。这次事件却是没死一个人,这让许多人对武则天的大度心生出好感来,特别是那些刚得其重用的人,可以说,与陈易预料那样,她收罗了一些人心。
第十章不胜感激
(感谢黑暗骑师书友的月票!)
不过戴至德和张文瓘在这件事后先后病倒了,而且一病就很严重。到底是年事已高,六七十岁的老人了,一向身体又不太好,遭受重大打击,心灰意冷之下,病了也是很寻常的事。
病榻中他们再次向朝廷提出辞呈,最终武则天同意了他们的请辞要求,还下诏嘉勉了一番他们在过去这些年为朝廷做出的贡献。一番恩威并施的处罚和嘉勉下来,朝堂上很快就平静了,大臣们对武则天的敬畏程度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些在这次事件中得到益处的人,对其越加的敬佩。
也不知道这件事对戴至德和张文瓘打击太大,还是他们原本身体就不太好,得病后,他们一直没有好,武则天亲自遣太医过去治疗也不见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病越来越严重,并先后在两个月内去逝。戴至德终年七十一岁,张文瓘去逝时候是七十三岁。
对于戴至德和张文瓘的先后离世,武则天也表示了哀痛,各为他们停朝三日,朝廷下诏追赠,追授戴至德为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谥号“恭”。追赠张文瓘为幽州都督,谥号为“懿”!
对于戴至德和张文瓘的处置,武则天是同意了陈易所建议的人性化处置方法,知道他们身体一向不太好,即使继续让他们留在朝中也可能没多少时日了,因此没对他们予以重责,并以功过相抵之说让他们继续任原职。最终两位老臣没遭遇大多数人认为的重责,但两人先后得病并离世,这是任何人都没想到的,包括陈易。只能说是太巧合了,是两人阳寿原本就快近了,非其他原因之故。
从另外方面讲,戴至德和张文瓘愿意挑头做这件事,也可能因为自己年岁已大,时日无多,何不趁年将老,快致仕之际做一件名留青史的事,要是事不成,武则天即使重责他们也没太多所谓。在他们的认为中,这样的事应该不会累及儿孙的。
有了倒霉就有人得益,这是不变的真理,不少大臣在这件事中倒了霉,被贬官去爵。但有不少人却因此得益。戴至德去逝后,尚书右仆射的职空了出来。但想来想去没有如此声望的人可以担任此职后。武则天又将致仕的刘仁轨请出来,担任此职。
刘仁轨原本死活不肯出来,但武则天亲自上门去邀请后,最终还是同意了。张文瓘空出的侍中职由高知周暂任,但冠了“守”字。。御史大夫张大安晋职为检校中书令,这原来是郝处俊的职务。刘审礼转任御史大夫。其空出的工部尚书由贺兰敏之兼任,前头也加了个检校的字样。
裴炎得以晋为中书侍郎,并被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职的衔,补上李义琰的缺。位列政事堂。可以说这次事件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这位与裴行俭出自同一门下,闻喜裴氏的年轻士子。从原本正五品的中书舍人一步跨入政事堂宰相的行列,让许多人吃惊,连裴行俭也吃惊和不解。
两位出自同门的裴姓官同位列政事堂,与崔知悌、崔知温兄弟同居六部尚书之职一样让人惊愕,不过与崔氏兄弟相和睦不同,裴行俭和裴炎却在此后间慢慢积怨,最终形同水火,当然这是后话!
………………………………
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件最终在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结果而结尾,让许多人感慨的。不过这件事累及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更没有涉及到民间,消息流传出去的也不多。关于皇帝病情的事,原本就是很忌讳的,这些年极人有人敢私下谈论,这次许多人被贬了官,更加不敢私下议论。
官员们不敢多谈论此事,并严令身边人禁止讨论这些,这样还有什么人敢多说。
官员们不说,坊间百姓更没办法探听到这类消息,也就传来开了。长安城内秩序依然井然,这件事可以说并没影响到任何百姓的生活,受影响的只是那些受贬的官员和他们的家人。
在盛夏来临之际,所有一切都安定了下来,倭国那方面的战事也已经平息,所有倭军都被我大唐军队歼灭,大海人王子继续当他的倭王,并号令诸部落来降。高侃所领的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