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鸨在外头叫她开门,说是客人念旧,一定要点这间房里的姑娘,她个新来的摊上是天大的福气。
于是青离准备故伎重施。
只是这次她在房内听到这人的脚步声,不疾不徐,不重不飘,心下稍微一沉:莫不是个武师镖头么?若是练家子,倒怕没那么好对付。
谨慎起见,她盘算一轮,三两下爬到绣床上,放下纱幔,向外喊道,“兰儿,去开门!”
隔着纱幔隐约可见进来的两个人形,一个是老鸨,一个想必就是客人了,看不清脸,高挑个儿,影影绰绰地倒有几分倜傥。
“呦,这姑娘怕羞,躲到幔子后头去了,兰儿,还不把她叫出来!”,这是老鸨声音。
不过兰儿没动,因为男人的影子好像指指让他们出去的意思。
“那好,那好,张公子慢慢乐着,我们告退。”
传来关门的声音,鸨母和兰儿知情识趣地消失。
青离心中——如果可以用现代词语——很认真地YY:兵者诡道,贵在出奇制胜,待会他来掀帘子,定不防备,要先攻曲池,再打麻穴,反身制肘,巧取关节,用最迅速的方式制服敌人,免得麻烦。
所以她就在幔子里虎视眈眈着男子的动向,同时端起先攻曲池的一个架势来,。
男子的衣裳在屋里悉悉索索了半天,好像挂起外袍,拿了茶壶倒水,自顾自地喝起来。
喝完水,他往窗户边去,推开窗户,就在那里站着。
站了一会,又有往房间中心来的脚步,大概终于要往床这边来了吧,青离想道。
结果他到桌旁拖了一个凳子,又回窗边去,这次干脆大马金刀地坐下了,留给青离一个后背。
青离的手端得很酸……
难道他是来买房,要先看看地段风景的么?…
不知过了多久,幔子里又热,青离终于等得不耐烦,先露只眼睛从缝隙里张望了一下,发现那人确实在专心盯着窗外,遂蹑手蹑脚地爬出来,往他身后去。
男子穿身淡色的夹衣,腰上悬剑,手里——如果青离没看错的话——拿着只焰火筒儿。
外头到底有什么?青离也忍不住伸长脖子瞄出去,然而她只看到一片光秃秃的树林,在初升的月亮下安宁得像无风的水面。
这一探头,叫男子发现了,回头跟她有点尴尬笑了一下,道声“叨扰”,转回去盯着林子。
然而,霎那,他又转回来,直勾勾地盯着她看。
青离也完全呆掉。
“你!?”
“你!?”
“我……”
“我……”
两人同时爆发惊呼又同时停顿,可下一句还是撞在一起。
尽管青离知道有个跟他长得一样的家伙,但她确定这是沈云舒。若是另一个,就算是来公干,恐怕既然花了银子,也要顺带办点私事。
然后不知怎么她突然想起老鸨说的“这辈子的缘分都是上辈子注定的”。
于是她只想重复袁大官人的一句话:我前世是造了什么孽啊……
‘
正尴尬得不行,一直平静的外边忽然传来一阵风响,林鸟呼啦啦拍着翅膀飞上天去。
“来了!”云舒低喝一声,给青离做个收声的手势,一边麻利地去点燃焰火筒。
焰火与月光的照耀下,青离看见林间出现一个黑衣男人,手上抱着一个半裸的女子。
许多缁衣捕快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云舒也纵身从二楼一跃而下。青离虽还未确知什么事,少不得前去帮手,同样跟着云舒飞落。
不过有时人多反倒误事,黑衣男一看形势不妙,弃了女子,抓住面前衙役的一个破绽,一掌将人推向后来,趁云舒不得不收住剑势的一刹那,一个鹞子钻天,逃出包围,飞快往灯火旺盛处去了。
青离认住那一身黑,跟着众人一路穷追,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却见一片水气蒙蒙的,逃犯失了踪影。
“青离,你先出去吧。”云舒突然回头道。
“怎么,我帮不得你怎的?”青离怒道。
“真的,你先出去比较好……”
青离似乎也感到了什么,用余光瞄了一下四周情况,然后面带微笑地向后转,若无其事地迈着优雅的步伐走出去。
一出大门,却见她的腮帮子像雨后的青蛙般一鼓一鼓的。
为什么遇见那家伙一准儿没好事呢?
‘
她身后的蓝布门帘上,招摇地写了两个白底大字:浴殿……
三十六章 六十岁会跟隔壁老太说些什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黑衣男人逃进澡堂是个失策,云舒带着官府一干人等把门一堵,让里面百八十人都出来认领衣服,最后那没得找摸的自然就是凶犯,连那受害姑娘一指认,确定下来,于是连害了八九位闺女的采花贼花五就此归案。
官府的力量是强大的,青离从见到那一堆捕快,就打好了算盘——利用云舒。
“百芳园勾结盗匪,拐骗强抢良家女子入楼,你要不要带人去查一下?”
这倒也并不是诬告。开始时楼里可能只是明知是拐抢来的女子,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买入,后来则形成了专门的供应线,特地去要求盗匪“送货”了,青离知道,起码兰儿和香云都是这么来的。
***
县衙来了好多人,像把田螺肉从壳里抽出来似的把姑娘们一个个全找出来问供,开始好些人还不敢说,后来觉得这位大人是动真格为她们做主了,才七嘴八舌地供出实情,老鸨子都跟哪个拐子哪家响马有勾结,每月大概有几个新人送来,等等。老鸨虽一哭二闹撒泼不认,也当不过铁证如山,并且由这条线上,连摸出几个拐子响马也是有的,这都是后话,暂不提了。
公人们忙得不可开交,青离偷空找来两月前的名册翻阅,还没找到“紫迷”的名字,外头有人来报说学琵琶的一批姑娘回来了。
青离抛下册子,飞一般下得楼去,眼前是四五位姑娘,却不见里面有姐姐的样子,于是她抓住领头的急问:“紫迷不曾在里面么?”
“我就是。”
……
天下同名姓者多矣,她不是没给自己提过这个醒,可还是没想到当事实摆在眼前时,自己比预料到的还要失望很多很多。
一切又要从头开始了……
“青离。”五个姑娘鱼贯着飘上去,又有一个人影飘下来,在她面前不入眼地晃着。
她低着头,没力气答话。
“你是不是在找人?”
青离骤然抬起眼睛,一颗心怦怦跳起来,她本就觉得云舒出现得太巧,莫不是知道什么了?
“我看你拼命翻那名册,是不是找人?”
她长出一口气,原来这样,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别的借口,于是点头。
“你曾说过有个姐姐的,可是找她?若是,我帮你啊。”
青离的经验是一个谎往往要用另一个来圆,所以隐瞒的高境界是:说实话,但把重要部分省略……
她原来对沈家透露的一点信息就是这样的,说了爹娘原本是军中将领,天顺初年得罪,全家俱死,只逃出她与姐姐俩人,只好流落青楼。
青离避着云舒的原因不用说了,可此时他所能提供的帮助诱惑太大,由不得她不踌躇。
“别的不说,论到找人,谁还能比我们是行家?”云舒又笑道。
“……喔……”这一声,算是默许。
云舒好像很高兴,连声道,“那说定了。”
青离扁着眼睛,心说,这世上还真有这么乐意被人利用的家伙。
不过如果一定要的话,她心里会偷偷承认一小下:“利用”换成“需要”也说得通啦……
‘
“晚上来跟我过吧。”云舒又道,意识到有点误解,马上补充了一句,“我是说过年,今天三十儿了。”
过年?这个词青离好像听过。
去年过年她在哪里?似乎是往云南赶的路上。前年似乎在某巡抚府中跟下人们一起吃剩饭。大前年呢?……
―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冬日里难得暖和的天气,穿件夹袄就不冷,于是青离和云舒坐在县衙的房顶上,边吃饺子边看那焰火,左边趴着吞脊兽螭吻,所谓龙生九子里的一种,右边趴着一只秃尾巴野猫。
“对了,青离,我第一眼看见你,差点没认出来。”云舒嘴里有东西,含含糊糊地说。
“怎么?”
“那个……哦……就是觉得,原来你是女的……”
“好眼力。”青离极度虚弱地答道。
“可是……那个……你怎么会在那种地方?”
“我没问你,你凭什么问我?”青离白他一眼。
“我你知道啦。得了信儿花五许是在那里出现,前去埋伏的,都是公事!”云舒急辩解说。
“奥。”
“那你呢?”
“我没问你,你凭什么问我?”
“我不是告诉你了嘛。”
“那是你告诉我,可我没问你啊。”青离斜着眼睛活欺负人。
……
云舒想了半天,换个攻势,道,“其实我知道了,老鸨招供说个混混儿把你卖去的,你故意的是不是?”
“知道就好。”
“……可要真是客人,你怎么办?”
青离转过来,有些认真地看着他,“大过年的,何必给自己找堵。”
云舒不说话了,低头吃他的饺子。
“对了,兰儿和香云后来怎样?”青离为挽救冷场,道。
“兰儿原是从太原拐来的,安排送回家去了。香云虽也是抢来的,却不肯回去。”
“怎的呢?”
“她说她娘连生了八个女儿,天天挨打,她打小也没穿过件囫囵衣裳,还不如在这儿有吃有住的。”
青离默然,她自号不恕,是因为还有人可以怨恨,香云这样的,却怨恨谁呢?
半晌,她笑起来,向对面的人道,“香云看上你咧。”
“瞎说,她哪里见过我?”
“那个婆婆告媳妇的案子不是你断的?证人都忘了?”青离笑,便把那天闲聊说嘴内容告诉云舒。
云舒回想起来,于是听着傻乐。
“就得意忘形吧你!”青离杵了他一指头。
“不是,我是觉着那个‘六十岁拿去说嘴’有意思。”云舒一边说还一边笑。
这时一个金黄色的焰火升腾起来,在空中热闹地绽开。
于是青离、云舒、秃尾巴野猫都一动不动地看着天上。
青离在想,到六十岁她会跟隔壁老太太说些什么。
她曾经很喜欢过一个人,这人勉强还算不错吧。
她跟他差点死在一起。
老太太大概会撇嘴,因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每年打仗都有无数敌人死在一起。
那么有一年过年的时候,他们一起坐在房顶上,吃饺子看烟花,旁边有一只烦人的野猫。
老太太大概会问,然后呢?
然后他娶了一个门当户对温柔贤德的官家小姐,或者还会纳妾。
然后呢?
然后生了一对漂亮懂事的儿女。
然后呢?
然后他破了很多案子,论功封子封伯应该办得到的。
然后呢?
然后他功成名就,辞官颐养天年,寿终正寝。
老太太就奇怪了:可你在哪呢?
真笨的老太太,要是我没远远看着,能知道这些吗?
奥,对了,我不太相信自己能活到六十岁,所以要怎么知道这些事情呢。
那就埋在能看见他的地方吧……
三十七章 进入历史的案件(一)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
正月的京城充满喜庆气氛。
这不仅是春节与元宵的余温尚未退去,而且是因为石亨下了大狱。
石亨何许人也?这要从无法磨灭的一段历史说起。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听信司礼太监王振蛊惑,在后勤准备工作一塌糊涂的情况下,率五十万大军亲征蒙古瓦剌部落。结果不仅全军覆没,而且英宗自己也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消息传到京城,百官在金殿上面面相觑痛哭失声。
而蒙古也先趁此机会进攻北京,朝堂上许多大臣主张南迁逃跑,朱明王朝险些成了第二个南宋,当时的兵部侍郎于谦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决计保卫北京,于是另立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钰为帝,史称明代宗,又整肃军纪,坚壁清野,最终大败也先,并接回英宗。
可惜皇位这样美味的糖果,谁吃下去还舍得吐出来呢?英宗回国后,以二十四岁“高龄”成为太上皇,被自己的弟弟囚禁于南宫,不但自由受限,连衣食都成问题,过了八年凄惨不堪的生活。
风水轮流转,或者也许是阴司的判官某天整理卷宗时“啊呀”一声,发现他当皇帝的年头还没够呢,于景泰八年代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