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暧昧三国-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思间,就见那书生已到身前,做了一稽,朗声而言:“小生长安刘向,听闻侯爷文采风流,诗词绝佳,只此良辰美景,万芳流香之时,侯爷何不就菊赋诗一首呢?”
    韩进一愣,这二愣子是谁,冒冒失失就来让自己作诗,还限制了题目,这不是为难我吗!这话当然也只是心下想想而已,面上如春分拂过,站起身子,呵呵笑道:“哪里哪里,进胸无点墨,那里敢班门弄斧,还请各位莫要难为下官了!”
    说完就要坐下,然而那书生刘向却似故意刁难他一样,摇摇头,道:“侯爷过谦了,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当年万花楼一首《金缕衣》赢得美人**,如是胸无点墨,那我等更是情何以堪啊?”说罢摇了摇扇子。只是那口气任谁也听出,酸酸的。
    韩进这才恍然大悟,这厮不就是当初出丑的那小子吗,哈哈哈,是怪我抢走了莺儿,今天来找我麻烦来了啊!哼哼!既然如此,为了莺儿,我又怎能逃避呢!
    当下仰头说道:“既是如此,本官就献丑了,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指教啊!”
    说完,背手低头在哪儿来回踱步,思考了起来。众人目光随着他的身子来回转动。
    只是,他前世虽然酷爱诗词,这些年下来,也忘得七七八八,哪有那么容易想得出来,一时间竟然急的额头出汗。
    微微一瞥,眼见菊花遍地,猛然,韩进想到一首,哈哈一笑,提起狼毫,挥笔疾书起来,片刻之间,数十余字跃然纸上。随即丢掉手中毛笔,拿起旁边美酒一饮而尽。
    戏志才拿起一看,登时大惊,不想此人有如此文采。看叫众人急迫的样子,旋即读了出来:秋丛绕舍似韩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首诗却是唐代大诗人元稹《菊花》。只不过被韩进将陶家改了。此诗一出,场中诸人立时震惊,如此短的时刻,做出如此妙的诗词,太守大人果然大才。
    之后半天,大家细细簌簌,有人赏花,有人吟诗,有人比武。韩进却早早拉着戏志才、张飞等人赶了回去。本来设想的一些选拔人才的方式也交由韩起和典韦负责。
    回到府中,让人备了酒席,请了黄忠、庞德、管亥、唐三少爷、杜畿等人就陪。为张、甘、戏志才等人接风,席上韩进旁征博引,语言诙谐幽默,时不时逗的几人大笑,同时,大碗大碗的和张飞、甘宁二人拼酒也更是让二人高兴不已。直觉这位太守大人是爽快的汉子。
    席间,张飞谈起自己来此的由来,却是他在家呆的无聊,正好韩进派人来请。这张飞虽不知是什么人,但却知道这里有好酒,即便来了。
    韩进听得苦笑不止,自己却是比不得一坛好酒啊!
    喝了几杯,韩进忽然放下筷子,叹息了一声。
    戏志才闻得好奇问道:“侯爷年未及冠就已居高位,更得圣上亲口御封为冀侯,正是少年得意,如何叹气呢?”
    推开椅子,韩进站起身子,望着长空出了口气,忽地问道:“先生大才,看天下大事如何?这汉家天下又将如何?”
    这话要是被来莺儿,黄舞蝶等人听的,就晓得自家这位侯爷又要忽悠人了!
    戏志才沉默不语。他一介寒门士子,如何敢评论朝堂天下大势。
    须知,祸从口出患从口入的道理。
    韩进自是知道他的顾虑,苦笑了声,道:“先生放心,在此之人,皆是进亲信,进与三位虽是初见,却是一见如故,君子相交,贵在交心,先生有何高见,只管道来。我保先生无事。”
    戏志才想了想,忽地沉声道:“戏忠不才,看这天下数年内必有大乱!”
    “不错!年内必有一场大祸乱及朝廷,甚而动乱大汉根基。只是先生可知这由头吗?”
    戏志才刚听的韩进言语,猛然大惊,手中酒杯几乎掉下。
    点了点头,刚要说话,韩进忽地拦住,笑道:“先生且休要说明,待我二人同时写于手上,看是否相同,如何?”
    旁边几人顿时好奇不已,张飞大嗓门叫道:“韩兄弟,你和戏先生说些说什么,俺老张怎么听不明白?”
    韩进和戏志才二人摇了摇头,只是不语,张飞大急,又要说话,被甘宁拦下。
    少一时,下人拿来笔墨。
    韩进和戏志才接过,刷刷几笔,在手心处写下几字。
    众人都是兴致勃勃地看着,
    韩进微微一笑,亮出右手心,掌心赫然两字:张角。
    在座几人,随即把眼光看向戏志才。戏志才也不吊人胃口,伸出手来,龙飞凤舞着三个大字:“太平道!”
    两人相视一笑,随即哈哈大笑了起来,大有惺惺相惜、英雄所见略同之感。韩进却是心里暗惊,这古人的智慧实是非同一般。自己是借着先知的便宜,对方确实真真实实的大局观。
    戏志才也是感慨,直觉相见恨晚,二人在这互相吹嘘,那边张飞几人早已耐不住性子,问了起来。韩进当说出了一番话语,却让堂中这人震惊当堂。
    自光武帝一来,门阀世家掌握土地,连成一片,掌控着整个大汉,疯狂地搜刮着弱势群体的老百姓。朝廷选拔官吏重出身,权贵世袭,盘根错节,官场上正不胜邪,君子士大夫耻于与之为伍。所谓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买官卖官已经成为潜规则,上下朋比为奸,为的全是私家利益,若是朝政清名,还可苟延残喘,只可惜如今宦官奸臣当道,清流又相互倾轧,内斗不止。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张角其人,假托神医,实则妖言惑众,收取民心,意图不轨,一朝登高一呼,天下云集响应。而朝廷这几年国库空虚,军无战力,到那时,即便朝廷平的了乱贼,这大汉的根基只怕也不稳了啊!”
    戏志才纵然心里有所了解,却那里知道如此多的历史问题,当场镇住,原先的一股傲气也悄悄散去,他自幼聪慧,熟读诸子百家,通晓兵书战策,上知天文,下到地里,均有涉猎,自诩为一代人杰,只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故而几年来闲散家中。
    此时听得韩进言语,却似有些迷茫。
    张飞却似浑然不知,问道:“韩兄弟,这太平道又是什么个什么东西?听你话中之意,是要随张角造反吗?”
第四十七章 天下大乱
    “这太平道不是什么东西,而是张角手下的一些人自称,戏志才反应过来,抢先答道。WWw。
    “那皇帝不管吗?”甘宁问道。
    “皇帝?皇帝只怕还在女人怀里,想着怎么搜刮民财吧!”韩进想到那日所见情景,苦笑答道。
    几人听了,想到朝廷的混乱,不由黯然,堂上气氛一时间有些压抑。
    韩进看了,不由哈哈大笑两声,道:“切休管这些,管他朝廷太平道的,这万里江山,自有皇帝操心,乱世出英雄,这也正是我等男儿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几位,功名富贵尽在马上得,**!引无数英雄尽折腰,秦皇汉武,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诸位!”
    众人听得一震,旋即豪情大气,张飞哈哈一笑,道:“兄弟说的好,来,喝酒!”
    “干!”
    一碗状元红既了,戏志才喃喃自语:“**!引无数英雄尽折腰,秦皇汉武,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诸位!”说完忽而两眼放光,
    弯身拜倒在地,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得逢明主,戏忠愿鞍前马后,随侯爷建功立业,博得身前身后名。”
    韩进一愣,随即大喜,急忙扶起戏志才。道:“岂可如此,岂可如此,先生大才,得先生相助,真乃三生有幸啊,快快请起!”
    庞德管亥唐耀扬几人忽视一眼,也是拜倒在地,大呼:“愿主公建功立业!”韩进大喜。
    这几人虽然在自己手下任职,但如庞德等人从未正式效忠过,今日正是双喜临门啊,然则,,还未等他有所表示,接下来的事情更是让他大喜若狂。
    张飞早先听的二人畅谈天下大事,自己听的糊里糊涂,却也晓得二人说的有理,他平生最终士大夫,卦台山上韩进先是一己之力硬抗自己和甘宁二人,之后又是片刻成诗,此时也是有些心服其能。
    此时见的如此热血,便道:“韩兄弟,既是如此,俺老张也跟你混个出身罢,只是你可这酒可能让俺老张喝个够啊!”
    韩进此时心情已经平静下来,点头笑道:“张大哥但喝无妨,保你年年有的喝!”
    随即,张飞甘宁二人互相看了看,哈哈大笑了几声,拜倒在地。
    ……
    然而,正当他们痛饮之际,却见典韦满身血迹,神色慌张,冲了进来,说出一番话来,顿时让韩进大惊失色。
    却是典韦在山上维持治安,突然尿急,转到无人之处,却听得一大石后隐隐似有人声,探耳一听,却让典韦怒从心边起,恶向胆边生。原来大石背后二人正是太平道的杜远和唐周,此次奉张角之名前来游说韩进加入太平道。
    依着唐周的法子,是慢慢想个法子,先接近韩进,在行其事。不想这杜远性子急,相出一个法子,就是直接偷偷进入韩进家中,挟持韩进家人,逼迫韩进加入他们。不想被典韦听得。
    绕过石头,直奔杜远,杜远那里是典韦的对手,三拳两脚就被打倒在地,正当典韦要擒拿二人时,杜远突然将身边的唐周推向典韦,典韦抓住唐周,正要甩出,忽地胸前一阵剧痛,旋即看到一把钢刀自唐周胸前穿出,扎入自己前胸。却是杜远从后边推出唐周掩护,从而打算一击杀掉典韦。
    唐周眼睛睁的大大的。实在无法明白自己这位素有义气之名的兄弟会这样对待自己。然而这一刀并未要典韦受多大的伤,只是插进典韦肚皮半寸,那杜远却被盛怒之下的典韦一击要命。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唐周经此一事,心恢意冷,临死前顿悟前非,说了自己是张角的弟子和姓名,再要说出别的什么时,却已不及,断了气。
    不顾伤势,典韦怕还有别人危及韩进,直直奔来太守府中。看着一身血迹的典韦,韩进一阵心痛,即时打发郎中去包扎了。
    典韦虽无大碍,可是此时的韩进却陷入了纠结之中,唐周死了,谁来告密。没人告密,黄巾起义如何爆发?没有黄巾起义,天下如何会乱?天下不乱,自己又如何洪水摸鱼呢?
    感觉对历史失去了把握,韩进顿时茫然起来。
    然而不久随即坦然,没有唐周,黄巾起义就不会爆发了吗?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汉之症,已入骨髓,社会矛盾激化,天朝必然分裂,此乃大势所趋。
    想通之后,心中除了希望历史照常发生。便每天和几人畅谈国事,闲来和张飞几人练练武艺什么的,日子似乎又回到从前的那种逍遥自在。
    历史在蝴蝶的翅膀下不经意间滑过,韩进的担心果然出现,公元一八四年,本该爆发的黄巾起义,许是因为没有唐周的告密。
    没有爆发。这引起黄巾极大的恐慌,历史似乎瞧瞧地改变着,面对无知的世界,他又该何去何从,失去了预知的能力,黄巾还能如先前那般浑水摸鱼,从中取利吗?
    整个二月,黄巾在焦虑中度过,朝堂之上,灵帝仍然活在醉生梦死之中,朝堂之下,宦官、清流依然党争不断。
    短短一月,却似数十年一样,然而老天似在作弄韩进一样,就在他无所适从之时,历史又走回了它应有的轨道。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年,农历甲子年,东汉光和七年三月。黄巾起义爆发。
    巨鹿郡张角准备妥当,一声令下,属下三十六方同时起义,皆以黄巾裹头,世人称之为黄巾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黄巾各部攻打郡县,焚烧官府,汉庭地方官纷纷逃窜。旬月之间,天下四处响应,京师洛阳震动。
    灵帝召群臣会议,商量镇压黄巾起义之事。北地太守皇甫嵩奏请解除党人之禁,出皇宫钱财作为讨伐黄巾军费。灵帝问计于中常侍吕强,吕强说,党人禁锢多年,积怨甚深,若不赦免,一旦党人与黄巾联合,必将危及朝廷。灵帝惧而从之,下诏大赦党人,“党锢之祸”遂告结束。
    灵帝以南尹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将士屯于洛阳都亭,增修兵械,捍卫京师,又在洛阳周围幽谷、太谷、广成、伊阙、钖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八关设置都尉各一人,率兵捍卫京师洛阳。
    同时,圣旨令皇甫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