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士林蛀虫-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人总会有几个或十几种,也可能更多一生所要追求的,当你选择的东西越多,你的心灵的破绽就会越大,越会有空子被别人钻,在生活的道路上前进的脚步就会被牵扯的越慢。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追求更多的东西只能让你力量分散,成就也越小。
    可世界上总是凡人很多,或者说全是凡人。
    他们需要的东西很多,需要正常而幸福的生活,这还有一个名称就是平庸的生活。
    不是每有选择少的,选择单一个的人也不是没有,为了单一个目标而奋斗终生,这样的人在人们的眼中就是一个异类,只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孤独前行。
    没成功的时候,他们被称为偏执狂,疯子,白痴……而真正成功的时候,他们会被称为圣人。
    不是他们在选择的少数道路上走到了尽头,其实每一条路上都是无限的,圣人的称号只是说明他比其他人要走了快一步,仅仅快上那么一点点而已。
    很恐怖的说法。
    文志最担心的就是这种人,因为这个世界比以后的那个世界太简单了,简单到平淡……使得人追求的东西会很少,选择面也会很狭窄,有很大的几率会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某个事情上。
    当他们精研至深的时候,无论是在哪个方面,那就是一个传说的开始,所以以后才会流传什么诗仙茶圣……他们就是追求这个的。
    这并不是说发达后的世界不会出现这些人,相对来说几率小上一点。
    多才多艺不是不会实现,那是将自己的心给隔离成几块,每一部分去追求一样,兴许能获得巨大的声望,恩,这也是他分心追求的一部分,但分心几样绝对不如他单一狂热在某件事情来的深远。
    也许是声望,对人类的贡献,说的光明,但也是分心追求的一种。
    这些人也就罢了,毕竟和文志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一想想某个人要是把精力全部选择到了武道上……文志就是一身的冷汗,尽管他现在的比较高,但那也是一时而已,保不准哪天忽然冒出来一个高手。
    看样子自己还是放弃出风头的事情比较识时务,自己的小命是特别珍贵的。
    文志也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或者说这是另一种旁观者清,自己根本就不会发现。
    也许是因为这个理由,文志一直在追寻,追寻这个世界中和自己相似的人,想让他们给自己一句评价……他已经有点的迷失了。
    很久很久以来,无论是在原先,还是在这里,他一直都保持着一种漠然旁观的姿态,淡看风云变化,人物生死。
    甚至还给塑造了一个性格,适合让自己生存及感悟的性格,然后根据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来判断适合这个人物的行动。5
第二十九章 混乱京师
    这也就注定了这个被塑造性格的不稳定性,时时被旁观的隐约的意识冒出来的念头引起波动。
    不过,文志并不会绝对自己多么的可怕,反而一直饶有兴趣的期待着,期待着自己做出更混乱的事情来,不是说他是多么有恶趣味,而是仿佛吸鸦片一般,每一次的惹祸,总能带来熏熏然的满足感,几乎上了瘾头。
    当然,这种混乱只是在保证自己性命的前提下。
    若是没了命,那就没有旁观者的乐趣了。
    所以尽管已经知道这个现在已经是禁武的世界,几乎是稍微强大的武者们都被自己的那个狂妄的祖先一扫而空,但文志的安全感还是不过,这段时间以来,他都是尽量的绕开有宗教的地方。
    世界上第一个武者是如何产生的,没有人知道,在原先那个世界只能在幻想中出现,而目前这个世界中几乎所有的典籍却已经全部的遗失,根本就无从查究。
    远古就能诞生武功,那这几百年来也应该有一些人们有了成就,只要他们专心在这个方面钻研。
    而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什么的,都是把精神奉献给神灵,在清心寡欲中默想。
    从几率上说,他们是最能产生强者的那一群人。
    文志觉得他们有点的讨厌,事实上他对任何有能力有可能威胁的人感觉都不好,这无可厚非,总不能指望文志喜欢他们吧。
    所以能避开就是避开,知道这个世界上强者的消息是越少越好,要不然自己就别想睡好觉了。
    ……
    京城中的情况渐渐的稳定了下来,毕竟人的体力是有限的,不像是文志这个变态,京城很大,路很长,刚才的那场马拉松已经几乎耗进了追捕他的士兵和衙役们的体力,估计现在都趴在地上吐舌头呢,能站起来就算他们厉害,估计里面会有不少人因为血糖低而晕厥。
    文志很轻松的就从仅有的几个搜查的衙役身边绕了过去。
    他根本就用不到伪装,现在的他就是一个年轻有礼的书生,还是春风得意那一种。在这个重文的年代,他这造型就相当有于生生在脸上挂了一个牌子:不要惹我,我很有前途!
    先前京城的那场混乱很古怪,京城的几大治安头头聚在一起研究了好半天,还是没有找到什么头绪,办案子就要找动机的,你看这事情吧,没有抢劫什么东西,那些店家或者是撞飞的贵人们,除了被混乱中踩坏的财物之外,居然根本就没有什么损失。说是为了名吧,那人一路上都是伪装起来的,现在问十个人,就有十个模样,他也没打出名号,京师几十上百万的人口啊,鬼才知道到底是谁惹的祸。
    那就没有几个可能了,纯粹是一个神经病在发疯,无聊中的发泄,反正有点的不正常。
    治安的几大头头的脑海中已经浮现了肇事者的面孔——斜着眼,眼珠全是白色的,或者是口中一直挂着涎水的傻瓜样——反正白痴都几乎是一个模样,好认的很。
    这种判断早早就发到了下面跑腿的衙役和士兵的手中,造型肯定和文志是一点的关系都没有,不怪他现在能大摇大摆的在路上走了。
    至于为什么一个神志不清的人能闹出来这么大的动静。
    治安头头们自然有一个理由,反正那人不正常,当然干出来的事情也不正常啦……这是对外面的借口,可作为皇族控制京城安全的棋子,他们还是知道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事情。
    ……
    皇宫的偏僻出有一个破旧的小房间,里面经常有两个干枯的老头子在扫地,一扫就是几十年,这些头头,包括他们的前任,去那里请安的事情都能看到他们在扫地。
    而实际上,那地一直是一点的灰尘都没有,不知道他们在扫些什么。
    这一次京城的府尹去回禀信息的时候,还是吓的混身发抖。
    皇室的神秘地方多了,在京城的官场上还是流传着一些事情,传的范围并不大,很多的事情都是到临死前才说几句给自己疼爱的人,他们不敢说,所以这些年来流传下来的东西是越来越少了。
    至于那些碎嘴乱说的,往往是第二天就发现死在了床上。
    这些议论中包括皇帝的长相……传承方式……皇帝的身手……都是天大的秘密。
    当然,这种可怕的感觉是是以前了。
    后来大臣们也就看了出来,有的时候皇族和皇帝不是一回事情。
    有不少顶撞皇帝的人,或者那些直接想从皇帝的手中分权力的家伙,第一次就是心中害怕的厉害,回家之后就是闭门等死。
    可是,第二天还是发现自己活蹦乱跳的。
    啊,原来皇帝并不是这个的可怕,渐渐的大臣们的胆子也就大了起来。可有些事情还是不能做的,比如说骂皇帝的祖先,刺杀皇帝……当这个时候,总会有一群神秘人来把犯人给砍成肉酱。
    大臣们都不是不会吸引教训的人,很快就分清楚了形式,在某的时候他们无比的谦恭,而有的时候却是狂妄的可怕。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好长时间,大臣们也就习惯了这一切。
    但有的事情却是会变化的。
    就如同现在的宣正皇帝,还记得他在登基的时候,就大肆扩充宫廷侍卫,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的事情,光那些神秘人都可以让成建制闯进皇宫的刺客们迅速伏诛。
    既然这样,那就根本就没有再招侍卫的必要。
    在第一时间,大臣们几乎是认为这是宣正皇帝的癖好,喜欢那些身穿金色盔甲的家伙,来显摆一下,可以理解。
    但后来发生的两起刺杀案却让所有的明眼人大跌眼睛,特别是后来宁王那一案,说是宁王谋反,可偏偏是宁王薨了后才有下属前来刺杀,或者说是报仇更为恰当。
    当年的那事情,这些年老大臣都不是糊涂蛋,尽管不太明白个中内情,可是,如果真的是谋反的话,怎么会一点的军队没有拉拢?5
第三十章 皇室秘辛
    几乎没有任何反抗能力就被灭了满门,而且出去追捕的仅仅是一些皇宫的亲近侍卫……如果在历史记载中的谋逆,则都是宫中的神秘人出的手。
    这一点的差别都是够人怀疑的了。
    何况,当年的宁王大家都也见过,个性十分的稳重,他要是真的谋反,不会连个后路都留不下。
    大家都清楚,可是谁也不会说而已,毕竟要想在这个官员体系中好好的生存下去,装糊涂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那刺杀案中,据查前是宁王身近的侍卫,这些人早些时候就被宁王派到远方去给怀孕的王妃求药了,当初,王妃的身体很不好,几次都几乎小产。
    药找来了,人却没了。
    那役中,除却管家几个人逃出去之外,所有的人都血撒皇宫,宣正皇帝新招的那些侍卫们也全军覆没……而从始至终,皇宫中的那群神秘人都没有出现。
    不光光这是唯一的疑点,史料记载中,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是武勇过人,而这一次……宣正是眼前着侍卫们留尽了最后一滴血,也没有动手。
    于是,有很多的实权大臣们或者帝国中大的家族,这些人的消息灵通之极,很快就知道了其中的具体情况,然后他们就得到了一个十分可怕的猜想……皇帝,失宠了。
    嗅觉灵敏如他们,预感到一场巨变很快就要降临在帝国的头上,纷纷暗中积攒实力,或者是在朝堂上积极的分配应有的权力。
    和预料的一样,皇宫内部的那群神秘人还是没有找到他们的头上,而边防驻军的控制权也在那些神秘人的手中,此时候态度更是暧昧……一直都是皇帝一个人率领着登基以来提拔的新贵在和他们战斗,结果可想而知……
    他们知道,皇帝和权力极大的皇室之间已经出现了不可弥补的裂痕。
    在帝国的制度中,几百年的那个先辈就制定了非常古怪的祖制,不可违反……皇室的权力大的惊人,当然,这个皇室,也就是那群神秘人并不是指后来每一朝皇帝们的直系血脉,普通人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来历。
    就是那个宁王,不过是先皇的平凡一子,还没有进去皇室的资格。
    或者皇帝才能稍微的翻阅一下他们的资料,这些人都是先祖立朝时候留下二子,一子继承皇位,另一子则简称皇室,两个人分封权力,外地驻军和监察护卫权属于皇室,而皇帝当然还是皇帝,政权之外还能控制禁军。
    两种军队泾渭分明,禁军只是驻防在直隶行省,也就是京师的所在地,而外地的驻军则无论如何不得进入直隶,对外征战由他们执行。
    之后的几百年两者并不交集,但为了共同的目标联合处理起事情来还是很有效率的,像这般的发生矛盾还是第一次,许多人第一次得到消息就昏了头,但没有人敢到他们的前面去问个究竟,毕竟这属于禁忌。
    这种先祖留下来的权力分配方式看起来有点的不合适,好像皇室的权力更大了点,有颠覆皇权的可能。
    但这种可能非常的小,皇帝和皇室同处在禁军的包围之内,说是皇室神秘人武力厉害,但远不及以前皇帝专门打造的武功,联合起来或许能打了个平手,正好互相牵制着。
    不知道那个创立皇朝的先祖在皇室的身上动了什么手脚,反正他们练的武功总会被皇帝那莲花一系克制,而且人丁十分的稀少,就算传承几百年后的现在,也不过是百来人而已。
    这就是皇朝中的核武器。
    权力掌握在一个人的手里面是很危险的,某种平衡才能维持的更持久。
    可那祖先怎么能知道这一代出了如此大的弊病呢,现在的这个宣正皇帝连一个普通壮汉都不能打的过……或者也知道,要不然文志也不会得到那个东西了。
    可惜文志并不知道其中的内情,他那天碰见的几个站在宣正皇帝身边变态太监不过是先皇留下来的最后保护力量,个个已经挥发了最大生命力,活不了几年了……要不然他现在也不会在那里天天胆战心惊的装乌龟,早就到皇宫中抢人了。
    ……
    前十几年朝廷中的胜利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