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政策同志是下了一番苦功夫啊。”易华荣赞赏地点了点头。感叹着说。“在企业地断乳期。要使职工相当弱化地主人意识真正觉醒。不仅要战胜自我长期地对政府地依赖心理。更有赖于新地政治经济机制地建立。”
“是啊,党风的好转,根本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要改变旧体制中的管的职能为服务的只能,变人为的调节为机制调节。只有这样一套新的机制逐步建立运转起来,执权手中的那枚印章才能透明起来。”赵政策也叹息了一声,眼神里也有一丝隐忧。
这个时候,易夫人也炒好了几个菜端了上来,见两个人谈兴正浓,就直接把菜放到了茶几上面。
“老伴,你先去睡吧。
”易华荣笑了笑,“今天和政策的谈话可能还要好几个小时才能结束呢。”
“记住不要喝太多酒啊。”易夫人念叨了一句,才回房间休息去了。
“说是这么说,要做起来
些艰难哪。”易华荣叹了一口气,端起了酒杯,“个杯。”
赵政策默然端起酒杯,喝了下去。
“我这个县委书记不怕手中没有权力。”易华荣喝了一口白酒以后,说话也硬气了不少,“只要西衡县好起来,就是让我回家去种红薯,我也高兴。”
顿了顿,易华荣又感叹着说:“政策啊,问题是,就算我愿意,其他的同志未必愿意啊。你的这个改革,要的是很多人手中的权力,打破的是很多人的饭碗哪。”
“书记,真正打破铁饭碗的改革我们还没有聊到呢。”赵政策呵呵一笑,“机构改革的核心就是转变职能,而难点就在于如何消化富余人员。这个机构改革,我的最终目标是县委只保留办公室和组宣部两个部门,县政府也只设六个部门。粗略估算一下,我们西衡县的全县干部现在是三千一百一十二人,通过精简,顶多只能留下五百人吧。”
“动作这么大?”易荣被吓了一大跳,“只怕会影响到西衡县的稳定啊。”
“书记,要是不改革的话,我计到了下半年很多干部的工资就会不出来了,到时候才是真正的影响稳定呢。”赵政策苦笑了一声,“到处都是亏损,财政上哪里有钱来工资啊。”
“不妥,不妥。”易荣连声说道,“这很不妥,非出大问题不可。”
也难怪易华荣反应这么强烈,一子精简掉两千多干部,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书记,西衡县都病入膏肓重病还须下猛药啊。”赵政策就急了,“再拖下去,只会越来越麻烦,这个改革也是迟早的事情,迟痛不如早痛,长痛不如短痛。”
“政,这事情你和我都顶不住啊。”易华荣苦笑着说,“就算我不看重县委书记这顶帽子,也无济于事。你要知道,就你弄的这个事业单位承包,都有不少常委成员反对啊。”
“问题总要解决吧。”赵政策就马上说,“再说,我也不是一下子把所有的干部都精简,然后什么都不管了。
”
顿了顿,赵政策继续补充道:“比如农口的所有事业单位全部转变为经营实体,直接在一线服务农民,就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工商口的许多部门也是可以直接变为经济实体的。剩下的富余人员,我们也可以采取资产抵货和实物赎买的办法。按照干部和职工的行政级别不同,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
“你能定出什么样的标准?”易华荣却是反问道。
“科级干部两万五千元,副科两万元,依此类推,一次性买断后,从此脱钩。”赵政策就胸有成绣地说,“买断后的人员一律办理十年停薪留职合同,十年后,若想回原单位,将抵带资产以及十年的利息一并还清才可以。”
“政策,给我支烟。”易华荣觉得有些头疼,连手都有些抖索地从赵政策手里接过了香烟,点燃后用力吸了几大口,半天没有说话。
赵政策却是把白酒当白开水,一口一口地喝着,有些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意思。
“你这两瓶酒,可真不好喝啊。”易华荣终于开口了,“我已经五十多岁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顶多是这个县委书记让撤了,提前退休。政策,你可不同啊,这么年轻,前程远大。这么做,值得吗?”
“值得。”赵政策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地说,“书记,我是个党员,时刻记着党的最高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个党员,我有我的信仰,在我的字典里面,没有退让两个字,哪怕前面是万丈深渊,地雷遍布,我也义无反顾,纵使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你这句我是记住了。”易华荣的脸色很是严肃,“我人老了,但心没有老。为了共同的信仰,你只管大胆地开展工作,我一定鼎立支持。”
“谢谢书记。”赵政策有些哽咽了,知道要让易华荣下这个决心,有多大的难度。
“不要谢我,应该我谢你才对。”易华荣呵呵一笑,“你能来找我,证明你先是信任我这个人,我应该谢谢你的信任才对。”
顿了顿,易华荣又笑了笑,正色说道:“政策,关于价格放开的事情,我们缓一缓,先把机构改革的事情办好再说。这个改革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以乱来。西衡县的形式还是很复杂的,有时间你再去找找尤转顶同志,争取有他的支持,这个改革就要好开展多了。”
人脉的积累 第两百四十八章 承包之门打开了
更新时间:2009…12…29 9:01:49 本章字数:3709
策改革的第一刀却是砍向了自己的老爸赵完成,皆非。
衡北日报的记者美莲在西衡县石头中学见证了这一切,并且目睹了赵完成脸上的悻悻之表情。
办公室内一共两对桌椅板凳。石头中学的原校长赵完成,副校长刘国妹各守一端。原来的教导处主任聂文明坐在一张床边。已经退休的原教导处副主任孙行五,每天来报到一次。
美莲算是受到了优待,单独坐在一条板凳上。
赵完成首先开口,表情有些郁闷:“我已经下台啦。”
“相差那么几分能说明一切?”老孙愤愤不平地说。
刚刚中标的新校长邹秋慢地踱步进屋,徘徊在屋子中间,坐没地方坐,站没地方站,略微有些尴尬。
美莲微微一,往旁边让了一让,邹秋种这才有了可以坐下的地方。
美莲冷眼旁观,看出来下的这个办公室里,邹秋种的位置还只能属于这条长板凳。但是,毫无疑问,赵完成屁股下面的那把交椅已经开始晃动了。
“长,您对这次公开招聘校长,有什么看法吗?”美莲笑吟吟地说,“对您的儿子,赵政策副县长,您有什么看法?”
提到赵政策地名字。赵完成就泄气了。事情地轻重大小赵完成还是知道地。
“这都是县政府地决定。不是政策一个人定下来地。”赵完成回答得很老道而且是马上一句话也不肯多说了。
事实上不只是赵完成一个人觉察到屁股下面地椅子已经开始晃动了。这段时间。西衡县事业单位里面左热了“铁交椅”地人。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这种晃动。
赵政策动作起来。那是雷厉风行。西衡县多数学校。医院。农林牧水等事业单位都先后在全县范围内公开招聘校长。院长或站长。赵完成只不过是其中地一个缩影罢了。
为了鼓励社会办学和学校间地竞争。西衡县县政府发放经费不再以各个学校地教师人数为基础而是以学生人数为依托。不论是公办地还是私办地学校多招手一名学生就多拨一份经费。学生有选择学校地自主权。
在这种政策下。今年才开学不久。县城里便出现了好几所私立学校。
过去农村的孩子入入学,与学校无关。现在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教师走村串户去动员学龄儿童入学。许多老师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定了方便学生的措施。
这个措施还是很有效果的,光是石头乡新增学生三十多个。
与此同时,石头乡未被聘任的三个正式教师却正面临着在职失业。赵完成通过赵政策的电话告知本上每个学校都有类似情况。
学校对未被聘任的教师,第一年以原来的基本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放工资第二年则降为百分之五十,第三年就要自寻出路了。
很多学校对在职教师也采取了课时工资制,班级承包付酬,岗位津贴与奖金全浮动工资制度等几种形式。
“赵校长,您认为这种竞聘制度好吗?”美莲却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并没有就此放过赵完成。
“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试目以待吧。”赵完成现在可精明多了,哪里会轻易上钩。
美莲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进行采访工作了,自从上次西衡县的人大代表座谈会内容被美莲捅上了衡北日报以后。要不是美莲的特殊身份,估计连这个记者饭碗都要保不住了。
通过一些渠道,美莲也了解到赵政策虽然在座谈会现场对自己不假辞色,可在事情出来后,还是为自己说了不少好话,这也让美莲对赵政策的好感大增。同时,美莲也对赵政策产生了兴趣,这才特意跑到赵政策老家中学进行采访。一得知学校的校长就是赵政策的父亲,美莲自然想挖掘出更多的东西来。
可赵完成现在说话是滴水不漏,尽管脸上满是悻悻之表情,也让美莲毫无办法。这老赵家的人一个个面冷心热,都不简单啊,美莲禁不住心里嘀咕了几声。
事实上,教育单位的日子还稍微好过一些,毕竟教育经费在这次改革中并没有下降一丝一毫,相反,还增加了投入资金,只不过是有些人的饭碗面临问题罢了。
其他的事业单位却是从今年改革开始,其事业经费明确为每年递减百分之十。
西衡县最大的医院也就是县人民医院去年得到的经费是十六万,可这次招标承包的事业经费却只有十四万,不足的部
医院自己创收弥补。
更有趣的是,原来的卫生局局长,现在的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黄清明居然参加了人民医院的公开招聘院长竞争,而且黄清明还中标了。
黄清明去参加竞标前,特意到常务副县长的办公室里拜见了赵政策,得到了赵政策的大力支持与出谋划策。
黄清明走马上任以后,开始在人民医院公开招聘各个科室的主任,原来的十二个科室主任就有四个人落马。
科室主任又逐级聘任医生,护士。未被聘任的医护人员,每人每天发给一元的生活费,组织学习业务待聘。未经过专门训练靠后门进来的护士被发配到挤入医院办公室的创收部,工资自理。
黄清明经历了场的潮起潮落后,倒是突然开窍了。与其终日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提心吊胆,还不如当这个院长自在。
在赵政策的出谋划策之,县人民医院在管理上实行逐级经费承包制度,盈余部分各个科室按照比例分成,亏损则由科室自负。为此,各个科室普遍打破了过去的工资级别,实行以分计酬制度。
当美莲去采人民医院新上任的院长黄清明的时候,黄清明很是兴奋地向她介绍:“现在医院事项先看病,后挂号的制度。病人如果看不上大夫的药方,可以另寻高医。门诊部还实行了挂牌就医,病人可以选择大夫。
美莲又见到了赵政策,一次是在西衡县最繁华的十字街口,这里坐落着一家国营旅馆。三十几年来的风风雨雨,让这个老牌旅馆更增添了几分衰败的气象。
天,美莲和赵政策都是同一个目标,参加这家旅馆的开业仪式。国营旅馆的牌子已经被取了下来,露出一片灰色的墙来。
个旅馆的承包协议上赵政策是签字了的,上面写着:现有国营工人十八人,离退休人员十人,遗属五人。上述人员的一切生活来源由旅馆自理,按照协议书上所规定的三年时间期限还清承包转让款项五万六千元,旅馆则归现有职工全体所有。
这是西衡县第一家被卖掉的国营企业,之所以选择这家旅馆开始,是因为这个企业人数很少,只要经营得当,很容易起死回生。另外,这个旅馆里的职工对承包都很有信心,乐意承包,不需要做太多的思想工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于是,这家国营旅馆就成了“自寻生路的企业”的第一个。
看到亭亭玉立的美莲姑娘,赵政策微微一笑,不过并没有主动答话。
“有缘千里来相会啊,赵县长。”记者就是记者,永远都是那么落落大方,她不急不慢的迈着轻盈的步子,走到赵政策的面前:“赵县长是特意来为新的旅馆剪彩来着的吧。”
赵政策面露笑容,很是和蔼地说:“是美莲记者啊,这段时间你可是忙乎啊,很是关照我们西衡县。”
“我还专门去石头乡采访过您家老爷子呢。”美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