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落首领商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要求大家奋力进攻,以执行上天的意志。
鸣条之战,商汤的军队战胜夏桀的军队,桀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一个强大的国家经历了四百余年历史,却被一个小国所灭,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与思考,所以后来出现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告诫。
商是继夏之后,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自天乙(汤)至帝辛(纣),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经历了将近六百年。
商族是高辛氏的后裔,居黄河下游,有着悠久的历史。舜时,商族出了一位杰出的军事首领——契。后来商人把他称作“玄王”,作为始祖,并编出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的颂歌来赞美他(《诗经•;商颂•;玄鸟》)。
太康失国时,契的孙子相土开始向东方发展,《诗经》上说:“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到夏朝中期,契六世孙冥“勤其官而水死”(《国语•;鲁语上》),商人“郊”祀之。冥子王亥“作服牛”,向河北发展。到契第十四代孙汤时,商已成为东方一个比较强大的方国。《国语•;周语下》说:“云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
汤即天乙,姓氏为“子”,甲骨文称大(天)乙,后世习惯上称之为成汤,是一位很有修养的商族首领,相传曾被囚于水牢。他在当选为首领后,看到夏王朝日益腐朽,夏的暴政已引起众叛亲离,便着手建立新的王朝。
首先,以德立威,厉兵秣马,使临近部落纷纷归附。其次,翦除夏王朝方国葛(今河南宁陵县北)、韦(河南滑县东)、顾(山东鄄城东北)、昆吾(河南淮阳南),“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最后,向夏王朝首都发起进攻。双方战于鸣条(河南封丘东),夏师败绩。灭夏后,汤回师亳邑,大会诸侯,正式建立了商王朝,定都于亳。
商汤立国后,汲取夏代灭亡的深刻教训,废除了夏桀时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国内部的矛盾比较缓和,政治局面趋于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起来。他对四周的许多国家进行了征伐,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商汤和左相以后,在处理政务、稳定政局、发展生产等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仲虺死后,伊尹在政坛上的作用尤其突出,成了商汤时期重要的辅佐,政坛的一位元老。
商汤死后,因其子太丁早死,由太丁之弟外丙继位;外丙死后,其弟中壬继位;中壬死后,又以太丁之子太甲继位,太甲乃商汤之长孙。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太甲即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迎回太甲而授之政。以后,太甲修德遵法,诸侯归服,百姓的生活比较安宁。这个故事,反映了伊尹为贯彻商汤的治国方略、使商王朝长治久安作出了不懈努力。这个故事流传久远,伊尹也获得了“大仁”、“大义”的美名。
武丁死后,他开创的太平盛世,没能长久延续下去。祖庚、祖甲以后诸王,特别是帝乙帝辛时期,国内矛盾十分尖锐,东南方的侯起来反叛。面对这种情况,商王帝辛(纣)少年英勇,派部向东下征讨莱夷,自己攻打南方九苗,将商的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但是其连年的征战,极大消耗了国力,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国内兵力空虚,使其对西北的控制下降,给了周以可趁之机。在周武王时,周起兵攻商,商王帝辛(纣)仓促间只能以奴隶为军抵御周人,结果,商王的军队毫无斗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战,“血流浮杵”,国内商军尽墨,帝辛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灭亡。
以上是从五帝后一千五百年间的大事。这些大事都是后世记载,考证十分不易。与我们故事所叙述不同的是这些都见于史料的记载却与我们的故事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黄帝乘龙登仙后,玄天道、人教、阐教、截教、西方教各教都不再大规模深入人间,只在人间收一些有资质的弟子,佐助他们在人间成就伟业,来为各教延续气运,争取天机。
轩辕之后的大帝颛顼便是老君弟子,其后的帝喾则为天上星辰所化,是为玄天道弟子。后来唐尧则是元玄在洪荒大战时就在东夷唐地的后代。至于大舜则是女娲传人,后来的夏禹王也是玄天道弟子,其用来治理黄河水患的定河神珍铁就是元玄在天河所得的天河神珍铁,而大禹铸成的九鼎则是得神农相助,将洪荒华夏之地划分为九州时所制。
总之,这一千五百年间,各教暗中相争,也是极为激烈。这里我们不再详说,上面关于正史的引用,则是为了在下面的商周封神中详细解说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卷四 混元证道 第265章 女娲大怒
更新时间:2008…10…26 15:38:15 本章字数:3128
自黄帝乘龙登仙后,玄天道、人教、阐教、截教、西方教各教都不再大规模深入人间,只在人间收一些有资质的弟子,佐助他们在人间成就伟业,来为各教延续气运,争取天机。
殷商传至第三十王帝乙,他死后由其子辛(即大名鼎鼎的纣王)继位。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当时,江淮之间的夷族又强盛起来,准备大举进攻商朝。帝乙在位的第九年,出兵征伐岛夷和淮夷,半路上受到孟方(今河南省睢县附近)的截击。帝乙率领诸侯伐讨孟方,得胜。第二年,帝乙继续南下征伐夷族,到达淮水流域的攸国。帝乙和攸侯喜合兵攻伐夷族,于第二年得胜而归,帝乙在位的第十五年,再次率领诸侯南征夷族。
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时帝乙都沫已十有七载,帝乙崩,帝辛继位。
纣王帝辛,是商朝第三十一代君主,也是商朝的亡国之君。纣王除了天资聪颖、领悟力奇高之外,也是少见的大力士。关于纣王的一切,大多仅限于历史记载,对于纣王的魔性来源,却决少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纣王的魔力到底有多强,所以对于纣王的一切只能用空白来形容。
帝乙死后,帝辛即位。《荀子•;非相篇》说,“帝乙死,应立长子启,因启毒贱不能立,而立少子辛为帝。帝辛自幼聪敏过人。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史记•;殷本记》也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可见商纣王是有一定的潜力成为一代中兴明君的。
通常后世史书将帝辛称之为纣王。我们的商周封神便从这位少时表现过人,即位初无比英明的年轻君主纣王说起。
话说帝乙在位叁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随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
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原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叁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于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
纣王七年春二月,忽然军报到朝歌,说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等,太师闻仲奉敕征北不题。一日,纣王早朝登殿,设聚文武。但见:
瑞霭纷纭,金銮殿上坐君王;祥光缭绕,白玉阶前列文武。沉檀喷金炉,则见那珠高卷;兰麝氤氲笼宝扇,且看他雉尾低同。
金銮殿上纣王问当驾官:“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言未毕,只见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阶,高擎牙笏,山呼称臣:“臣商容待罪宰相,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叁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行宫降香!”
纣王皱眉道:“女娲有何功德?朕轻万乘而往降香。”
商容奏曰:“女娲娘娘乃上帝神女,生有圣德;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色石以补青天;故有功于百姓,黎庶立祀以报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
闻听此言,纣王这才眉眼略开道:“准卿奏章!”纣王还宫,旨意传出。
次日,天子乘辇,随带两班文武,往女娲宫进香。
再说自从元玄设谋与通天骗地其余五位圣人见过洪钧,洪钧传话让轩辕立神,在灵宝立神通天截教大占便宜后,几位教主便很少谋面,都在洪荒各施算法,争人间气运。
这一争便过了一千五百年,到了这帝辛纣王时代,几位圣人都知天机大变,不再坐关悟道,都齐齐出山各自谋划这一千五百年大劫来临时的气运。
就说这日元玄正在问心静室静坐悟道,忽然心中警觉。
原来自从夏朝后,这通天便派遣门下弟子尹伊相助汤取了夏朝天下,如今经过近五百年发展,这截教如今气运旺盛,其他几教大大不如,如今眼看这殷商气运衰亡,不想通天竟然派门中闻仲等弟子直接调教佐助帝辛,如今这帝辛竟然隐隐有成为一代明君的兆头。
这些几位圣人看在眼里,忧在心上。若是这纣王成了中兴明君,其他几教还不知要被欺压到何时。
玄天圣人元玄自然也看出了这点。他自从大战通天后与通天合作压制了老君和元始,却不想他要静心悟道,继续将盘古开天斧等秘辛悟通,不料却让通天独大起来。
这日元玄感应,却是怎么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元玄静坐天地蒲团运神掐算,不想竟然被他算出了一件和他轮回万世后所知的事件中商周封神前发生的一件大事。
这大事便是这纣王祭祀女娲,进香女娲行宫。话说纣王不去祭祀还好,只因去进香,却惹得四海荒荒,生民失业。正所谓:“漫江撒下钩和线,从此钓出是非来。”怎见得?有诗为证:
“天子銮舆出凤城,旌旄瑞色映簪缨;龙光剑吐风云色,赤羽幢摇日月精。堤柳晓分仙掌露,溪花光耀翠裘清;欲知巡幸瞻天表,万国衣冠拜圣明。”
驾出朝歌南门,家家焚香设案,户户结彩铺毡;叁千铁骑,八百御林,武成王黄飞虎保驾,满朝文武随行。前至女娲行宫,天子离辇上殿,香焚炉中,文武随班拜贺毕。纣王观看殿中华丽,怎见得?(;手机站wap。。cn)
殿前华丽五彩金;金童对对执宝幢,玉女双双捧如意。玉钩斜挂,半轮新月悬空;宝帐婆娑,万对彩鸾朝斗。碧落床边,俱是舞鹤翔鸾;沉香宝座,造就走龙飞凤。飘飘奇彩异寻常,金炉瑞霭;袅袅祯祥腾紫雾,银烛辉煌。君王正看行宫景,一阵狂风透胆寒。
纣王正看此宫,殿宇齐整,楼阁丰隆;忽一阵狂风,卷起帐幔,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瑞丽,瑞彩翩翩国色天姿,宛然如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
古语云:“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纣王一见,神魂飘荡,陡起淫心,自思:“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六院,叁宫,并无有此艳色。”
遂命取文房四宝,侍驾官忙将取来,献与纣王。天子深润紫毫、在行宫粉壁之上,作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天子作毕,只见首相商容启奏曰:“女娲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老臣请驾拈香,祈求福德,使万民乐业,雨调风顺,兵火宁息。今陛下作诗,亵渭圣明,毫无虔敬之诚;是获罪于神圣,非天子巡幸祈请之礼。愿主公以水洗之,恐天下百姓观见,传言圣上无德政耳!”
纣王闻听此言,立即道:“朕看女娲之容,有绝世之姿,因作诗以赞美之,岂有他意,卿无多言!况孤乃万乘之尊,留与百姓观之,可见娘娘美貌绝世,亦是孤之遗笔耳。”言罢同朝。文武百官,默默点首,莫敢谁何,俱钳口而回。有诗词为证:
“凤辇龙驹出帝京,拈香祝词女中英;只知祈福黎民乐,孰料吟诗万姓惊?目下狐狸为太后,眼前豺虎尽簪缨;上天垂象皆如此,徒令英雄叹不平!”
天子驾回,升龙德殿,百姓朝贺而散。时逢望辰,叁宫妃后朝君,中宫姜后、西宫黄妃、馨庆宫杨妃,朝毕而退,按下不表。
且说元玄算出纣王进香女娲宫这件大事,不由心喜。立即便起身,跨上墨麒麟往天台山娲皇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