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诗里通过人们所熟知的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含蓄而有力地讽刺了晚唐帝王们的荒淫享乐。其创作意图和他不满“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而作《阿房宫赋》是完全一致的。他另一些咏史作品,则带有较为明显的史论特色。如《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乌江亭》诗:“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都是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独创的议论。他这种论史绝句的形式,后来颇为许多文人所仿效。
杜牧的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例如: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这些诗词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可以看出他才气的俊爽与思致的活泼。前两首在写景中还流露出对时事的忧伤。但他的诗中也有一些思想感情很不健康的作品,有的诗带有浓厚的个人潦倒失意的感伤情调,缺乏理想的光彩。而《遣怀》、《赠别》、《叹花》等诗,更是专写征歌狎妓的颓放糜烂生活。饮酒狎妓是唐代文人中流行的风气,杜牧的这类诗更为后代无行的文人们所称道。这些作品无疑是他诗中的糟粕。
杜牧作诗是比较重视思想内容的。他认为文章应“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答庄充书》)。他很推崇李杜,说“李杜泛浩浩”,“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他的《李贺歌诗集序》一方面肯定李贺歌诗是“骚之苗裔”,同时也指出他缺乏《离骚》那种“言及君臣理乱”,“有以激发人意”的思理。他说自己的创作是“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这些话,可以看出他在诗歌理论上的主张和创作上的积极追求。但在创作实践上,他那些以华丽词藻写颓放享乐生活的诗,显然和“不务奇丽,不涉习俗”的主张是自相矛盾的。
古琴古音乐篇
练好古筝基本功的重要性
有些人学古筝感到越学越有意思,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爱学。即便遇到点困难,也越发的兴奋。而有些人学筝一开始感到很有意思,可越学越感到难,越学越没兴趣,越学越不爱学,以至于半途而废、弃而不学了。为什么会这样?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
什么是基础呢?基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好难成大厦。如果对于古筝考级来说,初级曲目是中级曲目的基础,中级曲目是高级曲目的基础,指法是技巧的基础;基本指法勾、托、抹是其它指法的基础;传统曲子是现代曲目的基础;小曲子是大曲子的基础;简单技巧是高难技巧的基础,简单乐理知识是高深乐理知识的基础;弹曲子感动自己是感动别人的基础;简单的乐曲处理是高难乐曲处理的基础……,基础像是大厦的地基要扎扎实实、坚实有力,学筝要打好基础就要求稳求实,才能有高度的发展。
什么是基本功呢?就是弹古筝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可以分为两大块,即古筝内功和古筝外功。古筝内功与古筝外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甚至更有一说,功夫在筝外。我感觉练基本功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要把它看成是一个多方面形成的整体,才能有助于练好基本功。
古筝内的基本功有:
1:坐姿,手型。这关系到以后学习高难度的曲子时能否正确的弹弦,发出需要的音色,关系到能否快速运指,灵活运指。
巴队2:乐理知识的学习。音乐也是一门学问,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有其独自的理论,专门的学科、术语,像音的时值的划分,休止符、符点音符、反复记号、常用的速度、力度术语含义……应该由浅入深的学习。
3:乐感的培养。增加对音乐的感受力,能把握住乐曲的情感特征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绪,不至于听到一段音乐在情感意境上无动于衷或者理解错误。
4:基本的指法、指序、技巧、技能。这些都是具体的散布在各个乐曲之中,不是学几首就能学全的,广泛的涉猎为好。
5:重视师承。有些指法技巧在乐谱上是无法标示出来的,靠看谱、听录音也是摸不着头绪的,这就要有正确的师传师承,这也是弹筝学筝的一个特点。
6:对音乐语言的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音准、音高、韵味……音乐是由这些要素组成的,不了解这些内容的含义,无法对音乐进行正确的表现。
7:对音的正确辨识。知道哪些是乐音、噪音,进而能够区分出音色上的明、暗、亮、涩、净、噪、干、润、瘪、满、虚、实、僵、活、薄、厚……,这样音乐表演起来才能显出不同的情感色彩和意境层次。
8:左右手各自的功夫,相互协调配合的功夫。运指要流畅自然,具有爆发力,出指要干净利索、有线条感、颗粒感、做到轻、柔、缓、慢、快、急都能有效的控制和发挥。
9:听力的开发培养。由于音乐是一种听的艺术,听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能够听出各种音乐语言在音乐中所表达的意思,用听力校正自己学习上的不足,让别人听好、自己首先要听好。
10:各种指法技法的练习曲。练好指法练习曲,有助于攻克曲子中的重点难点,使技法在演奏过程中更加娴熟自然。磨刀不误砍柴工,学好练习曲,对练好一首曲子是非常有意义的,不应该弃之而不为。
古筝外的基本功有:
1:良好的学习习惯,刨根问底的求知欲望,不惧怕困难的品质,严谨的学习作风、善于思考学习的大脑。
2:毅力、耐力、集中力等等性格因素的校正培养。
3:有在生活中汲取营养的能力、懂得音乐情感情绪的实质内容、能够区分出情感表露的音乐内容内涵。
4:有较为丰富的文学艺术修养、对历史、诗词、戏剧、美术、书法等等都比较感兴趣和广泛地涉猎。
5:艺术源求于生活,高于生活,能在生活中体会生活,这一点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从中悟到许多东西。……,总之,好多古筝以外的事都可以和学古筝联系起来,要善于提炼积累生活中的相关点,每个人都应把古筝外功这块续写下去的阿!
基础和基本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有其相近的具体内容,不可能是一个或几个概念就能包含了的事,他总在发展,总需要我们学习,并且需要综合的学习,没有一劳永逸的事。单独把什么什么算作基本功,认为会了这些就能弹好筝显然是不全面的。对基础、基本功要有一个动态的认识,这比静态的认识更为合适,更符合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发展过程。什么叫基本功?我的看法是每天都要练好的功就叫基本功。
怎样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
基本做法应是循序渐进,舍此没有它法更好。什么叫序?就是学习的顺序,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什么叫循?就是遵守的规律步骤,使之逐渐深入提高,这又叫程序。它是学习上的一种计划、安排,总是要体现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不按程序去学,随心所欲的仅凭个人的意志去学往往事与愿违。针对古筝的学习程序,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都制订了相关的定级考试的参考曲目,可以说这就是业余学习的一种程序,有了这样的一个程序,就要按照程序去学,各种基础和基本功就散布在这些程序之中。学古筝过程中任意的跳级,像下跳棋似的找窍门、找路子是不可取的,要像登山一样,一步一个脚印那才会有真正的体会和收获。要本着今天是在给明天打基础,这首曲子是在给下首曲子打基础,这一阶段是在给下一阶段打基础,你就会立足今天,做好今天要做的事,那样还会愁没有明天么?
学古筝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有的人学古筝,一个星期就能学一首曲子,隔着许多曲子蹭蹭往上跳,再甩掉一些不学的,几年就把古筝学完了,这不好。学古筝过程中要学好一首再去学另一首,而不要学的拌拌磕磕就换下一首学。要高标准、严要求,有曲不惊人誓不休的精神,不要去过多的追求别人的夸奖表扬,而要追求不断的批评指正。在学筝上要有长远一点的目标,做到天长日久、时时勤奋,而不要希望几分钟热血,一朝一夕就可以学好弹筝。对于学古筝,不但要有兴趣,更要有意志,兴趣只解决一时的爱学不爱学,意志解决能不能学好的问题。不要图虚荣,要求收获,虚荣只解决表面问题,收获才解决长久性问题。弹古筝练曲不要听而不闻,要知道应听出什么来,要多思考、多琢磨,多在乐曲情感意境表现上下功夫,精益求精。
基本功练到什么层次才算好?这因每个人的要求不同而不同,有的要求能达到自娱自乐一般玩玩,有的要求顺利通过考绩获得证书,有的要求在不同级别比赛中拿得名次,有的要求达到演奏水平等等,这样就有了“好”的不同层次,不好划定这个“好”字,最好的办法就是画定你的学古筝层次多学多练。
古筝教学上,不要局限在考级给定的每级十首曲目上,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调整、补充,把整体学习上的时间放宽加长一些,多学些曲子,把基础打好。即使是初级曲目的曲子,真要弹得非常好,说句实在话,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有的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上采取每个级别里选学一两首后,就较大幅度的跨进式教学,导致基本功很不扎实,以至于越往中、高级曲目学,越感到吃力,同时也给学生养成了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缺少认认真真的精神,贪多求快,不讲效果质量,出现学多少、忘多少,仅剩几首也是拌拌磕磕的难堪局面。其实初级阶段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几首考试晋级曲,还应同时把相关的知识加以灌输,让他们多知道一些、多学一些,知道如何去学、如何去练,练到什么程度算好。从小就有一种严格的标准,而不是降低标准,放松要求,而是要提高心灵的境界、艺术的境界,把基础打好,把基本功练好,宁可在这上面多花点精力、多用点时间也要这样去做,只有这样才能越学越爱学、越学才越有发展。
古筝的颤音
在古筝的教学及演奏中,怎样做到音质、音色的纯净优美,身姿、动作的大方洒脱,曲思、感情的自然表露?这可以说是一门演奏美学。古筝音乐固然是一种听觉艺术,但其中又掺杂着视觉艺术因素和情绪感觉的因素。因此,从更高层次的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一门表演科学。本文通过个人在古筝教学与演奏实践中摸索到的几个要素――“度”,来初步阐述古筝的演奏美学。
一、角度:众所周知,古筝义甲触弦的角度直接影响到音质和音色。一般认为,夹弹法义甲弹弦的方向与筝弦平面构成向下45度左右的夹角,提弹法则构成向上45度左右的夹角。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夹弹法的向下45度夹角主要是对大、食、中三指的托、抹、勾而言,其反弹指法劈、挑、剔则通常是向上进行的。提弹法中大拇指由于受手形的限制,其义甲一般是斜戴的,因此实际托弦方向是往前向右上方斜向进行的(就右手而言,下同),既与筝平面构成向上45度夹角,又与纵切面构成向右前45度的夹角。否则,如果没有后一夹角,光是向正前上方弹奏,则音色刚硬缺乏柔美,也不便于快速弹奏。中指、食指、无名指勾、抹、打之正确方向则是向右后上方斜向进行,在与平面构成向上45度夹角的同时,还与纵切面构成向右后30度左右的夹角。摇指技巧中,义甲擦弦的角度可以分为两种情况:食指摇与纵切面(也可看作是与前岳山)构成向左后右前30度左右的夹角,拇指摇则与前岳山构成小于30度的夹角比较合理。
二、深度:古筝左手的点按滑揉、右手义甲的入弦深度均应根据不同技巧的要求和曲情的需要来确定。一般来说,揉弦宜浅,以不明显改变原音音高为度,但对于某些地方风格强烈的乐曲,需要产生幅度较大的音波(吟揉)或略带紧张感的重颤(擞音)时,则左手揉弦应有一定的深度(有时可以揉按至上一级音高的深度)。
弹奏按音、滑音,要讲求准确的按压深度,这就涉及到音程问题。古筝采用不同的律制定弦,各音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