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套。不管他们怎么研究、解剖,在穴位那一点上什么也没发现,就是肉,没有任何异常;还有所谓的“气血”,各种仪器都探测不到。所以他们不承认有经络存在。但是人有病了给他针灸,扎上了就好使;在给病人点穴的时候,病人会真真实实的感到经络的存在,感觉到气血在运行。这些科学都认识不到,但它实实在在起作用,怎么能说它不存在呢?
同样的道理,科学探测不到神的存在,难道说神就不存在么?探测不到只能说探测不到,而人否定不了神的存在。按照唯物论,人是物质存在的,但是在这个物质身体上,却有人的精神存在;同样,我们的地球也是物质存在的,那么在这个物质的地球上,有没有一个精神存在,有没有一个像人一样有感知能力,有思维,有灵性的精神存在?自古到今,人们都发现有一种东西叫天数,有一种现象叫命运,这是人所改变不了的。不管人怎么努力,似乎冥冥之中总有一种力量在操控着一切,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一切都在有规律的按照他的安排运行着,让人不由对他油然而生敬意,对他伟大的能力和思想产生一种崇敬之情,而这种思想却是高于常人、非常玄妙又难于感知的,所以人们把它叫做 -- 神!
在宗教中,这一切有着更详细的解释。东方的释加牟尼,西方的耶稣都是神。他们都有广大的智慧和威德,都曾展现过种种不可思议的神迹,向人们传播法理,使人思想提高之后上升到天国。而这些使人思想境界升华的理论最终被整理下来而形成了所谓的经书或圣经。经书中的理论告诉人,只有那些认识提高到一定层次,思想境界上华上去的人才能去天国,才能与神沟通,而一个普通人是没有这样的本事的。这一点既是人思想境界的体现,也是人层次高低的表现。要让别人证明神的存在,永远也证明不了。除非他本人的思想境界上升到那个层次去。否则,神被一个普通人用技术就探测到了,就可以掌握到他的行踪了,那听起来都是笑话。
因此,神的存在是毫无疑问的。被无神论蒙蔽的人们不要再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神”的鬼话了。长久以来在大陆的人接触不到另外的声音,无神论的宣传在他们脑中固化了一个概念:什么神,佛,都是骗人的,是不存在的。以至于在他们碰到关于宗教信仰问题的时候连想都不想就回绝了。他们接触不到这些道理,也不去对这些事进行思考,就使他们变得固执,绝对。当环境变了,看到别人都信神,他们觉得奇怪,思想发生混乱。但习惯思维养成的定势使他们依旧对这些事实视而不见,仍旧相信科学而不相信人应该有信仰。
在他们头脑中最大的抵触就是科学与信仰相矛盾,其实它们并不矛盾。科学的主要作用就是丰富人的物质生活,给人物质上带来便利和享受,但它对人精神上的指导却非常有限。科学可以教会人解一道算数题,设计一个电路,但却没教人如何做人;人可以有时髦的电脑产品,有性能优异的汽车,先进的通信器材,但这些却****不了人们内心深层次的追求。更多的时候,人们渴望的是精神上的****,精神上的需求,这些科学都****不了。而宗教却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可以从根本上转变人的思想,使人的品质得到提高。当一个基督徒对着神像虔诚忏悔的时候,当一个佛教徒从心底真正慈悲待人的时候,他们就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纯净的东西带着他们的心灵向上升,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好境地。这种思想使人感到美好,使人能够提高。当人们真正按照这样去做的时候,他仿佛真的就能感觉到神的存在。这就是宗教信仰的伟大之处,因为它真正能使人心灵得到提高。
所以,有信仰对人是有益的。对神的信仰并不妨碍人们对科学的研究。相反,它对科学研究还有指导作用。一个思想认识提高的人能更好的解决生活、工作中的矛盾;通晓做人的道理会让他在做事中有更大眼界和心胸。当一个人真正养成那些诚实,谦虚,宽容,善良的美德的时候,他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变化:生活变得美好,人生变得有意义。而这些道理是任何一种常人中的理论所不能比拟的,任何常人的理论都没有宗教教义中规定的全面、严格、准确。只有那些教义才是真正让人解脱,让人升入天国的不变法理;也只有宗教,才能对人提供最高的精神指导,给人打开一扇通向天国的大门。
在你们的头脑中最大的抵触就是科学与信仰相矛盾,其实它们并不矛盾。科学的主要作用就是丰富人的物质生活,给人物质上带来便利和享受,但它对人精神上的指导却非常有限。科学可以教会人解一道算数题,设计一个电路,但却没教人如何做人;人可以有时髦的电脑产品,有性能优异的汽车,先进的通信器材,但这些却****不了人们内心深层次的追求。更多的时候,人们渴望的是精神上的****,精神上的需求,这些科学都****不了。而宗教却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可以从根本上转变人的思想,使人的品质得到提高。当一个基督徒对着神像虔诚忏悔的时候,当一个佛教徒从心底真正慈悲待人的时候,他们就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纯净的东西带着他们的心灵向上升,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好境地。这种思想使人感到美好,使人能够提高。当人们真正按照这样去做的时候,他仿佛真的就能感觉到神的存在。这就是宗教信仰的伟大之处,因为它真正能使人心灵得到提高。
为什么看不见神
如果神是存在的,那么为什么看不到神呢?为什么神不出来让大家看一看,这样大家不都相信了吗?
对于有没有神的问题,信神的人常讲,“信则有,不信则无”,科技界认为这不符合现代科学的原理,所以现代科学不相信有神。其实人类社会中也有“信则有,不信则无”这一条。一个人心中藏有秘密(个人的、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等等各种秘密),在没有外界压力情况下,这个人只会对自己信任的人分享心中的秘密。如果是个人秘密,一般只会跟亲朋好友说;如果是商业秘密,只会跟老板或商业伙伴等人说;如果是军事秘密,更只会和可信任的人分享,绝不会跑到大马路上逢人就说,如果那样的话,这个人很有可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一个总统,绝不会把国家机密跟马路上的平民百姓随便乱说的,只会让圈内人知道,否则就是泄露国家机密,要承担法律责任。所以对圈外人来说,所有秘密就象没有和不存在一样,当然机密是客观存在的。
“信在先,见在后”。对不信神的人,神永远不会让他(她)看见,即使站在这个人的面前,也不会让他(她)知道。这有一点象古代微服私访的皇帝一样,除了心腹随从之外,即使站在一个百姓面前,这个百姓也不知道皇帝就站在自己面前(当然古代没有电视这一类东西,一般百姓不认识皇帝)。神也遵守宇宙的法则(法理)行事,随便显示出来给人看,那是泄密天机,触犯了天条,要受到惩罚的。所以信神的人讲,“信则有,不信则无”。其实人信不信,看见看不见,神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如果人不信,就不会让这个人看见,越不信,就越看不见,感觉上就好象不存在一样。
三、现代科学、信和神
现代科学不管是什么学科,都用一套科学方法来探索和研究。这套科学方法中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客观性,另一条是可重复性(当然除此之外,每个学科都还带有自己学科特点的其它方法)。如果不符合两者中任意一条,那么都不能被现代科学承认,就被现代科学认为是伪科学。
在谈到“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时候看到,“信”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神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给现代科学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例如,一个心腹问总统一些事情,总统会告诉他(她)。然而任意一个平民百姓,别说要向总统打听国家机密,连总统的面恐怕都见不到。人类社会存在的这种“因人而异”的现象,是无法用现代科学方法来探索的。所以现代科学方法中强调的客观性,对探索人类本身是不适用的,更谈不上来研究神了,也就探索不到神的存在了。然而固执的人不是反思现代科学的不足,而是固守现代科学的观念不放,用现代科学来衡量一切,把自己关在一个死胡同里,看不见的就不相信,否定神的存在。如果人类要想真正地认识神,就必须从现代科学的条条框框中走出来,采用新的观念和思维方法。
外篇 题借《小谢》
其实,从“界外”这个名字被叫起来的那一天起,就存在了一个定局:想从“界外”看到科幻,没门。而这一点,阿来先生在开栏语中就给咱们挑明过了,所以,对于某部分整天叫唤什么“科幻杂志搞起伪科幻”的同志们,我们只能认为他们要么是什么也看不见的瞎子,要么是说话不经过脑子的傻子——有什么好叫唤的呢?
“界外”本来就是指科幻界之外。开栏语也明白地说了要为我们展现一些界外的主流作家们的一些幻想性作品(大意如此),说穿了就是要我们开开眼界的。
可是单就本期的《小谢》来说,咱说句老实话,没开到什么眼界。
不厚道的就这么说:不就是鬼故事吗,咱看的可不少了。关于《小谢》,其给人的感觉真的就只是个没有什么新意的鬼故事罢了。这一点先放一放再说吧。
当然,蒲松林大叔在几百年前是打死也不会写什么科幻小说的,但《聊斋志异》算一部幻想作品该没什么问题。神鬼狐怪在几百年前或许是很受欢迎的题材,但现在,我想《聊斋志异》对于我们的价值恐怕只能体现在它是一部历史名著上了吧。这些是题外话,题内的话是下面的内容。
对于阿来先生在《一个传统题材开掘的成功范例》(以下简称《导读》)中所说的意思,本文理解为:由于两次“翻译”所产生的一些感觉上的差异而引发了一种新的阅读感受,这种差异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林雨堂对故事的“重编”,二是译者对重编作品的重新翻译。这两个过程都在一定程度上开掘了一些新的东西,故事虽然没有变化,但讲故事的人却变了,于是听故事(看小说)的感觉还是翻新了。
对于《导读》中所提到的“幻想小说如何中国化的问题”,本文拙以为,当前首要的目标也许没有“文化气质”那么高,而现实一点就是如何有中国化的形。形指的是即是形式,小说通过语言而存活,小说的形式当然是就小说的语言来说的了。之所以认为首当形式中国化,是因为更深层次上的所谓“气质中国化”对于作者本身的品格、心性以及写作态度必有很高的要求,而在形式上,只要作者谙熟于汉语言的运用,且能灵活灵巧即可。相对来说,把握语言比把握人品更容易一些。是以,本文认为幻想小说中国化的当前问题其实是一个作者们的文字(而非“文学”)修养问题,也就是你看过多少中国的好书,又从中汲取了多少好经验的问题。说这些的原因在于,思想污浊的人写不出思想健康的小说,只可能写出没有思想或藏纳污浊思想的文章来。
幻想小说本就很看重一个“想”。而《聊斋志异》能被称为幻想小说的原因也就在于它的故事们都是源于想象的。再由于想象都是源于生活的,所以,鬼怪们的故事是蒲先生周围的人们所感兴趣的。这里就来说一下《导读》中所说的题材问题。不错,中国的神话传说、传奇故事很丰富,既然人家武侠能写个什么《寻秦记》,我们科幻怎么就不能写个《女娲补天记》呢?我们的科幻作者之所以放不开手脚去写历史题材、神话题材甚至是宗教题材的科幻小说,也许是因为其内心对科幻小说的定义的理解不够“广谱化”,太多的为“科幻”中那个“科”给吓住了,于是宁愿狭隘一些也不愿怪异一些。但科幻小说如何定义实在是个很上脑筋的事,可不管怎么说,它总应该算进幻想小说中去吧,这么一来,它与所谓的奇幻、玄幻、魔幻等等应该是平等的,那么,奇幻、魔幻能用到的题材当然也是有可能为科幻所用了。钱莉芳的《天意》不算一部很优秀的小说,但一定算一部很有意义的小说,它首先定位自己为科幻小说,再去重新构架已成史实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这样做的可敬之处在于,作者真的敢放开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