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呐麓蟪鲅憔〖也疲俗芑崦皇隆�
刘大却是摇头:“高家正犯愁呢,好似银子不够,他们住的是官邸,不能卖,听说除了京郊的庄子暂且用着之外,其他地方的田产都在出手,又因卖的急,价钱不高。高家管家又去过当铺,抬着大箱子,大约是家中值钱的古董器具也变卖了。”又说:“听说当时来捉拿高大人下狱时,那些锦衣卫凶神恶煞,私下里搜刮了好些高家财物,这也都是常情,高家现今这样,也不敢说。”
平安突然问:“是高大人的事更难办?”
“安娘说的没错,有人从中作梗,高大人渎职之事,要的罚银特别多,只怕要将高家的家底儿掏空。虽说高公子是人命案子,却比高大人的好处理,银钱也少很多,只因如今尚未正式过堂宣判,所以羁押在狱中。”
如此,高家的事儿她们心中就有底了。
十娘忽然说:“我想去看看高公子。”
平安张了张嘴,到底没反对,并给十娘出主意:“去看看也是应该的,我陪你去。”
平安说着已有主意,只需要乔装打扮一番,想来就没什么人注意了。
刘大走后,十娘却是紧跟着出门,并未走远,在同条街上的布庄买了些青色细棉布,又去买些棉花,回来后便熬夜做起冬衣。平安不问也知是做给高牧的,虽说太子送来的有锦缎,但在牢狱中穿的太好非但留不住,还惹眼招祸。
白日里可以在月娘夫妻房中裁剪,到了晚上却不方便。她们住在前面铺子里,是用两条凳子加床板组成的简单床铺,因为铺子里摆设器具等物都是纸货,点灯就需要特别注意。熬了三四晚,在平安的帮忙下,总算做了一身冬衣,鞋子来不及做,便买了一双。
如今高家乱糟糟的,高夫人病了,高牧原配病逝,姬妾遣散,家中没个女主人操持,怕是不够细心。十娘担心高牧在狱中难熬,吃的差些倒罢了,若是冻病了就麻烦了。
傍晚时分,铺子关了门,平安与十娘便将铺盖等物搬到前面。正铺着床,忽听有人拍门,因她们铺陈的地方在屏风之后,正门进来也看不透,所以平安少很多顾忌,走到门前扬声问道:“什么人?”
门外答道:“是邠王殿下。”
平安忙打开门。
朱常溆进门也没理她,直接就去了后院儿。
桃朔白正用晚饭,月娘的手艺着实精湛,最近新学了两样点心,他就着冬片尝着,别有滋味儿。见朱常溆这么晚过来,略有意外。
现今皇子们还住在宫里,按理封了太子,其他皇子封了王,就该去就藩,但郑贵妃母子岂肯愿意?郑贵妃所出的福王行三,太子居长,朱常溆行二,为着福王有个理由留在京中,郑贵妃便用尽心思留下朱常溆。郑贵妃对朱常溆倒是面上和蔼亲切,对其学道特别支持,恨不能撺掇着其出家。朱常溆又是个放荡行事,于朝事万事不管,整天总想往宫外跑,郑贵妃做出一番慈母做派,次次回护,加之皇帝也有些小心思,便在规矩上对朱常溆网开一面。
朱常溆笑道:“总算忙完那一摊子,顺便来看看你。”
朱常溆此回暗中布棋,万事俱备,绝对要郑贵妃一系吃痛。
虽说郑贵妃对他不会有真心,乃是因立场的关系,他并不怨恨对方,如此针对,只为巩固太子地位。太子因幼年经历的缘故,宽厚善良,虽无大才,却有抱负。福王人聪慧,但被郑贵妃宠坏了,贪色尚小,那动辄要人命的阴狠着实令人不喜,且郑家外戚势大,终会成祸,朱常溆不希望将来为自己惹来祸患。
桃朔白点点头,示意他将手伸来,探查了一回脉息,又问他:“最近如何?”
“还好。”实则朱常溆仍旧练着功法。
原本他是遵着桃朔白的话停下了的,可就似尝过了甘霖仙果,一旦断顿,体内便强烈叫嚣,白日里还能忍,夜晚睡着后竟不知不觉运转起心法,醒来察觉已晚。接连几晚皆是如此,朱常溆发现自己阻止不了,虽说吃了就饿,但也未曾有不适,渐渐就不放在心上。如今没对桃朔白说实话,也是怕他担心,他打算等处理完郑贵妃再来说身体的事儿。
桃朔白见他一切无恙,就没怀疑。
似想到一事,朱常溆取出带来的东西,是本书:“给你解闷儿。”
桃朔白接来一看,原来是邠州地方志,想到朱常溆的封地就在邠州,顿时心中明了。桃朔白问他:“你打算去邠州就藩?”
朱常溆笑道:“京城事多,处处烦扰没个清静,我想着你或许不喜欢,若是去了邠州,我是第一人,岂不是自在!你可愿与我一道去?把你这铺子也挪过去,我给提供一套商铺,并永久免税,如何?”
“何时去?”桃朔白这就等于是同意了。
朱常溆看似如常,实则问话时也紧张,见他轻轻松松的便同意了,当下心中喜悦满盈。道:“今年已是年终,就藩也得明年,我若要走,就得将福王一并弄走。那个郑贵妃……”
朱常溆满眼冷色,显然已有了对付郑贵妃的主意。
桃朔白知道他有能耐有手段,却偏生没有做皇帝的心,否则郑贵妃母子捆起来也斗不过他。
朱常溆虽是行二,却比太子有优势,万历皇帝也不知为何,对这个二皇子颇有容忍和耐心,在万历皇帝的心里,最宠爱的儿子自然是郑贵妃所出的福王,其二就是朱常溆的分量重,其三是老五瑞王。这个瑞王也是个异类,今年才十一岁,却十分爱财,且好佛,与朱常溆好道,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外人皆不以为皇帝是真心宠爱邠王瑞王,一个学道,一个好佛,皇帝不拦不阻,听之任之,哪有为父的姿态?外人都认为这是皇帝为福王拉的同盟,甚至连郑贵妃都如此试探过皇帝。
桃朔白却知道,皇帝此人性子古怪,一向对太子嫌弃厌恶,对其他儿女万事不管,甚至都能二十几年不上朝,但偏生对朱常溆朱常浩是有几分真心。当郑贵妃问皇帝时,皇帝想解释,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好,待你准备好,和我说一声。”桃朔白是无所谓,即便程平安留在京中,他来往一趟也不费事。
第47章 《杜十娘》()
次日,平安与十娘换上半旧的衣裳,头发梳的松散,将容貌略遮了遮,然后提着一篮子热食,捧着冬衣鞋袜等物,租了一辆车去探监。刘大跟在车旁,提点几句探监的事儿。
花银子打点后,很顺利的就进去了。
刘大在和狱卒攀谈,又塞了几十个铜钱,将早先买来的热牛肉留了一盘,并一壶酒。狱卒见状十分高兴,态度也好多了,对低着头的十娘平安两个就不再为难,引她们去了关押高牧的牢房,打开牢门,让她们说话。
走时这狱卒提醒道:“这人是上头交代过的,本来不准探视,见你们心诚,今儿破例。你们有话赶紧说,最多只能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省得上头知道了,我们也难做。”
“您放心,我们绝不耽搁。”刘大连连应承。
狱卒一走,十娘解下蒙在头上的布巾,露出一张花容月色的脸,仿佛潮湿阴冷的监牢都为之一亮。这牢房在最里端,只有一堆稻草,铺着一领破竹席,那床棉被早看不出本来颜色,里头的棉絮也早结块,毫无暖意。
今天外面下了雪,可高牧却只穿着薄薄的夹衣,脸色略显青白,是冻的。如今的高牧,哪里还有过去的风流潇洒,令十娘看了十分心酸。
“十娘……”高牧见她来,心头一暖。他一直知道杜十娘是个热心良善女子,在烟花巷中十分难得,以往作为恩客时常光顾,倒不曾动心,只是觉得十娘性子温柔,言语轻软,相处十分舒心。谁能想到先前一时心善,结下今日善果。
郑家何等权势,他们家败了,墙倒众人推,亲友们大多避之不及,此乃世态常情,他虽伤感,却也不恨。十娘肯雪中送炭,哪怕是报恩之故,仍让他万分感念。
十娘忍下泪意,忙将篮子上的布揭开,将带来的热菜热饭摆上,又把酒倒了一杯递给他:“高公子先喝口酒暖暖身,哦,对了,先把衣服穿上。这牢里阴冷潮湿,又是寒冬,冻病了可是大事。”十娘打开包袱,取出做好的冬衣,略有几分拘谨:“高公子知道我……我针线不大好,也未曾做过衣裳,公子将就着先穿吧。”
“十娘有心了。”高牧从未穿过这样简陋的冬衣,但深知自身处境,有何嫌弃的资本?况且是十娘一针一线亲手缝的,更是难得的真情实意。高牧也不扭捏,当即就穿在身上,竟十分合身。
高牧不是那等繁文缛节的酸腐文人,对于十娘送来的东西坦然接受,喝了酒,吃了饭菜,身体一暖,心头舒畅。
平安这时问了一句:“高家没为公子送冬衣么?”
按理不应该。
高牧嘲讽道:“管家周伯倒是送了,我以往衣裳不少,周伯怕牢里湿冷,特地选了最好的大毛衣裳。然而我如今是个阶下囚,高家也败了,那样好的衣裳怎会落到我手里?家里一团乱,周伯一人分身乏术,父亲年纪大了,怕是受不了牢狱之苦,周伯多顾着父亲那边才好。”
十娘见他神色坦然,又不避讳自己,便说出心声:“十娘手中还攒有些银钱,大致在五百之数,虽不多,但若公子能用上,也算十娘尽了一份心意。”
十娘说“五百之数”并非是有现银五百,而是估算的首饰珠玉的价格。十娘虽是名妓,但春光院老鸨眼中只有银钱,哪肯让她们私下攒钱,十娘悄悄攒下的这些都是恩客们私下赠予,十娘一直有从良之志,这才攒钱以备赎身。原故事中十娘怒沉百宝箱,说箱子中有各样奇珍异宝,价值连城,实乃夸张,十娘攒下的这些东西大致有二千两银子,已是了不得的积蓄,大头就是那对玉镯子,早已当掉偿还给了李甲。后来她们又有些花销,又扣除生活使费,十娘觉得能拿出五百之数。
平安一听便知没算她的那一份儿。
高牧一怔,叹息一声,犹豫了片刻,到底接受了十娘心意:“高家之事十娘尽知,高家确实需要银钱,但也不需要十娘拿出五百,四百吧,下回你带纸笔来,我与你写份借据。”
高牧觉得俩个女子生活本就不易,若非自身处境艰难,怎好要她们的钱?他们高家祖籍尚有祭田,只要能顺利出狱,待以后回了原籍,总会另有出路。他想着一百两够十娘几个暂时花销,待以后,可以询问十娘之意,带她们一同返乡。有高家照应,想来没人会欺负两个女子。
平安自然能领会高牧意思,觉得这高牧果然有心,不虚伪,有能为别人考虑,十娘若能跟了高牧,岂非一个极好的姻缘?
早先平安只是随口打趣十娘,现在确实动了几分心思,她冷眼瞧着,十娘对高牧的确上心,而高牧对十娘……男女情谊虽看不出来,但绝对很有好感。以前高家乃是官宦,高牧又有妻有妾,风流名声在外,所以不般配,然现在高家败了,十娘雪中送炭不离不弃,做番努力,不愁不成。
尽管有了想法,但如今不是好时机,平安就按下不提。
十娘却没想那么多,见高牧肯收下银子十分高兴:“高公子放心,平日用度我都留足了,就借高公子五百。”
彼此谁都没说这钱白送,不是不愿意,而是如此来倒使得真心变了味儿。
两日后按照约定的时间,十娘又来了一回,银子被高牧直接转交给管家周伯,也使得周伯对十娘充满了探究与感激。有银子打点,高牧的案子很快就开审。平安曾向周伯打听这件案子,得知死去的那人曾是郑家公子的小厮,根本没与高牧接触过,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郑家咬定是高牧为泄私愤寻衅上门,小厮为其抵挡,却遭了高牧毒打,回家没几天就死了。
高家有人相助,郑家权势更盛,一番博弈下,最终高牧被判流放两千里。高家原籍在洛阳,若不纳赎,按律例要流放福建,且发配前要加杖,身子弱的人死在杖刑之下的不在少数。
周伯上上下下打点衙门的人,行刑者足足给了三百两,这才使对方同意顶着郑家的压力手下放松。尽管如此,一百杖打下来人也走不了路,高牧又在狱中吃了很多苦,最后是被抬回去的。
十娘看的直掉眼泪。
平安安慰她:“十娘别伤心,只是瞧着严重,不过是为瞒住郑家耳目罢了。周伯银子给的足,那行刑的人下手轻着呢,冬天穿的又厚,都没让褪衣,指不定一点儿肿都没起。高公子是在牢里呆久了,身子虚,回去补补就好了。”
十娘叹息道:“高公子的事了了,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