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娱乐华章-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滕化涛沉默了几秒钟,道:“剧本想来王总看过了,我的计划里是吕言出演刘铮,至于其他的演员,我可以保证从华谊里选”。

    王中磊讶异地看了吕言一眼,刚刚进门的时候已经介绍过了,道:“你不是想要打造豪华阵容吗,如果我还没看错的话,他还没什么名气”。

    话里的质疑不言而喻,吕言太年轻了,在他这个年龄,大多数演员还在一些小剧组熬资历,王中磊当然不会觉得自己会看错,在这个行业那么多年,国内一线和二线明星有哪些他心中都有数。

    滕化涛摇头笑着道:“王总这次可能要走眼了”。

    “哦,说来听听”他露出一丝感兴趣的神色。

    吕言现在对签经济公司没有太大的兴趣,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刚刚演了几部戏”。

    滕化涛这时补充道:“参演过是张记中的《天龙八部》,演男二,之后又演了我父亲拍的《末代皇妃》,也是男二”。

    虽然张记中和滕文翼都是大导演,但王中磊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每年进这个圈子的年轻人多了去了,但真正成名的又有几个?

    滕文涛看王中磊迟迟没做决定,问道:“不知道王总能不能透个底,对这部戏能投资多少”?

    王中磊笑了笑,推过一沓资料:“这样吧,这些我们公司一些演员的资料,滕导这两天不妨看看”。

    滕化涛心底叹息一声,虽然王中磊并没有强制要求,但他明白,戏的男二男三肯定得用华谊的人了。

    三天后,滕化涛吕言两人回到了宁波,这次京城之行给吕言的感触很深,滕化涛在圈子里也算小有名气,但纵然如此,为了拉到投资,也不得不做出妥协。

    经过三天的磨嘴皮,华谊最终投资七百万,但除了吕言之外,其余主要角色均由华谊演员出演。

    七月二十八号,《危情24小时》开机,因为资金紧张,滕化涛也没有搞开机宴,一个简单的仪式过后直接开始拍摄。

    在拍摄过程中,虽然滕文涛一直对他的演技大加赞誉,但吕言对自己的表演却不是很满意,比起刚开始拍《末代皇妃》那段时间还不满意。

    他太累了,《末代皇妃》一个多月的拍摄,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已经很疲惫,之前的一段时间他整个人都沉浸在黎天民这个角色当中,每天揣摩黎天民应该有的思想、行为甚至说话的语气和动作,现在陡然变成了《危情24小时》里的刘铮,这让他有种精神分裂的感觉。

    但他不想草草应付了事,一来这是他第一次担纲主演,其次就是他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

    唯一让他感到轻松的是,滕化涛不是滕文翼,拍戏的时候很随性,也很有一些新奇的想法,而且是那种说干就干的类型。

    九月初,吕言拿着四万五千的片酬回到了兰州,接连两种不同类型的戏,他感觉自己已经到了即将崩溃的边缘,他需要休息一段时间。

第29章 面馆() 
在家里休息了一个周,吕言总算缓过劲来,连着三个月的忙碌,他的身体已经到了一个极限,无论是体力上还是精神上。

    一般的演员全身心投入拍完一部戏之后,都会休息一段时间,吕言根本没来得及休息,《末代皇妃》已杀青,立刻就开始了《危情24小时》的准备,三个月里几乎每天只来得睡五个小时。

    “小言,我和你爸出摊去了,等会儿别忘了去接你妹妹”张桂琴对还在吃饭的吕言说道。

    吕言无奈地皱眉道:“不是说不让你们去了吗?”。

    “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反正我和你爸闲着也是闲着,行了,你可别给忘了”张桂琴没接他的话茬道。

    “知道了”看着母亲出门,吕言叹了口气,爸妈劳碌了半辈子,想让他们闲下来根本不容易。

    收拾完碗筷,将锅碗刷好,吕言出了门,妹妹要五点多才放学,现在还有好几个小时。

    刚出门,就碰见斜对门的邻居刘长生,刘长生四十来岁,个子不高,脸圆圆的,肥头大耳,在一家面馆里当师傅,家境在全村里也算富裕。

    “刘叔,什么时候回来的?”吕言掏出一包黑兰州,递了一根过去,他自己不抽烟,但回家来了,见了熟人总得让让。

    刘长生一开始没认出来是他,也没敢接烟,吕言这两年很少回家来,而且比起之前,现在的吕言无论穿着还是气质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是我,小言”

    刘长生恍然,拍着脑门大笑道:“哈哈,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小言啊,这不,昨天才到的家,听你爸妈说你不是在拍戏吗,怎么回来了?”

    吕言道:“刚拍完,回家来休息一段时间”。

    刘长生接了,抽了两口,才发觉口感不对,低头看了一眼烟把处的字迹,略显惊讶地道:“呦呵,不错啊小言,都抽上黑兰州啦”。

    黑兰州算是兰州烟里口感最好的,但却不是最贵的,无论比它便宜的紫兰州还是更贵的飞天兰州都要差上不少,但在和平一亩三分地也是个稀罕物,农村人谁会去抽十来块钱一包的烟。

    “我也没抽过,就是买了两条让我爸抽的,对了,刘叔,这时节面馆生意应该不错吧,怎么回来了”?

    刘长生“呸”的吐了一口唾沫,摆摆手道:“别提了,我现在知道什么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了,以前没学会的时候,那整天师傅长师傅短的,可别提多亲切,好家伙,一学成,立马就把我这个师傅给踢了,真他阿妈的不是个玩意”。

    吕言苦笑,刘长生拉面做的不错,但却是个地地道道的汉人,而那些学徒大多都是回民,在西北地区,有一句自古流传的话:“回民的饭可以吃,话不能听,藏民的饭不能吃,但话可以听”,并没有任何民族歧视的成分,只是就事论事。

    吕言见刘长生一副愤慨的模样,道:“刘叔就别生气了,以你的手艺,还愁找不到差事嘛”。

    刘长生呵呵笑道:“那倒是实话,小言,不是你刘叔给你吹,咱们兰州上千家面馆,手艺能比的上你刘叔的,绝对不超过十个”。

    吕言也跟着点头,刘长生做的面是好吃,但绝对没有他自己说的那么夸张,人都好面子,他自然不会当面反驳他,又聊了几句,吕言便打车去市里去接吕小雅。

    接了妹妹,给她和爸妈买了几件衣服,回到离家不远的街上,吕言让妈妈和妹妹先回了家,他和吕振北一起坐在路边看摊子。

    虽说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的,但出来晃荡的人没几个,非典半年来的肆虐已经给国人的心理上蒙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

    递给吕振北一根烟,吕言将之前的那个想法提了出来,道:“爸,我想开个面馆,你看怎么样”?

    他也算明白了,二老不是能闲的下来享清福的人,与其自己苦口婆心的劝,还不如给他们找个轻便的活。

    吕振北一时间没明白吕言的意思,问道:“啥”?

    吕言道:“中午的时候我不是碰到刘叔了吗,就想着开个牛头面馆,以后也省得你们风吹日晒了,反正投资也不用太多,四五万就差不多”。

    吕振北想了想,道:“开个面馆不是不成,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赚钱,投资几万块钱,万一赔了咋整”?

    吕言道:“能不能赚钱全看面做的怎么样,刘叔做的面我吃过,相当不错,比大多数面馆都强上不少,另外我准备再出高价挖一两个好师傅,到时候生意肯定红火”。

    其实给吕振北商量只是为了让二老心中有个底,他向来独立惯了,这种事自己也做了主。

    下定了主意,在家闲了几天之后的吕言再次忙碌起来,办理手续和执照、租店面、装修、请师傅、招学徒和服务员等等。

    一家面馆一个师傅肯定是不行的,刘长生在这行干了十几年,也认识了不少人,吕言见了几个,挑选师傅的条件很简单,他亲自试吃,开的工资高,不愁找不到人。

    老两口心里都明白,儿子开面馆是假,主要还是不愿意他们受累,因此虽然心疼钱,但看到整天忙前忙后的,知道劝也没多大用。

    店面就在段家滩,靠近学校,一碗面三块钱,主要消费人群以学生为主,另外房租相比市中心也要便宜不少。

    牛肉面在兰州甚至甘肃已经成了大多数市民早餐的一种习惯,更准确的定位应该是地方性的快餐,对于牛肉面的需求,是其他同等规模城市的数倍。

    十月二号,宜开张、嫁娶,吕记兰州牛肉拉面正式开张,吕言楼上楼下全租了下来,楼下是店面,上面给爸妈住,白天让他们帮忙照看着店。

    店面总投资三万六,两个师傅四个学徒,师傅的工资一月九百,比起全市的平均线高了二百。

    店里一共二十六张桌子,主营牛肉面,也就是兰州拉面,搭配上小菜和一些饮料。

    开张第一天,因为进店吃饭就送一碟小菜,生意出奇的火爆,不少路过的行人和学生都会进来尝尝。

    因为时间紧,只招到两个服务员,吕言和放假的妹妹吕小雅两人亲自上阵,擦桌子、扫地、收拾碗筷,忙的脚不沾地,张桂琴和吕振北相对要轻松的多,收钱打票卖菜,二老看着络绎不绝的客人,笑的合不拢嘴。

第30章 播出() 
吕小雅趴在沙发上,无聊地摆弄着电视遥控器,眼睛半睁半闭地嘟囔道:“啊,累死我了,哥,还得多久啊”?

    “马上就好,你要是困的话先睡去吧”

    在另一边,吕言抬起头说道,他手里正拿着计算器,归拢着一天的收益,吕振北和张桂琴夫妇看而两个孩子,脸上洋溢着笑容,吕言在家的时间毕竟是少数,这些以后都得他们来做。

    清点了一遍,吕言道:“今天一共卖出五百六十二碗,小菜三百九十八碟,再算上打碎的两碗,一共五百六十四碗,用掉面粉一百一十七斤,牛肉九斤半,房租一天一百二,再算上工资以及其他的成本,这么算下来的话,今天的盈利大概是一千”。

    吕振北和妻子听到儿子最后说出的一千元,傻了半天,等了四五秒钟,吕振北才道:“不会是算错了吧”,一碗面三块钱,一天竟然能净赚一千多,这让他一时间有点无法接受,他辛辛苦苦两个月也不见得能赚这么多啊。

    吕小雅对钱的概念并不是很深,眨了眨眼睛问道:“哇,要是按这么算的话,要是咱们有十家这么大的面馆的话,一天就能赚一万了”。

    吕言笑着拍了拍她的头,道:“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一来是咱们师傅的手艺好,再者开张三天赠送小菜,你去看看其他的,一般的一天能卖出三百碗已经算是不错了”。

    “哦”吕小雅也不知听没听进去,道:“好了,我要去睡觉了”。

    和吕言预想的差别不大,从第三天开始,每天卖的数量开始恒定在四百碗左右,林林总总的又招到了六个服务员,吕言也变得闲暇下来。

    店里有爸妈帮忙照看着,他也放心,而在这个时候,《大染坊》无声无息之间登陆山东卫视。

    这部戏是小投资、小制作,典型的小成本,没有明星大腕加盟,没有紧锣密鼓的宣传,但在播出一个周、也就是在播出一半之后,《大染坊》奇迹般的火了,而且还是火的一发不可收拾。

    收视率节节攀升,网络上、报刊上,好评如潮,在第十九集播出后,以14。2的收视率暂时登顶全国年度收视率排行榜榜首。

    各大影视媒体以及评论人也给予了《大染坊》相当之高的评价。

    《大染坊》故事背景丰富,人物情感丰满,几乎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有独特的个性,特别是在当时的那个时代,散发出了浓厚的社会色彩。搜狐网评价

    通过该剧主人公陈寿亭等人物的创业经历,阐释齐鲁经济文化中所蕴涵的兴业报国、创新进取、诚实守信、修身齐家等可贵品质及对当前干事创业的借鉴作用。新浪网评价

    在播出第二十一集,《大染坊》的收视率打破了山东卫视近几年的收视纪录,最高点达到17。4,而在第二天,《大染坊》登上了人民网首版。

    《大染坊》讲述的是民族工业的奋斗史,在主题上更发人深省,它昭示了这样一个不容辩驳的真理,即“国不富****不强”;而剧中的语言幽默、简洁,人物对话机智隽永,时而贴紧人物性格与情节线索,时而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新奇的比喻、警策的句子层出迭见,尤其陈寿亭语言犀利诙谐,言简意赅,擅长比拟讽喻,对北方民间俗语和谚语的灵活运用,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也是该剧的一大特色。

    人民网“破格”的高度赞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