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道同谋-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嗨!”史一平笑着摇了摇头:“哪有什么不败的,正如您所说,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能保住目前的位置就不错,哪里还敢更进一步!”

    他笑道:“确实是这样,估计这也是不是你们这一家的问题,其他的百年老店肯定也面临着同样的通病,要想解决,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推陈出新!”

    史一平精明的眼里放出了光,开始频频点头:“唐先生一语中的!确实如此!我还以为唐先生是因为市委有什么活动想到我们这儿举办而来的,却没想到唐先生是专程来与我商谈发展大计的啊!”

    他笑着眨了眨眼睛,举起桌上的空杯子不停把玩:“发展是大计,要有大眼光,但也要有小对策。当年这个‘一品香’的故事,只有这第一个结尾。说探花郎病死于任上,而不是回来与卖唱女子共守此生,更没有这个银元‘吕’变为‘品’的变化。可是有了这另一个结尾,也就是短短两三年的时间……”

    说到这儿,他故意停下了,静静地看着史一平。

    史一平一惊,急忙站起身来:“唐先生问您和市委宣传部是何关系?”

    他不动声色:“我既在市委办公室供职,也在市委宣传部兼职。”

    史一平瞪大了眼睛,眼镜都差点儿从鼻子上掉了下来:“据我所知,在市委兼任两个部门职务的只有一人,您又是姓唐,阁下莫不是唐大秘书……”

    他大笑起来,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认,而是娓娓而道:“记得三年前,市委让宣传部和文化委、旅游委牵头,将整个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向作一个规划,这其中‘一品香’的发展成为一个节点。宣传部新闻科最后出了一招,联合好些家文化单位和媒体一起出谋划策,最后为‘一品香’的故事续了另一个结尾,结果……”

    史一平已然站起身来:“阁下还真是唐科长!恕在下眼拙,救我店于水火的大恩人来了,竟然有眼不识泰山!”

    他轻轻摆手:“哈哈哈!没什么,这些具体事情都是副科长何功达操办的,我只是了解了一下而已!”

    刚才去请店长的那个服务员这时也跟在后面,插了一句嘴:“难怪,史总,刚才这位唐先生说起故事来,比您给我们培训时讲得还好!”

    史一平满脸带笑,连连抱拳,又一次握住他的手:“哎呀呀!唐科长,失礼!真是失礼了!这儿人多嘈杂,咱们别在这儿坐着了。来来来,二位楼上雅间请。服务员,赶紧把唐科长点的单撤了,一切由咱们来安排!”

    他笑了,这位史一平看来确实是个精明商人。这番相让,有流传已久的那个“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的典故颇为相似。

    从前有位大官来到寺庙,寺庙的知客师一开始只当是平常客人,于是说:“坐,茶。”大官笑而坐下。知客师接着问:“你从那里来?”大官说:“我从京城来。”知客师脸上有了笑容,说:“请坐,泡茶。”然后再问:“先生在京城做什么?”大官说:“不才做的是尚书。”知客师一听,满脸陪笑,恭敬地大声喝道:“尚书大人请上坐,泡好茶!”临走之前,知客师请大官题字留念。大官就题了:“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十二个字。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知客师,本来人的身份地位就有不同,遇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也无可厚非。寺庙已是如此,更何况在商言商的商人呢。

    当然,感到非常震惊的不光是史一平,一旁的陆小曼已是目瞪口呆,一直以来就觉得这个唐少很是不凡,却没想到他竟然在西京有这么大的能量,而且竟然还参与了“一品香”这样百年老店的文化拓展,难怪他刚才说起故事来如数家珍,原来这一切是出自于他的手笔,真是不可思议。

    他笑着起身,拉着她一起往上走,来到楼上雅间,进门前轻声对史一平说了一句,“店里人多,还是别叫我唐秘书或者唐科长了,叫唐少吧!”

    “是!”史一平连连点头,“以后就叫您唐少!”

    他笑了,交待服务员去门口迎一下阿饼,把酒拿到楼上来。

    三人在雅间内坐定,史一平亲自张罗上了好些好吃的茶点,并为他俩倒好了豆浆,殷勤地笑道:“二位请用,这是本店自己磨的豆浆,唐少肯定清楚,这自己磨的和外面的味道完全不一样,非常醇正,当然最好是趁热喝,二位请!”

    他点点头,示意陆小曼先尝尝,继而向史一平介绍:“史总!这位是京城女儿红店的店长陆小曼,也不是个凡人,算是和你志同道合,一心想振兴家传的民族企业。”

    “哦?”史一平扶了扶眼镜,笑着伸出手来与陆小曼相握:“唐少说不凡的人,一定是人中龙凤,幸会,陆小姐!”

    她礼貌地与史一平握手,有些略带惭愧地说道:“我哪儿是什么人中龙凤,这是唐少高抬我!不过,我直到刚刚才意识到,来这儿之前,我还真是个井底之蛙,啥都不知道。原来传统产业也能象史总你这样做得这么好,比我们都是强多了,惭愧惭愧!”

    “好啦!”他笑着伸手,示意他们坐下来:“老史,既然咱们是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所以我的意见,是咱们不说那些虚头八脑的词儿,直接步入正题,如何?”

    史一平击掌乐道:“好!唐少就是痛快!我老史也不喜欢说虚的,唐少,有话就直说吧!”

    “好!”他喝了一口豆浆润喉,然后笑着说道:“老史,正如你所说,即便象你们这么红火的生意,也面临着发展乏力的危机,或许这是传统产业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正如我刚才所说,要解决这个难题,只能推陈出新。如何推陈出新,眼下就有一个机会!”

    史一平点点头:“唐少!如果我没有猜错,你带陆小姐来,是专程给我帮助来的吧?”,,。请:

第二百三十二章 价格决定底线() 


    第2章第2卷

    第233节

    他笑了:“其实说专程确实有些夸张,这里面确实有一些机缘巧合的成分。要不是你手下的服务员提到‘店长’这个词,我也不会把你们两个店长联系在一起。不过,既然机缘巧合已经发生,我们就得好好利用,要不然就暴殄天物了。这位陆小曼店长的女儿红酒,不是我夸海口,是我平生喝到过最纯正的花雕。而且,这不光是我的看法,更是王书记甚至中央首长的认识。不瞒你说,将这家女儿红店转移到西京来发展,也是王书记的意思。”

    这些话其实连陆小曼都是头一次听说,她只知道在北京遇上了这个无所不能的唐少,没用多长时间就联合一个财大气粗的女老板骆总兼并了自己的店,还买断了酿制的产权,准备将自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技艺发扬光大,哪里想得到这其中竟然经历了这么多的玄机。

    她当即睁大了眼睛,倒是史一平挺了解个中之道,笑着回应:“这我知道!当时‘一品香’做大做强,也是王书记到西京主政后抓的第一件大事,我们到现在都念王书记的好呢!唐少,你就明说吧,王书记是不是想让我们‘一品香’和‘女儿红’联手发展?”

    他摇了摇头,刚才已经把王亦选抬出来加重筹码,这会儿得往回收收,不可太过,“这可不是王书记的明确指示,我刚才已经说了,只是机缘巧合,才想到促进你们的合作。”

    史一平笑了:“明白!这不是王书记具体的指示,但是他仍然想把我们传统产业发扬光大的本意没有变,是吧?”

    “嗯!”他笑道:“史总反应够快,是这个意思!要想老而弥坚,推陈出新,就不能固步自封,坐井观天,需要合作,需要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能量。”

    史一平连连点头:“明白!这样吧!唐少!我大概听懂了你的来意,我们店里虽然说以早茶为主,但午餐和晚餐也不错,这时可以有酒,就采用陆小姐的‘女儿红’,如何?”

    “当真?”陆小曼的眼里放出了光,没想到这个史总这么快就答应了这次合作,这一切看来都是仰仗了唐卡的面子。

    都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看来还真是这样。到了西京的地面,有了唐卡这把磨得锃亮的快刀,还愁砍不到柴?

    这时候,唐卡在桌下了她的手,示意她不要过早显露出高兴之情,似笑非笑地对史一平说道:“史总果然是精明能干,只这么一会儿,就把我们的来意全部猜透了!”

    史一平笑了:“唐少!您太客气了!说句心里话,我们店里确实是备有酒的,红黄白,甚至洋酒,都有。不瞒您说,我们原来也在这上面做过文章,官拜正一品的尚书大人到店里来,总得喝点儿什么吧。早茶可以喝豆浆,中午和晚上肯定就要喝酒了。所以,我们和西京第一酒厂合作,专门制作了‘一品高粱’,有三十多度的,也有五十多度的,算是自我特色,包装也用古色古香的瓷瓶,还算是卖得不错。”

    “哦?”唐卡挑起眉毛:“这么说,史总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那么此次与陆小姐的‘女儿红’合作,岂不是要分掉你们原来的一块饼!”

    史一平拍了一下手掌:“唐少!要说和你说话就是痛快,丝毫不用藏着掖着!这确实有一个利益分成问题,但是,既然王书记有指示,又承蒙你唐少看得起本店,那我们就把部分黄酒换成咱们的‘女儿红’,先看看市场反应如何,再考虑批量合作,如何?”

    说完这句话以后,这位精明的店长眯起了眼睛,仔细观察着唐卡的反应。

    唐卡笑了,看来这个史一平还真不是个省油的灯,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即便答应同你合作,也只是先试水,看看市场行情,再说大的合作。也是,要没这两下子,只要挂着上面的名头来就大批量进货,那么这家百年老店也早就被折腾得关张了。

    对付这样精明的人,可来不得丝毫的含糊,于是,他不躲也不避,直直望向史一平躲在金边眼镜后的眼睛:“这样当然是好!不过,史总啊,我可是有言在先,此番合作,必须是双赢,而且得是两厢情愿。如果你认为陆小姐的女儿红在你这儿没什么大用,甚至影响到了你们‘一品高粱’的自主品牌,那你不妨明说!”

    “哎呀!哪里!哪里!唐少说这话可就见外了!”史一平笑着打起了哈哈:“我们的‘一品高粱’是白酒,黄酒我们考虑得比较少,都是去批发市场进的货,啤酒和洋酒也是这样,主要是满足有些客人到店里喝酒的需求。所以,不冲突哈!反正‘女儿红’是黄酒,我们去批发市场进是进,从陆小姐这儿进也是进,正好合适!哈哈!”

    他点点头,问史一平:“史总,恕我直接,咱们现在一瓶‘一品高梁’卖多少钱?”

    这一问看似随意,其实最是关键。所谓谈合作,其实就是谈价钱。

    史一平先是一愣,显然对他如此懂行有些惊异,继而答道:“最好的,两百多块钱吧,最便宜的几十块钱。您也知道,咱们西京的消费水平不高,酒价太贵,就没人买了!再说了,现在连茅台都降价了,我们的酒如果卖这么贵,就该有人举报我们了!”

    “白酒才卖两百多元,那黄酒岂不是更低?”旁边的陆小曼脸上一直保持着优雅的笑容,这会儿却忍不住插起话来。

    他当然知道她为何插话,肯定是嫌史一平店里的这个酒价太低了。也是,她家的“女儿红”一直走的是高端路线,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即使是年份最少档次最低的酒,每斤也比两百多元这个“一品高粱”的价位要高。

    史一平哪里想得到他们的“女儿红”价格会这么高,还以为陆小曼只是稍微嫌自己的白酒卖得便宜,所以笑着说道:“是啊!我们主打就是这个‘一品高粱’白酒,黄酒销量很少,基本都是平价花雕,一斤也就三四十元左右,就这还不好往外卖呢!”

    “三四十元,这……”陆小曼欲言又止,显然是被如何低价的花雕给惊呆了,下意识地拉了一下他的衣角。

    他当然知道她是觉得价低,于是笑着她的手往下压了压她稍安勿躁,柔声安慰:“别急!现在首要的是合作,至于价格,虽然关键,却有商量的余地。价低有价低的办法,价高有价高的办法!”

    她的手被他之后,并没有很快抽出来,而是从他这番安慰中感觉到了镇定,于是反手与他相握。

    因为二人是在桌下握手,所以史一平看不见。

    他感受着她的纤纤玉手,胸中涌起一股豪气,装作与她商量的样子,轻声说道:“咱们几档酒的价格,我有些记不清了,你再详细和我说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