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道同谋-第8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明白了!”何功达应道,“我这就去布置!头儿,您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事实证明,唐卡刚才急中生智,想出的这一招借老太太之势打压西陵笑笑生的诽谤,绝对在整个西京新闻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且,那位知识分子老太太,也当真成了网红,一夜之间,红遍西京大地。甚至于,在某个时间段,吸粉程度大大超越了新旧西京之花,堪称一大奇迹。

    当然了,这是后话。

    但是,不论怎么说,唐卡的行事逻辑越来越缜密,从原来只是侧重于突出一点,到现在越来越注重双向考虑、换位思考,还真是愈发贴近路老爷子和王亦选的思维方式与行为风格,隐隐有“王者之风”了。

    这一点,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却是不折不扣、潜移默化的事实。

    玉楼春外的街心小广场,跟在唐卡后面练习“游龙八卦掌”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也赶来凑场子。男男女女,好不热闹。

    如果这时有人扯着嗓子喊一句:“师父开门收徒弟了!”估计这当中十有八九会主动交费,然后齐刷刷拱手叫一句“唐师父!”

    唐卡却浑然不觉,虽说西陵笑笑生忍不住发帖一事还是掀起了波澜,但在他看来,都是预料中的事情。

    其实,就在他和骆青二度回到玉楼春包间去喝早茶,碰巧找到了西陵笑笑生的“隐秘后台”所在,这场争斗就已分出了高下。

    所以,真实的战斗序列,其实在包间里就已经全面展开。

    那会儿,他和身边的骆青,还有远在北京的路晴,组成最佳团队,写帖子的写帖子,找红客的找红客,在短短的半小时之内,就完成了准备工作。

    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那半个小时,其实已经决定了这场决斗的走势。

    这会儿,西陵笑笑生等人看到不发声不行了,才摆出一付决斗开撕架势,试图扭转不利局面。孰不知,为时已晚。

    早干嘛去了!

    不过,自信归自信,幸运成分也总是有的。

    试想想,如果当时不是唐卡碰巧问了骆青一个问题:“怎么诺大一个玉楼春,自始自终只有这个自称餐厅负责人的大金刚在这儿,他们的负责人呢?”

    那可就麻烦了!

    如果没有问这个问题,就没有唐卡与骆青对“林季张万联盟”在此设立秘密据点的察而觉之,也就没有后来很是惊险的“秘境探访”,更不会有如此针对性强、细致缜密的战前准备了。

    当时,除了唐卡这边本身的运气。对手的迟而缓之,也是一种运气。如果对手不是因为得意忘形,认定必胜,在第一时间把这个帖子发出来,那么现在会是怎么的情形,还未为可知呢!

    半个小时,其实就是这短短的三十分钟,就决定了最后的胜负归属。

    这当中,运筹帷幄也好,老天眷顾也好,能从一个小小的细节中察觉到大的变化,从而迅速做出判断和应对,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孙子兵法》第九篇,对此说得很详尽。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杀马肉食者,军无粮也;悬而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口口,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

    这当中,最为好懂的,就是众树动者,来也;鸟起者,伏也;鸟集者,虚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旌旗动者,乱也。

    说得再直白一些,树林哗哗乱动,说明敌人来了。

    惊鸟乱飞,说明有埋伏。

    虽然敌人旌旗严整,但是飞鸟聚集在旗帜上,说明设的是虚阵,人早走了。

    人员极少往来,说明是扎好的军营。

    没有约定却主动请和的,多半是“诈和”,有所图谋。

    旌旗是一军之中最的东西,如果随便摇动,说明军队已乱。

    这些论述,运用到今日“玉楼春”的敌情发现中,同样得当。

    唐卡和骆青同时发现“玉楼春”的监控,竟然是立体全方位转动的,不论他和她走在楼道的哪个地方,这些“立体眼”都在不停转动。这就是所谓的“众树动者,来也”,“鸟起者,伏也”。

    包括骆青后来换了服务员的装束,到地下室,接近对方核心重地时,发现对方“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这就说明,这是对方的“军营”。而且,对方竟然还在门口放了流动哨。

    时已至此,可以确定,真是出乎人的意料,“林季张万联盟”竟然在“玉楼春”设有据点,而且是攻防严密的据点。

    而唐卡和骆青此次到“玉楼春”来喝早茶,还真是一时兴起。

    这叫什么,这就叫无巧不成书,也叫时机往往都是给有心之人准备的。

    唐卡他们是这样,“林季张万联盟”也是这样。

    现在还不知道,“林季张万联盟”是不是“西京警匪勾结走粉”的幕后老板。但是,可以大胆猜测甚至给予肯定的是,他们对这个“勾结走粉”早就知情。不然的话,他们不会在相对这么高端的地方准确设点。

    而更让人惊心的是,这次“勾结走粉”案的现场处置,唐卡已经做到了极致,也算是有心人了。却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完全处于劣势的“林季张万联盟”竟然还想依据着全方位的监控,放出唐卡、骆青与霍小公子同台的镜头,再捕风捉影地添油加醋,就能不动声色地变黑为白,将唐卡这员越来越可怕的主将一举击倒。

    其时运,不可谓不巧;其用心,不可谓不险恶。

    狭路相逢勇者胜。

    事已至此,就看谁更能应险而变,谁更能出奇制胜。

    现在可以说,唐卡的应险而变和出奇制胜的能力更强。

    为什么这么说?

    很简单,唐卡都已经作出了应对、反制的决策甚至是行动,而“林季张万联盟”这头,还在认为自己碰巧抓到了唐卡等人出现在“勾结走粉”现场的镜头而庆幸不已。

    一正一反。

    本来是胜负难料的事情,看似在一点一滴的消磨中呈现,其实却是在一念之差的把握之间明了定数。

    或许,世间万事万物,皆是如此。

    看似纷繁复杂,其实都在转念之间。

    所以,或胜或败,比的并不是其它,而是看谁念头转得更快,更料敌于先,变化在前。

    1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祭出马蜂反间() 
到了现在,可以说对方已是“旌旗动者,乱也”。本来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放出这个“杀手锏”,可他们没有,直到唐卡策划案发现场与审案现场联动新闻发布,甚至亲自作为第一引导出镜,他们才觉察出有点儿不对劲。

    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们也仍然心存侥幸。最后等到骆大小姐和霍小公子纷纷出场,他们才知道自己的如意算盘已经被唐卡攥在了手里。

    可是,此时的反击,已是强弩之末。

    接下来,他们还会有什么动作,唐卡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这些人,已是穷途末路,现在肯定无所不用其极。不过,从他们被逼无奈才让西陵笑笑生放出这个“点名”帖子来,可以看出,他们并不高明,比自己的谋略至少差了好几个层次。现在的他们,已经在赌。而且,自己也知道赢不了,只是心存侥幸,放手一搏而已。

    对付丧心病狂的赌徒,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予理睬,而办法,是设一个更大的局他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最后自我崩盘而亡。

    这个局该怎么设?

    他到现在还没有想好。

    或者这么说,出招变招,对手的招数还没有出完,等他们的招数出尽了,再去设局也不晚。更的是,下达对西陵笑笑生的拘捕令,实际上已经相当于设了一个大大的“局”。

    当时,对三只“黑客马蜂”进行秘密抓捕,突破之后迅速放回,相当于对“林季张万联盟”和西陵笑笑生实施了“反间”。

    所以,直到现在,对手并不知道这三只“马蜂”已经被策反,他们还指望这个混淆视听的帖子发出来之后,“马蜂”们能迅速用黑客技术将帖子的点击量顶上去,造成众人的假象,从而引发更多的和动荡,最终以乱取胜。

    这个早就设下的局,可以说是一个缓手。按照唐卡的指令,这三个已经被策反的“马蜂”,一直保持“静默”状态。

    说白了,平日里,如果西陵笑笑生有什么撑不住的,需要“马蜂”们帮着加加什么的,就任由他们去。正所谓“戏不做不真”,如果不这么做,就会引起对手怀疑,关键时刻就不能发挥致命一击的作用。

    <;ter>;<;/ter>;而如今,针对西陵笑笑生的“必拘令”已经下达,也该到了“马蜂反间”们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对于这一点,唐卡早就通过老付对张继明有过交待。

    张继明,现任网监大队的负责人,就任大队长的任命书,是万年青在任西京市公安局长时下达的。按照局里的老观念,属于万年青的铁杆儿。一直到现在,也不少人持这个观点。

    而实际上,张继明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另类。他本不想接这个差儿,但是老局长董清明在局里时立下的“热血之魂”,始终没离开过这个七尺男儿的躯壳。所以,本想坚决不领其命的他,在与老付有过一次深谈之后,毅然接受了这个任命书。

    在这之后,张继明也算不容易,一方面不得不接受万年青的“故作亲近”和“刻意拉拢”,另一方面还得忍受正义与非正义人士的“非议之论”甚至是“冷言冷语”。所以,用“提心吊胆”和“钢丝上行走”来形容张继明这些年的日子,一点也不为过。

    还好,虽说在万年青手底下当上了这个网监大队长,但是与老付和董清明的直接联系,从来没有断过。甚至可以这么说,“身在曹营心在汉”,是这个时期张继明的显著特点。

    当然了,按照董清明和老付的说法,你张继明也别老想着自己“身在曹营身在汉”,你是西京市公安局任命的网监大队长,又不是他万年青的私家打手。干什么活儿,讲求的是“正来正往”和“明上明下”,没有什么可以顾忌的。

    正是秉承这样的念头,再加上有董清明和老付作后盾,张继明才始终保持了一颗“红心”。因此,在万年青任职的后期,也对这个极力拉拢之人头疼不已。

    照说,委任状都给发了,应该完全归于自己的“万家帮”才是。可这位张继明,也不知道怎么了,既不入各派,更不发表站队言论,甚至连暗里“拉帮结派”的酒局也不参加。

    这不是摆明着对着干么?,

    于是,万年青对这个“又爱又怕”的张继明,打算留一手,甚至找个什么安保中心之类的事业单位“闲而置之”。

    不过,世事无常,还没等万年青实施这个打算,就被二度双规了。

    这一次的双规,可是没那么容易出来了。

    所以,对于张继明的考察,其实唐卡也是犹豫过的。当然,在进行最终判断的时候,董清明和老付的意见起到了很的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扳倒万年青之后,张继明已经成为唐卡手里很的王牌。正因为是王牌,所以直接的交流与对接非常多。特别是这几只“马蜂反间”,唐卡交待得很清楚,张继明也体会得非常清楚。

    当时,讲清楚这几只“马蜂反间”的作用,唐卡讲了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不是别人,正是被称为“后龙潭三杰”的熊向晖。

    说起来还有些渊源,这是唐卡自王亦选强调要多近现代史尤其是军事史时,了解到的一个“典故”。

    熊向晖原来不叫这个名字,叫熊汇荃。

    1938年春,“西北王”胡宗南面见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团员。胡宗南之所以面见青年战地服务团,是希望在其中挑选一些有才华的年轻人加以培养,为自己所用。

    当天,“面试官”胡宗南手执服务团名册依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