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化大师-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潮渐起。

    时间太久远,易之是无法复述《厚黑学》全文和原文的,不过是提炼了他记得最清楚的几个观点而已。他或许怀有一些期待甚至是幻想,但决计没有想到过,这一篇他打算站出来到风口浪尖的文章,直接一个浪头把他给拍上了高山,甚至于一直以来对他都有点看不过眼的保守圈子都决定敬他三尺。

    另一方面,一些更加深刻的影响已经埋下了种子,只是在这个时候,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只有当后世的人审视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一篇作为易之杂文代表作之一的文章,竟然影响了那么多人的命运,改变了那么多人的轨迹。

    作者有话要说:  大时代之弄潮儿,第一弹,厚黑学。本文提到的厚黑学的论述,除了李宗吾和三层境界之外都是靠着刺儿糟糕的记忆力和自我理解结合之后写上去的。

    我出生之前家里就有一本《厚黑学》,小学第一次看,没看懂,稀里糊涂,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要脸皮厚心肠黑,这完全不符合老师和父母给我的道德观。后来阅历增加,逐渐心有所悟……啧啧。所谓以孔孟之心行厚黑之事,虽然李宗吾先生写的是厚黑,但真正的内核和期许,却真的是厚道……

第67章 弄潮儿之被围攻() 
任何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都可以用最简单的人性来解释。但人性本身就是极度复杂的,所以易之既然针对的不是哲学家,就必须用长篇大论来解释他的看法,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普通人明白他的观点。而在同时,鉴于绝大部分人善忘和浑不在意的本事,他也不能选择直接说教,只有变着法子地旁敲侧击。

    君不见古往今来多少名言警句其实都有着巨大的内容重复?却同样有着类似含义的新的名言警句被创造。只是因为人们更容易被他们不太熟悉的东西吸引注意,稍微变一个形式,会让他们更容易触动。

    所以易之执行了这样的政策。他并没有打算毕其功于一役,而选择连续用一系列的文章来表达他想说的话。而第一篇中,借鉴原世界的文化精髓,加上他自己的理解,易之在最开始选择了李宗吾的《厚黑学》。即使在后世,这本书的许多言论都具有相当的新鲜度和令人心中赞叹的地方。而在这个并没有人用这种相对不算太严肃,而充满了某种微妙的讽刺意味的立场来评价世事的时代,《厚黑学》的主题足以让人精神一振,备受吸引。

    普通人或许不会真正理解到这些字里行间隐藏的深刻含义。但是谁没有一段人生经历?人们在阅读的时候总是喜欢把看见的观点和自己的人生印证,因而得到了一个基于他们自己想法的理解。

    而《厚黑学》,更是在广大的范围内激起了人们的共鸣。

    为什么总是那些恶人得到一切?因为他们脸皮够厚,心肠够黑!

    过度激愤的人们似乎终于找到了一条发泄的道路,也找到了自己为什么出不了头的原因。一个劲地将所有的罪责都直接推到自己太过厚道,脸皮不够厚,心肠不够黑上去。好像道德的沦丧就是一切的理由,而他们自己从来没有什么过错,不过是生在了这么一个厚黑的时代而已。

    人嘛,总都是这样喜欢推卸责任的。

    易之始终关注着自己写出来的文章的反响。因为他自己在少年时代看《厚黑学》的时候,也曾经做过将责任直接推到了自己太纯良上面的事情,所以一开始他就猜到了许多读者可能的反应。

    误解是必然的,但是在误解的基础上终于发现事实本身,才会更人比起一开始就明白更大的冲击和记忆。甚至会连带让许多人重新审视自己,发现那些总是喜欢责怪他人而不知反省自己的劣习。

    他是优哉游哉,但有些人,却坐不住了。

    事实上,虽然在之前有保守圈子的大佬提醒其他人说易之恐怕是挡不住的之类的话语。但自古文人相轻,太多人都想着要战胜权威成为新一代的权威了,自然不会对这些老前辈真的有多少敬意。而自认聪明的人同样也不会觉得其他人多有智慧。如此一来,想要踩着自从《厚黑学》出世,简直就风头无两的易之上位,这就是用膝盖想想也知道的事儿了。

    所以没过两天,就有报纸上开始阴阳怪气甚至破口大骂的文章冒了出来。

    “……题目里说‘大道废,有仁义’,本是圣人之言。圣人宣扬绝圣弃智以利民,这是大的慈悲。而这一篇文章的内容却偏偏假托一个叫做‘李宗吾’的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家伙,讲了个所谓的‘厚黑学’。且不说一门学问岂能就这么提出来,看看这所谓的‘厚黑学’到底都在讲些什么东西吧!所谓厚黑,居然是脸皮厚心肠黑!从上古至今,从来没有一门学问竟然敢正大光明地把如此不堪的话摆到台面上来讲。公然宣称要厚黑才能成功,这样真的对吗?这岂不是要让天下更加混乱,要让普通民众都走上道德败坏的路,宣扬这样一门学说,易之这个人到底是何居心?”

    “皮厚心黑,才能成功。这句话真是刺得我心中发痛。身为一个普通的文人,对于易之先生,我也多有耳闻。对于先生的几篇作品,我曾经看过,的确是精彩非凡。可这一次我却怀抱某种沉重的疑虑和愁思。假如说只有面厚心黑才能成功,那么,莫非统领军方的顾将军也是面厚心黑的人?难道捐出自己一半供养经费给灾民的当今陛下也是面厚心黑之人?短短时间就在城中扶摇而上震动全国的易之先生自己……也是个面厚心黑之人?如果认真思索,去想这所谓的厚黑学里提到的各种信息,这是要怀抱如何心态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理论,要有如何想法的人才能写出面厚心黑才能上位的文字!”

    “近日听闻某文坛后辈作了一篇颇有趣味的文章,竟说了个什么‘厚黑’的理论。听闻普罗大众为此鼓噪,我也心生好奇,连忙觅得这文章,细细阅读。读前心情期待,神情轻松。读后只恨不得揪住这位文坛后辈衣领,好生将其兜头臭骂一顿!我曾见过为出名溜须拍马者,也见过为上位出卖亲友者。可我在此之前从未见过这等将有辱斯文的话直接宣诸于笔,堂而皇之鼓吹只有面皮厚心肠黑才对的人渣!可叹这等败类,竟然还是个大学讲师,却不知他要误导多少学生,若是学生再教学生,子子孙孙如此轮转,这偌大的大明国,将来还有何等前途可言!再次我要提出倡议,将这人渣败类赶出文坛,更要赶出校园!决不能让这样的人接触我们的后代,决不能让这样的人毁了我们国家的未来!”

    厚黑学到底在讲什么?对于易之自己来说,至少他在最后所想要表达出来的内容,讲的是“以孔孟之心行厚黑之术”。只是任何一部作品在一开始都不会立刻让人理解到最深层的含义,人们会从最普遍最浅显的地方理解。而某些人的兴风作浪,也必然会拖延普通民众真正理解厚黑学的时间。

    但真理是不会被永远掩盖的。

    可金子其实会被深埋在沙中。

    易之知道自己不能像是从前那样沉默下去,因为他已经站了出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想要出头的人,决不能退后或者软弱,因为那样换来的不会是和解,只会是一群人恍若狂欢地一样宣称已经打倒了他,而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也被蒙蔽。真相却会被拖延到最后才被人发现。

    吹尽狂沙始到金,所以易之必须表现出他从未被人们认识到过的一面,更加具有攻击力,甚至尖锐刻薄。

    本质上来说,现在的易之就是他身后庞大却总是一言不发因而不被人所重视的那一群人的代表。他的观点更加中立,从而同时被两边的人排斥。可也有更多习惯不去选择的人更加认可他的想法和观点。被隐藏的势力渐渐被引发,这会是非常巨大的一股力量。但在在此之前,这股庞大的力量真正觉醒需要时间,如果易之不小心引导,甚至作为引导者到最后却被打倒了,这样的打击就会影响到整体。

    反驳?如何反驳?

    身为后来人,易之提起笔的时候,难免脑中各色幻想,想起了网络上的骂战,微博上的水军,动辄就是陷入沉思体制的错,没事儿就说我们需要反思看看人家如何。但这漫无边际的思绪很快就被他收拢起来,毕竟未来的一切和现在的易之已经太过遥远,或许在有生之年都不会再看见那样的场景。

    现在的问题,还是反驳。

    因为易之是中立派目前唯一的代表,在驳斥他人的言论的时候,他盘算一番,竟然找不到自己身后有几个能摇旗呐喊的人。玩人海战术是玩不起的。而如果单纯说骂战,易之自己也不擅长这个,公知腔他倒是会,但用得绝对远不如那报纸上的几位纯熟。就是加上特别巧妙的网络语言,这个年代也很难理解其中微妙。这么一想才发现,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可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谈何反击?

    很简单。作家的生命来自于作品。对于任何试图曲解或者攻击某一部作品的人,只要用更多的作品让人们了解作者原本的想法和思想,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样的反击润物细无声,彬彬有礼,更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唯一的问题仅仅在于,易之现在是被围攻,如果他仅仅是隔一段时间推出一些作品的话,恐怕会像是添油战术一样,遇到可能被一次一次化解的情形。最佳的方式,是用大量的作品直接推出,使得整个舆论被他的声音所霸占,打压了其他人的声音之后再轻声细语地论述下去。

    这也就是说,易之现在必须在短时间之内完成大量的文章了,必须全都和他现在的目的有关。

    他能做到吗?

    作者有话要说:  啊,我觉得我模仿的公知腔还是挺精准的嘛……乐呵脸。

第68章 弄潮儿之桃李() 
感谢打字机的诞生,习惯使用电脑高效工作使得易之在使用打字机的时候总能够得到比手写更快的速度,这至少保证一个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很强的使用笔来写作的能力的人能够加快一点速度。到底易之不是地球那位倪匡,手写一小时四千字往上?那对他来说也太难了。

    鉴于当前几乎是被围攻的情况,即使并不是真的千夫所指,易之也不得不小心应付,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变成了伏案写作。有时候感觉上来了,很容易就忘记吃饭之类的事情。才过去三天不到,整个人就显得萎靡了一大截。

    至少,好几天没见到自己老师,好容易在课堂上重新看见易之的白忆娥是被吓了一大跳。

    装束之类和平时没什么差别,但头发显得凌乱,明显没有打理过,脸颊上原本多少有一点肉,现在却微微凹陷,像是被哪个妖精给勾了魂儿似的。还有眼睛,平日里那双眼睛总是带着一点笑意的弧度,让人觉得温和。现在那双眼睛上遍布血丝,明明因为睡眠不足而显得有点无神,却又瞪着似的像是被什么情绪给充溢了。

    教室里的其他学生也有些惊讶,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最近关于报纸上的诸多论调的事情,自然理解易之现在的状态。

    比起许多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这群学生多少都听过易之的课程,对于这位年轻的老师的许多想法和观点,他们多少还是有点底的。一个从最开始讲课,就以爱国为底线的老师,一个从不希望自己的话被他们全盘接受的正直者,会刻意宣扬面皮厚心肠黑才能成功的理论?只要稍微品味一下,其实就能够感受到厚黑学中间深刻的讽刺味道,还有最后“以孔孟之心行厚黑之术”的期望的。

    易之将讲义放在了讲台上,习惯性地环视教室一圈,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

    但在这之前,原本静默地注视他的学生中间,却突然冒出一个声音——

    “易老师,我支持你!”

    仿佛是号角唤来了黎明,和往常一样挤得满满当当连走道上都有人坐着的教室里,爆出了同样意思的语句。

    “易老师,别管那些污蔑你的人,他们根本就是强词夺理!”

    “去掉上下文之后刻意往奇怪的地方分析,这还算是合格的文人吗?”

    “我把《厚黑学》那一段看了不下十遍了,每一次看都有新的感触,易老师,你写得真是太好了!”

    “那些人就是没安好心,我们都看得出来的事情他们看不出来?根本就是想要踩着老师上位而已,卑劣死了!”

    “只有那些根本就不动脑子的人才会相信这些人说的话。”

    “易老师你别伤心,我们帮你骂那几个混蛋!”

    “去砸他们家的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