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化大师-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之冷静的态度让岳激流有些不适应,但他还是回答道:“既然要引入先进的制度和思想,进行改革,那么文学上当然不能还如保守派那群人那么守旧。就像你写的‘敢叫日月换新颜’,多好的句子,为什么非要用律诗的格律呢?如果换成是现代诗那样更加自由的格式,不是更能体现这句诗变革的思想吗?这个社会需要变革,而变革绝对不仅仅是制度上面的,文学界也需要变革!那些只知道翻阅祖宗留下的龟甲竹简的保守文人必将被这个时代所抛弃。难道你不这样觉得吗?”

    新文化运动。

    岳激流的话让这个词浮现在易之脑海里。他想起了原本的历史上的这次运动——近现代文学因为这次运动而奠基,中华的思想大变革,也是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几次大规模衰败之一。

    不论陈独秀过分激进地反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论号称温和派的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等做法。新文化运动的确改变了陈腐的旧文化在社会诸多方面的束缚,然而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之下,对于中华文化的全盘否定,某种程度上是百年之后中华社会道德缺失的开始。当然,那个时期袁氏想要复辟,利用传统文化作为宣传,才是当时的许多文人提出反对态度的原因。然而后果,谁都看见了。

    易之是真不清楚这个世界的政局,然而岳激流的态度,却让他不由产生了极为复杂的心情。

    他一直以为,在穿越者前辈的影响下,作为老牌强国的明国或者说华夏,应该是一个类似于乌托邦一般的国度,然而事实和他所想的恐怕有一定差距。皇室被认为是阻碍国家兴旺的因素,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是优势文化却被一些人认为是阻碍,保守派和激进派泾渭分明为了所谓的立场互相攻讦,一场新文化运动正在酝酿……在平静的局势之下,暗流汹涌。

    他忍不住问岳激流:“但是完全否定中华传统的文化就是正确的吗?或许西方的文化是有可取之处,但是在华夏大地上,他们是否会水土不服还是个问题吧!”他亲眼见证了水土不服的后果,很多很多。

    岳激流却毫不犹豫地回答他:“我华夏改革之初,那位名垂千古的太平王的改革,诸多举措不也是和西方的许多思想暗合的吗?如果没有太平王的改革,如今的中华说不定就如其他弱国一般衰颓了。既然太平王的改革是正确的,那么继续按照原本的路线改革,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制度上如此,文化上也要更多引入西方的许多精粹才对!”

    听着岳激流的话,易之总算明白了一点。如今这样的局势,根子居然是在那位穿越者前辈身上!恐怕和岳激流一个想法的人,绝对少不了了。

    而岳激流这样笃定的态度,也让易之一时之间没办法说清楚自己的观点,更何况他对岳激流说到的情况有诸多不了解的地方,即使要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易之苦笑一下,只得说:“你说了这么多,我还是有点糊涂。不管怎么样,让我先想想吧。”他的确需要好好想想,在这个变革的大时代,他到底应该站在什么角度,又应该是什么态度,未来应该如何做。

    岳激流看了易之一眼,也收起自己显得激动的申请,重新变成易之所熟悉的那样冷淡自持的态度,方才开口道:“好吧,不管怎么样,我是希望你能加入我们,共同为国家变革而奋斗的。”说完,拿起自己的东西,起身出了教室。

    待得岳激流离开之后,易之双手捂脸,闭上眼开始思考。

    他之前果然是想当然了,以为既然有穿越者前辈在,就不必担心如今中华有什么问题,然而就好像童话故事总之是写到王子和公主在一起,却不谈柴米油盐的婚后故事一样,被穿越者改变了的世界,在当时不会出现太多问题,过了几百年之后却必定会显露出改革的弊端的。说到底,穿越者是外来者,他们和一个世界是有隔阂的,而单独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强行推进改革,也会出现很多矛盾。

    这位穿越者前辈,在穿越之前也绝对不会是什么专门研究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人。如果对方和自己是来自于同样的一个后世,那么他们的环境就应该是一样的——被各种西方文化入侵之后的社会,人们的许多思想都受到了影响。比如脱离中华文化本身的宗族思想而重视追求自身,说起来漂亮却有无穷麻烦的重商主义。君不见即使是易之那个时代的许多架空历史小说,也多的是好像学习了西方的制度就能立刻让国家强大起来而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的小说?那个时代的很多已经和人民融在一起的外来思想,看起来美好,实际却不是那么一回事。但是现在看来,前辈在改革的时候,必然是想当然地照着被这些入侵文化影响过的思路去改革了。一时之间也是成功了,而两种文化的冲突,却一直影响到现在,风起云涌,保守派和激进派之间的斗争……

    易之忍不住有些想要埋怨那位前辈。然而转念一想,却又知道自己没什么资格。对方并不是自己这样对文化入侵有种种研究的人,事实上即使是在现代,又有几个人会发现很多以为是真理的思想本质上是存在问题的呢?另一方面,即使是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一个人的力量,在重重旧势力的包围下,湮没无声才是最常见的结局。这位穿越者前辈能够改变历史,到底付出了多少?谁也不知道。

    他应该感激前辈改变了历史,让这个世界的中华出于强势地位而非任人欺凌。而至于前辈没有做好的事情,原本就是他所擅长的范畴,不如就让他来试试弥补?

    想起岳激流那以天下为己任的态度,想想自己这段时间以来习惯性谨小慎微的态度。易之脸上浮现一层光芒。从前,受制于环境,他什么都不敢做。如今,在这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在这文化大变革的关头,作为真正将一切都看透了的后来者,他为何不学自己的前辈,以一己之力搅动天下风云?

    少年成名,世人皆知。无论在什么地方,哪个时代,他易之都不是会籍籍无名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理工科类的少年天才自杀或者出家问题,不是胡诌,有个什么寺庙来着,就是一群少年博士后啊研究生啊之类的扎堆的地方……没记错大部分都是理工科类的。相对而言,这种厌世倾向通常是理工科》西方文学哲学》中国古典文学哲学圈。研究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和哲学的,通常都会活得很滋润。因为中国古典的哲学,全都在讲一个话题——怎么活下去,怎么活得好,怎么让别人也活得好。通常研究这些的学者们的心态和处事态度都是一般人比不上的。举个例子,我是读中文的,我的一位老师得了白血病,然而他的心态之好,在博客上毫不忌讳谈自己的事情,毫不故作坚强或者自怨自艾。他的几个朋友,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谈起这件事,也是很平静的态度。生老病死,平淡视之。相关推荐著作《菜根谭》,简明易懂,为人处世原则,避免想不开。

    嗯,有妹子表示担心易之他走上了太过激进的道路,因为文案写了被当成了激进派这样……于是我剧透一下,易之他毕竟是后来者,所谓的后来者嘛都懂的,错误的道路是不会走的,被当成激进派是旁人的想法,而且很快就会有改变……这篇文最突出的一个主题是理想。看出岳激流的理想了吗?

    本章,开始揭开这个世界波澜壮阔的背景了,写得我心神激荡,好激动

    刺儿的百度贴吧,目前在举办本书写书评送好吃的活动,没有书评字数要求的哦~敢写就有机会,来玩吧来玩吧【点这里进入书评赛】

    谢谢默夜在专栏的地雷!不知道你看不看得见这里的感谢……

第9章 文人的傲气() 
从寄出了第一首诗之后,易之陆续创作了很多其他的作品。在作为试水作品的这首诗刚刚有了一点反馈的时候,他本来没有打算这么快就把自己已经写好了的东西全都丢出来的,然而岳激流和他的谈话让易之骤然发现,现在的情况是几乎整个圈子的人都在盯着自己了。而他很清楚,回应质疑的方法不是辩解,而是直接用作品展现自己。

    不管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这些人能够接受的,只要它的优秀无可置疑的话,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文学圈子就是这样,作品受到的专业人士的关注度才能决定作者在圈子里的地位,不管这些关注是褒是贬。一般的作品别人根本就不会搭理你,而被很多人批评的作品,反倒会证明这些人都专门读过这篇作品。

    虽然没有别的人知道他的经历,易之到底也是圈子内的人,所以他的选择是把自己这段时间以来写的所有结合了新旧思想的诗词筛选出来,把自己现在知道的所有名气稍微大一点的刊物都投了一份稿件。

    这些作品,不仅有如最开始那首诗那样内容激进而形式保守的,也有现代诗的形式但内容却是古代就写多了的东西,易之的举动怎么看怎么像是唯恐天下不乱,非要用这些容易触碰其他人敏感神经的作品做出声势来。

    虽说这些作品未必都能赶得上易之投稿的第一首诗那样的水准,但是易之并不担心自己的作品不能被刊载。一方面,他很注重自己作品的水准,另一方面,之前易之的诗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博眼球,这些编辑部的人多半都会刊载他的作品的。加上他是每一家都投了那么一首作品,到时候引起的反响,恐怕会不小。

    做完这一系列的举动之后,易之暗自给自己下了个少年轻狂的评语,却并不后悔。有能力的人,尤其是文人,别说是年少轻狂了,就算到了中年,轻狂的还多的是呢,譬如杜审言,死之前对其他诗人说,我死了你们就高兴了,因为我没死的话,我当然是天下第一诗人,我死了这个位置就空出来了。而且,在后世的时候,易之虽然有着轻狂的资本,却因为环境的束缚而没能轻狂一把,如今既然有了机会,为什么要错过呢?

    他的举动自然让各个报刊杂志的编辑部里出现了骚动。

    “主编,那个易之又寄了一首诗过来。”《新文学报》编辑部内,再度看见这样根本不符合一般人习惯,更不符合文学圈子潜规则的诗,编辑瞬间觉得头大起来,不知道怎么处理才好的他直接带着这份投稿找到主编,让主编来拍板。

    见了这首诗,主编也不由觉得棘手了,他苦笑着说:“我以为这位易之易先生上一首诗应该只是一时兴起写的,不过现在看起来,人家根本就是想要凭空开创出一个流派来。偏偏他想开创的流派在文学圈子里又不大合适……真够让人左右为难的。上一首诗好说,这首要是再发了岂不是要得罪一大群文人?”

    听主编这么说,编辑迟疑着问:“呃,那我们不发?”

    “发!怎么不发!”主编一咬牙,拍了桌子。

    编辑糊涂了,说:“您刚才不是说的要得罪人吗?为什么我们还是要发?”

    “现在易之的名气正慢慢变大,加上我们上次发的诗,配合起来能增加不少销量呢。而且,你不了解易之这样的文人,越是有人反对他们的作品,他们越是要反击,估计人家也不可能只给我们一家报社投稿,我们不发,其他报社也是会发的,那还用说,当然要发了!”

    “那这次还是和上次一样对比着其他诗刊载吗?”

    “我亲自来写一篇评论吧,关于诗歌形式和内容的评论。”主编思索了一下,这样决定。

    主编在写评论,易之同样没闲着。就算是少年轻狂,也是要知道分寸的,知道自己一股脑发出去的作品有着怎样的影响的他,事先还是要做好准备的。想都不用想,事情爆发之后,肯定会有很多人写文章来指责自己写的东西不守规矩,而这个很多人,自然是这边的激进派保守派一起来了。说来也好笑,这两派泾渭分明到写个诗词都要分得清清楚楚,但是在维护这种泾渭分明之上,却又能站在一个阵营里面。只是,作为他们针对的敌人的易之,就得提高警惕了。

    不论如何,在易之看来,像这两派非要把诗词格式和站队给挂钩的行为,怎么看怎么可笑。而如岳激流一般,将改变文学模式和国家革新拉上关系,更是让人忍俊。作为后来者的他,绝不会犯下这些错误。

    易之的想法,没人知道。不过当几天之后易之准备的这些作品陆续刊载出来,文学圈子里就开始风起云涌了。难得不是人人都有点感觉的保守派和激进派之间的矛盾,反而是这两派的人都在针对一个从前从未出现在文学圈子里的新人作者。

    一夜之间,易之就发现自己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