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阴是不能回了,那只有一个方向可供参考,北渡黄河进入左冯翊,然后再见机行事,还有逃回长安的机会。虽然左冯翊有呼厨泉驻守,也是一个难缠的货色,但走一步是一步,总比坐以待毙要好。

    樊稠举事之初,对形势判断过于乐观,没有预留备份方案,将自己逼上了不归路。

    “全军北上,寻机渡过黄河!”樊稠传下命令,带领叛军沿着河道寻找船只。

    乌云翻滚,天降暴雨,给行进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

    “未见半条渡船的影子!难不成船老大都死绝了!”赶往华阴渡口寻找船只的将士,被浇成了落汤鸡,不免牢骚满腹。

    大雨突降,华阴渡口的渡船聚于北岸,致使寻找者扑了个空。难道老天成心与自己作对?没有渡河的工具,樊稠只能继续前进,他催促着将士,直奔郑县渡口碰碰运气。

    在风雨中行军,对常处于干旱地区的西凉军来说,这还是第一次。费尽千辛万苦,樊稠带领将士,终于赶到郑县渡口。

    只有十几艘大小不一的渡船,急于过河的却有几千人,时间耽搁得太久了,也许李毅的兵马,正在疾驰而来。(。)

第四百六十章 叛徒毙命痛定思痛() 
叛军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千百双眼睛盯着渡船,稍有差错便会爆发一场冲突。樊稠心中惶恐,脑后冒着丝丝凉气,为了稳住局势,需要他亲自坐镇指挥。

    见樊稠没有抢先逃走,叛军的情绪暂时稳定下来,但十几条渡船,其运力真是杯水车薪,忙碌了半晌,成功渡河的叛军十不足一。

    时间就是生命,晚一刻就多一分危险,樊稠表面镇定自若,内心中早已迫不及待了。终于盼到渡船返回,樊稠撕下了伪装,他急不可耐的纵身跃上渡船。

    樊稠的原形毕露,预示着危险即将来临。“李毅军来了!”随着一声大喊,叛军不顾一切的涌向河中。令樊稠最担心的一幕发生了,十几条大小船只,只能载下百余人,如今数百人挤上船头,船下的叛军仍在争先恐后的拼命上爬。面对河水暴涨后湍急的流速,绝无可能安全摆渡。

    见渡船无法驶离码头,樊稠面目狰狞的狂叫着:“滚,都给我滚下去!”

    性命攸关的时刻,谁能听樊稠的命令?叛军依旧你推我搡,相互撕扯拉拽,更有扭打在一起,甚至性命相搏的。

    见局势已然失控,樊稠露出了心狠手辣的一面,他抽出宝剑,无情的挥向自己的弟兄。惨叫声此起彼伏,河水殷红一片。

    “快开船!”见船上只剩下寥寥数人,樊稠声嘶力竭的命令着船夫驶离码头。

    “樊稠,你还想逃吗!”

    “不好!”樊稠闻声心中一颤。“快划船!”在逃生**的支配下,樊稠吼叫着发号施令。

    “咻!咻!!咻!!!”箭矢的破空之声响起,连珠三箭射奔樊稠。

    “我命休矣!”听风辨音,樊稠迅速躲避,他接连躲开两支劲矢,但第三支箭已到眼前。

    “啊!”随着一声惨叫,雕翎箭穿入樊稠的面门,他的死尸栽入水中,滚滚黄河水,将叛变者卷入激流,转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樊稠暴毙落水,叛军才意识到被包围,他们一阵骚乱。一位船老大在威逼下,驶离了马头,但船上人满为患,只行出数丈,便在风浪中失去了平衡,船身一个趔趄,顷刻间侧翻入水。落水的西凉兵都是旱鸭子,在激流中拼命挣扎,最终还是徒劳无功,全被浪花所吞没,追随樊稠而去了。只有经验丰富的船夫,逃回到了岸上。

    “首恶已除,余者不究!”见叛军惊慌失措,抵抗者微乎其微,张英大声叫喊着。

    “降者得活,顽抗必死!”这一熟悉的劝降口号,回荡在黄河南岸。叛军作为过来人,清楚李毅优待俘虏的政策,只要投降便保住了性命,很快都举手投降了。

    乌云散去,夕阳的余辉洒向大地,将士被雨水淋成了落汤鸡,此时都解甲脱衣,边拧着衣服的水分,边感受太阳的温暖。

    惩治首恶余者不究,李毅宅心仁厚,对叛军网开一面,将其编进李蒙和华雄的队伍之中。

    一场危机虽然化解,但留下的教训令人刻骨铭心,尤其是李毅,他崇尚仁政,对天下百姓一视同仁,却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李毅深有感触的道:“粮草不足,我却强行出兵,是导致这场叛乱的根本原因。樊稠是受害者,若无阴差阳错,他会成为一员能征惯战的大将,谁想却思想动摇,以至死于非命。真是可惜可叹!”

    李毅真心忏悔,张英也在扪心自问,坚持攻打董卓,真的那么重要吗?董卓已经毫无还手之力,还是就此罢兵,暂时放过他吧!张英微微一笑道:“若想哥哥回心转意,用九头牛都拽不回来!恶人自有恶报,董卓倒行逆施,即便我们放过他,其命也不会长久!我们建州事情千头万绪,空耗在司隶得不偿失,依我之见,待秋粮下来,便撤兵回奔建州,如何?”

    “我们若是回兵建州,岂不送几十万百姓重入虎口!”李毅一脸焦急之色,同甘苦共患难,军民鱼水情深,他对这几十万民众情难割舍。

    “为了这几十万人,我们吃了多少苦,岂能让他们重回董贼?如今放眼天下,能但此重任者只有一位,那就是现任东郡太守曹操!”

    自对联盟失去信心,曹操便赶回起事地陈留。重整兵马的曹操,在东郡大败于毒、白绕、眭固等黄巾余部,袁绍表其为东郡太守。

    曹操得了根基,为了进一步壮大实力,他正在招兵买马,准备大干一场。若将弘农双手奉送,曹操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于冰想至此处,她点头道:“曹操与董卓势不两立,他的根基东郡近邻司隶,也只有他能与董卓相抗衡。但曹操雄才大略,凭空使他增加实力,恐养虎为患,对我有害无益!”

    张英微微一笑道:“曹操猛将谋臣云集帐下,便是不占弘农,也会吞并豫、兖,其势难于阻挡,反不如远交近攻,与他结成同盟,用以为外援抗衡袁绍!”

    此次联军讨伐董卓,除一些宵小之辈,李毅只结交了孙氏父子、刘备、曹操三个势力。

    刘备随公孙瓒回奔幽州,协同青州刺史田楷对抗袁绍,因关羽、张飞作战勇猛,在争斗中屡建奇功,被公孙瓒升为平原县令,后又领平原国相。但刘备仰人鼻息,难有大的作为。

    孙坚暴亡荆州,长子孙策继承大业,但其威望不足,实力不济,只好暂时依附于袁术。

    曹操是唯一的选择,有他在南方牵制袁绍,便可以减小自己的压力,李毅点了点头道:“以曹操抗击董卓,此上之上策也。我多一外援,用其制衡袁绍,保我建州平安,才可抽出精力征讨慕容寺。此一石二鸟之计也。”

    “西凉兵素质低下根深蒂固,我等曾期望短时间加以改造。樊稠用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这条路行不通。既然强扭的瓜不甜,我们便顺人心应人意,留下部分忠诚可靠的将士,余者均归于曹操帐下,这样便可摆脱梦靥。”对西凉兵的去留,张英思量日久,终于下定决心,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第四百六十一章 贼得喘息义举流产()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当初劝降西凉兵,是为了对董卓造成巨大的威慑力。而如今兵回建州,若不将西凉兵留在司隶,也要将素质较差的一部分遣散为民。经过仔细的研究,把部分西凉军留下,即解决了一路的负担,又增加了曹操的实力,也是一举两得之策。

    进行重大的战略调整,要尽快落实。这边精挑细选将士,那一边已经由华雄带往函谷关,而孙钊作为使者,更是快马加鞭,急匆匆赶往东郡。

    在征讨董卓之役中,曹操多次建议进兵洛阳,后来又积极进言追击董卓,但袁绍都置若罔闻。而李毅的我行我素,最终打得董卓落花流水。曹操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实力是决策权的坚强保证。

    见孙钊出使东郡,曹操知李毅无事不登三宝殿,果不其然,李毅要送出弘农郡。曹操闻言大喜,这无异于天上掉下了大饼。

    但高兴之余,曹操陷入了沉思。李毅将董卓打得望风而逃,但自己实力怎能与其相比?

    曹操手下兵马扩充至两万,又收大将于禁,尤其是荀彧、戏志才、程昱等能人志士慕名而来,令曹操阵营大放异彩。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将。戏志才名忠,字志才,东汉颍川郡人;程昱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人。程昱、戏志才之能,都不亚于荀彧,三人均是谋国之干才。

    实力已今非昔比,但分兵西据董卓,又需开脱中原,曹操便显得力不从心了。见曹操犹豫再三,孙钊微微一笑道:“曹公勿须瞻前顾后,我粮草不足,无法供养六万兵马,分两万大军与公,可助曹公守卫弘农,又减轻我军负担!”

    曹操手捻须髯,微微一笑道:“清刚相赠一郡之地,又慷慨助我两万雄兵,曹操愧不敢当。无功不受禄,我尽其所有,出二十万斛粮草,以表曹操之寸心!”

    孙钊出使任务顺利达成,他准备回奔关中。曹操派遣戏志才与其同往,以答谢李毅鼎力相助之情。

    戏志才与孙钊二人说说笑笑,谈得甚为投机,不一日便到达华阴。李毅早得飞马禀报,知曹孟德欣然接受,他便一块石头落了地,放下心来全力准备返程之事。

    得报孙钊携同戏志才到来,李毅等人出城迎接,双方客套几句,便陪同戏志才入了华阴。

    俺宾主落座,双方热烈畅谈。戏志才乃难得之才,却因英年早逝,未建立丰功伟绩,张英有心相试,便微微一笑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董卓文有李文优,武有吕奉先,挟天子之威势,诸侯不敢与之争锋。今志才兄至关中,可有御贼良策乎?”

    戏志才微微一笑道:“吕布一介匹夫,李儒黔驴技穷,董卓失民心,丧德操,乃众矢之的也,其不足为惧。只需南联张济、刘表,北和于夫罗,与马腾东西呼应,董贼何惧哉!”

    张英她心道:这是我之战略,你戏志才可学得真快,竟来了个照单全收。若真能落实此成熟的战略方案,便足以将董卓据于潼关之西。

    经察言观色,于冰发现戏志才眉宇间气色有异,便主动提出为其把脉。果然于冰诊断后,她眉头紧皱。李毅见她表情,戏志才所得病症定不易治疗,便用眼神相询。于冰见李毅好奇心起,便有意无意的用手触了下自己的肝部。

    对于医学李毅完全是个门外汉,他只知道肝病最轻的大概是脂肪肝,只要进行适当的锻炼,把身体多余的脂肪消耗掉,病也就随之好转。比脂肪肝再厉害的是各种肝炎,在李毅的印象中,除了甲型肝炎,其余都无法根治,只能减缓病情的发展。而再重就是肝硬化以及肝癌了,到了这两个阶段,人也没多大活头了吧。从于冰的表情看来,戏志才最轻也是顽固性肝炎。

    于冰只能确定戏志才得了较重的肝病,但从他言谈举止观察,还没发展到不治的程度。对于肝病,中医并没有好的治疗手段,于冰只是为他开了一副养肝的药,并特别嘱托道:“志才万不可再饮酒贪杯,要适当歇息,注意清淡饮食,适当吃些动物肝脏,保持心情舒畅!志才能依我之言而行,比服用药石还管用!”

    戏志才自觉肝部有恙,见于冰讲话的神色郑重,他便不敢不信,遵照于冰之言休养生息,延缓了他肝病的发展速度,为他延长寿命十余年。

    大事已定,李毅便调整了战略方针,调赵云引大军退往弘农,华阴、潼关只留下万名兵将,暂由李毅、于冰、张英带领。由于兵力骤降,派出的侦查力量,覆盖的范围更远,以做到早发现,早御敌。

    李毅按部就班撤走兵马,虽然进行的十分隐秘,但这样大规模的行动,也难逃出董卓的眼睛。尤其得知戏志才到了华阴,确定了曹操要接防弘农郡,董卓气得是咬牙切齿,他大动雷霆之怒,咆哮着要趁李毅兵力空虚,将华阴、潼关夺回。

    李儒进言道:“李毅大军虽撤至弘农,距华阴仅一日之程,我大军若日能无法克城,岂不是有去无回?”

    李毅之兵何等精锐,不要说坚守一日,就是三、五天也难克城拔寨,董卓知其无可撼动,只好恨恨作罢。

    不过自李毅冒雨奔走,长安城便逐渐恢复正常,尤其得知李毅东归在即,曹操西进已成定局,长安城的戒备也随之松懈下来。

    探得长安城疏于防范,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于李毅的脑海。他思虑良久,先传来赵云的两个堂弟,赵虎和赵铁,又唤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