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娇女-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呆不住了,老二,把你媳妇儿抱进屋里,大郞,你赶紧去看看娘那边咋样了,如果那边已经结束了赶紧把娘叫回来。三郎,以免娘那里走不开,你去临近村子再请一个接生婆来。”

    赵氏是女子,又是所有女子里目前地位最高,见到这事儿也顾不上吃饭忙说道。说完又对李氏说道

    “赶紧去灶上,把热水烧着。我去准备东西。二郎看着你媳妇儿。”

    农村人没啥讲究,因为杜氏的原因谢家也是开明的很的,没有别家那种媳妇儿必须在牛棚里生孩子的规矩。

    至于谢二郎,这会儿本不该见血,可接生婆没到,自个儿又不放心,便也不在乎什么规矩不规矩了。

    好在谢大郎去找杜氏的时候那边已经基本结束,按这规矩被留了晚食,一听见潘氏发动了,哪里顾得上别的,碗筷一丢转身就急急往家赶。

    潘氏这一胎莫说潘氏自己和谢二郎,就是杜氏也是盼了十几年了。就等着潘氏的肚子呢。

    好在水溪村就这么大,小跑着回去招呼也来不及打直接进了二房的屋子,看着潘氏满头大汗的躺在床上呻嗯吟,谢二郎手足无措的站在床边说着安慰的话。

    杜氏上前就摸了摸潘氏的肚子,看了会儿转身对谢二郎说道

    “别急,还没到时候,你且出去等着就成。让他们把热水剪子准备好,大朗和三郎回去把自家孩子看着莫要吓着了,大朗媳妇儿和三郎媳妇儿留着给我搭把手。”

    杜氏一句话吩咐下来不带喘气的,面色沉稳,瞅着一切还算顺利。

    谢二郎踟蹰了一下,还是出了门。

    年哥儿倒是一直在外面,谢二郎给其他人传了话,爷俩就这么站着,看着自个儿屋里有些傻愣愣的。

    夜幕降临,整个水溪村都安静了,谢家却是灯火通明,这份明亮中却透着几分紧张和期待。

    这显然又是一个不眠夜。。。。

    圆姐儿上下两辈子头一回见着,也是头一回经历,这里不比现代,医疗水平那么发达的现代生孩子都是危险的,这里。。。。。

    好在,圆姐儿睡得模模糊糊的,隐约听到一阵热闹声,瞧着应该是喜事儿,这才放心的睡了过去。。。。。。。。一夜好眠。

第41章 古代仕女() 
今儿一早起来,外头仿佛有麻雀在叫唤一般,叽叽喳喳的,水溪村的大树发了新芽,一切的景象都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春意盎然。

    哦。。。还有一个词:生机勃勃!

    “娘——二婶生了没”

    圆姐儿也是很关注潘氏肚子里的孩子呀,一旁的康哥儿这会儿也揉着眼睛看着赵氏问道

    “二婶肚子还疼么?揉揉好了。”

    平时康哥儿闹了肚子疼,赵氏就会给康哥儿揉肚子,小小的孩子还不知道生孩子这回事儿,只当昨天潘氏是闹肚子了。

    赵氏一边给圆姐儿穿衣服,一边说道

    “你们多了一个弟弟咧。”

    圆姐儿一脸恍然大悟,潘氏这算是如愿以偿,得了个儿子。康哥儿则是一脸懵懂,平时在谢家就他和圆姐儿最小,平白无故的又多了个弟弟?比自己还小的?

    康哥儿虽然有些懵懂也知道有比自己更小的娃娃来了家里,也挣扎着在被窝里爬起来,嚷嚷道

    “看看。。。看看。”

    “诶呦,躺回去,急啥?弟弟不会走的,莫要着凉了。”

    赵氏忙给圆姐儿穿好衣服,这才将康哥儿从被窝里抱出来,换好衣服,牵着两人在外间洗漱好,这才让两人去灶上拿早食吃。

    圆姐儿抬手摸了摸自个儿脑袋上稀稀拉拉的几根头发,不多,却也有些长。用手大概理了一下才往厨房跑。

    谢家的早食向来简单,不是稀粥番薯就是灰面馒头。就着自家腌的咸菜也能吃的很饱。

    今儿是稀粥,圆姐儿看着白花花的粥,嘴里寡淡的很,手里抓了温热的番薯就屁颠儿屁颠儿的在院子的小杌子上坐下来一口一口的啃着。

    康哥儿吃的稀粥,哧溜儿哧溜儿的吃的格外的欢畅。一小碗下了肚,碗勺往跟前一推,眼巴巴的看着杜氏到

    “娘。。。。看弟弟!”

    抓着番薯的圆姐儿听闻,也看着看着赵氏。对于潘氏的二子,圆姐儿还是很好奇的。

    因着潘氏刚刚生产,家里要人手,赵氏便没有去摆摊,这会儿正忙着,见俩孩子心心念念都是弟弟,温和一笑道

    “弟弟睡觉呢,醒了再去看。”

    醒了再看?不足一天的孩子。。。。除了睡觉还能干哈?一般婴儿不知道要睡多久,但是在圆姐儿的认知里也知道刚出生的孩子几乎吃着女乃就能睡过去的。

    康哥儿倒是乖巧的点了点头,虽然心里头念着,好歹也能忍住。

    潘氏的孩子,圆姐儿还是在三四天后才见得庐山真面目。

    小小的一团,眼睛一条缝,似乎有些挣不开,浑身上下都小小软软的,就是这娃子看着。。。。有些黑,不似别的孩子那般白嫩。

    “弟弟黑!”

    圆姐儿稀罕的瞅着,心里正想着呢,一旁的康哥儿鼻子一皱直接把话说了出来。杜氏在一旁摸了摸康哥儿的脑袋大笑道

    “弟弟还小咧,再长几天就白嫩了。”

    大大小小这会儿都围在床边上看着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孩子。年哥儿这会儿做了大哥,有了亲弟越发的稳重起来。不似圆姐儿刚来到这个家中那般跳脱

    “弟弟叫什么?”

    湘姐儿看着小小的人儿,抬头看着杜氏,杜氏直接把目光看向潘氏说道

    “这是你二伯二伯娘盼了十几年的,这名字得他们自个儿取,你问你二伯娘。”

    潘氏看着小小的人,整颗心都被充满了一般,嘴角含着的笑容温和而柔美

    “你二伯说,这个来的不容易,盼了这么多年,也不指望着往后有啥大作为,平安康乐就好,叫谢盼之。”

    “盼之?盼哥儿了就是。”

    湘姐儿说道,跟在一旁的祥哥儿也忙对着眼睛还挣不开的人儿说道

    “盼哥儿,我是祥哥儿,你哥哥呢!往后等你长大了,我带着你玩儿。”

    “哈哈,盼哥儿长大还要好些年咧,祥哥儿明年都该念书了。你带着盼哥儿上学去可好?”

    杜氏听闻,笑道,祥哥儿却是一愣,脸上有些潮红,连连摇头说道

    “不要不要,抱着娃娃去上学。。。会被笑话的。”

    祥哥儿说的一本正经惹来大家会儿哄堂大笑。

    康哥儿看看祥哥儿又看看睡得迷迷瞪瞪的盼哥儿很是小大人一般的叹了口气

    “诶,他们都大了,到时候我带着你玩吧。”

    康哥儿说出来还有些结巴,好在咬字都算清楚,这话说出来,大家会儿一愣,又是一阵爆笑。

    这段时间因着谢家添丁,所有人都是喜气洋洋。

    再过的一月,天气慢慢热了起来,等到刚立夏过没多久,谢大郎,赵氏带着一家子,包括原本要去齐先生那得润哥儿齐齐去了一旁吴大树家。

    原因么,就是过两日吴大树家就要搬道宁阳县去了,这是喜事儿。

    可是想想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人,就这么走了,水溪村的村民都不少就去了吴大树家,吴大树一家子忙了好些日子,这会儿终于清静下来了,谢大郎便带着妻儿一同上门了。

    原就两家人交好,往后谢大郎也是要举家搬到宁阳县里去,和吴大树一家就是一堵墙的距离,这会儿更是与别人不同一般的。

    “诶呦,来了来了,可算来了。都要唠叨好几回了。”

    这会儿一家子提着一只活鸡,两条腊肉,一封糕点还没走到门口就见院子里的林氏噌一下就站了起来,忙迎了出来。

    “前些日子本就打算来的,可你这儿忙得很,也就拖到今儿才来的。”

    赵氏说着,将手里的东西递给林氏,后者也不推却,收了下来,扬声就叫道

    “他爹,快来,谢大郎来咧。”

    “来了来了。”

    说着,后院儿吴大树就走了出来,一声短打粗布衣裳,手腕上绑了手掌宽的带子,显然是在后面做活的。

    “咋的才来,念哥儿他娘都唠叨几天了。”

    吴大树呵呵的笑着,带着几分憨气。又朝着里头叫道

    “念哥儿!念哥儿!”

    “爹,念哥儿出去玩去了。”

    出来的是夏姐儿,如今和润哥儿同岁,也是十岁了,亭亭玉立的这么一站,带着几分还未完全褪去的稚气,颇有几分含苞待放的荷花的味道。

    这话说的,还是有些怨念的。自从家里准备搬家就开始收拾,念哥儿是男娃,又是个皮实的,自从不用去齐先生那似乎就是放开了玩儿,往外头跑,林氏念着往后回水溪村的次数少了,念哥儿玩惯的孩子也见不到了,也就没怎么管。倒是春姐儿和夏姐儿俩个女娃得留在家里帮着。

    春姐儿还好,今年已经及笄了,性子沉稳下来,夏姐儿却是对不能和弟弟一样出去玩颇感怨念的。

    “得了,那小子整日往外跑,也不晓得帮衬一下。”

    吴大树嘴里说着狠话,一边掏出几个铜板塞给夏姐儿说道

    “去村头那沽些酒来,再买些零嘴。路上遇到念哥儿让他回来。”

    夏姐儿听着忙高声应了一句,一脸欢快的揣着铜板往外跑。

    “真是个,这么大个人了,慢着些,仔细摔着。”

    林氏见夏姐儿一点儿女儿家的摸样都没有,闷头就往外冲,不由高声的叫了两句,见夏姐儿跑远了才叹了口气埋怨道

    “这会儿都十岁了,还是一团孩子气,在家里的日子也没个几年了,和她姐姐一比。。。真是让人操不完的心呦。”

    “夏姐儿这性子有啥不好的,大体上不出错就成了。往后到了婆家也不会被欺负了去。再说了,这孩子才十岁,还有好些年呢,懂事也就是几天的功夫,急个啥。”

    赵氏拉着林氏的手,轻拍着,很是肯定的说道。

    林氏心里也知道,也就是想要找个人说一说,平日里吴大树又是个不太管的,说了也没用,见着赵氏总要说上两句。

    这会儿听得赵氏说,又觉得心里头舒服。点了点头

    “我也是这么想的。”

    说着,林氏和吴大树把一家人引道堂厅,自家种的黄瓜。番薯洗净,又装了两盘子的果子才说道

    “吃着,前两日来人太多,又忙得很,没啥好吃的。这些个也胜在新鲜。”

    说着又朝着外边的屋子叫道

    “春姐儿,别整日的呆在屋子里,快出来。”

    一句春姐儿,圆姐儿顿时一抖,虽然听了很多次,可是依旧觉得春姐儿这个名字着实。。。很。。。嗯。。。。不可说。。。不可说。

    林氏才说完,堂厅就走来一个人。十五的年纪,跟朵娇花儿一般,一声棉布的齐胸襦裙让整个人都娴静美好起来。

    吴春和吴夏虽然是两姐妹,可性子真是一个东边儿一个西边儿,相差太远了。如果说夏姐儿活泼的跟只猴儿似得,那夏姐儿就安静的跟只无害的兔子似得。

    农家的孩子大多要下地,女孩儿在农村家并不看好,家里面对女娃不上心的,小小年纪就在天地里头刨食。

    因着要干活儿,整日粗布的长衣长袖的,看习惯了倒也没啥,可突然看了看吴春这一身的棉布襦裙,长而柔顺的乌发用一根木簪子挽了一个简单的发鬓,绑着一根粉色的细丝带,加上清秀的五官,纤细的身影。。。。

    头一次,圆姐儿觉得。。。。古代的女人。。。哦,女孩儿,真的可以很美,很娴静的美。

    在圆姐儿眼里,吴春这样子,就是小户千金,小家碧玉。。。。和村子里那些整日不是下地就是干家活儿的人比起来真是要亮眼很多。

    当然,这也归功于吴大树的这门手艺,不仅不用自家孩子下地刨食,还能过的还算富足。。。

第42章 润哥去处() 
“诶呦。。。。你家春姐儿真是一天一个摸样,这么一打扮,我还道是哪家的大户姑娘呢。”

    林氏看着春姐儿也是眼前一亮。

    春姐儿这会儿已经知晓嫁人,说人家这类的事情,正是害羞的时候,赵氏这么一说,春姐儿的脑袋就地下几分,嘴角含着笑,带着几分娇羞。。。。

    啧啧。。。真是如同一幅仕女画一般。

    “春姐儿也该是看人家的时候,去了宁阳县总不能被城里的姑娘比了下去,这往后啊,我想着就把春姐儿嫁在宁阳县,总要开始学着打扮起来。”

    “平日里瞧着就是个俊俏的,这么一大半,八分的颜色就有了十分了。哪家的儿郎配不上的?”

    一旁的圆姐儿留着哈喇子看着春姐儿,一身的襦裙,好看死了。对于漂亮的衣服。。。身为同样还是女孩儿的圆姐儿真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