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娇女-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再一次收到回信的时候已然是五月底,快要六月了,润哥儿依旧不负众望,直接过了府试,这用圆姐儿的话来说:依照润哥儿的能力,考这个还不跟玩儿似得?

    而年哥儿这个“老男人”也总算定了亲事,来年院试一过立刻成亲,若是中了,那可真是人生之快意了。。。。

    女学的日子总是平静而规律的,偶尔同窗之间有些不愉快圆姐儿也能避开,一年之中大多都在学院与宁阳谢府之间来回的跑。

    人们总喜欢用“白驹过隙”来形容时间之快,有时间圆姐儿回头瞧瞧以前,也会这么觉得。

    圆姐儿只觉得生活就像是摁下了快捷键。。。还没来得及细看就长大了。

    “马上升学考试了。。。圆姐儿,你还继续念书么?”

    “考试,但是念不念书这得看我爹娘要不要念。”

    说完,指尖一个粉衣襦裙的少女从案桌前转过身来,瞧着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明眉皓齿,皎洁如月,不点而朱的唇瓣微微嘟起,冬日的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便是看惯了圆姐儿样子的谭宝珍瞧着都不由晃了眼。

    “那你还想学么?”

    “学海无涯,可是却不想在女学里头浪费时间了。”

    谭宝珍从圈椅上头一下跳了下来,往圆姐儿跟前一站,原本瞧着个子尚可的圆姐儿却是生生矮了谭宝珍半个头

    “你不想在女学念书了?”

    圆姐儿娇俏一笑道

    “这六年已然学了很多

    。”

    圆姐儿这话却不是瞎说的,女子不似男子需要四书五经,做文章考状元,这用在琴棋书画和用在书本上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每天都是满满的,甚至到了四五年级已然开设骑射课程,十岁已然可以骑上小马驹在马场上跑两圈。

    规矩更是严苛不已。。。。

    如今这一届的小学部学生,进来满满的百人,如今因为各种原因却只剩下不足七十人,初中部,高中部能考进去的便是受了层层选拔进去大约也就目前一半的人,在圆姐儿看来,小学部主要学的是学识,是琴棋书画,是功底,那么初中和高中就是学习如何做一个出色的大家闺秀,乃至皇家媳。

    要知道,女学曾经出过一位皇后,皇子妃,王妃一类更是有好些,进了宫有名分的更是不在话下。

    说白了就是一个豪门嫡女的塑造地,初中部还好些,到了高中部更甚。

    “谭淑娴这次升学考试完了就得回家呆着了,我爹说,若是我还能考上初中部,就继续读。”

    谭宝珍有些忧伤的说道,说完又看向圆姐儿

    “你也来呗,至少有个伴儿啊,王秀已经决定不会继续读下去了,她目前也考不上续费全免,林芝到不知道。至于金盏花。。。。但愿别再遇上她!”

    圆姐儿对于谭淑娴不能继续念书有些好奇

    “能上初中部统共也就咱们这五个班的同窗,多少都是熟脸,怕什么?”

    “我在这里也只与你脾气相投一些,还没遇上第二个呢。”

    圆姐儿听着这话忍不住展颜一笑,一双明眸完成细细的两道月牙儿,似乎缝隙之中还透着点点光芒。

    “我瞧着你真是越长越好看了。。。。。你怎么就长这么好看呢?你哥哥都没你这么好看!”

    “你是说我二哥吧?”

    “对啊,不是说你们是双胎么,可我瞧着却并不像啊。”

    圆姐儿听着不由腹诽,不是一个爹妈亲生自然是不像的。

    自从康哥儿下定决心要跟随润哥儿的步伐,毅然而然的考到了冀州书院,这可着实不容易,康哥儿自从入了县学,念书就吃力多了,好在年哥儿和润哥儿都会课后补课,不弱康哥儿想要考到冀州书院怕是还要等几年。

    自己便罢了,康哥儿和润哥儿却是真真实实的两兄弟,在圆姐儿瞧来相像的地方着实不多。

    单说这念书,润哥儿真真是有天赋的,本就聪慧,似乎念书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可康哥儿却完全不同,还未启蒙的时候尚且看不出,真正入了学才发现这小子真不是一块读书的料,大多得逼着念书才成,光考冀州书院便考了三四年才考上,这还是给开了小课的结果。

    虽说如此,康哥儿能考上冀州书院已然是很不错的,不过。。。。让赵氏更吃惊的却是康哥儿在生意场上的头脑就要灵活多了,这一认识让赵氏不知该喜还是该愁。

第135章 无名无能() 
五年的时间谢家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三房的湘姐儿,自从嫁到王员外府上,就真的和谢家断了来往,倒是李氏会私下偷偷的去看湘姐儿,大家会儿也都知道,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人进去没多久就说怀上了,让李氏好生松了一口气,却没想到孩子没保住,小产了,还是个男孩儿,接着又小产了一次,这次总算又怀上了。前两次小产让湘姐儿警惕了起来,听李氏回来后私下说都是那庶长子的姨娘给害的,是不是真的两说,但进门五年还不曾剩下一儿半女也让湘姐儿在王家越发艰难起来。

    再说说二房,如今年哥儿第二年总算是考上了府试,如今已然是有功名在身的秀才,第二年不仅娶妻田氏,还生了一个儿子华哥儿,如今正是两岁的年纪,盼哥儿如今也都十来岁了,如今正在县学念书。

    二房因着给味月楼供应蔬菜也赚了一些个钱,在水溪村包了地,在水溪村俨然是个小地主了。

    而最大的变化许是大房了。

    如今味月楼沿着宁阳县往外一路开了好几家,前两年开到了冀州城的文德街,也因此举家从宁阳搬到了冀州城中。

    要说生意上的事情那是水到渠成的事儿,那么大房的润哥儿却是整个谢家的骄傲。

    自从十五岁那年下场,几乎是过五关斩六将一路考到乡试,还是头名解元,那可是谢家祖辈里头头一个举人老人,头名啊。

    在本朝,举人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这在谢家人眼里,那可不就是官老爷了么?

    十七岁的头名解元,莫说旁人,便是冀州城知府那都是亲自宴请了润哥儿一行,足见对润哥儿的重视。

    所有人都兴奋着,偏润哥儿自己并不上心,反倒对读书功名一事上开始越发的用心,便是冀州书院的先生都说,需要再磨砺几年再继续考,可润哥儿偏偏不愿,只说浪费时间,第二年春天便赴京参加会试,不意外的荣登会元,连着两元差点没让杜氏笑抽了过去。

    过了会元便是贡士了,接着的殿试在会试结束后两月在宫中举行的,据说当时对于前一甲前三名的排序让皇上与臣子有了争执,原本润哥儿只得探花郎,连因为三人中长相最是俊美这样的理由都出来了,不过最后还是如愿以偿,竟让润哥儿连了一个□□,状元之位落在了润哥儿头上

    。

    虽然圆姐儿不知道当时京城是如何一番盛景,可是从别人口中所得知的,那真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不足二十的状元郎,打马走过长安街,俊美容颜当真是惊才风逸,光风霁月的人儿,据说游街时,雌性瞧了了那都是羞红了一张脸,甚至还有不少家中有待嫁姑娘京官都给投了橄榄枝。。。。

    润哥儿金榜题名,自要回到祖籍祭天拜祖,这在谢家那可是极大的事情,那一天,谢家风光无限,回到水溪村,谁人不羡?而也正是那一天,大人们都忙着润哥儿的事儿,忙着前来道贺的人,圆姐儿和康哥儿手拉着手,在人群后头瞧着润哥儿挺拔如松的背脊,远远的。。。只能瞧见一个背影。。。

    “大哥很厉害呢。”

    “很羡慕?”

    “嗯,但是也很失落。感觉咱们和大哥不是一类人一般。。。。所有人都说我和大哥压根不像。”

    康哥儿的沮丧当时让圆姐儿心神一阵

    “你我双胎不也不像么?虽说读书不行,可是你做生意行啊,这一点大哥可比不过你。咱们家一人官场,一个商场。。。。可算是圆满了。”

    听了这话康哥儿才好一些。而圆姐儿则愣愣的瞧着前头已然快要十二的少年。。。忽然的。。。也觉得。。。离得好远。。。。。

    殿试后是直接授官,按理来说,一甲三名都是进翰林,状元一般授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实打实的清闲文官,可毕竟近天子,升起来那都是很快的。

    可这一次,却被外放,也是头一个外放的状元,为益州兰河县县令,正七品。这可让朝堂上不少老狐狸都开始琢磨起这其中圣意。

    虽说与榜眼探花一个品级,可这县令虽说官小却是个实打实的实缺。走马上任有期限,润哥儿来不及在家中多留,带上如玉便往兰河县上任了。

    匆匆来,匆匆走,圆姐儿只觉得与润哥儿话都没说两句就走了,这一上任,那就是好几年都见不到面了。

    如今润哥儿已经走了大半年了,便是生辰都没吃到一碗赵氏煮的长寿面。

    谢家的孩子过生辰从未大半过,爹娘给的小礼物,早些时候杜氏给的铜钱,现在给的银豆子,加上赵氏煮的长寿面,添俩鸡蛋,这就算过了生辰了。

    这样的传统伴随着每个谢家孩子长大,润哥儿哪怕是去宁阳也好,冀州也罢却从未落下过,今年却是头一次。

    这还就罢了,最让赵氏着急上火的却是润哥儿亲事,当年润哥儿埋头苦读的几年哪里好说亲?后来中了解元更是不敢随意说人家,如今定下来,状元郎啊,多好说亲事的时候。。。偏偏被皇上一道圣旨,打发去益州兰河了!

    这亲事怎么的都只得暂且搁下。。。。

    “当年年哥儿说亲的时候就也是拖到二十就成亲了,咱们私下还说太晚了,却不想轮到咱们润哥儿,这一拖。。。这是要比年哥儿还要晚,真真是急死个人了。。。。。”

    今日谢家刚好接到润哥儿的家信,赵氏坐在床边,将润哥儿的家信看了一遍又一遍,不由对谢大郎抱怨道

    。

    “这也是全靠缘分,如今孩子不在跟前,你又不想委屈了孩子,只得再等等。”

    谢大郎叹了口气,揽着赵氏说道,后者顺势依在谢大郎怀里

    “润哥儿说了,已经到了拿出,也安妥了下来。过段时间,适应了,也就好了。”

    “平安就好,十九的状元郎,二十的县令,这可是谁都羡慕不来的,我可是听说了,那榜眼和探花郎都年近四十了。”

    “我的孩子那都是最好的!”

    赵氏骄傲的听着胸脯说道,说完又觉得好笑,低着头将润哥儿的信又来回的看了一遍才小心的抚平,折好,转身放在梳妆台抽屉的一个小匣子里。

    “回头瞧瞧,出了水溪村,咱们一家人就少有团圆过,总是润哥儿离开咱们,一个人在外头。”

    “如今润哥儿也是一方父母官了,这担着的责任就大了,咱们不是还有圆姐儿康哥儿么?”

    如今圆姐儿和康哥儿都还在冀州念书,如今举家搬迁到了冀州城,圆姐儿康哥儿休沐就能回家,倒是不用以往那般,没处去。

    “康哥儿如今在冀州书院我瞧着却是有些吃力,他也一直忍着。我瞧着也只能干着急。还有就是圆姐儿,如今要面对升学考试,听说只有一半的机会能考上。。。若是没考上,不知道圆姐儿会不会难受。”

    “康哥儿他有这个机会,念了这么多年,总要去考一次科举,若是事后他自个儿决定放弃,总有咱们的家业让他撑着,若是能和润哥儿一般争气,我也没什么遗憾了。圆姐儿。。。。咱们闺女儿你还不知道,虽说懒散了些,却是个聪慧灵气的,自然是能考上的,还担心这个。”

    “你咋不说康哥儿也是能考上的呢?尽偏心闺女儿。”

    赵氏娇嗔道伸手点了点谢大郎,抱着赵氏往后一倒,说道

    “圆姐儿是女娃,偏心些也没啥,我那话说的可是实打实的真话!”

    “圆姐儿这年岁渐渐的大了,也越发的出挑,这往后若是亲生爹娘那边没个消息,咱们可怎么办?”

    “那也是说明咱们和圆姐儿有缘,圆姐儿如今也不过十二,说亲也得十四五,还有两三年呢,咱们的如今自然也不会这般早嫁闺女儿,还能留几年,到时候再说罢。”

    谢大郎说到这个也是一阵无奈,赵氏听着跟着叹了口气

    “我私心里头只想着圆姐儿就是咱们家的了。若是那头找来了,莫说圆姐儿要跟他们走,这十几年也没相处过,这情分自然就淡,圆姐儿是咱们宠着长大的,那些个高门大户里头,圆姐儿受了委屈咱们都没个法子。”

    谢大郎的私心何尝不是如此?

    “毕竟人家是亲生爹娘,哪儿能像你想的那般?夜深了,睡吧。”

    夫妻俩一夜无话。

第136章 咱们回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