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匠谱-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敢将火熄灭。在离开之前,我再也不想见到那些恐怖的变态地蚤婆,那怕被烟尘呛死也不愿看见它们。

    万幸的是经过这一阵柴火的温暖,我体内的冰寒疼痛减轻了许多,勉强尚能忍受。

    我操着杀猪刀沿石阶上到出口。望着头顶紧紧闭合的翻板,恨得咬牙切齿。这块由机关控制的翻板如同上面的棺木一样,异常的坚硬,刀子根本砍不动。我打量两边石壁,都是一条条凿刻的痕迹,我一路眼看手摸刀子敲,找不到控制机关的开关。看来除非捡徕又或者他人在上面打开机关,否则从这里出去已不可能。

    我沮丧的返回石洞,在暗弱了一些的火堆上又加了一些木头,绕着四壁又仔细的看了一圈,期望出现奇迹。但是奇迹并未发生,除了几处细小的裂缝,还是没有别的并无发现。

    我又返回到棺材旁,现在惟一的希望就只有棺材旁那个癞蛤蟆藏身的小洞了。

    我站在齐我肚子高的洞口边。仔细打量着。这是个自然生成的小洞口,也许是癞蛤蟆经常出入,洞口的石壁湿润光滑。洞口很小,大人很难进入,但对于我这个小身板,钻进去倒不难。问题是洞口的那一端到了何处?是否能够出去?里里是否越来越小?这一切都是个未知数。

    万一这只是个死洞,仅仅只是癞蛤蟆的巢穴呢?

    偏偏此时因为身体冰寒疼痛而感觉失灵,我努力了好几次都未能进入平时那种空灵的意境,无法感知癞蛤蟆是否还洞里。我忐忑焦躁,犹豫再三的难以决断。

    我自夜里九点不到离开学校来到庙里,这一大通折腾,估计此时已过子夜。手上的伤倒无大碍,寒毒却不可小觑,必须尽快离开。

    就在这时,一阵蛙呜从小洞的深处传来,震得我心内翻涌,我赶紧定住心神相抗。

    这可恶的癞蛤蟆似乎明白我的处境,它这是在嘲笑,更多的则是挑战。

    我不再犹豫,是死是活不试一回如何得知?一咬牙我右手紧握杀猪刀前伸开路,一弓身钻进了石洞。

    石洞比我身子稍大了那么一点点,光溜平整,我匍匐着往里爬了没几下,里面“呱呱”的癞蛤蟆叫声不住往我双耳灌,震得我双耳生疼,头也不痛又晕,我努力的守住心神,加快速度爬行,就在此时,一条吐着长信的大蛇张开血盆大口,露着尖尖的毒牙向我噬来。

    一霎时我头皮发炸,汗透衣背,差点魂飞魄散。洞内已被我的身体塞满,我躲避不开,进退无门,根本就没有半点周旋的余地。一咬牙我大喝一声,挥起手中杀猪刀对着蛇口直刺,堪堪才要刺中,它却倏地消失了。癞蛤蟆的叫声越来越急,我正在惊疑,紧接着又出现了一条足有我手臂粗的血红大蜈蚣,举着一对大钳向我扑来,洞内没有供我挥力斫砍的空间,我除了举刀直刺,另无选择。

    这次又如先前,就在我刀尖堪堪刺中它的时候,蜈蚣也倏地消失了。

    我瞬时明白过来:幻影!是哪只可恶的癞蛤蟆对我制造的幻影。我只要稍有不慎,守不住心神,就将万劫不复。我赶紧闭上双眼,心里默念着静心咒,不管不顾的举刀往里爬行。

    事后每每忆起这一茬,我都是浑身冷汗,如果这时对阵的女尸宿主不是癞蛤蟆,而真是一条毒蛇或蜈蚣什么的,自己能否抵挡,那可只有天晓得了。

    好才这小石洞并不太深,我估计顶多也就二丈来远的样子就到头了,我感觉豁然开阔。

    我迅速站起身子,四下打量。

    癞蛤蟆就在我前方五步之处,看到到起身,停住了叫声,喷出一口白雾,后腿一蹬,身子蹦进了一块巨石后面不见了。

    我站定原地,屏住呼吸。双目迅捷一扫,发现这是一个只有半间屋子大小的天然石洞,未经人工修饰的地面和石壁怪石突兀,我紧握刀柄,小心的边看边往前走。蓦地发现前面突起的石块上搁着一个小匣子。

    看见匣子我顿时想到了桂老爹送我的小木匣和涧水冲秘洞里的小铁匣。

    老一辈的人总喜欢将贵重物品装进匣子里收藏,这只匣子藏得这么隐蔽,里面的东西肯定很珍贵。

    既然癞蛤蟆躲起来了,我这时也不会去搜寻。它奈何不了我,我也奈何不了它,索性暂时不去管它。但我异常警惕着,全身戒备,不敢松懈。

    我生怕那群消失了的变态地蚤婆又出现在这里,好才过了一会并无动静,我稍松了一口气。

    看着小匣子小,我见猎心喜,麻着胆子走过去,决意要看个究竟。

    匣子不大,和桂老爹送给我的那个匣子差不多大,上面钉有锁扣,但并未上锁。我走近了小心的用刀尖碰了碰,木质的,稍一用力匣子就有移动,这说明它里面的东西很轻。

    我小心的用刀尖将已然锈迹斑斑的铜制锁扣挑开,为一防万一,蹲下身子,将刀尖插进匣子盖口,往上一撬,将匣盖打开来。

    暗器倒是没有,却有一股奇异的淡淡清香扑鼻而来,我赶紧闭住口鼻,生怕是迷香或毒气一类。过了一小会,我没有不适的感觉,反而觉得神清气爽,浑身舒坦的连寒毒的冰冷和疼痛都轻了许多。

    莫非这里面装有对付变态地蚤婆寒毒的解药?我欣喜若狂,再也顾不上有没有危险,站起来将匣子捧在手里。

    匣子里最上面只有一叠宣纸,我将宣纸拿出来,下面是一个羊皮厚卷,将羊皮卷再拿出,这才发现最底层里放着一块只有我的小巴掌大小的不规则木头。我很是奇怪,一块破木头有什么珍贵?居然要藏得如此隐密?

    我将木块拿起来,它看起来象木头又不象木头,发出的异香十分浓郁,弥漫了整个石洞。

    我恍然大悟。原来香气是这块小木头一样的东西发出来的。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卷 夏荷 第十九章 伍先生庙(九)() 
能散发香气的木头有好多种。一次听老书先生和酒癫子说起过,好像有什么沉香、檀香、樟木、柏木等等,但最珍贵的要数沉香,不但能制香料,还是一味极其珍贵的中药。真正的上品沉香价值连城。

    在说到沉香时,酒癫子还特地告诉我,沉香宅集天地之灵气,汇日月之精华,蒙岁月之积淀,树相纯阳,可通三界。它的香气能贯通人体七轮八脉三百六十五窍,安魂定魄。能给拥有它的主人助运进财,避邪渡厄。放置有沉香的房屋,蚊虫不进,邪祟绕行。真正的极品沉香都经过几百上千年的岁月积淀而成,极为稀有,是术法修练者的至宝,更是镇宅避邪的神器。

    难道这个东西就是沉香?我没法判断。看看闻闻后将它放进匣子,又将匣子放回石上,捡起放在石上的宣纸,这纸上必定写有文字,也许能解我心中之惑。

    也许是年代久远了,对叠的宣纸沾在一起揭不开,我用手指沾了唾沫,湿润了边角,这才小心的揭开来,纸上确实有字,漂亮的正楷毛笔字。竖写繁体,我一字一字的往下看:

    龙眼岭有洞曰龙眼,藏鲁班奇书工匠谱一卷。得之者可通天地造化之奇功,成陆地飞升之羽仙。吾偶得宝图,按图索骥,数次探寻不得。是为缘薄福浅,甚憾。今留图于此,附先师伍道所传沉香一块,有缘者得之。云松子。万历二十三年。

    我脑子里“嗡”的一声响。工匠谱?传说中的鲁班奇书叫工匠谱?“龙眼岭有洞曰龙眼”那不就是龙眼洞么?这样说来,桂老爹告诉我的传说是真的?最为重要的是还有“宝图”,这可真是天大的惊喜。

    我有些不敢相信,拿着宣纸一字一句的再看了一遍,脑子里又是“嗡”的一声响。“沉香”?居然还有沉香!镇宅避邪的神器,术法修炼的至宝沉香?

    我小小的脔心承受不住如此重大的惊喜,“砰砰”的差点跳出胸腔,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喘息。

    好一阵后我才平静下来,拿着宣纸又慢慢的看了一遍。

    “先师伍道”。这张纸上落款云松子,他称伍道先师,毫无疑问他就是伍道的弟子。伍道伍先生,不就是庙里供奉的菩萨么?那可是传说中几百前的神仙般人物,乡邻膜拜的菩萨,原以为只是传说,想不到还真有其人!

    宣纸有好几张,我揭开第一页,慢慢往后读,看完后大致弄清了原委。

    据这个云松子所述,伍先生科举失意后,偶得奇遇,修习术法,学有所成。上溯渊源,属玄门天仙纯阳派,祖师爷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他游历了不少的名山大川,后来因厌倦漂泊才在刘氏塾学里做一位普通塾师的,伍先生择徒极为苛刻,宁缺勿滥,术法只传了他这一名弟子。他倒是收了三名弟子,但是走了眼,不是资质太差就是心术不正,不能传承衣钵,他只能抱憾而终。这座庙宇是他修建的,一是为了纪念先师伍道,另一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藏匿这份羊皮藏宝路线图和那块沉香。

    我放下宣纸。努力平息了一下心情,站起来拿着羊皮圈,小心翼翼的慢慢展开,摊在石头上。

    羊皮圈和宣纸差不多大,很破旧,上面画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粗线和不少的细线,好些地方模糊不清断断续续,还有许多的红点,但没有一个文字。

    看着图纸,不明所以,一点小小的失望一闪而过,马上我就定下心来。这图纸绝对不简单,只是我一时看不懂而矣。只有日后再慢慢的去研究了。

    这不是研究的地方,我赶紧卷起来放进木匣,然后将匣子盖紧了,就在这时,我突感一阵莫名的心悸,头也晕了一下,体内寒毒好似加重了。我悚然一惊:这一阵居然忘记自已的处境了,得赶紧寻找出口出去。

    我抱着木匣抬腿想走时又停了下来,我想了想,恭恭敬敬的将手里的小匣放置在石头原位之上,跪下来对着木匝叩拜——能留下如此珍宝让我得到,无论如何,这位叫云松子的前辈都值得我跪拜叩谢。

    世无常理,善恶一念,人生的许多际遇更是如此。古人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和忠孝廉耻勇的为人处世道德准则,自有其深刻意义的。我这闪念一动的简单的叩拜,让我在生死边缘上走了一回。

    就在我拜下去之时,眼光不经意的瞥见大石下方、离我头部不及二尺处有一条小小的缝隙,里面塞了一个纸团,除了跪下来叩拜,不然绝难发现。

    这地方还藏有东西?我大为惊奇。伸手将纸团抠出来一看,顿时瘫坐地上,惊呼出声,冷汗自额上滚滚而下。

    只见纸上写道:汝能见字,恭喜。足见汝乃福德深厚之人。尔有机缘进入此洞,得吾至宝,岂吝一谢?如是,死不足惜。尔阅吾留字翻看宝图之时已中吾所下之无影散剧毒,此时定然心悸头晕。如无解药,片刻后即瘫软无力,绝难出洞矣。附解药一丸秘方一份于石隙之中,速吞服。行功化开,无碍矣。

    我放下纸片,战战競兢的俯身于石缝之中果有抠出一个纸团,打开包裹的纸团,见上面写满了文字,估计是他所说的配方。我无心去看,捡起里面一粒蜡封小丸,捏碎蜡皮,里面是一粒花生米大小的黑色药丸,我想也不想,丢进嘴里,一仰头吞了下去,然后盘腿坐下,调动内息,气行周天,渐渐的竟然入定。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才从入定中出来。试着伸手动了动,并无不妥,连先前的寒毒地减轻了许多。我暗自庆幸,心情舒畅的站起身子,将地上的两张皱巴巴的纸片也放进木匣里。

    这可是一匣子的宝贝,无论是那一张小小的地图还是那一块不大的沉香。难怪会藏得如此严实。尤其是羊皮藏宝图,不用去猜,干百年来肯定不知有多少人为找到它耗尽心智,又有多少人为找到它而命丧黄泉?想不到它却是被人藏在这个荒庙之下。

    我估计就是有人知道藏在这里也没办法找到,这个洞中洞入口那么小,除了像我这样的细伢子,身子稍大点就进不来,也不敢进。除非他功力术法都极精深,还会缩骨术。

    想到这些我猛地回到现实:现在我是进来了,可是从哪里才能出去呢?

    也不知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我现在急迫的是要出去。

    这间石洞肯定有出口。原因是癞蛤蟆不见了,我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是因为我感觉失灵,可是现在我连它那特有的阴寒气息也感觉不到,证明它已不在洞内,肯定是溜走了。它的身体那么庞大,不可能随便一条小缝隙它就能溜得出去。

    癞蛤蟆确实是溜走了。我估计它引我进的目的是想在小洞之中以幻影搅乱我的心神,趁势致我死地,不料它弄巧成拙,被我识破后,非但没能致我死地,我进洞后还得了圣物神器——沉香,这下它不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