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池春-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4章死心

    襄元因他的这一句话,登时就变了脸,先前眼底的不忍和心疼,也全都不见了踪影。

    监视二字何其难听,倒把母子间的情分都不顾了。

    为了什么?

    就为了一个区区谢池春吗?

    她语气冷然,透着十成的不悦:“监视?我是你母亲,你就是这样同我说话的吗?你小小年纪……”

    她兀自顿了下。

    哪有什么小小年纪,卫箴必定不服气的。

    是以她干咳两嗓子,转了话锋:“你一个人住在外面,我有多少的不放心,现如今你叫个姑娘,堂而皇之的住在你府上,外人看来,要怎么说你?”

    她一面说,一面又冷哼,再开口时,对谢池春不满到了极点:“她也不是个好的,不然也不会安心的在你那里住这么久!”

    他对谢池春的想法和心思,没打算隐瞒过任何人,可唯独不愿在爹娘面前表现的太多。

    他府上的事,从前没想过,事无巨细,竟都是逃不过母亲的一双眼的。

    原本卫箴打算等时间再久些,再慢慢的同母亲说谢池春的事儿,况且她自己现在稀里糊涂的,明明有心,又怕了他一样……

    卫箴做了深呼吸状:“母亲何必这样呢?儿子即便孤身住在外面,也能把自己照顾好,能把身边的事情处理好,母亲这样……”

    他面色微沉下去,话音也收了下,须臾又重新开口,只是前面的话不再说了:“她已经几次请辞,是儿子没叫她搬出去,跟她没什么关系。儿子是什么心思,母亲不知道吗?”

    他一声反问,反倒叫襄元僵在了那里。

    她急着指责人家姑娘如何不知检点,却忘了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心性。

    这京城中,什么样的好姑娘没有,怎么偏偏就是这个谢池春,入了他的眼,叫他高看呢?

    襄元从前也是眼高于顶的,对于谢池春这样的人,即便当年她救过皇帝,襄元也是不会看在眼里的。

    没了解过,甚至连她长得什么样子,襄元都不知道。

    眼下卫箴这样一说,她眉心一紧:“你这是在告诉我,你看上了她?”

    卫箴站在那里没说话,直勾勾的盯着他母亲看。

    襄元一见他这幅样子,还有什么好问的?

    可正因为如此,才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一个劲儿的大口喘气,显然是气极了:“她有什么好?是有倾国倾城之姿,还有出身高贵落落大方,叫你这么看得起?她一个姑娘家,成天扎在男人堆里,你那个北镇抚司,是个什么去处?肮脏的、阴暗的,她接触的不是一天两天。怎么着?人家说娶妻娶贤,你是打算怎么样?”

    她又冷呵,极其不屑:“往后你们两个大眼瞪小眼,心思各异,你揣测她,她算计你的,这是过日子呢?”

    卫箴一早便知道,要母亲接受她,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他才想着慢慢来。

    母亲要的,是如褚娴那样的——容色不必十分过人,可一定属上乘,出身好,举止优雅,端淑贤良的大家闺秀,能持中馈,辅佐内宅,做个贤内助。

    而阿春与母亲的这个要求,显然相差甚远。

    但是他今日一定要把话说明白,不然凭阿春在他府上住的这些日子,母亲就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整治她。

    母亲从前是如何在人前行走的,他不知道,可多少有所耳闻。

    铁腕的襄元长公主,对于忤逆她的人、不顺从她的人,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

    “母亲,这是儿子自己的事情,母亲就不能不插手吗?”他抬眼望过去,果然见他母亲又倒吸口气,于是他略微抿紧了唇角,“儿子是常年在外行走的人,要个中看不中用的大家闺秀,摆在家里,是为了好看的吗?母亲要个能辅佐内宅的,大嫂已经足够了,原本就不必指望儿子,将来就是成了家,儿子一样是住在外头单过。既然是这样,母亲何必要强求?非要找个儿子不喜欢的,叫儿子不情不愿的过一辈子,这就是母亲想要的吗?”

    这话说得太重了。

    这天底下,没有为娘的不要孩子好。

    卫箴长这么大没吃过苦,从来都是别人照顾他,饮食起居,他没沾手过。

    在襄元的心里,并不是一定要个什么高门出身的大家闺秀,却也一定不能是谢池春那样的。

    她倒不是说谢池春就如何不好,虽说不了解,可能在锦衣卫待这么多年,还升了官儿的人,至少不会是个很糊涂的人,大概有勇有谋四个字,也是当得起的。

    然而问题就在于,卫箴话里话外维护她,喜欢她,将来想要和她过一辈子,而她那样的姑娘,哪里是能够过一辈子的?

    一辈子很长,长到卫箴在这个年纪,根本就不敢想象。

    她走了大半的人生路,不可能叫小儿子一条道走到黑,回头后悔莫及。

    “你就是说破嘴皮子,这事儿也没可能。”襄元翻了个白眼丢过去,对他所有的话,都像是没听进去一样,“婚姻大事,从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由得你自己了?就算我跟你父亲不做主,将来也少不了太后或是陛下与你一道赐婚旨意,你还能跑的了?现在年轻,动了些心思,或是经不住诱惑,或是觉得这姑娘与你所见皆不同——”

    她又拖长了音调,嗤了声:“自然也是不同的。你往日所见,哪有她那样的。”

    “母亲!”

    卫箴咬重了话音,显然很不高兴。。。

    襄元撇撇嘴,知道儿子在兴头上,这时候说谢池春太难听,他只怕要翻脸,故而把两手一摊,没再数落谢池春什么,只是转了转话头:“你那点心思趁早收住,跟我说再多也没有用,我不可能点头同意,你就是说到太后或是陛下那里去,他们也不可能顺了你的意。”

    所以卫箴是负了气离开公主府的,临出门的时候,遇上他大哥,因他脸色难看,卫启到底不放心,就多问了两句,可他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话都没多说两句,就匆匆离去,引得卫启一阵不痛快,索性也就不再去管他了。

第五十六章:用意() 
第五十六章用意

    昭德宫召见郑扬,是在武安伯府案子了结的当天下午。。。

    实际上皇帝陛下给徐天章留了余地,至于徐奉是为了什么设这样的毒计,并没有对外宣布,但事情是北镇抚司查妥的,也就没人会提出质疑。

    结案后郑扬就立马到锦衣卫去找过卫箴,尽管卫箴一再的警告他,不要再私下轻易到锦衣卫来,可郑扬的脾气上来,哪里会理会这个。

    卫箴无意隐瞒他,凭郑扬的手段,早晚也会自己查出来,他早就疑心刘铭了,那徐奉和刘铭之间就一定有着某种关联。

    陛下都不想把此事再闹大,倒不如这时候把实情都告诉郑扬,也好叫他心里有数,掂量着今后的分寸。

    是以卫箴便将其中的内情,悉数告诉了郑扬知晓。

    郑扬这个人,从前坏事没少干,这几年静下心来,倒收敛了很多,也是实打实的敬重那些个忠义之辈。

    徐天章趁他离京参他是阴损,怂恿孙符弹劾他也是阴损,但当年那种境况之下,他能收养徐奉,一养便是十五年,连郑扬都不由打心眼里佩服徐天章。

    吴镇鸣的案子,是他一手经办的。

    军功累累的吴家,一夜落败,当初与吴镇鸣一同征战沙场的那些人,有谁敢站出来,替他分辨上两句?

    没有,一个都没有。

    其实徐天章也没有说过什么,可至少,他做了。

    故而他知道时,只是长叹了几声,什么都没有再多说。

    他也想,这次的事情,到此也就算止住了,刘铭背地里阴他,他早晚得从别的地方找补回来。

    但一直到昭德宫传召,才令郑扬心中警惕起来。

    也许事情,并不会到此为止。

    郑扬心情沉重的进了宫,又在昭德宫的门口等了很久。

    从出事之后,他先后在昭德宫吃了几个闭门羹,如今娘娘传召,他要进个宫门,仍旧这么难。

    看来卫箴想的也不差。

    权衡,制衡,这就是娘娘现在在做的事情啊。

    他自问从没起过二心,也没想过背叛娘娘,可到头来……

    郑扬这头正想着,徐贵妃身边的大宫女就已经迎到了外头来:“叫您等的久了,也是底下这些人不懂事,娘娘刚歇觉起来,她们也不知道迎您先进来,倒叫您在门口干等着。”

    这话说的忒假。

    刚睡起来,就传召他进宫了?

    郑扬心里清楚此举何意,可他又能说什么?

    做奴才的,哪有同主子置气的资格。

    于是他噙着笑说无妨:“你这么说是打我的脸,在娘娘跟前,别说等上半刻一刻的,就是枯等三五日,也是做奴才的本分。”

    那大宫女便只管笑,什么都不再跟他说,稍侧了侧身子,迎着他进了门来。

    徐贵妃是在偏殿和正殿相连接的小花厅里见的郑扬。

    昭德宫这地方,常年就给徐贵妃一个人住,是陛下偏爱她,高看她的皇恩浩荡。

    她见了郑扬进门来,面上是和善的,眼底也是一水儿的柔和:“许久不见你了。”

    郑扬跪下去,正正经经的拜了个礼:“是奴才不争气,在外头惹了事端,才这么长时间没法子到您跟前服侍。”

    徐贵妃欸了一声:“也怨不得你,你心里也甭怪我,先前得避嫌不是?”她一面说,一面叫郑扬起来坐着说话,“武安伯府到底是皇后母家,我有心偏袒你,可又怕皇后拿住了我不放,索性咱们主仆两个,先不要见面为好。现在好了,事情查了个水落石出,是他们自己家贼难防,同你没有任何干系,你该好好谢谢卫箴。”

    “卫箴是奉命办差的,况且您知道,他也未必瞧得上奴才。”

    郑扬低眉顺目的模样,看起来与往日十分不同。

    然则徐贵妃看在眼里,却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扬了音调:“我虽然不见你,但外头的事儿,还是替你操心了的,你几次三番去锦衣卫找他,他不是都见了你?你又到他府上去,他也没避不见你不是吗?瞧得上还是瞧不上,你在外头当差久了,这点子事情,还不能分辨吗?”

    这是敲打!

    郑扬几乎下意识抬头看过去,可只一眼,又匆匆收回了目光。

    娘娘这是在警告他,他在宫外的一举一动,她都心知肚明。

    郑扬深吸口气:“奴才谢您。奴才今次惹了这么大的事儿,还连累您操心担忧,是奴才罪该万死。”

    “咱们主仆不说这个。”徐贵妃一摆手,眼底的柔善褪去三分,多了些许深不可测,“我叫明珠备了些东西,叫你进宫,是想叫你带出去,走一趟国公府,算是替我去赏赐的吧,只是叫内府去看赏,太戳人家痛处,你带着东西去正合适。世子妃的事儿,国公爷心中必定惊痛,你这趟去,好好劝一劝国公爷,人死不能复生,得想开点儿。”

    “娘娘?”郑扬侧目看过去,这回倒是没再把目光收回来,“这时候到国公府去,奴才怕国公爷多心呐。”

    “这有什么好多心的?当初郑氏赐婚世子,还是我在陛下面前提起的,他们两家自己也乐意,这个顺水人情,虽说过去这么些年了,国公爷总不至于就忘了吧?”

    郑扬至此才明白,事情果然没有结束,而这个无法终止,是源自于娘娘的不许。

    他从此事脱身,可以说是全身而退,再反观娘娘和刘铭呢?

    武安伯府是受到了重创不假,可外人多多少少会怀疑,这事儿往最深处查,是跟娘娘脱不了干系的,这样的猜疑,时日久了,是很要命的。

    而他又势必会怀疑刘铭,这也不是娘娘愿意见的。

    这时候让他去国公府——

    他知道内情,徐天章也一定知道,所以徐天章不会再攀咬他,毕竟他和徐奉之间,还有这么个血海深仇,徐奉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他郑扬的人。

    但是其他人呢?

    国公爷子嗣算不上稀薄,可掌上明珠就得了这么一个,郑家嫡出的姑娘,在这个年纪,一尸两命,这笔债,国公爷会算到谁的头上去?

    郑扬觉得浑身一抖,头皮一阵发麻。

    娘娘这是要他,难以在京城立足吗?

第五十七章:无意为难() 
第五十六章:无意为难

    郑扬出宫的时候,遇上了刘铭。

    刘铭如今在宫外有差事,但每天都要到昭德宫去给徐贵妃请安,彰显他的孝心,徐贵妃默许了每日入宫,连陛下都没多做过问。

    郑扬的身后跟着几个小太监,手里还抱着从昭德宫带出来的东西,那是要送到国公府去的。。。

    刘铭一眼瞧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