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妇再嫁-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被你认出来了,这可真是他乡遇故知呀!”卖弄了一下书袋子,玉娘大剌剌地坐在桌前,没有一点自觉,“你们什么时候来京城的?我都没听说,如果知道了,一定会去你们家拜会一下,不管怎么说,咱们都是一个地方来的。”

    秀姑淡淡一笑,“玉娘你不是江南人氏吗?”

    “江南?”玉娘耸耸肩,“我也不知道我是哪儿的人,只知道自己很小就被爹娘卖到了江南,吃尽了苦头。本以为要跟着周举人一个老头子过一辈子了,没想到机缘巧合认识了我家老爷,而周举人为了巴结我家老爷,就把我送给我们老爷了。幸亏如此,不然我还过不到现在的日子呢,锦衣玉食,有滋有味,可比跟着他快活多了。”

    寥寥几句话,道尽了自己来到首都后的遭遇。

    玉娘为此感到得意,一边说,一边让廖掌柜把新首饰给自己送上来,豪气地对秀姑道:“你随便挑,看上了什么,我送你,一千两银子我都送你,我现在管着我家老爷的梯己,最不缺的就是钱了。我家老爷对我可好了,我生了他唯一的儿子,他啊,什么都紧着我花。”

    秀姑摇了摇头,“我不过是平头百姓,偶尔买一两件首饰作为点缀就罢了,哪里买得起上千两的首饰?多谢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心领,就是不接受玉娘的赠送。

    玉娘听她这么说,也没强求,“不要就不要,你们家日子可比周家过得好多了,谁不知道张家当时下聘时,给你买了金首饰,虽然最后因为云家当掉了这些首饰。”

    钟娘不知玉娘到底是什么人,一直静静坐着没插口。

    虽不知道,但能看出玉娘就是个得势而猖狂的。

    吏部侍郎,是李素吧?早晚会被当今清算,光靠李素的一年的俸禄和各项奖励、各项束修和三节两寿、冰炭敬等收入,也买不到玉娘这一身行头。

    穿着打扮看起来是乱七八糟,但一件件都价值不菲。

    玉娘挑选首饰时,注意到了旁边的钟娘,眼里顿时闪过一丝惊艳,“苏秀姑,这位娘子是谁啊?你到京城后认识的人吗?”世上居然有如此美貌的女子?简直让人不敢置信,身上有一种让人迷惑不解的气度,既似少女,又若美妇。

    不等秀姑开口,钟娘就抢先道:“是啊,我是秀姑进京后才认识的人,我很喜欢秀姑,所以就一起来给儿媳妇买首饰。”

    她是给儿媳妇买,秀姑是给未来的儿媳妇准备。

    壮壮已经到了娶亲的年纪,虽然当初老张和张硕对外说什么十亩地一点银子什么的,但是家庭条件逐渐转好,怎么可能真的分他那么一点家产?就是秀姑也不愿意。聘礼应该早早地准备起来了,以免到了跟前就手忙脚乱。

    后来,秀姑无不庆幸自己现在的英明决策,因为壮壮的婚事太突然了。

    张家就是普通老百姓,玉娘不认为秀姑能结识什么大人物,听钟娘这么说,也没追问的意思,只把眼前选中的首饰一扫而光,阔气得真让一般人眼红。

    秀姑和钟娘都不是一般人,倒不至于那般叫人笑话。

    买下自己看中的首饰,玉娘还没满足,秀姑就和钟娘结账告辞了,坐在回家的车上,钟娘才把吏部侍郎李家的情况告诉秀姑,包括这位玉娘嚣张跋扈的底气。

    “原来如此,就不知道周举人怎么样了。”

    钟娘笑道:“小人物而已,你想知道,我叫人打听一下就是,应该依附李素为生。”

第156章() 
袁家在京城有些年头了根基不浅。

    虽然比不上陪同开国皇帝一起打天下的那批勋贵但也有自己的人脉袁子羽科举出身有不少同年同窗又有不少同僚加之他官居要职家里常和霍家走动,谁都愿意给他几分面子,打听吏部侍郎小妾之前主简直是手到擒来的一件事。

    玉娘是被周举人送给吏部侍郎李素的李家上下人尽皆知。

    钟娘打发一个口角伶俐办事利索地小厮接触到李家管采买的人,很快就查到了周举人的下落和现在的境况。

    如他们所猜测的那般,周举人现在全靠依附李素这位吏部侍郎生活。

    估计是因为周举人献妾有功李素大发慈悲派人给周举人安排了一个一进的小院子用作居住之地,另外还赏了两个小厮和两个丫鬟伺候他每个月派人送五两银子的供给。

    说是丫鬟其实是李素没名分的小妾。

    玉娘精明厉害一朝得势就把李素后院中的姬妾撵得一干二净据说连一件好衣服好首饰都不准她们带走,念在周举人让自己享福的份上她建议李素把长相最标致且在自己刚跟李素时和自己争斗最激烈的两个小妾送给周举人。

    其心思之恶毒,可见一斑。

    周举人是一科举上不得志的老叟而两个小妾最大不过十七八岁。

    周举人当初敢收县令大人名义上的美妾玉娘自然不在乎新妾是不是跟过李素,反而觉得很得意,毕竟不是人人都能睡到吏部侍郎的小妾。

    唯一让周举人不满的就是五两银子太少,根本不够他的开销。

    如果是别的举人老爷,年轻有为,定有许多人捧着银钱送上门,可惜周举人年纪大了,志气消磨得差不多了,又做出和李素交换小妾之事,就是有金山银山的人也不愿意投资到他身上,“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话都不能用在他身上。

    虽然小妾身份下流,总是被文人雅士当作物品一般送来换去,但是在真正的读书人眼里,这种行为何止是不体面,简直是不堪之极。

    夫妻和睦恩爱与否,反倒是一种考验读书人品德的方法。

    周举人过得好与不好,和张家无关。

    秀姑整理好买下来的首饰,作为壮壮将来结婚时下聘之用,又把昔年获赠的绸缎挑选一些依旧灿烂如新的出来,和首饰一起放进柜子里。

    这种最上等的绸缎,繁复华丽、清新淡雅兼而有之,确实是不会过时,依然盛行于市。

    钟娘婆媳出门或者平常穿的衣服中,既有流行的新式花样绸缎,也有旧时候的上用绸缎,没有人因为她们穿旧料子做的衣服而笑话她们,反而还有一些大户人家暗地里特意求购这种几十年前风靡一时的上好衣料。

    首饰、绸缎、聘金,算是聘礼中顶顶重要的东西,糕饼羊酒之类临时置办都不迟。

    他们家根基浅薄,也弄不来特别贵重的古董做聘礼,自然不会为了面子就刻意高价购买,以他们的眼力,还怕买到赝品呢!

    张硕回来见她翻箱倒柜,又看到桌子上放着以前送给她的首饰,忍不住问道:“你把这些东西都翻出来干什么?是想把金子炸一炸吗?”

    在老家时,秀姑很少佩戴首饰,以至于年久失色。

    不过,她现在喜欢翡翠,喜欢得不得了,早就不在意金珠首饰是否陈旧的问题了。

    秀姑点头道:“整套的首饰我想选两副镶嵌宝石或者玉石玛瑙的出来,请金匠炸一炸。有珍珠的就算了,年老珠黄形容的就是珍珠,送出去不好看。壮壮年纪不小了,咱们该准备聘礼了,免得事到临头手忙脚乱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些首饰都是你的,哪能用你的首饰给壮壮当聘礼?”张硕不同意,“咱们家就是平头老百姓,尽力而为就行,用不着大肆铺张,相信壮壮在咱们跟前站着,他也会赞同我的意思。等壮壮的终身大事有着落了,我再努力赚钱给小野猪和麒麟儿娶媳妇。”

    秀姑掩口笑道:“话别说得那么满,咱们孩子都很好,谁也不能保证将来是你挣钱给他们娶媳妇,还是他们先闯下一番事业,反过来不用你操心。”

    “那我倒希望是后者,咱俩不用操心,还可以享享子孙福。”

    秀姑拍他胳膊一下,“看你说的,他们挣来是他们的,你给你的心意,重不重视孩子以及他们的媳妇儿,全看咱们的所作所为。不说了,快去洗澡,热水都烧好了在锅里,哪天没事的话,咱们俩出去好好地转一转,见识一下京城的风光。”

    张硕自然满口答应。

    作为平头百姓,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出入市井毫无顾虑。

    年关在即,京城热闹得不像话,各地官员纷纷进上,他们人不到,进上之礼却是得逢年过节按时送达,珍宝阁古董店之类的店铺生意特别红火。

    小野猪拜了师父,做父母的自然要准备三节两寿的礼物。

    张硕和秀姑在店里买齐东西,又去书肆买纸笔,秀姑绣花累了的时候也会看看书,练练字,尤其是不敢在丹青之道上疏忽,这些都能用在刺绣上。

    正结账时,风轻雪无意间看到窗外飘起了雪花。

    细细碎碎的盐粒一样,稀稀疏疏地落在地上。

    京城属于北寒之地,大风凛冽如刀,吹得人脸颊生疼,这才几天,又开始下雪了。

    “阿硕,拿好东西咱们回家,免得雪下大了。”他们出来时天气虽然阴阴沉沉,但是并没有下雨下雪,所以就没带伞。

    张硕提着东西,掀起门帘子,外面正好有一个拱肩缩背的老头儿准备掀帘子。

    既然帘子已经从里面掀开,老头儿就放下了自己的手,清了清嗓子,抬起头,看到衣着整洁依旧高大魁梧的张硕,忍不住脱口道:“你们怎么在这里!”

    不偏不巧,来人正是周举人。

    秀姑暗叫一声晦气,这可真是狭路相逢,就不知道谁是勇者。

第157章() 
显然勇者不是周举人。

    所谓财大气粗有钱有势的人总比普通的气势更壮一些而没有钱势又没了志气的人便若没了骨头一般神虚气弱。

    张硕夫妇和周举人就是这样的情况。

    张家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是背靠袁家壮壮读书有成小野猪拜师霍家又与王家稍有来往,在市井之中声势自然壮些,而周举人郁郁不得志看起来就是灰头土脸,脱口质问张硕之后,张硕还没怎么着他他自己就倒退了两步。

    张硕看他一眼似笑非笑地道:“这里又不是周举人的地盘,我们为什么不能来?”

    周举人虽然气弱但他自诩读书人清贵而自己又是读书人中地位极高的举人老爷远远不是张硕一个屠夫所比拢了拢磨掉灰鼠皮风毛的袖口色厉内荏地喝道:“此地乃是书肆,清贵之地哪里由得你一个杀猪宰羊的屠夫自由出入!”

    说话之时,周举人嫉妒非常心里似冒出了一团火焰。

    张硕且不说了衣着打扮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不过青绸袄羊皮袍,一色半新不旧。

    可他周家休弃之妇年纪老大了却穿着红袄绿裙,非锦即缎,更披了一件大红猩猩毡的斗篷,罩着雪帽子,腕上一对通体翠绿的翡翠镯子与发间两根同色同地翡翠簪子莹然生光,其价值更在衣裙之上,处处彰显出一种优雅华贵的气派。

    苏秀姑若和张硕居住老家也就罢了,无论日子过得如何红火,周举人远在千里之外,看不见心不烦,偏偏他们来了京城,又出现在自己眼前,实在是难以忍受。

    张硕冷笑道:“书肆朝南开,谁人不能进?太、祖皇帝都说‘英雄不问出处’,常说人人平等,故而废除许多旧规矩,令许多人得以参加科举,不受出身的限制,你觉得你自己可以凌驾在太、祖皇帝之上?”

    来到京城之后,张硕常与市井之人打交道,听到许多广为流传的太、祖遗言。

    张硕向来精明强干,自然谨记在心。

    有些话,在遇到某些事的时候就是金口玉言,御敌之物。

    周举人的脸立刻就白了,惶恐之至,引出书肆中一些人的讥笑之声。

    张硕懒得理他,对秀姑道:“娘子,咱们走,再滞留下去只怕就要下雪了。我昨儿杀牛给咱家留了两根牛腿骨,早上使唤婆子炖了,中午吃锅子。”

    锅子就是火锅,早已普及。

    夫妻俩到家,果然细细碎碎地下起了雪珠子。

    阿麒和阿麟一对双生子穿着一模一样的锦袄棉裤,戴着银项圈缀银锁,仰着一模一样的小脸蛋,各自张开双手来迎接他们。

    “娘,我吃了一大碗饺子!”阿麟先开口。

    阿麒不甘示弱,紧跟其后:“我吃了鸡蛋羹,好吃的鸡蛋羹。”

    秀姑摸摸他们戴着虎头帽的脑袋,轻笑浮上脸,看起来十分娇美,“阿麒和阿麟都好乖,走,咱们去屋里,外面冷,冻坏了阿麒和阿麟,娘会心疼的。”

    阿麒和阿麟一个拉着她的左手,一个拉着她的右手,笑嘻嘻地跟着往堂屋里走。

    张父本来站在屋檐下看着两个小孙子玩耍,见他们进屋,也便随之而入,问张硕买齐各处的年礼没有,得知买好了,就嗯一声,道:“既然买好了,就带小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