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棍贾赦-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与人做了交易,她自愿献出一魂,让本道帮忙除了你宝贝儿子,四爷还有什么想问的?”

    “……”他的回答简直超出了胤禛的预料,本来设想过许多种可能,是额娘或者乌雅家,怎么也没想到起因是一场交易,他其实不属于任何一方。胤禛没接话,对方又笑了几声,“既然没有问题,你就去死吧!”他瞬间放出阴魂对四爷出手,冲到跟前却直接装了个魂飞魄散,养了好些年的阴魂就这么没了,鬼牙子也受了重创,他直接喷出一口血来,不可置信的盯着胤禛,他被一道八卦护在后面。

    “天人合一!是天人合一!”鬼牙子连跑路都不敢,直接就跪下来,颤抖着说,“我瞎了狗眼才做出这样的事,道尊绕我一命!”

    贾赦还是那副神情,随手撤了八卦符看着他问:“是谁同你做的交易?为什么要潜伏在德妃娘娘身边?有什么目的?”不用逼问,不用上刑,鬼牙子毫不犹豫的就说了。

    “是四阿哥府的乌雅格格,她自愿赠一魂与我,托我为他除个人。跟着德妃娘娘是方便做事,有紫气保护也能少许多麻烦……”见两人都没有防备,鬼牙子突然发力,用压箱底的阴将杀向贾赦,大老爷直接从袖袋里抓出四张符,抛出去,然后嘴里快速念了几句。站在他旁边的四爷心都悬到嗓子眼,他就看到冲过来的那个浑身泛着红光的鬼魂被困在四道柱子之内,冲不破逃不掉。鬼牙子是做了两手准备的,祭出这员大将,要是能成功偷袭干掉贾赦吞噬他三魂七魄,自己铁定也能冲破天人合一之境,若局势不对,用它拖着还有机会跑路。鬼牙子想跑,贾赦直接爆掉那只阴将,然后结了个卦印远远朝他拍去。

    无论修什么,越往上差距就越大,普通人只能被称作道士,进入天人合一之境以后就成了道尊,往上还有什么境界不曾听说,凡人修道至多只到这里。

    一炷香时间之前还在想用什么方法吞噬贾恩候魂魄的鬼牙子,就这么死了,除了贾赦和四爷之外,没有任何人看到,那道卦印轻飘飘的落在他身上,却直接把人打了个魂飞魄散,就连身体也消亡了,灰都没留下。

    完全没想到的剧情,胤禛满脸惊愕,贾赦却淡然地说:“亏得他是邪道士,卦印才会如此有用,若是正道的逆徒,还真没有这么容易。”

    胤禛转头看他一眼,嗯了一声。事情好像是解决了,他却没觉得轻松,这道士已经化了灰,想追究也不能。平白无故没了人,还是额娘的心腹,宫里不知会闹出怎样的乱子。

    他们没再继续耽搁,又转身往乾清宫的方向去,回到宴席上,有不少人都多看了胤禛和贾赦一眼,却不知是说了什么。就有人觉得贾恩候是不是被太子收买了?众所周知,四爷是太子的人。这种想法刚萌生,立刻就被推翻,他和大阿哥、九阿哥的关系也不错,这几位可不是同一阵营。大臣们在暗自揣摩,妃嫔也斗得欢腾。

81第081章:() 
  鬼牙子魂飞魄散肉体也没留下;他消失得干净;德妃因为关注着康熙跟前的事;没能及时发现。胤禛坐回十三阿哥身边;康熙儿子太多,阿哥们列了两席;至于座次;除了太子是固定的之外;别的都不是刻意排。四爷方才坐下,就有兄弟凑过来;正是老十;因为贾赦做了中间人,九、十同胤禛的关系也有了缓和,他们学会了公事公办私事私谈,见了面也不似从前那般拘禁,胤禟在背地里被人称作毒蛇,他工于心计下手狠辣,要想同老四真正建立兄弟感情,非一朝一夕之事,胤俄则不同,在阿哥这个团体里头,他是异类,学问只能说一般,拳脚功夫倒是不错,仅限于单打独斗,要是双方带兵士对垒,胤俄那方的人分分钟就要被屠戮殆尽,他不是蠢,是太实在……都说毒舌九、草包十,虽然不完全准确,也不能说是空穴来风。

    老十因为他坦率的言行,很快就得到了四爷的承认,虽然没到老十三这样的程度,与其他兄弟比已经算是亲近之人,别人还在瞎猜,他就直接开口了:“四哥您同恩候先生说什么?出去这么大会儿。”

    他一开口就有人摆出了瞧热闹的心态,尤其是三阿哥胤祉,勾了勾嘴角,露出些许笑意。老四虽然不被德妃喜欢,他在兄弟之中的身份却很特殊,毕竟是孝懿皇后佟佳氏抚养的,算是半个嫡子,身份比其他阿哥高了几许。当然,老十也不错,他的额娘是温僖贵妃钮枯禄氏,虽然早几年就殒命,让胤俄在宫里混得有点尴尬,身份倒是摆在那里。

    同孝懿皇后佟佳氏相比,温僖贵妃要更会做人一些,平日里深居简出,同别宫妃嫔往来不多,不摆架子,也不去别宫劫人。

    无论在什么环境,甭管是前朝或者后宫,都有个规律,一般而言,地位相仿的人会相互排斥两看生厌,相差稍微大点羡慕的成分就会远远多于嫉妒。佟佳氏先死几年,她走后,后宫之事说是由温僖贵妃钮枯禄氏主持,实际是德、荣、惠、宜四妃管着,有重要的事才会请她裁断,同先前什么都要管的孝懿皇后佟佳氏相比,温僖真是再和善不过,宫里头仇视她的人很少。

    钮枯禄氏死在康熙三十三年,如今已有八年的时间,十阿哥胤俄虽然没了亲娘,日子过得倒还不错,他那德行,基本不会被人当做对手,自然也不用做靶子,四妃还喜欢通过关怀他来展现自己的宽厚贤德。一定要说的话,他就是口头上被人可怜了几句,日子还是一样的过。

    这么想,由他开口倒是很合适,不仅是同席的阿哥们,挨着几桌也都竖起耳朵,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与其由着她们瞎猜,不如把话摊开来说,胤禛是聪明人,听到问话的同时他就看向老十,说:“问了几个风水常识罢了,近来总觉得有些困顿,给太医看过都说身康体健没什么问题,我不放心,便让贾恩候帮着看看气色。”

    他这么说,胤俄点点头,“依我看,四哥你是太过操劳,本事大,做的事就多嘛。”

    话说得没错,某些人却不高兴,胤祉挑眉道:“这话说得不对,若说能者多劳,皇阿玛和太子二哥才应该是最辛苦的,怎没像四弟这般?”别说被拿了话柄的十阿哥本人,边上其他人脸色都变了变,本来不是个大事,同胤俄相比,胤禛的确能算得上能者多劳,被他这么一比较,显得老四很弱一样,胤禛会做实事,却不会在这种地方卖弄小聪明,他没有接话,想直接带过去,老九和老十三却不依。

    只需要半只脚踏入官场,就应该知道,阿哥们拉开阵型划分了好些小团体。

    譬如太子、四爷、十三爷。

    又好像八爷、九爷、十爷。

    ……

    惹上这些人大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老九就不客气的回道:“三哥何必呢?十弟性子莽撞,说话不用脑子想这事众所周知的,你私下里说他几句便是,何必在这种场合挑起事端触皇阿玛的霉头。”

    他算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与之相比,老十三就猛多了,一句话将胤禛漂白:“三哥读了那么多圣贤书难道不知‘劳’也分两种,一为脑子,二为体力。皇阿玛是咱们大清朝的掌舵人,太子二哥是储君,他们更重要的是掌控全局,精通用人之术,至于细小的问题就要交给六部来解决。四哥可不像您,编历法可以算作是做学问,户部那是什么地方?那是掌管全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和一切财政事宜的地方,事物繁杂。这是个需要与人打交道的地方,谁都清楚,做事情容易,做人难……四哥不仅要操心户部许多决策,还得身体力行,会这样实属正常。”

    大臣们真是感慨万分,谁也想不到,十三阿哥胤祥竟然有这样好的口才,能将胤祉那番找茬的话尽数挡回去,完全没有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情况发生,他表现得冷静极了,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真是人不可貌相。

    说起十三阿哥,他们更容易想到的两个字是“侠义”,胤祥不仅勇猛,还是重情义有原则气魄之人。他性格与老十有相似之处,都是成天乐呵呵,开朗之人,说话做事也不拘小节,他只是不愿意过于约束自己,并非无脑之人。

    胤祉的脸色就阴郁了两分,也不知是中了什么邪,以前针锋相对的两群人如今竟融洽起来,想挑拨两句反而惹火烧身。三阿哥知道赢不回场面了,就顺势下台阶,同时又射一箭:“四弟这般做兄长的如何放心?依我看还是向皇阿玛告假回去调养些时候,身子重要。”这才是真正两难的抉择,若胤禛同意这个说法,身体稍微抱恙就要休息,康熙还敢给他安排事情?若是驳回去,又会显得重权重利,为了将户部抓在手心里连命都可以不要。

    这种问题不说起什么事儿都没有,但凡提起来,怎么选都里外不是人。

    阿哥这几桌离康熙的龙椅不远,气氛一僵持,上面就察觉到了,提出来的是宜妃,她是最不怕得罪人什么话都敢说的:“那边是怎么回事?瞧着气氛有古怪。”她就是说给康熙听的,这么会儿功夫就要被这些卯足了劲在如此场合宣示自己在皇帝心中地位的女人们烦死了。高位妃嫔要稳得住,别为了一时的风光让人诟病,这才是四十九岁的生辰宴,明年才是现实荣宠以及后宫等级的地方。四妃六嫔也罢,在后宫里头好歹能排上号,算是个角色,至于连数额都没有限定的贵人、常在和答应……低调才是生存之道,否则还没出头就得被人摁死。

    宜妃毕竟是郭络罗家的贵女,就算性格里头有爽直泼辣的成分,并不代表她会在一切场合显摆自己,本来想看看歌舞,越临近龙椅却是乌烟瘴气,那些个妃嫔对奴才任打任骂脾气坏到极点,到了万岁爷跟前就都小鸟依人起来,起初是用看戏的眼光在看待这事,多一会儿就没趣了,正好见到这一幕,宜妃就引了话,果然,四妃全朝那边看,康熙还直接开口了:“在说什么?也让朕听听。”

    ……真是救星。

    胤祥就从自个儿的席位上走出来,到中间跪下,说:“皇阿玛明鉴,三哥因为体恤四哥在户部事务繁杂,恐怕过于忙碌亏了身体,希望能帮忙分担。”

    康熙表情显得很古怪,他还没说什么,胤祥又补充道:“依儿子看,编写历法也不是小事,三哥一定要帮忙的话,还是分一些容易上手的事情出去。”胤祉应该拒绝的,片刻的犹豫让他失了时机,康熙瞥了他一眼,问:“老十三你却与朕说说,什么是容易上手的事?”

    换了别人回答这种问题要再三掂量,胤祥想也没想,就说:“好似为国库收账,核查全国的户籍之类……虽然做起来琐碎繁杂,不费脑子,也不容易出事。先前四哥去收账,有些个大臣觉得他态度不好恐怕还不配合,要是换了三哥,读的书贼多,学问高,又会说话,铁定能不费吹灰之力达到预期的目的。皇阿玛您也说过,《孙子兵法谋政篇》里头有句话,‘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用在这事上也很适合。四哥为人方正,鲜有圆滑之处,虽然也能将欠账讨回,过程却很坎坷,对方还不高兴;换三哥去,将孔孟之道抬出来,好生说道一番,轻轻松松就能将银两收回来……”这不是在开玩笑,老十三说得很认真。

    别说,康熙从前真没想过还能这样,仔细琢磨倒是有意思。老四就是太直,不会说好听的话,也鲜有变通的时候,认准了路不撞南墙不回头。做皇帝的喜欢这种没有花花肠子会办实事的臣子,换做是亲儿子,那感觉就矛盾,做父亲的都希望儿子能好,做皇帝的却不希望儿子太好……太过完美总会让人心不安。这一点从太子身上就能看出,最近几年康熙对他的宠爱已经大不如前,毕竟是年近而立之年的皇子,又是他的元后所生,阿哥之中身份最高者,名正言顺的储君。他作风越硬朗,魄力越足,交好的臣子越多……反而让康熙感到不安。

    正是因为想抑制胤礽的势力,康熙还有意在提拔其他儿子。

    让老大手握军权,老三在文人里头打响名声,老四管着全国财政,老五进兵营历练,老八也开始接触到朝廷之事。虽然拆开来看都不能同胤礽抗衡,总归能形势平衡一些。

    胤禛的性格虽然不讨喜,有大事要安排的时候康熙却都不会忘了他,不客气的说,这是真正做事的人,不会天天吹嘘炫耀自己。本来,在康熙的认知里,老四才是真正适合去收账的人,他拉的下脸,能够毫无心理负担的得罪人,也不会在事后抱怨什么。

    老十三这么一提,康熙才发现,自己陷入到误区之中,他从前总觉得讨债就是注定要得罪人的事,谁能扮得了黑脸谁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