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棍贾赦-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日粗粗看了两眼心里并不十分明朗。”

    “……几个月前,额娘就好像返老还童一样,一天天年轻起来,竟似回到了二十年前,我想着恐怕是同这事有关,正常人怎么能违反生长规律?”

    “您这么说也有道理,邪道士的确有许多法子永葆青春,不过,这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我给您举个例子就好懂了,若一个人有七十年的寿命,用邪术回到年轻时的模样,或许就只能活到五十岁甚至更短,邪道里面有许多人都用这样的法子,他们不怕早死,因为有法子向其他人借命。”

    说到借命,四爷心里就有了波澜。

    “若是阳寿尽了,用这种法子还能继续活下去?”普通人恐怕感觉不到,对上位者而言这有极大的吸引力,胤禛一问贾赦就明白他的意思,点头说是,瞧他心动了才补充道,“借来的命毕竟不是自己的,想要延续本来的态势很难,虽然能活着,具体怎么活谁也不清楚,若是两命不相容,那简直生不如死……在长生不死面前,这些都不算什么,我想说的是,若是用了这样的邪术,死后再投胎进什么道有什么命就不好说。”

    他这么说,胤禛立刻就打消了原本的念头,不再纠结于这个问题,而是说:“可有法子化解?”

    “……的确有,能不能成功很难说,即便能,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不值当。”

    胤禛扭头看向他,“我是皇额娘养大的,对生母的感情本就弱半分,尤其在得知她并不喜欢我之后,母子之间更是有了鸿沟,无论怎么说,我是额娘生下来的,既然有这个机会,我就还她一条命,以后再做什么也能少几分顾虑,遵从于本心。”

    不愧是有帝王运的,这个说法真是对极了,四阿哥和德嫔之间的确没什么母子感情,他们相互膈应对方,即便如此,两人也是欠债的关系,乌雅氏生下胤禛,后者就欠了命,若是做出大逆不道的事,老天爷也不能忍,他要是借此机会还上了,以后真能松快许多。“您这么说,我就回去准备一番,在十五那日将问题一并解决,这回恐怕不止是放血那么简单,您有个心理准备。”

    都是爽快人,胤禛也不再纠缠这个问题,而是说:“你递信过来就为此事?”

    “不,在下有事想请四爷帮忙斟酌。”

    往来这么多回,交情也不浅了,胤禛将贾赦当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知己,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他端起茶碗品一口,让贾赦直接说。大老爷也不客气,直接说:“我同宁国府是什么关系您知道,就不多说,今日我得知一件事,我那堂侄媳妇秦氏是前朝皇室中人,崇祯的亲孙女。”

    噗——

    要不是修养好,胤禛这会儿已经喷了。

    得多淡定才能把这种事说得如此风平浪静,好像只是微不足道罢了,窝藏前朝余孽是重罪,吵架都是轻的。茶是喝不下去了,胤禛咳了一声,道:“到底是怎么个前因后果,说来听听。”

    这事贾赦已经想明白了,其实很简单:“我别院开张的时候您和好几位阿哥都来帮忙撑场面了,当时来的还有太子,我帮着测了个字,正是春。那字本来是极好的,可惜被秦字头压着不见天光,天作孽犹可赦,自作孽不可活,我就是太实在,果真提醒太子,让他注意姓秦的人,恐怕要坏大事。我猜想他是意外得知我那堂侄媳妇属前朝皇室,又听说她如今姓秦,就有了防备之心,让贴身太监拿着她的生辰八字过来,这才让我瞧出端倪。”

    太子知道的事处理起来有麻烦,好在他本事大,及早发现了这事,否则才要倒霉。胤禛琢磨一番,道:“他问的是什么?”

    “问秦氏对他可有妨害。”

    “你如何答复?”

    “说此人是女子,出身极好命途却十分坎坷,几乎不可能影响到他。”

    胤禛自幼就和太子往来,他稍微琢磨一番就大概知道事情会怎样,以胤礽的性格,对他有妨害的会立刻除去,若是没有的话,有七成的可能会禀告皇阿玛。前朝余孽是每个皇帝都忌讳的,无论多么英明伟大,贾家势必要被牵扯进去,宁荣二府保不住是肯定的,贾赦会受到影响,不过不伤根本,他的本事足够大,在皇阿玛哪里也很有信任度。

    “事情瞒不住,太子铁定会捅破,”不为邀功,也会用这个来吸引别人的注意然后借机做点自己的事,“要想尽可能的保全贾家,只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你亲自将这事说给皇阿玛听,让他相信贾家是无辜的,并不知道秦氏的来历;第二,由史太君出面,将她绑了送去顺天府,大义灭亲。不知者无罪,就算受点牵连,保全两府问题不大。”

    不愧是皇阿哥,想问题就是透彻,胤禛几句话就把问题点破,贾赦想了想的确是这样,比起自己想法子,二选一就容易多了,他并没有立刻做决定,而是向四爷道了谢,准备将这番话传到便宜娘那里,让她来琢磨。这种时候,任何的选择都有可能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与其自己来承担这个风向,不如推给别人。

    事关重大,贾赦没敢耽搁,将四爷送走之后又折返宁荣街,同史太君密聊了半个时辰,终于拿定了主意。

87第087章:() 
  史太君的选择的确很符合她的立场和性格。天地君亲师;君在前;亲在后;发现自家有前朝余孽举报是应该的;大义灭亲却不是什么值得嘉许的事,虽然能减轻甚至洗白府上的罪行;总会给外人一种心狠的感觉。汉人惜汉人;史太君不敢冒风险去顺天府捅秦可卿的刀子;理所当然的让贾赦将这事偷偷报上去,她反复提醒了许多次;尽可能的将罪责推到秦家身上;一定要让万岁爷相信贾家是无辜的,听她说完大老爷才点头道:“既然您把事情托付给我,儿子就算拼了命也要办好的,具体如何还得走一步看一步,这会儿也不好说。”

    这是很实在的答复,史太君心中宽慰,老大虽然有反骨,关键时刻还是靠得住,不像宁国府的,真真糊涂。贾代化走后,连着三代贾敬、贾珍、贾蓉,没一个有出息的。贾敬有科举运,中了进士不入朝为官竟然跑去道观里炼丹;贾珍和老大从前一个样,除了吃喝玩乐啥也不成,至于贾蓉,长得倒是面目清秀,实际就是个斯文败类,在生活上和他父亲贾珍一个样。

    细细想来,也并非是无迹可寻,贾珍同许多姑娘都扯不清,同秦可卿也有眼神上的往来,史太君又琢磨片刻,就将赖大找来,吩咐了几句话。

    贾珍和秦可卿已经曝光,只用琢磨如何解决便可,倒是贾蓉,也是个同女人家扯不清的,有这样的前车之鉴不查一查他史太君真不能放心。

    偷/情这种事即便闹开,也就是给宁国府多天两桩丑闻而已,至于说浸猪笼之类……那是做错事要付出的代价,不会牵连到其他人的事贾赦压根不关心,他没管便宜娘给赖大吩咐了什么,等管家出去之后,他才说:“儿子早先也说过,虽然分了家,您永远是我母亲。既然是跟着二弟,小事我也不便插手,这样的事却不会不管的。”

    的确有这回事,分完家之后贾赦说这样的话,那时虽有感动,史太君终究没有完全相信,如今想起来,心中真是愧疚不已。老大一直在改变,她却没有转变自己的念头,总是用旧的眼光去看他,主观的认为老大是个荒唐的,这种人能有严肃认真的时候?能做什么大事?

    错了,真是错了。

    史太君眼眶有些泛红,她看着大儿子说:“你很好,是我这做娘的不公允,我对不起你……若能顺利避过此次灾难,你就好生过日子,琏儿是个肯上进的,外孙女那边也多照看着,我从前没管过你,也拉不下脸给大房添麻烦。”

    她说出这样的话是真的释怀了,从前什么都计较,到了生死关头心境才会豁然开朗,钱财是身外物,儿孙自有儿孙福。三十年前,贾家多风光,宁公贾代化、荣公贾代善都是得万岁爷信任的肱骨之臣,当初积攒了多少财富,以为是帮助贾家走向辉煌的基石,现在看来,真是没什么意义。宁公在京城里真算得上是个人物,他啥都好,唯独没生出靠谱的儿子,自个儿刚蹬腿儿,贾敬就去追求人生理想去了,压根没入仕途。宁国府交给贾珍来当家,生个儿子贾蓉,都是扶不起的刘阿斗。

    她从前是看不开,仔细想想,若是自己有本事,白手起家也没什么不可能,就好似老大,他就是靠着自个儿一步步混进京城权贵圈,同阿哥们交往不算,还在万岁爷跟前记了名,做什么都能想到他……

    有这样的能力,甭管出身如何,发达是迟早的事。

    若子孙有大才,一贫如洗不算什么。

    若子孙没本事,家财万贯也有败光的时候。

    她从前真是想错了。

    瞧她这样,恐怕是真的受了刺激,贾赦想了想说:“漂亮的话儿子也不会说,您更疼爱二弟我是知道的,人心都是偏着长的,不会在正中央,您没有苛待我,已经是很大的恩德……分家只是为了少些争执罢了,不是要彻底划断关系,二弟的事我不好指手画脚,你若有什么需要只管对儿子说,只要我能办到,都会尽力去做……好听的话我就不多说,既然拿了决定,我就回去准备一番,尽早进宫去求见万岁爷,省得夜长梦多。”

    史太君用手帕抹了抹眼泪,摆手让贾赦出去,她自个儿琢磨一会儿,就让鸳鸯去将老二以及媳妇王氏找来,想把这事说一说。

    整个贾家都知道,鸳鸯是老太太的心腹,让她办的事铁定都是很要紧的,她亲自去王夫人房里通知,正巧对方在同薛姨妈唠嗑,就把人晾在旁边,好一会儿才惊讶的说:“哟,鸳鸯怎么在这儿,可是母亲有什么要交代的?”

    作为旁观者,鸳鸯觉得,二房两口子真不是什么东西,贾政虽是官老爷,实际却怕事得很,至于王夫人,那就更虚伪,从前一个样,分家之后又是一个样,哪里称得上是和善人。她心里通透得很,却不好说什么,毕竟自己只是个丫鬟,主家的事不便置喙。鸳鸯笑道:“老太太让我过来通知您走一趟,有要事相商。”

    王夫人心里打了个转,女儿在宫里一切都好,只等生下小阿哥,提位份是迟早的事,宝玉做学问也勤奋了不少,老爷在工部一切都好,只是对自己有点冷淡,有好几日都在赵姨娘房里歇着,不过这并非大事。宫里头的贵人娘娘是她的亲生女儿,有这个筹码在,作为正房太太的自己还斗不过那贱人?无论怎么看都是事事顺遂,有什么可商量的?“可知是什么事?”

    鸳鸯是帮着史太君的,怎么会轻易同王氏透风,再说,贾赦过来说了什么她是真的不清楚,所有奴才都被打发出去,之后又请了珍大爷过来,他们都走了之后才让众丫鬟回到房里,老太太的情绪很激动,像是受了什么刺激,时而欢喜时而忧虑。“做丫鬟的怎么能过问主子的事,您过去自然就知道。”

    虽然已经拿捏住府上的大权,王夫人是个谨慎的,至少在老太太死前都不敢乱来。她从前倒是想过,老东西死了家产自然要落到她手里,大房能捞到什么?谁知道就闹出了分家之事,然后又接了万岁爷的圣旨,收回御赐牌匾不说,还说什么只要史太君死了这宅子就要被朝廷收回去……虽然贾元春得了盛宠,实际却没什么权力,还不能帮忙退回圣旨,在面对史太君的时候王夫人自然不敢过分,万一关怀不到位让人死了,万一把老东西气着,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且不说外头谣言会怎么传,这宅子要是真被收回,找个住处容易,她的脸面往哪里搁?

    也就是这样,鸳鸯才敢在她面前硬气,王夫人没再给脸色看,就让亲妹陪她走一趟,薛姨妈是什么人物,她没带着薛蟠离开贾府是害怕得罪人,贾元春正得宠,要是撕破脸指不定就怎么给宝钗下绊子……瞧着她和王夫人的姐妹关系好似没受什么影响,两人还是如从前那般的好,说有困难她也会递两张银票过去支援,实际只是面子工程。王氏有没有察觉到这个不好说,薛姨妈心里已经有了成算,如今不是告辞的好时机,只等有个机会她就要想法子脱离,至于宫里,宝钗带的银票也不少,以她的本事应该能混得好才是。

    薛姨妈想拒绝,贾家二房这边就是烂摊子,不掺和的好。她还没想到托词,鸳鸯就说:“是让二老爷和太太过去,像是有很重要的事说,您看是不是派人去通知一声。”王夫人这才真正重视起来,她亲自去了趟书房将这事说给贾政听,两口子一道往史太君房里去,到了之后就发现气氛很不对,房里连个伺候的奴才也没有,鸳鸯也没进来,她就守在院门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