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道-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蜡石质地蕴润,外表光洁。

    主要有图纹石、甜蜡等,尤其图纹石向为石友钟爱。

    潮安田东镇的平坑、伍全的石壁潭,登塘镇枫树员的大径坑、猪母窟等地,其多出产园林用的景观石,而用作厅堂摆设、几案欣赏的,以猪母窟所产的蜡石最为知名。

    登塘镇枫树员西面约8公里处猪母窟所产的蜡石质地冻透似玉,色彩艳丽,肌理润泽,形状凹凸怪异。

    有些蜡石有一圈较为别致的浮雕状脚线,尤似天然艺品。

    潮州蜡石的资源得天独厚,其产地坑门众多,蜡石种类包罗万象。

    “哈哈,既然这么好,我可不想空手而归,超版,把你的好家伙给我亮出来。”九龙忍不住心痒。

    “没问题,你尽管挑。”超版把柜上的,柜内的,通通摆了出来,九龙仔细端详,耐心品味。

    “超版,这个价多少?”九龙看到一个上眼的,问道。

    “这个”超版一时语塞。

    超版说了一个故事。

    话说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老玩童通过视频看中超版的某块石头,立马汇去五千元,并告诉超版,东西先放你这,一年后若有人卖去,你把钱还我。

    一年后,此石仍在超版店中,老玩童来电:超版,你说现在这石值多少价。        

第一百九十五集 把盏言欢() 
超版想了半天,吐出一句:“三千元左右吧。”结果,超版把此石包好,另附上他认为值二千左右的石头,给老玩童寄去

    过了几日,收到老玩童来电:货到,那块石头绝对值五千。

    九龙突然好奇起来,对超版说,这个老玩童就是贵州的马总吗?我想和他聊聊。

    超版很惊讶,你怎么和他认识?

    九龙笑笑:“我们早就认识了,在论坛上要加他,他老不理我,让我修理他几句。”

    超版把电话打通后,开通免提功能,九龙接了过来:

    “是逍遥子吗?你可真会跑,是不是看上潮州美女了?替我多灌超版几杯,叫超版帮你去找个美女,他手里有货。”老玩童爽朗的笑声从电话里传来。

    “你放心,酒替你喝了,美女这里没有!”老玩童的德行九龙很清楚,除了美石美女外,其他不感兴趣。

    “那是你嘴皮薄,超版可是神通广大,没有什么他办不了的事。”老玩童不信。

    九龙知道老玩童爱贫嘴,便转移话题,质问他为什么不在论坛里加他为好友。

    老玩童恍然大悟:“好像是你想加我,今天才看到,这一段都到河里摸石器去了。”

    这个老玩童,真不知让九龙说他什么好,算了,不和他计较,九龙还是对超版的石头感兴趣,便问老玩童,买哪类品种好。

    老玩童倒没说什么,他告诉九龙,这事找超版好了,他这人实诚。”

    超版忙把话接了过去:“都是兄弟,这事好说。”

    随后挂断电话。

    九龙挑了二方自认还行的籽料,结果超版给九龙送了一大堆石头,九龙傻眼,真不知自己是来淘石还是捡便宜了。

    也许,在超版眼中,朋友之情比什么都重要,至于开店赚不赚钱,他倒没去想太多。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先给九龙好印象,以后生意就好做多了。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超版眼睛不时望着远方,他在等谁呢?九龙忍不住发问。

    这时一个理了小平头,身材瘦高的男子闯了进来,他的眼神犹疑不定,超版叫他落坐,他腼腆地一个劲说:“好,好,你坐,你坐。”站在那,如手都不知往哪放。

    九龙疑惑地看着超版,超版哈哈大笑:“他就是一品天下,这次听说你要来,特地过来见你。”

    什么?这就是人见人爱,玉树临风的一品天下?这就是那个下笔有神,话蜡渊博的文人?

    超版见九龙满腹狐疑,张嘴大笑:“是的,他就是一品天下,一个老长不大的帅哥。”

    九龙回过神来,抱拳回礼:“能认识你,我三生有幸,请多多指教。”

    一品天下瘦俏的脸上飞起红云,他一脸傻笑:“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超版说道“走,客套什么,带你们尝尝农家乐的滋味。”

    杨会长忙起身告辞:“我晩上和别人已约好饭局,就不陪你们了,欢迎常来潮州做客,再见。”

    一行人相互告别,由超版开车,带九龙他们往郊外方向驶去。

    车行近十里,来到郊外一还算讲究的农家小院,店主人笑呵呵地迎了出来,看得出,他和超版极熟,超版邀九龙一起点了几个特色小吃,厚菇芥菜、麒麟鲍片、归参熬猪腰、龟裙点点红、七彩金盏、甲子鱼丸等,一行人吃起地道的潮州菜,津津有味。

    潮州菜源于潮州,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潮州菜可追溯到汉朝。

    盛唐之后,受中原烹饪技艺的影响,发展很快。

    唐代韩愈临潮时,对潮菜美味赞叹说:“章举马甲柱,所以怪目呈。其余数十种,莫不可叹”。

    至明末清初,潮州菜进入鼎盛时期,潮州城内名店林立,名师辈出,名菜纷呈。

    近代,由于潮籍海外华侨的往来,潮州菜博采海内外名食之精华,菜式更加丰富多彩,质量精益求精。

    时至今日,潮州菜已经发展成为独具岭南文化特色、驰名海内外的我国名菜之一。

    潮州地处亚热带,南临大海,海产丰富。

    潮州菜的最突出特点,是以烹制海鲜见长。

    对海鲜的烹调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至于以酱碟佐料,达到新鲜美味,清而不淡,鲜而不腥,郁而不腻。

    如鸳鸯膏蟹、生菜龙虾、红炖鱼翅、蚝烙、清炖乌耳鳗、清汤蟹丸等,是潮菜海鲜类的代表名作。

    潮州菜的另一特点,是善于烹制以蔬果为原料的素菜。对蔬菜果品,粗料细做,清淡鲜美,营养丰富,如护国菜、马蹄泥、厚茹芥菜、糖烧地瓜等,皆为美食家所称道。

    潮州菜之所以享有盛名,不仅在于用料丰富,还在于制作精妙,加工方式依原料特点而多样化,有煎、炒、烹、炸、焖、炖、烤、焗、卤、熏扣、泡、滚、拌等,而且刀工讲究。

    多样化的制作方式,形成了潮州菜的风味特色。

    潮州菜特别重视配酱调味。不同菜色,配以不同酱碟,一菜一碟,咸甜酸辣,各有讲究。

    而酱料中的南姜、梅膏、鱼露、红豉油、三渗酱等,尤为潮州特产。

    潮菜酱碟繁多,蔚为大观。

    潮州菜在讲究色、味、香的同时,还着意在造型上追求赏心悦目。

    厨师用竹笋、萝卜薯类等,精工雕刻成各式各样花鸟造型,作为点缀或菜垫,形成独特的“彩盘”艺术。

    潮州菜的筵席自成一格,大席喜用12道菜,其中咸、甜点心各一道。

    喜席必有头尾两道甜菜,称为“头尾甜”。

    酒过三巡,超版话匣子一打开,早已刹不住:“黄蜡石市场我走了不少地方,光在江西弋阳十年一剑那,我就住了好久,从整个市场来看,玩观赏的基本难赚钱,前几年玩黄龙玉的赚了不少,可现在价炒高了,生意也不好做,籽料市场,好的难找,各地价格不一,以次充好,以山货充籽料的不少,现在市场也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我们广东要收到好货也难了。”

    九龙非常感兴趣,江西弋阳是怎么回事,超版回想起来,那是一副满足的表情:“弋阳是江西的一个小县城,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游,归上饶市管,那边出产的信江蜡,特别是籽料,这几年炒疯了,十年一剑是石友,非常热情的一个人,当初我去弋阳,被他伺候的很是舒坦,那边的石友都非常热情,经常灌酒灌的我挪不开步,老师长老师短的,那叫一个亲切,我常常一去就是好几天,边收籽料边游玩,神仙一样的日子呀。”

    

第一百九十一集 观赏蜡石() 
小吴见九龙这架式,八成是不想买蜡石了,便又介绍起他这里的一个特产—红衣花生。

    本来连城的花生就很有名,红衣花生更有名。

    一首民谣这样写道:“红房子红帐子,里面还住着个红胖子。”

    连城红衣花生与众不同,饱满的果实,薄薄的皮,从里到外都是粉红色的,香香甜甜,脆脆嫩嫩,格外惹人喜爱。

    湖峰村是连城红衣花生的主产地。

    红衣花生不同于普通花生,属小花生类型,颗粒较小,均匀而又饱满,色泽红艳、口感清甜,适宜在湖峰村的紫砂岩风化土壤栽培,亩产量可达500多公斤,是一种闻名省内外的传统的土特产品。

    小吴告诉九龙,他家里也种植了一些,如果需要,可以先尝尝再买。

    九龙对花生还是情有独钟的,有时候和几个同学相聚,买上一斤花生配酒,可以聊半天。

    小吴进一步介绍红衣花生的几种吃法,他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生的晒干,养胃,对胃很好,

    第二种:生花生放茴香、八角、盐煮熟,晒干,吃再多也不会上火。

    第三种:湿烤,先煮熟再加高温烤干,吃得香,但容易上火。

    他要了前二种的几粒尝尝,果然口感清甜,便分别买了三十斤。

    腊实也不吝啬,二种各买了二十斤带走,说是可以送亲戚朋友尝尝。

    俩人这次虽然收获不多,但了解了个大概,还是值得的。

    九龙回来后并没闲着,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小乔谈起此次经过。

    小乔笑了:“我早就知道会有这结果,玩玉的学问深着呢,我觉得现在还是先玩观赏蜡石好,先把蜡石整明白,再玩籽料也不迟。”

    九龙是个爱较真的人,他既然认定一件事,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做,当然,玩观赏看似简单,其实没有文化底蕴还真玩不精,这次去龙陵,吴大发也大字不识几个,但见得多了,还不是把黄龙玉玩得风生水起?

    入夜,他照例上中国奇石网的黄蜡石区,这里有个置顶贴子,是个叫一品天下的人写的,叫《图文解读黄蜡石(黄龙玉)》

    书中讲到,黄蜡石由于其二氧化硅的纯度、石英体颗粒的大小、表层熔融的情况不同,可分为高档次的冻蜡,次高档次的胶蜡,次高档次的晶蜡,中等档次的细蜡,低等档次的粗蜡。

    【粗蜡】:粗蜡不透光,也不反光,手感也差,很粗糙,大部分用于园林中。

    【细蜡】:细蜡虽不透光,但质地细腻油润,其反光性较好,常是油光可鉴,表层光滑,平滑,手感甚好,也有赏玩价值。

    【晶蜡】:晶蜡也透光,但视觉效果没有冻蜡、胶蜡那么柔美、纯净,晶蜡是蜡石的表面有空洞的地方长出未成熟的水晶状物质,令蜡石有些晶莹的光泽

    【胶蜡】:胶蜡呈胶状体,透明度不及冻蜡,为微透光,但其油润光洁可甚与冻蜡比,其石质的纯美度不及冻蜡,胶蜡的表层常呈油滴状,蜡凝状,所以也甚有赏玩价值。

    【冻蜡】:冻蜡一如冬天冻肉中液体冻结的部分,也如胶冻,透明或半透明,用小电筒照明其透光性甚好,可透至石心,冻蜡表层光洁油润,柔美纯净。

    里面还介绍了蜡石的方方面面。

    这是第一次有人以图文并茂形式详细介绍黄龙玉和黄蜡石,九龙有强烈想认识他的冲动,于是想加他为好友,对方会加他吗?

    九龙等了两天,对方就是不露面,九龙都不抱希望了,别人凭什么会教你,心里不免有些泄气。

    没想到,第三天,对方确认了好友,并告知自己是公务员,事很多,平时不怎么上网的。

    九龙哪会计较这些,连称对方为师傅,叫对方教自己。

    对方忙说不用这么客气,叫他一品就好了。

    九龙把刚玩蜡石的困惑向他求助。

    一品天下倒很谦虚,他说:“网络是个好东西,足不出户可以认识很多人,学习各方面知识,我入户奇石论坛才逾一年,期间与老师们相互交流学习,受益不少,更与不少老师结下深厚友谊。

    “你可以经常上网交流,相信对你的认识有帮助。

    “现在全国各地蜡石,皮纹不一,色泽不一,质地不一,特点不一,价位不一,赏玩角度也林总不一,众说纷纭,常使新手如坠云雾之感,亦让旧藏者心存疑惑。

    “我编此图文综合帖,如果对你有帮助,我很高兴。”

    九龙深表认同,他说自己想从蜡石的奇石入手,问对方有无速成之法。

    一品天下呵呵笑道:“赏评奇石的优劣,并无法定标准,当然更无速成宝典,一般凭自身的文化素养、艺术积累来明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