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道-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顽童嘿嘿笑道:“你的好东西先让我看看再说,我的右江石器不入你法眼,不看也罢。”

    舜总知道老玩童德行,故意卖起关子:“老玩童,你不给我看,咱们的生意就不做了。”

    老玩童乖乖从随身挎包里拿出几件石器出来,什么有肩玉斧、有肩玉锛、穿孔器、云龙纹大玉铲、水云纹玉铲、研磨石器,九龙都是第一次看到,看得云里雾里。

    舜总啧啧称奇,问老玩童要多少价,收了。

    老玩童赶紧把这些宝贝收起:“你以为我要卖给你呀,没门,今天带来,只是让你帮掌掌眼,玩这玩意还真是不容易,肚里没点历史,都不知从何下手。”

    “是呀,玩观赏石只要懂得形、质、色、纹、韵就好,可玩这个,必须要有考古学家的悟性。”

    舜总回他。

    “那你说说,我这几件如何?”老顽童追问。

    “我看你呀,悟性不比我低,都是开门的东西,你是纯粹来馋我的吧。”

    舜总朝老玩童嚷道。

    “好啦,好啦,看在生意的份上,送你一把水云纹玉铲吧。”

    老顽童一口一个生意,也不知是什么生意,九龙也不想多问,今天难得遇到收藏泰山石的大家,学点东西还是要的,他便问舜总,收藏泰山石有什么诀窍。

    

第一百九十七集 岭南特色() 
他,出生于古城潮州雕刻世家“琢玉轩”,自幼受文化艺术的薰陶,酷爱书法、盆景、奇石。

    2008年因祖辈留下的一块蜡石激起对奇石的热情,从而走上赏石、藏石、鉴石之路,并在自已的商厦设立了凝珍石馆。

    九龙一行随超版来到凝珍石馆,主人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程总,长着一副帅气的面孔,两眼炯炯有神,一副军人特有的刚毅形象,展现在面前,也没有什么客套话,直接招呼大家入座、泡起功夫茶来。

    潮州功夫茶,可有讲究,潮州工夫茶即潮汕茶道,是中国古老的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茶道。

    据考,在唐朝时期茶文化已经十分完善,沿海一带人们都十分喜欢饮茶,在潮汕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壶小乾坤大,茶薄人情厚”,今日,功夫茶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遍及海内外,默默地起着沟通情谊的纽带作用,浓浓的茶香滋润和安抚着人们的心灵。

    潮汕工夫茶是潮汕地区独特的饮茶习惯。

    “工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

    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隐约能见壶内茶叶。

    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茶叶选用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以半发酵的为最佳。

    放茶叶要把壶里塞满,并用手指压实,据说压得越实茶越醇。

    水最好是要经过沉淀的,沏茶时将刚烧沸的水马上灌进壶里,开头一两次要倒掉,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

    斟茶时,几个茶杯放在一起,不能斟满了这杯再斟那杯,而要轮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

    饮时是用舌头舔着慢慢地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

    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再饮效果最好。

    九龙按照主人的介绍,装模作样地喝起功夫茶,边喝边听程总的藏石历史。

    程总介绍说,自从专业赏藏之后,就与石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奇石钟爱有加,惜石如命,对石的选择,精益求精,能缺勿滥,优藏劣汰;

    经过六年的不断积累,程总藏石近千方,并在潮州、深圳、清远、花都、贺州、柳州等地石展上多次获奖。

    2009年参加潮州石展的五块作品获三金一铜;

    2011年参加清远龙湖石展获金银铜奖十多枚,尽显潮州彩玉之风彩。

    现收藏有潮州彩玉雕件,潮州蜡石雕件,台山玉石雕件,云南黄龙玉雕件,潮州水冲蜡石,紫金水冲蜡石,云南水冲蜡石,黄龙玉籽料,黄龙玉草花等。

    他在追求天然美、经典美、孺雅美及简约美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善于探索,敢为人先,2009年在潮州著名蜡石产地――登塘世田附近发现一种集质色于一体的石种(潮州彩玉),便大胆尝试,与雕刻师共同研究探讨,采用各种雕法,巧妙俏色,率先雕琢出令人喜爱的作品,为潮州彩玉的开发利用付出了大量心血,从此结束了潮州有石无玉的历史。

    为提升和推广潮州蜡石文化,2009年执行主编“中国潮州蜡石宝典”一书;

    走进凝华石馆,雅致奇特的云南黄龙玉琳琅满目,极具特色的潮州彩玉令九龙赞叹。

    程总介绍说:“潮州蜡石赏玩艺术贵在“四品”,即品赏其石色、石质、石形、石纹。?

    “在当今蜡石赏玩艺术中,蜡石的色彩已被人们赋予了很多人文的内涵,融入了人的情感,寄予了美妙的遐思。

    “如黄蜡象征高贵吉祥、金玉满堂;

    “红蜡象征喜庆祥和、鸿运当头;

    “白蜡代表高洁俊逸、素雅脱俗。

    “蜡石以质坚如玉,温润细腻而著称;

    “蜡石硬度一般为摩氏7度左右,与玉石硬度不相上下,玉石有“四美”—温、润、坚、密,而蜡石“四美”兼得,且蜡石无须利器雕琢并能尽显';精光内敛';,因而有人说蜡石之美有如玉美。”

    关于潮州蜡石的造型技艺,程总颇有心得,他特地介绍:

    潮州素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之称,物华天宝,风物怡人,贮藏着丰富的蜡石资源,其黄金蜡、荔枝冻等优质品种身价不凡,被中外收藏家视为奇珍,日本、台湾、东南亚等赏石界誉为“富贵石”。

    潮州蜡石造型技艺是一门古老的潮州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源可溯于唐宋,唐宋时期由于中原文化的不断注入,潮州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传统的中国赏石文化也随之传播于此,晚唐宰相、赏石藏石泰斗李德裕贬任潮州司马,将中国赏石文化带给潮州。

    清末民初是潮州蜡石造型技艺的又一个繁荣时期,奇石爱好者不乏名士商贾乃至平民百姓,玩藏蜡石,以石造型,成为案头厅堂艺术摆设,其艺术品位推动了民间蜡石造型技艺的发展。

    由于近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赏石活动的认知和参与,潮州赏石文化走向平民百姓家,在一些民俗活动中将部分赏石文化融入其中;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赏石文化的复兴,潮州蜡石造型技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潮州爱石藏石者如雨后春笋一样,日益增多,赏石活动空前活跃,赏石氛围十分浓烈,潮州蜡石造型技艺在造型的多样化和技术上的变化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潮州蜡石多次参加了全国性的大型石展,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

    随着时代的变迁,潮州蜡石从简单的摆件演变成至今的多种形式造型和意境,由于潮州蜡石质地凝润,色泽鲜艳,形态奇异,造型艺术独特,欣赏价值极高,其品种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第二百一十集 痴男信女() 
舜总说道,“在说泰山石之前,先讲讲我的玩石之路吧。

    “十五年前我就喜欢上了奇石收藏。

    “从那时开始,我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至今已收藏了一万多块奇石。

    “今年3月,我到济南南部山区的仲宫镇游玩时,还意外地在河沟里淘得一块图案酷似熊猫的三色泰山石。

    “你看看,这个图案多像一只大熊猫!这黑色的两点是大熊猫的两只眼睛,白色的部分是熊猫的身体,下面黑色的是墨竹,还有竹叶和竹节呢。”

    他走到一方泰山石前,做了详细介绍,九龙和小铁俩人仔细一瞧,还真像熊猫。

    舜总介绍说,这个图案有三种颜色,灰色的底色是酸性的伟晶岩,黑色的部分是片麻岩,白色的部分是石英石,这三种颜色汇集在一起,在泰山石里很少见,非常珍贵。

    九龙按照舜总的提示仔细查看了一下,感觉石头的“熊猫”图案还真有几分大写意的味道,加上旁边的“墨竹”,确实比较传神。

    九龙环视了一下舜总的石馆,只见大大小小的博古架上摆满了各种奇石。

    舜总介绍说,在他收藏的石头中既有泰山石,也有水晶、玛瑙等其他类的奇石,但他对泰山石最为钟爱,因为它是本地的石头。

    “你再看看这块泰山石,它是一块‘文字石’,上面的白色纹路像不像‘中’字那一块泰山石,图案像不像老子打坐的情景还有这块泰山石,多像一尊观音菩萨的图案!”

    舜总说起石头眉飞色舞,头头是道。

    他告诉九龙,泰山石按图案可分为“人物石”、“文字石”、“花鸟石”等类型。

    收藏泰山石讲究收“蛋蛋”,不玩“片片”,图案讲究简练和神似,要有留白。

    “我觉得收藏石头的最大乐趣,是挖掘它里面的文化内涵。”

    舜总说,石头浑然天成,“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的价值主要在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解读。

    “有时候,我收藏到一块很有特点的石头,能抱着它睡三天,这种快乐不是金钱能代替的!”

    舜总说,等一觉醒来,他还会琢磨这块石头有什么内涵。

    “我觉得,石头很有灵性,但搞收藏不能破坏生态环境。”

    舜总讲,他收藏的石头都是没有加工过的天然石,主要是欣赏它的自然美。

    他很反对有人为了收藏一块石头就去切割和砸开自然的石头,因为这样就会破坏生态环境。

    这时,一位略显瘦弱的中年妇女走了过来。

    “这是我爱人,俩人都喜欢玩石头。”

    易总介绍到。

    看起来,玩石夫妻档还真不少,这次又让九龙遇上了:“泰山石好不好找?选什么样的更好,舜总能否说来听听?”

    九龙诚恳地问道。

    易总回答:“哪有什么容易的事,十五年来,我们几乎爬遍了鲁省的每一座山,走遍了每一条河谷,工作之外的每一个节假日,都是夫妻俩跋山涉水的日子,在山水间,我们寻找着每一块中意的石头,也找到了快乐的源泉。”

    由于他们对石头的共同爱好和收藏,被藏石圈内的爱好者亲切地称为“奇石”夫妻。

    寻找是一个艰辛快乐的过程,说到艰辛,舜总好像有更深的体会。因为妻子身体比较瘦弱,所以把在外收集到的石头背回来就理所应当成了他的重任,而这,舜先生戏称自己是“厚德载物”。

    有时候出去在山上一呆就是十几天,带上粮食和水就把生计解决了。

    在他们眼里,这种艰辛与找到一块好石头所带来的快乐和激动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舜总说,自己收藏的泰山石大多形成在几十亿年前,在这期间,地球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而一块石头吸收了天地间的灵气和精华,长成今天的样子,直到被知晓它价值的人发现。

    “过了几十年,当我们都老去的时候,石头却纹丝不动在那里,还是原来那个样子,石头的品质就在这里,它不参与世间纷争,却形成了最美丽的奇观。

    “当你寻找的时候,必须摒弃世间的所有功利,静心去寻找,才有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块石头。

    “当你认为石头是有灵气的时候,你就会相信这种缘分,而对于这些石头,一般情况下,无论对方出多少钱,我都不会卖的。

    “而有些我认为有缘的人,反而会赠送给他。”

    说到这里,舜总自豪地说:“我和妻子可以称得上山东收藏石头中最独特的:不为买卖,只为自己的兴趣。”

    九龙会心一笑,不为买卖并不容易,这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如果饭都吃不饱,这事就难说了。

    一直没有开口的他夫人这时候也插嘴说道:“若是这些石头用来卖,可能现在会值几百万元,可是,你把这些钱放在这里,我是不会动心的,相反,你如果把一块好的石头放在这里,我会很感动很激动。”

    真是痴男信女呀,爱石头爱到这种程度,确实少见。

    在谈到当初为什么有收集奇石的想法时,舜先生说,在这方面,自己是受到妻子的影响。

    一开始,妻子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玉石,后来慢慢扩大到收集各种各样的石头,特别是泰山石,因为泰山石自古以来就是国泰民安的象征和齐鲁文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