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道-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一个大家叫他关百春大师的,引起了九龙的浓厚兴趣。

    这关大师可不是普通人,他是“点石成金”的奇石微书创始人。

    微书,被誉为书法界一朵奇葩。

    用专业毛笔,凭借肉眼,却要写出笔划比头发丝还细、肉眼难以分辨的字体,更为神奇的是,在放大镜下,还要显现出柔美的笔势和规范生动的章法,实属一种罕见的书法绝活。

    在光滑的平面载体上书写已经很有难度,如果在布满纹理的石头上书写,更是常人所不及。

    然而,关百春大师却凭借着他对奇石的喜爱,对微书的痴迷,独创了“奇石微书”这一新兴的观赏艺术品,将传统的中国书法和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奇石相结合。

    石之奇,天下绝无仅有;书之微,肉眼难观其妙。

    美文美石巧妙融合,相得益彰,美仑美奂难以言表。

    关大师自幼喜欢读书,阅览史诗词赋不计其数,特别对锡伯族的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酷爱书法,并勤学苦练数年;迷恋奇石,收藏数量难以计数。

    这些积累,为他日后成就微书佳作打下坚实基础。

    因为他一直认为“微书不能借助任何设备,全靠肉眼书写,其字形、字意要依石形的变化而变化,诗为小中装大,若‘窗含西岭千秋雪’;文为大中含小,若‘桃花源里美缤纷’,要体现一种自然与人的融合。

    “作品既要追求典雅精微,又要追求磅礴大气。

    “石头也是有生命有灵性的,人的心灵之歌寄托于奇石之上,本身就是大自然与人文的一种交流和融合。”

    九龙有幸欣赏关大师发给他看的每一件杰作,从选石、读石到书写,每一个环节都可谓是心血结晶。

    。

第三百八十七集 奇石微书() 
    “什么样的石头,配什么样的诗文词赋”。

    “什么样的微书内容,能体现出石头的神韵灵气”;

    “微书内容放在奇石上什么位置最美观,不能影响奇石的美,还要为奇石配上点睛一笔,起到‘点石成金’之效”

    ……这些问题关大师都要在选石、读石中反复思索。

    那一块块石料,或突兀嶙峋,或晶莹剔透,或润如软玉,或文华似锦,关大师总要上手把玩琢磨或三五日或一二载,诗与石心灵相通,达成默契时,方下笔着文。

    书写时,端己正容,屏住呼吸,盯住毫尖,一字一字写下去。笔势柔和,章法严谨,笔风劲道力求和谐统一。

    说到奇石微书的创作体会,关大师告诉九龙,“由于这些经过千难万险觅得的石头都采自史诗发生地,每找到一块‘象形’的石头,我总是特别激动和感慨,要经常和石头对话,领会石头的神韵。

    “着文时,那石面凹凸不平,石质亦多变化,要熟悉石性,全凭深厚的功力及敏锐的感觉,下笔时最好一气呵成,不可停顿。

    “另外,书写时,气温、湿度、光线、墨色以及作者的心境都会明显影响到作品的‘成色’。”

    在关大师“奇石微书”的创作生涯中,不得不提及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所收藏的《西迁之歌》。

    他用56枚代表着56个民族的奇石,书写了长达4万多字的《西迁之歌》。

    这部《西迁之歌》重温了锡伯族西迁的宏大历史。

    关大师早在担任黑龙江锡伯族文史研究会秘书长时,便萌生奇想:为什么不以奇石为纸,用自己的书法根基向人们展示锡伯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呢?

    在思索写什么内容的时候,他想到了在锡伯族中脍炙人口的《西迁之歌》。

    时光追溯到250多年前,锡伯族官民奉诏从沈阳穿越外蒙古来到西北边陲,伊犁河畔一个叫做察布查尔的地方,以保卫边疆。

    西迁历经一年半,徒步行程一万公里。

    这些锡伯族官民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统一,在锡伯族的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1948年,锡伯族艺人管兴才创作了反映锡伯族“西迁”史实的诗歌《西迁之歌》,共计500行、40000余字。

    1991年,关大师决定沿着祖先当年的迁徙路线,重走“西迁路”。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直至新疆,历时8年,行程万里,越过了风沙扑面的苍茫大漠,走过了悠长神秘的额尔古纳河畔,昔日的“西迁路”上到处都洒下了这位锡伯族汉子不畏艰辛、负重前行的身影。

    他在路上寻觅到了2000多块留着祖先信息的奇石。

    八年后,关大师利用半年的时间,从他采得的无数奇石中,精选出56枚象征着我国56个民族的奇石,用细如粟米的微书将4万多字的《西迁之歌》写在56枚奇石上,用微书记载着锡伯族的西迁壮举。

    他把诗歌分为“别了故乡”、“艰难历程”、“开拓新土地”、“西陲风云”等四部分,每一部分的文字都分别隽写在一块块与文字具有某种呼应关系的象形石上。

    例如他将“西迁序幕”一段文字写在西迁路上觅到的一块古人打制的“石斧”上,这块苍凉悠远的“石器”赋予了《西迁之歌》更深厚的内涵,显然,这是任何纸张也替代不了的。

    更加具有深意的是,关大师把《西迁之歌》的诗歌再分成若干部分,分别书写到在史实发生地寻觅的奇石上。

    根据文字的意境,观赏者可以看见锡伯士兵西迁路上跨跃的山川、大河、荒漠、古镇,嘶鸣的战马、浩荡的队伍以及宁死不屈、最终倒在西迁路上的锡伯族士兵,并以象形石惟妙惟肖地烘托了石面上的文字。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以石为镜,可以悟人生。

    业界有人这样评价此杰作,“其石料和文字互相呼应的《西迁之歌》,如同一部记载民族奋斗史的‘石书’。”

    关大师这一前无古人的壮举,在赏石和书法界引起了一场轰动,人们赞赏关大师对艺术的投入和创造,也欣赏他精妙典雅的大型“奇石微书”作品。

    这一杰作,至今保留在中国民族博物馆。

    《西迁之歌》的诞生也是关大师的“奇石微书”成为一个兼有书法、赏石综合功能艺术门类的开始。

    继《西迁之歌》之后,关大师的大型奇石微书《唐诗三百首》、《金刚经》、《道德经》等相继问世了。

    除了这些大型微书作品,还有一些小型的奇石微书杰作《赤壁怀古》、《行路难》等等也赢得了业界的好评。

    一块块在常人眼里再普通不过的石头,在关大师用心点睛之后,都成了会说话的奇石。

    奇石上的微书优美而高雅,古朴且奔放。

    就拿《唐诗三百首》这部作品来说,关大师将唐诗写在320块奇石上,其中大的近一平方米,小的如指甲盖大小。

    那奇石有采自长江、黄河、嫩江的河流石;有采自泰山、黄山、云贵高原的玛瑙石;有来自沙漠的木化石,它们呈赤,橙、蓝、绿、紫、白各色,或圆润光洁,或自然古朴,加上隽美微书,真是美文、美石相得益彰,浑然天成,无不给人一种美好的艺术享受。

    或许这就是关大师在努力营造的一种意境,“使人看到这些奇石就感觉到了一座大山,一个大自然的存在,大自然是真正的艺术大师,石头的灵魂是诗歌的依托,微书的造诣是石头的升华。”

    除了在奇石上书写微书,关大师的手艺还出现在紫砂、陶瓷等制品上。

    他将《三十六计》分别书写在36个小巧的紫砂壶上,手艺绝妙。很多宜兴的紫砂壶生产商纷纷前来邀请关大师为自己的产品添上“点睛之笔”。

    他也尽己所能,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

第三百八十八集 晩会主持() 
    石不嫌奇,书不厌小。

    “奇石微书”集书法、赏石艺术为一体,是中华锦绣文化不可或缺的精髓。

    然而,关大师却为“奇石微书”后继无人而一直苦恼着,“将此艺术继承下去十分紧要,但是,‘奇石微书’的手艺要求非常严格,写微书固然需要眼力,但更需要平和心态、书法功底、美学修养、读文功底,文史常识以及判断、概括能力等必要的条件。”??

    最近,关大师一直在忙着和深圳残疾人联合会洽谈,希望能在残联的协助下,挑选一批有潜力的、对“奇石微书”艺术有兴趣的残疾人朋友,传授他们“奇石微书”的手艺,将这项艺术发扬光大,“既帮助了这些弱势群体,又传承了文化”。这或许也是关大师今后一直要为之奔走的事业,就像他始终在坚持的“愿与神州高士,同心同德,携手前瞻,为我中华锦绣文化,为我中华书道书法,鞠躬尽瘁,留墨史上而造福国人与世人。”

    这次这么多嘉宾到会场来捧场,立马引起了轰动,省石协的石友是第一次碰到部级领导的来临,个个都想办法和他们合影留念。

    九龙左看右看,怎么没有见到程五才?

    上次开筹备会的时候,钱大神就说程五才家里有事情,忙不开,所以没来,可这次省石协这么重要的大事,怎么也不见踪影?

    虽然九龙和程五才互相不对付,但那都是小事,九龙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难不成是钱大神重用自己,对方生气了?

    九龙想想也不对,钱大神手握大权,完全可以再设一个副秘书长,反正这事他说了算。

    如果不是,又会是什么?

    他俩可是形影不离的,九龙每次见到钱大神,基本都能见到程五才,算了,算了,不去想了,还是办正事要紧。

    九龙忙于招待客人,李腊实来了也只简单打个招呼。

    九龙告诉腊实,有空再聊,然后自己又去布置会场,根本无暇顾及和大领导拍照之事。

    趁还没有开幕之际,九龙找到了方小姐,想利用为数不多的空闲时间,把晚上的主持词排练一下。

    这主持词是九龙自己起草的,作为主持人,最关键的是开头部分要讲的正式一些,热情奔放一些,能够把场子镇住,中间部分的主持词也就是备用,九龙喜欢临场发挥,而结尾倒容易多了,不外乎是难忘今宵之类的客套话。

    当九龙和方小姐对台词的时候,让他大感意外,方小姐竟然连主持词都背不下来,而且背的很生硬,磕磕碰碰的,这是主持过节目的人吗?怎么会这样?

    九龙把疑问抛给方小姐,方小姐不好意思的说道:“九龙,说句实话,我是主持过节目,不过是我小时候在幼儿园大班时主持过的。”

    九龙一下晕死,这是主持过节目的人吗?怎么感觉是来拆台的。

    “九龙,我是看你实在找不到人,帮你救救急来了,你不是说不会没关系,还有你吗?”

    方小姐振振有词的说道。

    她还有理了,九龙再厉害,她总要有一点主持人的经验吧。

    现在啥也不会,就自告奋勇,问题是今天已经马上要开幕了,根本来不及找人,怎么办?

    唉,只有死马当作活马医了,九龙叫方小姐用她平时说话的语气念一段主持词。

    方小姐长舒一口气,用很平和的语调念了一段,如同颂经一般。

    看来,天天念佛倒是练出经验来了,她的声音柔和,语调平缓,让人听了舒服。

    九龙决定,自己走激情路线,声音尽量阳刚一些,活泼一点,让方小姐柔美一些,沉稳一点,这样刚柔并济,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铁大汉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他问九龙准备的怎样了,九龙笑笑:“今天太忙了,根本没有准备。”

    “你倒是老神在在,不过,此次嘉宾不少,很多人是见过世面的,你可别玩砸了。”

    “放心吧,我什么时候不靠谱过。”

    九龙倒是蛮自信的。

    省石协成立开幕式在2014年4月12日上午9点30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省内的领导、嘉宾、藏石名家、艺术家及协会成员代表参加了会议。

    钱大神主持并宣读贺电、宣示贺礼,并特地把九龙的书籍介绍给大家。

    钱大神特别说明了是一位年轻大学生的处女作,请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励。

    现场爆发热烈掌声,对九龙表示祝贺。

    九龙坐在最后一排,连忙起身作揖,表示感谢。

    有书法名家赠予墨宝祝贺省石协会成立。

    然后是程会长宣读批文并作报告。

    原省政协李副主席作为嘉宾代表发表讲话祝贺。

    邵会长向程修禅会长授予省石协会印章。

    原驻港司令员、中石协名誉会长刘将军为省石协授牌。

    各位嘉宾为省石协名誉会长颁发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