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道-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抽象石,难于判断的原因,在于并不是除了具象、意象外,其他都是抽象石,它必须要有某种特殊的韵味,如果没有,它就是一方普通的石头,根本没有观赏价值。

    而这个韵味,就考验你的文化水平了,因此,抽象石,文化低的石友,根本玩不来。

    彭先生话锋一转,讲起了文字石与书法。

    汉字大概是世界上书体最多的文字,有楷、行、草、隶、篆、甲骨文等等。

    汉字又最讲究书法,书法堪称国粹。

    其实,对于书法而言,它已不是以字体本身的传情达意为主要功能,它更多的是要通过线的飘逸律动,笔的正侧逆转,墨的干涩润湿来表现书写者个人的思想情感。

    所以说,文字石从实用转化成了艺术,就成了书法。。。

    我国数千年的书法艺术形成了各种书法流派,如王(羲之)体、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舒(同)体,以及魏碑体、瘦金体等等。

    这些书法字体为文字石的解读与赏析提供了厚重的人文历史环境。

    特别要强调的是,在对文字石的赏析中,仅看石纹石型是否像字是远远不够的。

    一方文字石的品味,更要从书法的角度来审视:其线条或造型是否有笔力运动之美,其结字是否有虚实构筑之美,其布白是否有整体和谐之美。

    以书法艺术家的眼光来欣赏文字石,那怕一点一横也能给人以更多的美的享受。

    彭先生打出一方只有一个点的石头图片,他命名为“羲之遗墨”,这一点极富王羲之书法潇洒俊逸之神韵,有人点评为“凝墨金亮,力透千古”。

    一个简单的点,彭先生就能看出它的神韵,可见自身的书法肯定不差,九龙越听,面色越凝重起来,一个文字石就这样复杂,要彻底搞懂文字石,真要下一番功夫才行。

    九龙在这边思考,彭先生又把话题引到文字石与图形上去了。

    世界文字的发源,都是由象形符号开始,但独有汉字没有像其他文字那样最终演变成了拼音文字。

    《说文解字》上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象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所以现行汉字,大都或多或少的有象形或象征的意义。

    故尔,在我国和rb的书法艺术中,就有一种将书法与绘画融为一体的形象书法的类别,比如将“鹰”字书写成鹰的图形模样。

    九龙印象当中,春联上就有这种笔法,又是书法又是图形,在文字石中,也有这一类吗?九龙可没碰到过,那就好好听听彭先生的课吧,下次再碰到类似的石头,肯定会好好收藏起来。

    彭先生打出一方“马”字石图片,从图形看,活脱脱一匹卧马,但四蹄已呈跪立之势,给人一种跃然欲起的动感;从字形看,亦称得上是书法大师的上乘之作,用笔简洁流畅,舒急有致,一气呵成,其腾越的笔势与图形上马的态势蔚然一气,字体之美与图形之美珠联璧合。

    他再打出一方“才”字石图片,此图样酷似一年轻女性的模样,她身材窈窕,长发披肩,一臂后曲一臂前伸,呈向往状,而其下肢的肢体语言,却表明她已在行动之中。

    用一个又一个具体的文字石来表达观点,通俗易懂,不像某些所谓专家,故作高深,经常写些晦涩难懂的诗词,让人找不着北,甚至引起不少石友望而生畏,都不知如何玩石了,彭先生这接地气的讲解,确实九龙佩服。

第五十二集 神奇文字(三)() 
这类字图相依的文字石也可称之为形象文字石。

    形象文字石的“图”除了具体物体的图象外,也可以是象征意义的图象。

    如一石的图纹是一个圆圈加上放射状的线条,象征光芒四射,藏石者点题为“光”,并与一枚“月”字的文字石组合在一起,命名为“月光曲”,观赏者自然也能心领神会。

    确确实实,彭先生打出的这两方文字石,实在太形象了,大自然竟然这么神奇,孕育出不可思议的文字石来。

    彭先生继续说下去,这一次,他谈到了文字石与质色形纹。

    对于图纹类文字石,第一要素是其纹理要有文字的形象或意味。

    如果这纹理除了文字的形象外,没有其它的“杂纹”或“乱纹”干扰,我们就可以说“这枚文字石很干净。”

    但多数情况下不能尽如人意,这时须把握的是,这些“多余”的石纹不至于对字的辨认造成困难,以不至于对文字的主体形象造成破坏为度。

    彭先生打出了“捷”字石图片,虽然有杂纹,但未破坏“捷”字的整体形象,仍不失为一枚相当好的文字石。

    形成文字石的石纹有平纹、凹纹、凸纹,一般而言,以凹凸纹优于平纹。

    而凹凸纹中又以凸纹更为难得。

    凹凸纹是由于纹理处于岩石抗侵蚀性与背景岩石的不同,在水力或风力的长期差异风化中形成的,承载了自然历史积淀,故以稀为贵。

    既然是凸纹更难得,九龙以后也会特别留意这种类型的文字石,也许,如果有缘,还真能找到这类的精品。

    彭先生话锋一转,又谈到了文字石与石色的关系。

    他特别强调主要在色彩的对比上。

    表现文字石形象的色彩纹与背景石色的反差越大,如白与黑、白与红、浅黄与暗褐等,文字石就越鲜明醒目。

    文字石上文字的背景石色通常以单色为好,而且以纯净为好。

    有些情况下,背景上有与文字石色彩纹不一样的斑状纹或线状纹,犹如字体书写在带花纹的纸笺上,亦佳。

    石形对于文字石而言,好比字幅外廓的形状。

    如果字很好但形状不如人意,就好比一幅残卷总让人遗憾。

    就图纹类文字石而言,通常以圆形、椭圆形且较扁平者为优。

    次为近似于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的端庄沉稳者。

    如若是带有方向性的,如与不等边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相近者,则要看石形的方向与“文字”的方向能否达成一种均衡的态势了。

    彭先生打出一方石头图片,正面有“上”“下”二字,互相错位,正好与石形的错位相协调,因而仍显均衡,这方石头被收藏者命名为《上下五千年》,这石头带着古老的气息,讲述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至于文字石的质,当然以细腻润泽的为好,带玉质者尤佳。

    对于一些罕有文字石的优异石质的种类,更是质以字贵或字以质贵了。

    彭先生打出了一方黑底金字的雨花石图片,上面有一醒目的“洲”字,这种质地的文字石在水中赏析时,晶莹剔透的笔划,使文字更显灵动之气。

    九龙一看到雨花石就很亲切,这个“洲”字,金光闪闪,自己如果能拥有类似的一方就太好了。

    九龙还没有回过神来,彭先生又讲到了一石多字。

    文字石多为一石一字,一石两字以上者少见。

    若这字又能自成一词,如“中华门”,甚而一句如“我拜年”之类的,那真是少之又少了。

    彭先生打出一石两字“七一”的图片,二字风格一致,如出于一人之手。

    笔力刚劲,有魏碑风骨,特别是“七”字的起笔与“一”字的收笔,左右照应,恰到好处。

    看到“七一”两字,九龙脑海中闪现出“八一”两字,如果在一方石头上,同时出现“八一”两字,而且是凸纹的,岂不更显珍贵,以后要在家乡好好留意一下。

    不过,最奇的还是彭先生随后打出的“宝石”二字图片,其用“笔”似着力于侧锋,字体苍劲游移,险峻凝重,二字不但用笔结字俱妙,而且章法特佳,“宝”字偏大,“石”字偏小,“宝”字略俯,“石”字略仰,相依相偎,呼应成趣。

    这疏密有度,虚实相生的布局,恰似一方佳印。

    在民俗中还有一种大概应称之为文字游戏的组合字,比如将两个喜字组合成一个双喜字等,古已有之。

    这个“囍”字如果自己能找到就太好了,到时候和心上人结婚时,把它摆在新房里,岂不喜庆。

    彭先生又特别点到了将“招财进宝”四字组合成一个字的情况。

    这种情形在农村比较常见,每逢春节,有不少人家里却可以见到这种组合字,“招财进宝”,谁不喜欢。

    可是大自然能找到这样的字吗?若能找到,肯定轰动一时,这种组合,成型太难了。

    彭先生也讲到一个特例,就是一石多字字不在同一个赏析面上的。

    彭先生打出了一方“寿”字篆书体的背面还有一行书体“帛”字的文字石图片,虽然“寿”与“帛”无多大相干,难得的是两字为同一石脉在两面的凸现。

    一石多字,成形很难,这要很好的石缘才能获得。

    彭先生意犹未尽,讲起了文字石的组合。

    大凡收藏文字石的爱好者,当有一定数量的文字石就会萌生一个愿望:将单一的文字石组合成有意义的词句,甚而一首古诗。

    这样一来,在采集或收藏文字石时就会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形成赏析与寻觅互动,审美与创造共融,凭添另一番情趣。

    从文字石组合的实践看,文字石的组合有单体文字石的组合和其它一些形式的组合。

    单体文字石的组合。。

    在以单体文字石组合成词句时,通常应该做到四个相近:石形体量相近,字体大小相近,书法意味相近,石色石质相近。

    这四个相近,讲出了组合石的精髓,这就好比书法,字体大小不一,看得人也难受,其实组合好不好,也就是体现美不美,没有美感,组合字就没有意义,这点九龙深有体会。

    九龙把这四个相近牢牢记住了,接下来,彭先生又会讲什么?

第五十三集 神奇文字(四)() 
在四个相近中,彭先生特别强调了以字体大小、书法意味相近这两个相近的重要性。

    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可反其道而行之,倘能形成一种对比关系,也饶有趣味。

    彭先生特地打出了“q”两字的图片,好比一对印章的朱文与白文相映,虽然有字体的差异,但看不出有什么不好,反而给人以一种匠心独具的审美感受。

    还有一种情况是组合的词句太好,勉强凑齐已属不易,收藏者与赏析者皆能理解。

    ?文字石的命名

    文字石的命名就是给文字石取一个名称。

    如果这个名称有令人回味的内涵,也可以称之为命题。

    凡是采集过文字石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你只有用读字辩字的心态才能搜寻到理想之物。

    所以绝大多数的文字石的命名在发现之时就已经完成了,即以字命名。

    然而,文字石在采集时的发现与其后的赏析是有所区别的。

    在对文字石的赏析时,通过联想与想象,凝神与顿悟,赏析者常常能跳出以字命名的羁绊,在文字石的命名上别开生面,另生情趣。

    文字石中“石”字较多见,命名为“石”、“石中石”、“石上石”者常有。

    有一黑底白纹的“石”字,藏者命名为“白石”,就有些新意。

    还有一石,其“石”字之外有一圆环,取名“抱石”,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有一石,灰底紫纹,活脱脱一隶书体的“石”字,然其“口”字部分几为紫色所充满,如何扬其长,避其短?笔者考虑后,将此石命名为“石者,实也”。

    还有一种扬长避短的命名,彭先生打出一方“福”字石图片,“福”字本身很得体,但在“福”字上方还有一个不成比例的“一”字,如果取名为“福”,有些名实不符,如果取名为“一福”,又显示不出什么特别的意思。

    彭先生思虑良久,认为可命名为“多福都从一福起”,即囊括了一石上的二字,又表达了对多福的祈求,两全其美。

    彭先生再打出一方“仁”字石图片,“仁”字浓墨挥毫,笔力遒劲。惜“仁”字之旁多了一个小点状的斑纹,如此小瑕本可不顾,毕竟不影响字体大局,可藏者不这样想,他巧妙地将此石点题为“仁义多一点”之后,让这似乎多余的一小点,反而成了不可或缺的亮点了。

    文字石命名的考究,旨在不就字论字,而要通过字意和文字石其它审美要素的关联,通过联想与想象,注入赏析者的思想与情感,表达出人、石、字相融一体时的意境之美。

    “人”字石也是文字石中较常见者,一石上“人”字居其上端,又占了较大的面积,藏者命名为“以人为本”,表达了人本主义思想之理念。

    又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