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太太的别样生活-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梅花,总有梅树,而且这山高度适中,不会出现大型猛兽,很安全的。

    无论什么时代,野外或者山里总是比城里空气清新许多,空气里伴随着诸多花香,很是让人心旷神怡。

    艾草的身体养的还不错,走一段歇一会,爬上山顶,虽然有些气短,但是一览众山小,看着山脚下变小的事物,又云高天阔,真正的秋高气爽,这种自豪感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山顶已经先有游客了,艾草打眼望过去,那不是上午时候,从他们身边策马扬奔的小公子么?他盘腿坐在山顶的一处石台上,眼睛是闭着的,在艾草以为只有他一人时,从树林深处又走出两个男子,年纪比小公子大一些,艾草分辨也就在成年左右。

    丫鬟盯着三个男子,生怕他们是坏人,艾草指了指另外一块干净的石台,离着小公子那三人还有些距离。

    “我们坐那去吧。好不容易爬上山顶了,怎么也不能就此下山呀。”

    清瑶清芷清芊带的东西可不少,一块干净的布,点心水果水壶,就差真正野炊那样了。

    七公子闭着眼也能听到周围的声音,风声、鸟鸣声,以及女子轻柔的嬉笑声,中间夹着老太太独有的慈祥和蔼的声音。

    王明朗和吕明达挤眉弄眼,七公子睁开眼朝艾草主仆看过去,艾草正欣赏这古代的山水风光,她以前就很喜欢画,又林母也是懂画的,不若她两相结合,看看能画出什么样的画来。

    看到小少年的目光,艾草颔首一笑,这小少年可比娱乐圈的小鲜肉漂亮帅气多了。艾草想着这小少年挺有趣的,小小的年纪板着一张脸,不知道这样很反差萌么?

    不过半刻钟时间,小少年三人下山了,艾草看着他们进了寺庙的后山。心道,他们果然也是来慧清寺拜佛的,从小少年的气质分析,他也不是普通人家养出来的,不过他身上的衣服很是素淡,看来他是为亲人祈福之类的才来到慧清寺的。

    太阳偏西之后,山顶照不到太阳,不用丫鬟催促,艾草也自动自发起身下山了。

    夜晚山里的温度偏低,没有特别的夜间活动,艾草自然也是很早就入睡了。不过半夜时,院门被人敲响了。

    艾草抱着被子坐起来,很快赵嬷嬷进来回话,“老太太,是寺庙的其他客人,说他们主子发烧风寒,想问我们要点药材。”

    “出门在外能帮就帮一把,把我们的备用药材匀一份给客人吧。”既然主人都发话了,赵嬷嬷便把药材找了出来,送至门口,艾草隐隐约约听到年轻男子道谢的声音。

    寺庙应该有这些药材才是,艾草琢磨是怎么回事时,赵嬷嬷回来便告知她缘由,寺庙是有常备药材,不过这两天恰好用完了,再加上翌日便是慧清寺的开放日,附近百姓就像赶集似的来寺庙上香拜佛,寺庙外面便形成了流动的小摊,做买卖的商贩不少,寺庙也打算第二日再补齐寺庙所需的。

    清瑶服侍艾草睡下,也说道:“老太太,就是我们下午在山顶碰到的年轻公子,听起来发烧还挺厉害的。”

    艾草闭着眼想着,小少年身板纤瘦,看起来身体素质不太好,不过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

    艾草所住厢房在寺庙东面,那少年公子所住厢房在寺庙西面,本就是为了区别男女的,西面厢房这会灯火通明。

    住持大和尚看到王明朗拿回来的药材,他检查了一遍,说道:“这药材是极好的,用这七种药材熬一碗水给七公子服下,睡一觉明日起来烧就会退了。七公子这是心绪太多,这松懈下来,才导致风寒钻了空子,烧发了出来便没事了。”

    大和尚在一份药材里挑了七种,王明朗自然是马上就去熬药,吕明达看着主子,另外跟来的两个下属守在院子里。

第22章 日行一善() 
清早,艾草随着寺庙的和尚一起做了早课,吃过早饭之后,天便大亮起来,这时寺庙周围已经变得很热闹了。om

    慧清寺大门口是一片面积广阔的坝子,专供各路摊贩摆摊,时间久来,就形成了庙会似的集市。

    今日,寺庙和尚全体出动,资历够的老和尚给一众香客解签解疑难问题,小和尚就负责招待香客。

    寺庙内还是挺安静的,前面的热闹声传递到后面,艾草便带着丫鬟们也到前面凑凑热闹,大殿内烟雾缭绕,大殿外面,解签的香客排了一个长队,解签师父是一个头顶上有八个大香疤、胡子须白的大和尚。

    艾草看了一眼大和尚,想必那就是慧清寺的住持慧智大师。来到前面的坝子里,挑着担子、摆着小摊的商贩很多。

    打眼望去,所卖物品都与佛沾边,佛珠、同心结、玉佩挂件等等,香客一般喜欢买了挂件之后请寺庙和尚开光,然后再佩戴在自己或者家人身上,以保平安。

    许多小孩子跟随着长辈来到寺庙,大多数都挺活跃的,互相斗嘴、跑来跑去,引得父母时时要注意他们的行踪。

    艾草目光落在一个小孩子身上,他正在被母亲训斥,但是瞧他那滴溜溜转的眼珠子,就知道这孩子并未听进母亲的话,妇人又气又笑,扭着孩子的耳朵:“老实点,别跑来跑去,要是被坏人拐走了,娘可把你找不回来。”

    小孩子怯生生地道:“是那吃小孩的坏人吗?”

    妇人牵着儿子,敷衍似的点头:“是是,所以你得抓紧娘的衣服,千万别走丢了。”

    小孩可能是真被吓倒了,果然安分地拉着娘的衣袖,随着妇人上香拜佛,求签排队等等,当然那眼珠子别转来转去,倒是显得真老实了。

    艾草笑呵呵的,她就坐于角落一块石台上,有种处在人群最热闹当中她依然独自安静的感觉。

    赵嬷嬷看着她的目光一直落在那些小孩子身上,心道老太太是想抱孙子了,可惜太太嫁进来一年多,毫无孕信,这太太又要守孝,只能一年后见分晓,但是就怕太太一直没有消息,不知老太太会不会做别的打算?

    这样想着,赵嬷嬷心里不禁咚咚地跳着,这是一个极大的诱惑,可是老太太连清瑶清芷都要外嫁。。。。。。就不知老太太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om

    艾草若是知道赵嬷嬷的心里想法,只会叹道,真会想!好像每个女人到了一定时期都喜欢孩子,她和红叶也不例外,只是抱抱别人的孩子是乐趣,但是要自己生,那又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当然她们两人都是因为没生孩子这才离婚,后来也不急着找男人了,对生孩子也没有苛求,相反反而有一种抵触。一定要生了孩子,婚姻才能美满么?

    寺庙西厢房,昨夜发烧风寒的主角,那位少年公子这会已经好转,早上醒来时还做了早课、念了佛经,这会人看起来脸色有些白,别的倒是没什么。在他又服下一碗药之后,他便问道:“林老夫人这会在何处?”

    王明朗接过药碗,说道:“林老夫人在前面看热闹。”

    七公子诧异了一下,点头道:“若是老夫人回了厢房,告诉我一声,我该向老夫人致谢的。”

    王明朗应了,七公子闭目靠在榻上假寐,想着前段时间诸位兄长对他的拉拢,七公子心里就有些烦躁。出生于皇家,对那张龙椅有天生的野心,但是现在他年纪小,落了后尘,前面的四位兄长已经成气候,尤其是老大和太子,其次才是老三和老五。

    年龄就是一个天然的分水岭,七公子压下心里的野望,郑重思考,到底是投向哪位兄长比较好。老大?太子?老三?老五?老大是长子,老二是太子又是嫡子,两人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加起来超过百分之八十,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才属于后面的皇子。

    当然他现在还小,还有思考的时间。

    午时,赵嬷嬷看了一下时间,隐晦地催促老太太,该回厢房了。艾草正与一位农家老太太聊得正好呢,这位老太太已经过了古稀之年,但是身体倍棒,哪里有热闹就往哪里凑,慧清寺的庙会只要天气好不是农忙时,从来不错过。

    艾草穿着朴素,又和善可亲,与那位张老太天聊得很投机。当然聊天的内容自然不是什么风花雪月,而是农家事情,今年是一个丰收年,张老太太家的庄稼大丰收,地里现在该做什么准备了,以便来年种什么庄稼。

    艾草看了一眼赵嬷嬷摇摇头,又约莫等了一刻钟的样子,张老太太的孙子孙女找来了,两个老人家才互相道别。

    张老太太被孙子孙女带走了,艾草便也和赵嬷嬷回寺庙东面厢房,丫鬟已经准备好午饭了。刚吃罢午饭,正在院子里遛弯,就有人上门拜访来了。

    七公子和下属一道到院门口,丫鬟请示过老太太之后,便把客人请进了院子。

    艾草看着小少年,真是美好的年纪,肤白貌美,就是唇色有些淡,想来是生病的缘故。

    “凤七是来向老夫人道谢的,多谢老夫人赠药之恩。”凤七朝艾草拱手一礼,身躯微微弯曲,礼节完美。

    艾草虚抬一下手:“小公子客气了,这并不值当什么,小公子请坐。”又吩咐丫鬟上茶水和点心,她打量着面前的小少年,自称凤七,她便心里有数了,不过既然他不表明身份,她便也装着不知道比较好。

    当今皇帝子嗣众多,四位已经成年且封王的皇子除外,皇宫还有排位从七到十二的皇子,都是未成年,其中七皇子大概十五六岁,十二皇子最小,才两岁的样子。想着红楼中的时间线,艾草又把目光放在凤七身上,不知那位册封元春为贤德妃的新皇到底是现在哪位皇子?

    她面前的这位七皇子,母亲已逝,但是舅家可不了得,外祖父乃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内阁大学士沈中卿,几个舅舅都是实权人物,实力可不能让人小觑。

    茶水上来之后,艾草请两位客人品茶,又笑道:“小公子别放在心上,出门在外,总有个不方便的时候,能帮助别人便是结下一份善缘,这是做好事呢。”

    凤七腼腆一笑,艾草可不觉得这小屁孩真是单纯的孩子,在她看来,皇家十五六岁未成年的孩子心智只怕比现代二十五六岁的成年人还要强,心思多得别人是望尘莫及。

    凤七并未久待,一则他不善言辞,二则一个老太太,一个小孩子,两人能有什么话题可聊?

    未时过后,艾草一行人便打道回府了。离开时,慧清寺的庙会也已经散场了。天色也开始黑沉下来,仿佛随时都要下雨一样,车夫见状,只得加快速度,尽量在雨下来之前赶回京城。

    马车上了官道之后,速度便快了起来。看着官道两旁不断往后退的景色,艾草心情不错,突然,马车掠过一道黑影。

    “停车。”若是她没有看错的话,那倒在路边的是两个孩子。

    车夫靠边停着,艾草说道:“老黄,你去后面看看,那好像是两个孩子。”后面那辆马车上的壮丁们已经先一步下车去后面查探了。

    片刻后车夫回禀:“回老太太,是两个孩子,昏过去。”那两个孩子衣衫褴褛,浑身没有二两肉,昏过去了,大点的孩子身子还在抽搐,车夫抿了抿唇,又道:“老太太,我看了一下,那两个孩子应当是饿晕的。”

    艾草看了一眼天色,说道:“带着那两个孩子,先给他们喂点水,进城先去找个医馆看病吧。”

    那两个孩子在被喂了水之后,大的女孩先醒了过来,她看到马车里这么多几个壮汉,顿时浑身紧绷,眼神犹如受惊的小羊羔,左右看了一眼看到弟弟,也不顾是在马车上,立即扑过去,然后抱着弟弟,再警惕地看着周围的人。

    “诶,小姑娘,我们可不是坏人,你们晕倒在路边,是我们家老太太吩咐带上你们的。”这几个护卫并不歧视人,只是实事求是地分说。

    护卫拿出他们身上的糕点,一股食物的香气在马车里弥漫,小姑娘吞了吞口水,她怀里的小男孩可能是被刺激着睁开了眼,目光直直落在糕点上面。

    “哎,吃吧,我们真不是坏人。”看两个孩子可怜的样子,几个壮汉也起了怜悯心。

    小姑娘抿了抿唇,伸手又缩回去,又伸手,她怀里的小男孩眼巴巴地望着她,她咬了咬唇,接过油纸包,然后两块糕点喂给了弟弟,剩下那一块才自己吃了。

    “小姑娘,你的父母呢?这个小男孩是你什么人?”

    “是你弟弟吗?可记得家住哪里?”

    小姑娘看年纪也就五六岁,可能稍微大点,她怀里的男孩更小,两岁或者三岁。

    小姑娘警惕地看了一眼护卫们,小声道:“弟弟,娘不在了,爹不知道。”她紧紧地搂着弟弟,小男孩也紧紧地抱着姐姐。

第23章 孙家姐弟() 
两辆马车行到城门口,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