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太太的别样生活-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氏带着几分惆怅说道:“有,瑚儿对平慧郡主印象还特别好,若是不出差错,有八成平慧郡主会答应瑚儿的追求。”

    贾赦有几分诧异,不过点了点头:“那皇上若是问我,我该怎么说?就这样答应了?”

    张氏嗔了贾赦一眼:“着什么急?皇上也不会这般着急的,等瑚儿亲自来告诉我们,让我们上门提亲,到这时候只怕皇上才会问你。”

    “那我知道了。”贾赦倒头就睡,最近他恨不得把自己分成两半,一半在宫里抄书,一半在刑部做事,这样就能应付当甩手掌柜的皇上和恨不得多压榨官员做事的昭郡王。

    随后进入五月份,贾珠正全力准备九月份的秋试,是以他没有时间去关心大哥的感情问题,更没有时间去跟踪大哥。

    到六月下旬的一天,一家人用了晚饭之后,都在院子里乘凉,琼姐儿也有四个来月了,穿着简单,被哥哥姐姐抱在笑个不停,满院子都是她的笑声。

    贾瑚靠近祖母和父母,未语脸先红了,“祖母,父亲,母亲,瑚儿有件事情要禀告。”

    大家顿时安静下来,除了琼姐儿的咿呀声,屏息等待。

    “我与平慧郡主情投意合,请祖母,父亲,母亲寻媒人上怡郡王府提亲。”贾瑚的脸色艳若红霞。

    红叶和张氏含笑,贾赦点了点头:“还以为你要拖到何时?不过这事需要皇上首肯,郡主可说何时禀告于皇上?”

    贾瑚松了口气:“明日郡主就进宫禀明皇上。”

    贾赦含笑:“即是如此,皇上明后日应该会传唤我,待皇上旨意明确之后,再找人上怡郡王府求亲也不迟。”

    皇上的速度很快,翌日下午就宣召贾赦,再是第二日赐婚圣旨就下来了,知情与不知情的人都无关重要了,这门亲事就这般定了下来。

    红叶说与艾草听,艾草满是惊讶地道:“哎呀,你们贾家还是逃脱不了废太子的魔爪,贾蓉这下绝了娶秦可卿的路了,不可能姐姐嫁给叔叔,妹妹嫁给侄子的。”

    红叶没由来得笑了起来,“是啊,这下蓉儿是绝不可能再与秦可卿有关系了。”

    于是接下来荣府就格外地忙碌,既要关注贾珠的乡试,又要操持贾瑚的定亲仪式,当然只是先定亲而已,婚期都还未商量,怎么也得在年后贾瑚科举之后。

    作者有话要说:  郡主这个,窝实在找不到好的人选了,好不容易才找出来一个o(nn)o

第227章 斗诗较量() 
自从科举制度实行以来,乡试的时间都在八/九月份; 前朝的乡试在八月初九,而大凤开国之后,因为考虑到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以乡试推迟一个月; 九月初九是为乡试开始之日。

    不过九月九又恰好是重阳节; 重阳登高望风; 京中好闲的人们纷纷约在这日到京城郊外爬山,而且这日官衙还放假,当然除了乡试的主考官们; 是以这日出京的人流、车马特别多。

    贾瑚与平慧郡主定了盟约之后,两人时不时地在外面相约; 重阳节这样的节日也极为适合情人之间的约会; 不过因为贾珠考试,是以很早贾瑚就与平慧郡主说好了; 重阳节这日; 他不能陪她一起到郊外爬山。

    平慧郡主倒是无所谓,她本身就是宅属性的人,自从两人定了盟约之后,贾瑚的弟弟妹妹也跟着出来见过她,彼此熟悉之后,对对方的家人都有了解,知道贾瑚对弟弟妹妹的爱护,她没有不允许的。相比于怡郡王府,荣阳侯府和谐得不像京中的高门大户。

    现在的怡郡王是她的庶兄,是侧妃刘氏所出,在她父亲还在世时,刘氏与她母亲就面和心不合,当然她父亲所有的侧室都与她母亲面和心不合,尤其是三个侧妃,其他侍妾对母亲的心结没有那么重,又母亲是怡郡王府当之无愧的太王妃,挡了刘氏的道,怡郡王对母亲也不过是面子的情分罢了。

    这日一大早,天不亮,贡院门口考生就已经在排队等候,贾政请了早上点卯的时间,今日亲自送儿子参加考试,贾瑚一同相送。

    “二弟别紧张,按照你现在的学识水平,中榜前几名也不是难事。”贾瑚说罢,贾政也道:“现在朝廷比以前人性许多,房屋不会再漏雨,恭房也不会再设置在号房附近,每日都有人清理,不会再像以前那般熏人。。。。。。”

    贾珠都已经听了许多遍了,不过父亲和大哥的好意,他必须受用。

    马车很快就到了贡院,看到那长长的队伍,贾珠这会有点紧迫感了,他的年龄也才十四岁,算是乡试考试中考生年龄偏小的。

    贾政和贾瑚就在马车里,看着贾珠所在的队伍渐渐缩短,看到贾珠进了贡院大门,叔侄二人才分别离开,一个去署衙,一个返家。

    九天的考试时间很快过去,考试结束之后,府里也没有人询问贾珠考得怎么样,仿佛这件事情并不重要一样,倒是贾珠自己迫不及待地把考卷默写了下来,先是家人过目,再是请教张老太爷,贾政觉得儿子答得很不错,比他当年优秀多了,贾瑚也觉得弟弟答得很好,也就张老太爷一一点评了每道题,优缺点一一指明。

    “虽说这些策论都说到位了,不过细节上还较为空泛,你小子果然还是缺少历练,像你大哥那样出去游学一番,多见识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学着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自然就长进了。”

    贾珠眼睛瞬间发亮,他知道这次不管乡试考中与否,他接下来年后也将会出去游学,就跟三年前大哥一样,不过他自己已经暗搓搓地规划好了路线,不打算走大哥的老路,他想从北方开始,绕行过西南,再到沿海一带,这是什么风景都能见识啊!

    “这次考试,能中,名次也不会太低,哪怕是来年春闱也能一拼,就看你小子怎么选择,不若与你大哥较量一番?”张老太爷也是个促狭的。

    贾珠赶紧摇头:“不,我想出去游学!”他的心早已蠢蠢欲动。

    张老太爷捻须一笑,他的几个孙子早已成人,曾孙子这一辈,最大的张瑞谦跟着小外孙一起在军校,其他都还小,更有才几个月的奶娃娃,所以他想派个自家人一同与外孙出去游学都没有人选。

    “等瑞谦大了,他也该像你和瑚儿一样出去游学。”

    贾珠满是疑惑:“外祖父,瑞谦不是在军校吗?难道他不打算走武路?”

    张老太爷摇头:“瑞谦在武上不会有太大的建树,还是等他退出军校参加科举较好,琏儿比较适合军队。”

    贾珠谢过张老太爷便离开了张家,对于张瑞谦,这是张家的安排,他不予置评,不过他印象里的张瑞谦确实缺少活性,特别少年老成。

    待贾珠回到府里,从管家那里得知,大哥不在家,他顿时瘪了瘪嘴,大哥重色轻弟,方才让他陪他去张家见他外祖父,大哥直接拒绝了,让他自己去便是,又不是没有单独去过张家?

    “是不是大哥出去会见未来大嫂了?”贾珠忍不住一笑,林管家笑哈哈地道:“二少爷,老奴哪知道大少爷的行踪?”

    走到二门处,珊姐儿突然出现,“二哥,我知道大哥去哪里了?你带我一起去,我就带你去找大哥!”

    贾珠揉了揉妹妹的头,坏笑道:“祖母给你布置的每日功课,你都完成了吗?”

    珊姐儿昂头得意地道:“自然完成了,二哥你少瞧不起人!”

    兄妹俩便走便说,“那好吧,我问过祖母和母亲再说,现在我去看看五妹。”

    “你们都是有了新人忘了旧人,可怜旧人在暗地里哭!”珊姐儿状是抱怨,自从妹妹降生之后,她在府里的地位就直线下降!

    “说这话,脸红不?你多大,琼姐儿多大?”兄妹俩斗嘴,一会就来到了西院,见到母亲在处理府务,琼姐儿坐在一旁的摇车里,正全神贯注地盯着面前的那副拼图。

    现在大凤发展得越发好了,儿童的玩具也不像以前那般无趣,许多益智的玩具相继开发出来,市面上所有的儿童玩具都荣府有,不过最受琼姐儿喜欢的就是拼图,颜色越鲜艳越喜欢。

    以小见大,琼姐儿从小就是个文静的女孩子,这才七个月,若是大人不管她,她一个人也能安安静静地呆在那里。

    “娘,我带五妹去祖母那里喽!”贾珠一把把琼姐儿抱了起来,琼姐儿吓了一跳,见是熟悉的面孔,脸上这才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啊啊啊――”看到哥哥姐姐,琼姐儿也很开心,珊姐儿捏了捏她的脸颊,“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王氏抽空瞥了一眼儿女,听到儿子那话,点头应道:“抱走吧,这孩子半天不吭一声,我忙起来都忘了她!”

    贾珠和珊姐儿一脸黑线,他们母亲被家里人宠得越发天真无邪。

    红叶见兄妹三人一同而来,询问了几句,贾珠和珊姐儿就原形毕露,红叶也没有阻止,让他们兄妹二人出去,再看琼姐儿,想到王氏频频抱怨,这女儿太乖巧了,愁人得很!她就忍不住想笑,从来就听人抱怨孩子调皮捣蛋的,但是从未见过抱怨孩子太乖巧的。

    “咱们祖孙作伴,琼姐儿今日心情如何?”红叶抱着琼姐儿说道,当然她也不指望她说话,记得原著里的迎春虽然善棋,但是性子也太软弱了些,不过换着琼姐儿想来虽然文静,也不会养成迎春那般的性格。

    琼姐儿站在祖母腿上,手指扣着祖母衣服上的扣子,跳了两下,又跌坐了下来,咧嘴朝祖母笑了起来。

    “看来琼姐儿今日很高兴,刚才与你娘在做什么?”红叶抱着她进了屋,然后把摇车里的拼图拿了出来,铺在榻上,祖孙两人玩起这个拼图了。

    贾珠和珊姐儿找到贾瑚的时候,他正在一处斗诗会上,男男女女看热闹的人不少,这次斗诗会似乎是外地的学子与本地的学子相斗盛会。

    珊姐儿看了看人群,见大哥在场上,巡视了一番,看到平慧郡主,就让二哥在前面开道,兄妹二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平慧郡主面前。

    平慧郡主见是珊姐儿和贾珠,含笑道:“你们来了。”

    贾珠默默地拱手一礼,然后退至一边,目光再次投入场上。

    珊姐儿嘿嘿一笑,向平慧郡主见了礼,才问道:“郡主,这是怎么回事?大哥怎么也会参加?”大哥不是一向喜欢低调吗?

    平慧郡主一笑,目光再次投入贾瑚身上,又扫视了一眼所有人,这才说道:“事关京城的荣誉,你大哥他是不得不出战。”

    出战?用得这么惊骇的词?待平慧郡主解释,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是起初遇上几个学子争论,彼此不相让,然后参与这场辩论的人越来越多,也不知是谁起的头,就说让京城的学子、江南的学子、除开这两地的学子三方一起斗一斗,就知道到底哪方厉害了。

    “也是,为了京城的荣誉,大哥必须力争到底!”珊姐儿握紧拳头,再一看其他围观的人士,占据地域优势,京城人多,基本上都是为京城这方的代表队鼓劲。

    三方出战的人员,每方七人,一队是京城,二队是江南,三队就是杂烩代表。京城这方赫然是另外五位盛名在外其中的三位俊才公子、贾瑚和姚峰算其二,另有两人是梁家公子、东平郡王世子。至于另外两队,江南一向是文风鼎盛之地,出了不少文采风流的学子,出战的人都是江南文采斐然之人;另外一队的代表可就较为戏剧化了,七个人来自不同的地域,有东北的,有海城的,有蜀地的。。。。。。总之就是个大杂烩。

    梁家是御史家族,梁家夫人教导女儿依旧是三从四德那套,珊姐儿与梁小姐的过节便是来自于梁小姐动不动嘴上就挂着女四书,对珊姐儿和有些活泼的小姐很是看不惯,彼此之间势同水火。

    珊姐儿看到梁小姐的兄长,瘪了瘪嘴,若是其他时候,大哥才不会与梁家人为伍。

    平慧郡主也知道未来小姑与梁家小姐的过节,会心一笑:“这种场合,梁家小姐不会参加的。”

    珊姐儿挠挠头,忍不住也是一笑,然后低声道:“这里这么多臭男人,她自诩为圣洁高雅之人,才不会来这种污浊之地。”

    平慧郡主愣了一下,扑哧笑了起来,两人不时地看一眼场中,又低声攀谈起来。

    两人说话间,有司仪出来主持,司仪好本事,这么短的时间请了五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来品评,由五位老人家出题,三方分别派代表参加,每次由五位老人家决出最优者。

    第一项是对诗,谁对出的诗更贴合上联,谁就是最优,当然对诗不只是一首诗,一共十首诗,谁获得最优的数量最多,算谁获胜。

    接下来整个斗诗会都是热情高涨啊,还有更多人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