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档氖焙蚺艘患泶蟮姆缫拢缫抡谧×酥品由纤豢诒狈娇谝簦先艘晕抢纯⑶疾焱蹲驶肪车目蜕獭�
“拆迁?那都好几年前的事情了!乡下人,没了地就不习惯。村子里好多人都住在城里,反正政府征收上去的地还空着,还能种些庄稼,伺候了一辈子的农田,没了地,心里怪不踏实的。”老人揉了揉眼角,皱纹如菊花般绽放,吆喝着让老牛停了下来,接过眼前这长相和气质都颇顺眼的年轻人递来的烟,又用手挡着风,点了烟,抽了一口才接着道,“娃娃你是来考察投资的?听大爷一句劝,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咱们江州什么都好,就是不适合来投资,你看前面这个城东工业园区,当时建区奠基那阵子,省委书记、市委书记来了一大帮子官员,来投资的商人也不少,那会可热闹了。现在你再看看,说好的商场、超市、学校,一样都没有建,来投资的人十个也已经跑掉了九个,剩下的也在想办法脱手。年轻娃娃,手里有钱是祖上积的德,但有钱也不能那么着糟蹋啊!”
老人家一段话说得李云道哑口无言,又听老人说了些关于开发区的闲话,这才目送老人吆喝着老牛,驾驶牛车缓缓走向远方。
城东工业园区弄得民怨不小啊,看来要扭转开发区的局面,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正感叹着,手机响了,李云道低头一看,顿时觉得头疼万分:消失一阵子的小魔女潘瑾又现身了!
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小潘瑾来了()
三月下扬州的季节,潘瑾看着火车车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象,出了鲁南进入江北,没有想象中的繁花似锦,城市面貌还不如上世纪末江南省城。陪潘瑾来的是一个年轻的摄影师,叫凡似锦,二十来岁,比潘瑾早进报社几年,便处处以前辈的身份自居。
“小潘,你看看,一进入江北省境,就感觉好像回到了满目疮痍的旧社会,房子破破烂烂的,真不知道江北的领导们是怎么管的。同样是沿海省份,江北跟江南一江之隔,怎么就差距那么大呢?”凡似锦京城人,一口京片子,儿化音很重,说话的口气间带着一股子首都人的洋洋得意,此时摆弄着手上的宾得专业相机,不断咔擦咔擦地拍着照片。说实话,凡似锦虽然傲慢毒舌了些,但是拍照的技术还是一流的,摄影作品曾经在国内和国际都获过不少奖项。
潘瑾穿着一身修身的白色高领毛衣,凹凸的曲线和绚烂的笑容时常让凡似锦头晕目眩。她托腮看着窗外,一年多没见了,不知道那个家伙还跟从前一样吗?她突然回想起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那会儿自己才十六岁,还是个高中生,而他是大小双的家庭老师,时过境迁,自己如今是华闻社的记者,而他竟然已经成为了江州市的副市长、公安局长。她是打心眼里替李云道觉得高兴的,她知道这个家伙在大雪山里埋头苦头了二十五年圣贤书,满腹经纶,极富才华,他要是不能学以致用,那才叫可惜。
“小潘,我听你刚刚在打电话,你有朋友在江州?”凡似锦旁敲侧击地问道。他刚刚偷偷观察过潘瑾的表情,他从来没有见过潘瑾露出像刚刚那种娇羞、兴奋又带着些俏皮的样子,这让他有些嫉妒。
潘瑾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嗯,他也刚刚到江州不久。”
“哦?做什么工作的?”男人总是这样,遇到假想情敌的时候,总是想先隔空较量较量。
潘瑾是个很有灵气的姑娘,凡似锦对自己有想法她又怎么可能察觉不到?但是在她看来,凡似锦还是太幼稚了些,一天到晚除了拍照就是打手机游戏,跟李云道这本怎么都翻不到底的书比起来,她还是觉得神神秘秘的大叔更有吸引力。但这趟到江州来的任务就是调查江州那个投资过百亿的城东工业园区,根据举报,现在那个劳民伤财工业园区成了一个鬼城,大白天的,到处都是建造到一半的工地,投资商也都走得七七八八,至于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地方政府也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潘瑾知道李云道现在是副市长兼公安局长,但她不想道凡似锦知道李云道的这个身份,以防在采访中凡似锦会利用李云道的身份作文章。妒忌的力量是强大,尤其是雄性动物对于情敌的嫉妒。
想到这里,潘瑾耸耸肩道:“他以前是我同学的家教。”
凡似锦“哦”了一声,心中愈发笃定:估计也就是个小学或中学老师吧,最不济也就是个大学老师,江州也就江州大学和华夏矿业两所还算拿得出手的院校,但是放在遍地是985的京城,就算是江州的一个大学老师又能如何?会比他一个华新社的摄影记者还要牛叉?京城的户口他能解决吗?凡似锦对潘瑾的家庭背景并不太清楚,只是觉得小姑娘很懂礼貌,家教不错,出身自然也就差不到哪儿去。
高铁列车终于进站,从列车上拖着行李箱下来 ,凡似锦就皱眉打量着这个跟县城小火车站差不多的站台,微微摇头:“这也太落后了吧,就这样还像弄出个像天津滨海或者成都高新那样的工业园区?简直脑门子被门夹了!”
潘瑾的注意力全在怎么最快地出站上,连凡似锦说了些什么,她都没有在意,迈开步子,拖着行李箱飞快往出站口奔去。一年多没见了,他应该还好吧!
“小潘,走慢点,等等我!”凡似锦终于发现,潘瑾一下子便走出了很远,连忙快步跟了上去,等验票通过出站口后,才惊愕发现潘瑾突然扔下行李箱,向站在出口外的一名年轻男子奔去。
“大叔!”小潘瑾上来便给了李云道一个异常热情的大熊抱,弄得李云道哭笑不得,“大叔,一年多没见,你怎么一点都没发胖?人家都说男人婚后就会步入中年发胖阶段,大叔你的身材怎么能保持得这么好呢?”
李云道宠溺地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嗯,一年多没见,长高了点,更成熟了,人也更漂亮了!”李云道突然也有些感慨,初见见面的时候,这小丫头还是高中生,如今却已经是华新社的记者了,果然是白驹过隙,光阴飞逝。不过自己想想也释然,前几天跟凤驹视频,小家伙虽然还不肯开口说话,但已经能满地奔跑了。
“嘻嘻!大叔,你是在夸我吗?我会不好意思的!”潘瑾捂着发红的漂亮脸蛋,透过指缝偷偷打量着这个阔别已经久的男子,他还是如当初见到的那般挺拔,那般温润,那般如大山般沉稳,如大海般心胸宽广。潘瑾觉得自己的脸有些发烫,因为她有种想一头扎进这个男人怀里的冲动。
就在这个时候,气喘吁吁的凡似锦跟了上来:“小潘,你走得太快了,我这儿大包小包的……咦,这位是……”
凡似锦的装束,鸭舌帽,黑框眼镜,脖子里挂着相机,标准的文艺青年打扮。因为想带小潘瑾去尝些地道的江州菜,李云道临出门时换了便装,此时穿着一件藏青的夹克,看上去很年轻,但在凡似锦的眼里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江北“土包子”。
“你好,我是李云道,你是小瑾的同事吧?欢迎来江州!”李云道很从容,主动与凡似锦握手,对他来说,朋友的朋友,自然也是自己的朋友。
伸手不打笑脸人,凡似锦也伸手道:“你好,我叫凡似锦,是华夏新闻社的摄影记者,潘瑾的同事!”
“哎呀,你们别弄得像国家领导人会唔似的好不好,走吧,我都快要饿死了!大叔,你可说好了要请我吃好吃的,这样吧,凡哥,你先去酒店吧,我吃完饭就回来!”潘瑾分开两人,有些不耐烦地催促道。
凡似锦有些尴尬,但表面上还是很开心地点点头:“那行,你们也很长时间没见了,没事,反正今天也不用工作,你们好好叙叙旧!”说着,提起箱子就打算离开。
李云道本想留住凡似锦一起吃饭,却被小潘瑾一把拉住,冲他摇了摇头,李云道知道这丫头古灵精怪,不知道又在打什么主意,只好苦笑着目送凡似换离开。
将潘瑾的行李箱放进后备箱,李云道一边合上后备箱门,一边笑着问道:“怎么,那个凡记者正在追求你?”
潘瑾没好气道:“烦死个人了!你说这世上怎么还有这样的人,明明就会拍点照片,没事就在那儿打游戏,还偏偏觉得老子天下第一,得意的那个劲儿,真是,总让人有种想收拾他的冲动。不过喜欢我是他的权力,但不喜欢他也是我的权力。”
李云道无奈地摇了摇头道:“年轻人,难免会浮躁些。”
潘瑾嘻嘻笑道:“大叔,你年轻的时候,不就挺成熟的嘛!”
李云道问她:“你的意思是,我很老了?”
潘瑾嘿嘿笑着道:“你都两个孩子的爹了!不过我们家大叔永远都看上去没啥变化,跟我上高中那会儿见到你,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李云道拍了拍小丫头的脑袋:“这回来江州干什么来了?可别告诉我是来做什么负面#新闻的。”
潘瑾嘿嘿笑着摇头不说话,李云道也不去多打听,华新社的记者,尤其是深度调查报道的记者,应该签过保密条例。
“江州的公鸡锅仔很有名,还有烧烤,你想吃哪个?”李云道跳上车,问坐在副驾上一脸兴奋的小潘瑾。
“都要吃!你现在是江州市副市长,向国家级媒体推荐你们的特色物产,这是你的责任!”
“好好,我的责任。你在的这段时间,想吃什么都行,就是想吃龙肉,我也想法子给你整。”
“嘻嘻,大叔,你对我真好!要不,我也嫁给你吧?”小丫头眨着眼睛,很认真地看着李云道,她现在已经知道,李云道娶了夭夭姐,又娶了疯妞姐,她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反正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有本事的人本来就应该多占着些社会资源,美女这种稀缺资源也一样。她自认自己也算是美女,就是年龄小了点。
“哈哈哈……”李云道被她逗得哈哈大笑,“你再大一点还可以考虑,太小了!”
潘瑾嘻嘻笑道:“那简单,等我再老一点,到三十岁的时候,我再嫁给你。”
第一千两百九十一章 有问题的餐厅()
在李云道眼里,潘瑾就是跟大小双一般的孩子,他关心宠溺这些当初刚下山给了自己诸多希望和温暖的孩子。想当初,为了去京城阻止蔡桃夭嫁给蒋青天,大小双二话不说便买了机票陪他北上抢媳妇儿,如今那两个小兔崽子已经进入牛津大学读研究生了,小潘瑾也居然也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记者。
“去年那篇关于黑炼油产业链的报道是你写的?”李云道笑着问道,“措辞犀利,文笔老道,感觉不太像你的笔锋。”
潘瑾吐了吐舌头:“我只是第二作者,第一作者是我的带教老师,社里的老法师了,为了这篇报道,她在黑炼油加工厂整整蹲点了小半年,我也就是最后一段时间帮忙搭了把手,就这样,我都没敢跟我爸妈说。前年的事情,他们到现在还在唠叨……”
李云道点头道:“姜是老的辣,多听听父母的话,没有什么话处。那一回的确是很危险,连我现在想想都觉得心有余悸,当时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就不是仅仅死一两个人那么简单了。”
潘瑾也拍了拍胸口道:“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呢?”
李云道笑着轻轻拍拍小丫头的脑袋:“这是历朝历代很多人的梦想,但仅仅是个梦想。人生来就是要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的,这也是为什么佛家说,轮回入了人道,就是来经历磨难的。”
受唯物主义教育长大的潘瑾对李云道的轮回说嗤之以鼻,但是李云道口中的地锅,却是令美女记者大为心动。
地锅起源于江北辖内的微山湖畔,曾是江北北境一带农村的传统小吃,之后地锅发扬于江州,如今华夏全国各地能见得到江州地锅的身影。不过和手抓羊肉已经很少有人用手抓一样,现在也几乎没有人像之前那样在地上石头垒灶中间再架只铁锅。但经过无数厨师的改良,原先一道粗鄙的菜如今也能登得大雅之堂。李云道带潘瑾去的是一家在江州本地很有些名气的餐厅,名为“地锅天堂”。天知道餐厅的老板是怎么琢磨出这样一个名字的,只要改动一个字传是地狱与天堂,偏偏厨师出身的老板琢磨出一套做地锅的秘方,弄得吃过这地锅的人三天不吃便要挂念。
一个吃地锅的餐厅,上中下三层,每层近千平,这样的规模在民间并不多见。此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餐厅门口依旧排着长长的候餐队伍。临出门前李云道就提前订了位置,餐厅却只留座到六点,本想换隔壁生意相对平和些的火锅,但闻着地锅餐厅里传来的香味,潘瑾却怎么也挪不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