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拐子日记-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的好,宁拆十座庙,不拆一面亲。”

    刘老拴在鞋底上瞌瞌烟袋说:“话好说,事难做,不退亲那就是坑俺姻脂一辈子呀。哪有工人找农民的。”

    七婶说:“那退了亲,也坑了人家邢二一辈子呀。”

    姻脂她娘说:“甭管咋说,这亲非退不行。慢说还没登记,那些结婚好几年离婚多的很。过不下去就离婚。粘乎没啥意思,好合好散,人随世界草随风嘛。我把邢家的彩礼等物都收抢拾好了,等会你走时给邢家捎回去,一句话,对不住了。”说罢把彩礼等物用一个红包袱包好,还有五十块钱,一并交到媒婆七婶手上。

    七婶无奈,只得把刘家退回的东西原封不动给邢二家送过来。朵儿把这些东西清点后,还用红包袱包好,放进炕里头的箱子里。邢二只是唉声叹气,叹自己命运不济,七婶安慰他几句:“二呀,甭泄气,碰上合适的,我再给你介绍一个。保准比她刘姻脂漂亮,不好的咱不找,放心吧,这事包在我身上。”说完轻拍几下邢二肩头,安慰他一番,起身要走。朵儿慌忙把她送出大门口。还说:“七婶,辛苦你了,有空过来玩呀。”她目送七婶走出老远,才返回家中,收拾几样替换衣裳,和邢二一道返回牛场。此后不久姻脂便和王林一块回家,两人出双入对,每当王林骑自行车送姻脂回家,刘老栓两口子欢天喜地,对王林疼爱有加,又是鱼又定肉,好好招待不说,还给他装上花生,让王林带回家孝敬他父母。八字还没一撇,便先巴结上了。朵儿对刘老拴夫妇很有怨气,她当面说刘姻脂:“我看王林怎么象小时长过婴儿摊呀。”

    刘姻脂当然针锋相对:“你才长过婴儿摊呢。”

    朵儿又咒道:“不是婴儿摊,也是长过软骨病,总之不是什么好东西。”朵儿几番发难,气的刘姻脂差点背过气去。不过嘴长在别人身上,堵不住捂不着,干瞪眼没办法。谁叫是她先对不起邢家呢。

    由于同病相怜,南拐子的孙三和邢二成了好朋友。这天晩上,他又来邢二家玩。无意中看见邢刘两家扒的那个豁口,问是怎么回事?邢二便把定亲那天,过来过去方便的情景细述一遍。孙三拍拍手说:“我明白了。”邢二又掀开炕洞,把那半袋子花生拿出来递给孙三。孙三认出是他偷花生那袋子,有些不好意思。

    邢二说:“物归原主;朋友嘛;不用客气。”

    孙三也不再推辞,把袋子背在肩上,临出大门口,他回过头来说:“二哥放心,我给王林那小贼羔子送个外号,叫王绿帽,给刘姻脂送个外号叫二手货,保准他两个好受不了。”

    打那以后,孙三有空就去化肥厂门口转悠,碰上邻庄那些认识的化肥厂职工,开口就问:“兄弟,看见王绿帽没有哇?”下一句再问:“看见二手货也行。”人家问他谁叫二手货呀,王绿帽又是谁?孙三便煞有介事的把刘姻脂诲婚之事,尤其是和邢二为了来回睡觉方便扒墙之事,添油加醋宣传一番,末了还加上一句:“刘姻脂叫邢二搂着睡了大半年,不是二手货是啥?王绿帽若不信,让他去刘姻脂家一看那墙便知。”他还拍拍自已胸膛说:“错了割我脑袋。”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几天功夫,这些谣言便传进王林耳朵里。他趁送刘姻脂回家的机会,走到邢刘两家的隔墙跟前一看,可不咋的,墙头扒开又垒起来的,看来外面对柳姻脂的那些传言是真的。墙头拆开复又垒起就是最好的证明。从这以后,王林对刘姻脂便不如从前那么热情了。

    这几天牛二在家刨胡萝卜,洪县长便去牛场替牛二改造。实际上洪县长来牛场只不过装装样子,弄个表面文章,混个工分而已。邢二也很识趣,安排洪县长看窝棚,其它人悉数都到地里干活。徐光达的腿全好了,拿着马扎在地头上摘花生。邢二跟马先生挨着刨花生地,邢二这几天心情也好了许多,他口中念道:“山药就怕猪来拱,绿豆就怕狗来舔。”

    马先生问他:“邢领导,你这念的什么歌贴呀?”

    邢二说:“中医的九畏十八反。”

    马先生是老中医,这九畏十八反是中医刚入门,第一课所学内容,比方说,跟一年级算术中的一+一等于二这么肤浅。马先生笑着问:“这中医歌贴是何人所教?”

    邢二回道:“是我大嫂呀,她除了会中医歌贴,还会扎羊疹呢。调旋风也会扎,小孩子掉了魂她也会叫。”

    “她开过药方吗?”

    “没有,她不识字,不会开药方。”

    马先生对邢二说:“药方不是随便可以开的,识字也不能给人随便开药方。开方子要有处方权,中药数量品种繁多,有些药和药不能搭档。弄错了药是会出人命的。举个例子,小儿童掏麻雀的窝,逮住小麻崔,关在笼子里养着,老麻雀围着笼子飞几圈之后,确定笼子严严买实,小麻雀没有钻出牢笼的可能。这时候老麻雀就会叼来一朵蒺藜花,给小麻崔喂下去,不一会儿,小麻雀就会中毒死亡。你看这遍地都是的蒺藜,就是有毒的一味中药。还有,黑鱼好吃,味鲜味美,可它如果跟山上这荆杨花碰了头就不行,,黑鱼加荆杨花炖出来,剧毒无比,人食后立马七窍流血而亡。我有一本书,是中药组方的书,叫中医药方大全。你若有兴趣,可以看看。”

    “好。”形二愉快的答应下来。

    苐二天洪县长来上工,顺便也把她的小女儿绿杏给带了来。她的腮下起个大疙瘩,又红又热,疼的她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去公社医院看,那个二把刀医生说等疙瘩化了脓挤出来就好了。

    马先生说:“得败火才行。”

    洪县长央求说:“马老先生,你是远近闻名的老中医,你看孩子疼成这样,可怜可怜她,给看看吧。”

    马先生用眼光征求邢二意见,邢二赶忙说:“干活不忙,先给绿杏把这病除了,你的活我们几个替你干就是。”

    马先生说:“那倒不必。”他吩咐朵儿:“你到小池塘边上,从那几棵松树上掐几片松针,要嫩的。”朵儿领命而去。马先生叫邢二把捣蒜的石臼搬出来,用清水洗净,而他自己,却信步来到牛棚的牛槽边上,顺手从牛槽里抓出来鸽子蛋那么大一块明矾。牛吃草容易上火,饲养员老是买来成块的白矾,放几块在牛槽里,牛上火的时侯,它自己就用舌头去舔那白矾,不上火它就不舔。白矾是一味中药,属寒凉之物,中医常用它来驱除火毒。马先生把白矾也洗干净,放进石臼里捣细,又把朵儿采来的松针放进去一并捣烂。还加上几滴凉水搅拌成糊状。马先生叫绿杏在朵儿的被上躺好,抓起捣好的糊糊糊在她红肿的腮上,当时绿杏就感觉挺凉,几分钟过去,不但腮不疼了,还有一股淡淡的松香沁入肺腑。不到十分钟,她便呼呼大睡起来。马先生拿起朵儿的花袄盖在绿杏身上。嘱咐洪县长,守在她身边。这才招呼大伙去干活。洪县长见绿杏呼吸均匀,脸上泛出潮红。知她已经不再疼痛难忍,便放下心来。朝远处的马先生投去感激的目光。他暗自庆幸女儿跟着来牛场,幸亏碰上马先生,这才救女儿一难。逃过疼痛这一劫。同时,洪县长也认识到学生们砸了马家药铺,把草药全扔进围子沟的水塘里是一种天大的不该。

    太阳落山之时,绿杏翻身醒来,用手摸摸糊在腮上的那些糊糊,全粘在腮上干巴巴的。还有些痒。洪县长要用水给她洗下来。马先生制止住他,说:“不用管,痒她自已就用手轻轻往下抓,这个抓的过程也是一种治疗过程。”

    洪县长千恩万谢,带着绿杏回家。果不其然,绿杏夜里感到痒的难受,用手把糊状物轻轻抓去之后,痒痒感逐渐消失,到的天明,糊状物抓没了,腮也变回原来模样。洪县长连连夸赞马先生:“名医,神医也。”

    老革命在一旁站着,听男人一个劲的夸赞马先生,便不耐烦的说:“反动技术权威,雕虫小技,有什么可称赞的?”

    洪县长听老婆这心么说人家马先生,觉着不公,讲大道理又讲不过老革命,只见他把脖梗一挺,把一口浓痰吐到门外去,白一眼老革命,愤愤的骂道:“你懂个屁!”说着手一挥,他那把随身携带的杀猪刀早:“嗖”一声飞出,插在门外的树墩上。话不投机。两人各自背过脸去谁也不理谁。

    吃仮的时候,不想老革命旧事重提,将了洪县长一军:“即然马先生技术那么高,索性叫他大显摆显摆,还有那邢二,不是跟马先生学医么,你让他给你开副草药,把你这大半辈子的痨病去了根,你呢,也喘口痛快气,省下无时无刻都在拉风箱,喘气呼拉呼拉的怪烦人,让我老人家耳根也清静些。”

    洪县长一想:对呀,咋没想到这一层呢?治不好也不要紧,顶多喝些苦苦的草药。自已从前喝的还少吗。从小就喝着草药长大,草药再苦,也不在乎这一回啊。于是他下定决心让马先生和邢二给他治病。当他把这个想法告知马先生时,遭到了拒绝。马先生摆着手说:“使不得,不敢当。这事不行啊。”

    洪县长不解的问他:“马先生,治病救人不是医生的本份吗?你怎么三番五次的推脱?这其中的原委,你不妨说出来,不给我治病,是何原因?是我命溅,不值的您插手么?”

    马先生说:“看您说的,医生看病,实乃天职。可我现在不是大夫,没有了处方权哪。”

    洪县长更加不明白,大夫开方子还有处方权?

    “对呀。”马先生进一步解释说:“有处方权才能开方子,我叫公社革委会打成黑四类,收回了处方权。连药匣子都砸个干净,发放到牛场来改造思想。重新做人。”

    洪县长说:“你偷着给我看病,在场的诸位不说,谁人能知道?”

    马先生直摇头:“我给你看病,得开方抓药哇,公社医院那些造反派,就是看我比他们强,出于疾妒,才砸了我的药铺,流放我的呀。再说,我开的药方,他们也不给药哇。”

    经马先生一番解说,大伙才明白了来龙去脉,敢情是疾贤妒能,搞迫害呀。洪县长说:“你开个方子,不写名不就完了吗?”

    马先生连忙摇手:“不行,不行。那里头中药房那两个人,都是我的徒弟,我的方子他们一看就哓的。公社革委会说了,我要违反规定,继续给人看病。就是违法行为,就是右倾反案风,要抓我进监狱判刑啊。我可不敢以身试法,求求你饶了我吧。看我一大把年纪,进监狱容易,出来难哪。”话即然说到这个份上,洪县长只好作罢。转身求邢二给他治病。邢二挠挠头,想拒绝,又怕失去这难得的机会。勉强答应下来。拿着纸和笔,从书上抄一个治痨病药方,递给洪县长,嘱咐他三副药,分三天吃。洪县长到公社卫生院去买药,负责卖药的大夫,身穿白大褂,胳膊上戴着红袖章,上写三个字:“造反派。”他俩拿着方子仔细看过两遍。技术上没问题。断定不是他们的师父马先生所开。为保险起见,他俩又盘问起这药方的来历,是谁人所开?

    洪县长回道:“是我村邢二,从一本药方书上抄的。”其中一人用手指弾一下那张方子:“怪不得面熟呢,是从书上抄的。在马权威那儿,他不是天天逼着咱们背那本书吗?所以有很深的印象。称药吧。”另一个人按照药方,把药配齐。本来是应该把药拌匀了分成三份,可包药的纸都拿去写大字报了,纸只有一张,他们便把药包成一大包递给洪县长,由于急着去开批判大会,两人匆匆离开中药房。竞忘了嘱咐供县长,这药要分成三份。一天吃一份。洪县长从公社卫生院没回牛场,而是直接回了家。见老革命不在家,也不麻烦别人,自己升火,舀上两瓢水,在铁锅里熬开了药。他把从公社卫生院买的一大包药全投进锅里。一边搅拌一边添柴禾。大半个时辰过后,药汁熬的挺浓,倒出来稠乎乎的整好一大碗。凉过几分钟之后,洪县长不愧为吃草药的老手,也不含糊,两手端碗,扬起脖子,“咕咚咕咚”几大口,便把药喝个碗底朝天。功夫不大,便觉的头有些昏昏沉沉,浑身发冷,随后是头重脚轻,他感觉这回喝的药跟往常不一样,劲特大,赶紧躺在炕上,又过一会儿,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全身上下毫无知觉,过去了。

    中午时分,老革命从社场上回家做饭。一进门发现洪县长直挺挺躺在炕上。喝药的碗打碎在炕前,再看做饭锅里还有半锅药渣。到的炕前,见洪县长双目紧闭,声息全无。依照从前他那拉风箱一般的呼噜声,早该传来。这时节毫无动静,赶紧用手一探鼻息,一丝气也没有,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