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工匠心-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小子,霸气!”

    陈长青看着鲁善工,沉稳大气,自信满满,能说出这句话,说明他的前途不仅如此,必然更加光明远大。

    “鲁大师,这套玲珑杯……您打算如何处理?”

    赵四海爱不释手,几次张口,终于忍不住问道:“自己收藏还是上拍?”

    纪华诚眼前一亮,紧紧盯着鲁善工,十分期待答案。最好是上拍,由华诚全权负责,到时候……

    “嗯,上拍吧,毕竟善工堂需要继续打响名气。”鲁善工想了想,决定道:“到时候还要麻烦纪老您操心。”。。

    “不操心,不操心!”

    纪华诚听完眉开眼笑,赶紧把桌上两个玲珑杯收起来,生怕被人抢走道:“放心,绝对没问题!”

第98章 刘二寡妇() 
“华诚兄,咱们多年交情,这套玲珑杯我先预定!”

    赵四海死死握着手里的玲珑杯,害怕被抢走,可由不敢用力,大声道:“下次拍卖我一定举牌,到时候记得多多关照!”

    “那可不一定!”纪华诚哈哈大笑,得意道:“宝贝真要上拍卖,可说不准是谁的?四海兄,到时候提前准备好弹药吧!”

    “你……”

    众人哄堂大笑,看着赵四海和纪华诚斗嘴打趣的样子,耿宝昌不用说,身份地位太高,其他几个老爷子都是鲁善工的长辈,真心实意提携自己,等有时间再做几个作品,算是孝敬他们。

    “三件何朝宗,一套玲珑瓷,这次善工堂又要名声大振喽!”

    纪华诚亲手把玲珑瓷收进锦盒,看着鲁善工赞叹道:“不少人向我打听善工堂的动静,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说明第一次亮相效果很好,在圈里引起不小的震动。”

    “不过这两个月你一直没有作品,外界议论纷纷,流言蜚语不少,说善工堂只是昙花一现而已。虽然我听完有些生气,但慢工出细活,知道你必有计划,果然不负众望,好!”

    “多谢纪老理解。”鲁善工感谢道:“这段时间见识过很多精品力作,体会到学无止境的含义,不过总算略有小成,也是对家传手艺的整体梳理和总结,剩下的还是拜托华诚拍卖,有劳纪叔和如烟费心。”

    “小事,小事,是不是如烟?”

    纪华诚突然回头问一句,纪如烟看着爷爷似笑非笑的表情,俏脸微红,接话道:“当然没问题,交给我放心。”

    “好,好!”

    纪华诚难得看见孙女如此作态,仿佛明白什么,哈哈大笑,十分满意。接下来几个老爷子开始喝茶聊天,难得有机会凑在一起,特别是能跟耿宝昌讨教经验,难得学习的机会。

    鲁善工在旁边招呼,纪如烟负责行香,合作默契,幽香渺渺,茶香四溢,大家相谈甚欢,满意而归。

    临走前鲁善工拉住宋学明,问道:“您那里有没有汤装裱的作品?”

    “谁?汤装裱?”

    宋学明一愣,好奇打量几眼,不解道:“你问这个干什么?难道……”

    鲁善工嘿嘿一笑,顺口道:“闲着没事,都说软片看不起硬片,想找个高手研究研究。”

    “你还真敢问!”宋学明瞪鲁善工一眼,没有好气道:“汤勤,汤装裱?那可是明代一绝!专门给皇帝干活,我那里真没有!”

    看见鲁善工有些失望,低声道:“不过刘二寡妇的手艺倒是有一张,你小子要不要?”

    “要,您不早说!”

    鲁善工眼前一亮,拉着老爷子,拍马屁道:“我就说博古斋是什么地方?还能有您宋老掌柜没有的宝贝?”

    “去去去,明天早点去店里拿,记得保密啊!”

    鲁善工赶紧送老爷子们离开,纪华诚双手紧紧抱着锦盒,临走还嘱咐纪如烟开车一定要慢,千万不要着急,晚点回去没事。

    鲁善工收拾完,坐下来,突然感觉一阵轻松。玲珑瓷已经完成,瓷器手艺已经达到瓶颈,自己猛的产生一种冲动,希望能换个领域开拓。

    想来想去,决定研究书画,软片看不起硬片,黑老虎又看不起软片,按照古玩等级来说,书画是高档货,文化水平更深,要比瓷器更有艺术性。

    三分画,七分裱!

    装裱艺术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民族特色,书画墨妙必须经过装裱才便于收藏、流传和欣赏,因而装裱技术的高低,绫绢色彩的选择与装裱形式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艺术效果。

    历代书画珍品,如已糟朽破碎,一经精心装裱,则犹如枯木逢春,珍贵画文物才不致湮没失传。

    古老的名称叫裱褙,京城揭裱字画行业,都自称是苏裱,传说是从苏杭传来的手艺。

    明代有位汤勤,乾隆时有位徐名扬,都是从江南来京城的揭裱匠人,闻名于当时文人、士大夫,甚至皇帝。技艺高超,世代相传,精益求精。

    到光绪年间,苏裱字画手艺之精巧,出神入化,旧字画碎破到不可分辨,甚至糟脆到呼吸即能吹散的程度,仍可苏裱如原状,可谓是业界一大绝技。

    一般来说装裱新画容易,但揭裱古旧书画则是要很高技术。民国年间装裱业大多在东裱褙胡同和琉璃厂一带。

    前者以糊顶棚、售南纸、做烧活居多,而琉璃厂的装裱铺才是真正的书画装裱行,其主要有刘林修的竹林斋、崔竹亭的竹实斋、马霁川的玉池山房、张成荣的宝华斋。

    特别是刘林修和崔竹亭合伙开竹林斋,当时名满天下,可谓鼎鼎大名。后来分家后,崔竹亭经营竹实斋,刘林修独自开办竹林斋。二人手艺都好,经营字画的老掌柜们,暗地给他们起绰号:刘二寡妇和崔三娘儿们!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干活心细手巧像妇女,另一方面是他们的音容笑貌像女人。相传刘林修见人没笑容,脸总是阴沉着。

    崔竹亭说话慢言细语,嗓音似女人。他们揭裱字画各有绝活,油渍碎裂的旧字画,经他们的手,恢复原样;填补残缺,看不出丝毫破绽。。。

    要不是说琉璃厂自古高手如云,藏龙卧虎,瓷器不用说,装裱手艺也是师傅带徒弟,学徒要先拜祖师爷,谁是祖师爷说法不一,有造纸的蔡伦,有造字的仓颉,有画圣吴道子,也有大儒孔夫子。

    学徒期间要练毛笔字,学打算盘、练记账、学画格式、形制,熟悉绫绢。没有十几年刻苦努力,根本不能独当一面。

    加上一些老观念的制约,跟瓷器一样,很多绝活早已失传。作为一门手艺,随着老匠人的去世,装裱业不免出现人才断档,很多古玩铺店苦于找不到合适匠人,而不敢把名画拿去装裱,那种枯木逢春、出神入化的装裱故事,只能留在传说中。

第99章 有两把刷子() 
这也是鲁善工选择装裱的主要原因,对于他来说,金手指是最好的切入点,既然要选择新领域,那就直接高大上,从古代书画入手!

    第二天早早来到博古斋,陪着宋学明吃完饭,十分期待的看着老爷子从藏宝柜里拿出一副画轴,展示道:“画是郑板桥的竹子,尺幅不大,算不上精品力作。可因为是刘二寡妇的手艺,反而价值有所提升,在我手里差不多二十年,你看光滑如新,连虫点都没有。”

    “书画不遇名手装裱,虽破烂不堪,宁包好藏之匣中。不可压以它物,不可性急而付拙工,性急而付拙工,是灭其迹也,拙工谓之杀画刽子。”

    “现在收藏热,特别是书画,所以装裱行也快速发展。很多都使用字画装裱机,5分钟即可裱一张画,但装裱机只能干粗活,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画,还是要靠手工装裱。”

    “琉璃厂自古有二十多家裱画铺,光绪末年竹林斋,竹实斋最出名,民国初年以来,玉池山房最著名。现在不用说,必然是荣宝斋最靠谱。”

    鲁善工看着眼前的竹石图,古色古香,完好无缺,历经两百多年风风雨雨,居然光泽如新,墨色自然,一派深谷幽竹跃然纸上。

    “古书画能不重新揭裱,尽可能不要揭裱,因为每揭一次,要经过热水闷烫、清水淋洗、化学药品洗霉去污和修补、全色等多道工序,不但耗费时间,更会使书画大受损伤。”

    宋学明笑道:“所以古人曾说非到“蝴蝶翩翩舞”的破烂程度,一般不要重新揭裱,就是害怕万一遇见二把刀,把宝贝彻底毁了!”

    “民国大书画家都有固定的装裱师傅,比如玉池山房的马霁川手艺精妙,讲究质量,达不到要求,绝不交货,赢得信誉。当时张伯驹、张大千、溥心畲、徐悲鸿、齐白石等,都指名让他装裱字画,同时做字画生意。”

    “相传张少帅有一幅珍贵的手卷画,日久受潮,画面反铅,白脸人变成黑脸,经玉池山房整修、装裱,恢复原样。他的手艺就是出于竹林斋,是刘二寡妇的徒弟。”

    宋学明摸着画轴,眼中闪烁着莫名情感道:“纸寿千年,绢寿八百,传世字画就算没有经过战乱洗礼,逃过颠沛流离,最多也不过几百年寿命。”

    “唯一能使它们流传至今的手艺就是重新装裱,这也是为什么装裱被称为字画的第二条命!”

    鲁善工皱皱眉,好奇问道:“您老难道也……”

    “哎,说起来挺丢人,想当年我也练过几个月装裱,甚至有机会跟随明师,如果不是自己坐不住,说不定现在能进故宫喽!”

    宋学明摆摆手,回忆道:“我十几岁出头的时候,家里托关系给找个师傅,孙成之老先生,那可是高人,国宝五牛图就是他亲手修复而成。”

    “你不知道当时装裱师身份有多高!就拿最简单的例子,当年故宫随便一个修字画的师傅,工资最少一百五十块!”

    “知道那是什么概念吗?换算成现在最少五六万,我记得当年在大前门下一次最有派头的馆子,拼命吃,结账不过二三十块,你说厉害不?”

    鲁善工很惊讶,早就听过古玩行也分三六九等,可没想到玩字画的这么牛逼?

    “头三个月,孙师父给我一沓纸、一把马蹄刀,要我剔掉纸上的草棍、煤渣,但不能弄破纸。实际上是练刀的力度,因为修旧活和补口,缺失部分都要刮平。如果没有基本功的练习,那个口是刮不平,像狗啃过似的,所以目的是为练刀功,力度有准头。”

    “练完刮纸,再练刷纸。用鬃刷蘸浆水刷旧纸,不能刷破纸,不能刷出褶子。十几张刷到一起,你得把它们黏合起来,变牢固还不空。最后变成一个墩子,纸墩子也不浪费,回来做册页,还能当裁板使,一举两得。”

    “当年孙师傅人和气,提前告诉我说开始一定会觉得枯燥,但慢慢地能感觉到那个鬃刷划过不同纸面的阻力,甚至能感受到宣纸的膨胀与收缩,到时候才是真正入门的关键。”

    宋学明接过鲁善工的茶,喝一口,慢慢放下,后悔道:“可惜啊,我还是没有坚持住,不到半个月哭着闹着要回家,最后没有办法,老师傅亲自送回家,只留下一句话:这个孩子不适合干这行!”

    “哎,现在想想真可惜,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一步,老师傅有两层意思:一是练基本功,二就是磨你的性子。”

    “古书画的修复步骤很多,最核心就四个字:洗、揭、补、全。培养学徒的师承制训练方式合理,成长次第清晰,看似枯燥的磨刀刮纸都有其背后的另一层含义,养成的是职业习惯,改变的是浮躁心态。”

    “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潜移默化,要靠自己从师父身上感悟,不见得他跟你说什么,而是你从他身上去感觉这种精神。”

    说完看着鲁善工,无比严肃道:“你小子比我有慧根,天生就是做手艺的料,别看博古斋是杂货铺,但老宋我最喜欢的还是字画。”

    用手指了指竹石图,坚定道:“好好研究,缺什么给我说,琉璃厂老头子还有几份薄面,就算是上荣宝斋,舍了脸皮也陪你走一趟!”

    鲁善工用力点点头,宋学明跟陈长青差不多,诚和楼家传其实也是瓷器行当,只不过后来开始经营珠宝玉器,上次镶口也一样,看来老爷子们心里都有自己的钟爱。

    剩下不用说,鲁善工来到竹石图前,慢慢伸出手,摸着光滑细腻的命纸,突然脑中闪过无数信息,金手指果然被激活。。。

    短短几十秒,各种信息涌入脑中,眼前不断闪现中年匠人的动作细节,鲁善工全神贯注学习着,不能遗漏任何关键,这才是最宝贵财富。

第100章 一碗浆糊() 
一个小时后,拿着竹石图兴冲冲离开博古斋,直奔市场,大肆采购工具。得到高人经验使他对装裱所有流程一目了然,剩下的就是刻苦练习。

    “对,我一张朱漆大条案,要平整光滑,是,裱画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