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工匠心-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吴朱砚涛收藏金石书画章!”

    “这是……用钉子刻!”

    鲁善工又拿起一方印章,吃惊不已,方明山看见笑道:“吴昌硕最起初学印也是从浙派的切刀开始学的,切刀徐进,一点点对印面进行处理。”

    “发展到后来见到秦汉古印之后,发现秦汉印,浑古朴茂,心窃仪之,每一奏刀,若与神会自谓进于道。”

    “其实那个时候,他已经完全有自己的印学思想,不自卑,不迷信,不究派别,不计工拙,以坚实的基础求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自秦汉印始,大量刻印,最终养成纯熟刀法,想要在石面达成什么样的效果,手中的刀就可以达成什么样的效果。甚至能用钉子刻印!”

    鲁善工不由感叹,没有刀法,像独孤九剑,无招胜有招。

    手中已不拘于刀,心中更是不拘泥于刀法,对石性熟悉已经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忘掉那些冲、切、赵派、齐派,不去想这一刀像谁,一心以达成印面效果为目的,这才是正确的刀法论。

    刀法灵活多变,或冲中带切,或切中带冲,甚至切中带削。把冲刀的猛利、挺劲、爽快与切刀的含蓄、浑朴融为一体,将书意和刀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自己如同海绵,内心拼命苛求吸收新的经验,赶紧又拿起一块,只见印面及文字线条失去原先平整光洁,变得残缺不全。

    可恰恰是这些残缺给人以古朴、含蓄、浑厚、苍拙等特殊的审美效果,仿佛是自然造化使然。

    “残缺刀法!”

    这又是吴昌硕的独门绝技,在传统的冲切刀法的基础上,辅之以敲、击、凿、磨或借用砂石、鞋底、钉头等,极大地丰富篆刻艺术的表现手法。

    方明山也拿起一块印章,敬佩道:“印面施以残损之法,不仅是为表现古意,更是透过残损之表,深入探求一方作品的意境。”

    “一残损之点,都置于一印整体布局之中,如同一印中的一点一画,不仅与印面文字相谐调配合,同时每一残画残点,又各具其笔意与刀意,使残缺成为形成艺术特色的一种手段,一种表现技巧,一种个人风貌。”

    刀法者,所以传笔法也。刀法浑融,无迹可寻,神品也。

    方明山越说越投入,鲁善工时不时几句点评直指人心,一针见血,这让他这个老江湖居然有种相见恨晚之感。

    鲁善工只是随口说一句,分散对方注意力,自己全力以赴利用难得机会,全神贯注吸收眼前二三百块名家精品。

    不愧是国内第一篆刻团体,底蕴深厚之极,基本上都是吴昌硕和赵之谦的精品力作。这波经验刷的太爽,以至于让他产生一种奇妙的饱胀感。

    就好像面前是满汉全席,吃到最后竟然仿佛吃撑了?

    当然只是精神上的错觉而已,虽然不是每块印章都能触发金手指,可二三百块下来,最少也吸收五六十次经验记忆,瞬间让他的篆刻水平如同做火箭一般,一飞冲天!

    “好家伙,这次爽呆了!”

    鲁善工心满意足放下最后一块印章,脑子好像喝过陈年美酒,晕乎乎,轻飘飘,美妙之极,无法用言语形容。

    心中有种东西不断萌动,不停发酵,仿佛要破茧而出,就差某个契机。

    方明山没有注意到鲁善工的变化,也沉浸在大师高超技艺中,自顾自道:“篆刻之道,也需要一脉相承。比如齐白石学吴昌硕,吴昌硕学赵之谦,三人同根同源,又独树一帜,各领风骚。”

    “说起赵之谦和吴昌硕,渊源更深,他们算是半个老乡,赵之谦是绍兴人,而吴昌硕则是安吉人。”

    “吴昌硕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酷爱诗书篆刻艺术,后来战乱四起混战,全家被迫流亡在外,后来与家人走散,到处乞食混日,直到21岁才回到家乡。”

    “因为在外受尽欺负,内心非常自闭,虽然在艺术的道路上钻研不断,但总觉得不会有人认可和欣赏他,十分痛苦。而赵之谦已经是个36岁的艺术大师,风头无两。”

    “后来赵之谦来到安吉参加一个亲人的酒宴,吴昌硕听说就找他诉说心里的烦恼,赵之谦看完作品后,觉得非常不错。但要想有所改变和突破,必须要从改变他的内心开始。”

    “赵之谦让吴昌硕帮个忙,招呼其他宾客,自卑的吴昌硕虽然有些不安,但感觉也不是太难,就答应了下来。”

    “当晚他按着赵之谦的意思尽心尽力地帮助别人,笑容可掬地帮人倒酒端菜,热情地找孤独的人聊天,每个人都对他报以微笑,人们都邀请他坐下来一起吃,但是他都婉拒。”

    “直到酒宴结束,吴昌硕却还没有吃晚饭,赵之谦把吴昌硕拉到身边来,向大家正式介绍整晚都在服务的吴昌硕,说他是非常优秀的年轻艺术家,很有潜力,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

    “大家很惊讶,纷纷给予问候,希望和他交朋友。第二天就相约一起去到吴昌硕家里参观,欣赏他的作品并给予很多赞美。从此以后吴昌硕终于找到自信,敞开心扉。”

    “广交朋友的同时,更积极投入到艺术中去,广收博取,书法、绘画、篆刻三艺并精。十几年后就成为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齐名为海派四大家。”

    说完放下印章,感叹道:“一个人越自卑,别人越走不进他的心里,也就越无法被人接受和理解,要想改变自己的环境,必须先改变自己的内心。”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划过鲁善工心头,瞬间迷茫散尽,曙光初现,仿佛破茧重生,化蛹成蝶,一股淡淡的喜悦油然而生。

第141章 拈花摘叶皆可伤人() 
    “原来我自己还不够自信啊!”

    鲁善工心头闪过一丝明悟,终于彻底认清自我,原本天赋普通,偶然得到金手指后,短短一年不到,不但把家传瓷器手艺发扬光大,还有机会涉足更高深的其他领域。

    看似顺风顺水,其实内心总有一些不安,生怕一切都是镜花水月,突然有天猛地醒来,所有都是美梦一场!

    所以才刻苦努力,希望能多学点真本事,万一就算某天金手指离他而去,自己也能靠本事继续前行,这种不安和焦虑才是隐藏在鲁善工内心的真实存在。

    今天是个难得契机,不但大量吸收前辈经验,再次量变引起质变,产生化茧成蝶的机遇。

    然后又听见方明山无意的一句话,自己原来跟吴昌硕一样,内心充满自卑和不自信,只要不能敞开心扉,正视真我,那就算技术再高,也不可能真正成为一派大师,创出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想到这里,一股清泉仿佛让他醍醐灌顶,彻底醒悟,身心瞬间得到升华。心中阴暗被全部洗涤干净,内外通透,一尘不染,如同高僧得道,幡然醒悟。

    “多谢方师!”

    鲁善工站起身,对着方明山深鞠一躬,古人云:一句之师,就是如此。

    “不敢,不敢!”

    方明山很是吃惊,赶紧扶起鲁善工,虽然不知道对方发生什么,但明显感觉眼前这个年轻人突然更加自信开朗,从容自在,气质更上一层楼。

    鲁善工哈哈大笑,畅快之极,也不解释,一切都是机缘巧合,水到渠成而已。

    突然心头一动,随手拿起一块普通青田石和刻刀,动作行云流水,挥洒自如,短短几分钟,一方印章出现在方明山眼前。

    “这是……”

    “善工堂?”

    看着这方印章,方明山满脸震撼,几次张嘴都不知道说什么,许久才惊呼道:“好!”

    “刀法自在,章法从容洒脱,布局大气精妙,真乃大师之作!”

    抬头再看鲁善工,居然有种高山仰止之感!短短半天之间到底发生什么?

    虽然对鲁善工十分欣赏,但毕竟年纪尚轻,很多都是理论上的交流,篆刻博大精深,可不是动动嘴皮就算高手。

    现在才知道对方水平居然如此之高,善工堂三个字,每个字都代表不同风格。

    善采用单刀直入,凌厉霸气,深得白石老人之精髓。

    工钝刀硬刻,古朴苍劲,金石气十足,特别在细节还能看出残破之感,乃吴昌硕之不传之秘。

    最后是堂字,使刀如笔,挥洒自如,充满坚挺方折的力感美,端庄凝重,虚实分明,每根线条恰到好处,完美和谐。

    “好,好,好!”

    方明山越看越震撼,方寸之间,鲁善工居然能融合齐白石、吴昌硕、赵之谦三位篆刻大师于一体,惊世骇俗,无法形容。

    鲁善工深吸口气,自己终于再次突破,达到前辈名家所谓的刀法随心,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突然想起独孤求败的剑术境界,二十岁左右,乃无名利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三十岁用紫薇软剑,领悟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的道理,在对手出手之前便刺中对手。

    四十岁用玄铁重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横行天下。开始触及剑道境界,管他万法来,我只一剑去。

    在与大自然的对抗之中领悟一种以力破巧,一力降十会的剑法。严格来说不是一套剑法,而是一道剑意古朴厚重,有我无敌的剑意。

    四十五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领悟剑的本意而抛却固有形态,以剑入道的第二个层次,化境。

    晚年剑道大成,达到拈花摘叶皆可伤人的无上境界,领悟无剑胜有剑,不滞于物的天人合一。

    现在的鲁善工也有种同样感觉,刚才随手用一方最普通的青田石篆刻,如果换成以前,要达到同样美感绝对不可能。

    或者最少也是用精品石材才能表现出来同样美观,可现在刀法大成,随心所欲,已经不限于石材优劣,就算是一块豆腐也能用来篆刻。

    “我代表西泠印社,正式邀请你加入!”

    看到这种篆刻奇才,方明山岂能坐得住,赶紧邀请鲁善工加入西泠印社。鲁善工自然同意,毕竟是第一篆刻团体,无论实力还是人脉都底蕴深厚,就连故宫院长也曾经是第二任社长,岂能错过良机?

    双方皆大欢喜,现在鲁善工已经是高级会员,以后每年都有固定交流会,上手名家印章的机会更多。不过现在不是时候,告别西湖,带着大红袍和全套十钟山房复印件回到京城。

    “哈哈,这次连极品印石都能省下喽!”

    鲁善工看着眼前四方石材,田黄冻、封门青、大红袍、桃花冻,每块都是极品,所有篆刻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宝贝。

    这次满载而归,居然突破瓶颈,达到随心所欲的大师境界。现在就算不用极品印石,也能完美复制齐白石四枚印章,毕竟吸收这么多精品力作,现在自己的水平已经不亚于白石老人的巅峰。

    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打电话给杨兰杰,高价收购几方精品印石,加上自己的刀法,不但能完美修复松石图,还能省下四枚极品,以后留着备用,大不了直接刻上善工堂,作为以后压轴印记。

    拿出修复需要的所有原材料,白鹿宣、当家笔、紫玉光、百一砚、八宝印泥,还有四块印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可惜……”

    鲁善工摇摇头,篆刻他有自信,等明天印石到位就能动手。可对于绘画水平?感觉还是有所欠缺。

    接画意!

    全颜色!

    这才是修复古代字画的核心技术,而且修复过程必须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有丝毫停顿。因为墨色和颜料会不断氧化,如果画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导致彻底失败。

    所以没有百分百把握,绝对不能轻易揭开画心,这才是鲁善工犹豫的难题。

    突然看见桌上的印章,灵机一动道:“有了!”

第142章 杀人放火金腰带() 
    脑中闪过一个念头,胡经?

    谭敬!

    既然自己找到当年最强造假团队之一,胡经的线索,那其他人岂不是?

    当年谭敬团队分工明确,各有所长,刚开始仿画的是许徵白,制造历代古画,人莫能辨,允称个中高手。精通山水及人物杂画,曾任美专教授多年,并参与发起组织蜜蜂画会,乃海派知名画家。

    摹款的是郑竹友,长期与许徵白合作仿古画,混迹收藏江湖。扬州名书画家郑箕的后人,家学深厚,出身名门。

    据《按持人物琐记》记载,郑友竹曾说,创作不是自己擅长的,但只要有真本,就可以临摹,一丝不走样。团队解散后,1962年被调至故宫博物院,专做修补古画的工作,跟欧阳老爷子都是同辈高人。

    最后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