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之人生修改器-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个条件,郭承平有足够的信心打动沈晴,让其改变主意。

    一份独家合作协议,就可以换来一亿元的现金,而永臻电池公司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赚到这一亿元。

    除此之外,每年不少于一亿块电池的订单,可以带来的营收也是非常丰富的,就算全部都是小电池,按照40元的售价来算,每年的营收就可以达到40亿元以上。

    1亿元和50亿元,在这两个条件下,郭承平相信沈晴足够改变主意了。

    只不过,让郭承平失望的时候,沈晴似乎并没有任何意动的意思,也没有回应,只是看了苏睿一眼后,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就直接说道:“抱歉,我们无法做到你的要求。”

    听言,郭承平有些意外,接着说道:“我可以出到两亿元,我觉得你应该认真考虑一下。”

    “郭总,无论多少钱都好,我们都不会和任何一家公司签订独家合作协议。”沈晴继续说道:“不过如果贵公司愿意成为我们的第一个合作者,我们也是可以承诺一点,就是优先满足贵公司的订单需求,你觉得如何?”

    郭承平继续说道:“你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吗?有了这两亿元,贵公司的发展就可以很顺利,我想你们很需要这笔钱的。”

    “的确,我们现在很需要资金,但这不会成为我们签独家合作协议的原因,资金上的问题,我们还是有能力解决的。”沈晴笑着说道,她说这话的时候,有着绝对的信心。

    郭承平一愣,才想起永臻电池公司和一般新企业不同,以新型电池所具有的优势,想要前期的发展资金并不难。

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一个订单() 
为了利益最大化,郭承平提出了独家合作协议。

    只要华巍公司可以获得永臻电池公司的独家合作,就不用担心新型电池会被其他手机厂商得到。

    如果在市面上,华巍公司推出的手机都装有新型电池,而其他品牌的手机没有的话,这就会成为消费者选择华巍手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一旦获得新型电池的独家合作,那华巍公司在手机市场的优势就会更明显,或许可以追上苹果公司和三星公司,乃至于是超过这两家公司,都是大有希望。

    而新型电池在高端市场上,更具有优势,这对正在发展高端市场的华巍公司来说,就更尤为重要了。

    一旦获得新型电池,其中的好处是数不胜数的,而对其他手机厂商来说,就是最大的威胁。

    在其他硬件都大同小异的情况下,新型电池就是最强力的武器,谁拥有了新型电池,谁就具备击败对手的底牌。

    所以,郭承平才想要获得永臻电池公司的独家合作,而不是合作者之一,为了这份独家合作协议,他甚至都开出两亿元的代价。

    两亿元就买一分独家合作协议,这对大部分的公司来说,肯定会马上答应的。

    更何况,郭承平可不单单只付出两亿元,还许诺每年的电池订单不会少于一亿块,这就相当于最少四十亿元的营收,而在手机电池行业上,可以达到这个营收的电池公司也是寥寥无几。

    因此,这两个条件极为丰厚了,大部分的公司,或者说大部分的人都会很心动,甚至是当场答应。

    只不过,沈晴却是恰恰相反,她没有立刻答应,相反还很坚决的拒绝,表示独家合作这件事是不可能的。

    在沈晴的心里,就不想要这份独家合作协议,而苏睿也不同意,那她更不可能会答应,拒绝起来也就很果断,这样才可以摆明态度,不用在这继续浪费时间下去。

    最终,郭承平还是没有办法让沈晴答应这份独家协议,只能无功而返。

    只不过,这次的会议也不是什么收获都没有的,起码郭承平还是订了一百万块电池的订单,而且都是大电池,订单金额达到了六千万元。

    在郭承平走后,苏睿说道:“你做得很好。”

    的确,在这次会议上,沈晴看似没有说太多的话,但却一直占据着主动权,除了优先供应这一点,其他条件都没有答应郭承平,让对方也很无可奈何。

    “两亿元加一亿电池的订单,我原本以为你会答应的。”沈晴说道。

    苏睿笑了笑,说:“两亿元的确不少,但对永臻电池公司起到的帮助并不大,至于一亿块的订单,我想就算不和华巍独家合作,他们最终也会下这个订单的,只是可能需要一些时间而已,就算没有华巍,其他手机厂商一样也可以达到这个数量,我们没有必要独家合作。”

    没错,他就是认为华巍公司很需要这种新型电池,就算不独家合作,也一样会订购新型电池,只是一开始不会订购那么多,就如现在郭承平不就留下了一张一百万块的电池订单。

    更何况,苏睿认为其他手机厂商也一样很需要新型电池,这其中包括了苹果、三星,还有很多品牌都会需要新型电池的,他们加起来的需求量一定会超过一亿块。

    在他的心里,不单单是想和华巍公司合作,还想要和这些厂商合作,这样才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

    如果一开始,永臻电池公司就和华巍公司独家合作的话,那就相当于放弃了其他市场,哪怕华巍公司的订单数量提升到两亿块,一样无法弥补这个损失。

    在考虑到这一点后,苏睿才不会接受华巍的独家合作,哪怕就此断绝合作关系,也是一亿的。

    华巍公司只是一棵比较强壮的树,而在森林还有着很多棵的树,而他不可能为了这棵树,而放弃了整片森林。

    想必,沈晴也是这样想的,才可以在刚才的会议里,占据主动权。

    在拥有领先时代的技术下,永臻电池公司的确是拥有挑选合作者的权利,而不是只能选择被动合作。

    接下来,苏睿看着手里的订单,说道:“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全力生产电池,尽快交货,我想华巍公司收到这批电池后,会很快再下订单的。”

    “我想也是,我会尽快让工厂那边调整规格,在最快的时间把电池生产出来。”沈晴回道。

    而后,苏睿继续说道:“我认为工厂应该扩招,把工人增加到100人,然后进行生产培训,让他们尽快上岗。”

    他之所以突然让工厂扩招,一方面是为了全力生产华巍公司的订单,一方面是为了未来的生产计划考虑。

    苏睿认为来自于不同手机厂商的电池订单会越来越多,工厂的产能很快就会达到饱和,那时候就需要提升产能,也就需要更多的生产工人。

    所以,他现在提前扩招,让这些工人先进行生产培训,,这样的话,等以后提升产能后,这些工人就可以直接上岗生产,这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让生产计划更容易提升,有了提前准备,才不会手忙脚乱,而生产环节才不会出现问题。

    “好,我会安排好的。”沈晴当即说道。

    在接到第一张订单后,永臻电池公司总算是真正开始出发了,未来的前景也会越来越好,不用担心会打不开市场了。

    对于永臻电池公司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华巍公司下的订单完成。

    只要交付了第一批电池订单后,才算是打开市场,而这第一批电池进入市场后,才可以吸引到其他厂商的注意,从而蜂拥而来。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把这一百万块电池生产出来,越早投入市场就越好,对于永臻电池公司的发展才会越顺利。

    以电池工厂现在的产能,每天就可以生产30万块电池,就算加上调整的时间,最多也只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可以交货。

    因此,对于生产上的问题,苏睿还是不担心的。

第三百一十七章 目标是电池巨头() 
对于新型电池的定位,苏睿早就已经决定好了。

    新型电池,不但要占领高端手机市场,中档市场也不能放过,而低端市场也要占据一部分的市场份额。

    苏睿认为如果新型电池只做高端市场的话,市场份额就会很有限了,只有在高中低三档市场,都占据一部分的市场份额,才可以获利最多,也才可以成为行业中话语权最大的一个。

    在大部分的行业里,只做高端市场,是很难成为巨头的,利润率虽高,但营收却是远远不如真正的巨头。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苹果公司就是一个例外,只做高端手机市场,把大部分的利润都赚走,在整个产业链里,也有极大的话语权,但这样的公司都是极其稀少的例子,很难复制出同样的公司来。

    更何况,永臻电池公司和苹果公司的情况也不一样,前者只是配件公司,而后者却是终端公司,自然不可能采用同样的定位。

    而且,就连苹果公司现在也不仅仅只做高端手机市场,也可以试水中档市场,这说明全方位布局是更为重要的。

    如果苏睿只让新型电池为高端手机市场服务,而放弃了其他档位的市场,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做法。

    要知道,高端手机市场的销量还是很有限的,再分摊到新型电池,也就没有什么份额了。

    所以,新型电池如果只服务于高端手机的话,也只是成为一家小型公司,利润率虽高,但总利润也是很有限的,很快就会碰到发展的天花板。

    正是考虑到这方面后,苏睿才会让新型电池的定位,符合高中低三档市场,而不仅仅只做高端手机市场。

    为此,新型电池的售价就不能太高,毕竟,低端手机的售价就不高,要是新型电池的价格太高的话,低端手机就不能用上这种电池的。

    在考虑到这一点后,苏睿就给两种不同电池容量的电池,定下40元和60元的售价。

    这两个售价,对比锂电池的话,的确是高了一些,但并不会高上太多,就算采用这种新型电池,手机的成本最多增加二三十元,而电池容量提高两三倍的情况下,消费者是很乐于支付这二十三元的成本。

    所以,新型电池的售价只卖40元和60元,别说是卖几千的手机可以用得上,一些千元手机一样可以用上。

    如此一来,新型电池自然可以满足大部分的的手机需求,可以让大部分的手机厂商所接受,成本还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自然而然很乐意把锂电池转成这种新型电池。

    如果苏睿只想着做高端手机的话,那新型电池的售价卖上一两百元的价格,也是没有问题的,也有不少手机厂商可以接受。

    只是这样做的话,一些千元手机就不可能用上这种电池了,会让成本大幅度提高,至于加价太高的话,则是会让消费者所接受不了,这一来,类似低端手机就不可能采用新型电池,就连中档手机也可能不会采用,就只有高端手机才可以用得上。

    这样一来的话,新型电池的销量就有限,就算利润率再高,其实也赚不了多少钱,更别说是成为行业中的巨头。

    苏睿想要的是占领大部分的电池市场,要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而不是仅仅成为一家小型的电池公司,只为高端市场服务,为此,他就压低了电池的利润,把电池的售价,定制大部分手机都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40元和60元的售价,也就是根据这种情况而来的,并不是他随便就决定下来的。

    不过,新型电池的售价只忙40元和60元,这看似价格不高,但利润率却一点都不低。

    事实上,在生产新型电池后,已经专门估算过成本了,可以说,其生产成本比锂电池还要低,这保证新型电池哪怕售价不高,利润也不会太少。

    在做到量产的情况下,两种规格的新型电池,其生产成本都可以控制在百分之四十之内。

    换句话来说,那就是这两种新型电池,5000mah的小电池可以有24元的利润,而7500mah的大电池,其利润就更是达到了36元,这是把所有的成本都算在里面后,利润率还可以达到百分之六十,这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锂电池来说,都是不可能达到的利润率。

    如此一来,就算新型电池以低价出售,也是可以做到厚利多销,售价虽不高,但利润却不低,这就是新型电池的优势。

    在保证一定的利润率后,又可以占领大部分的手机电池市场份额,这就是苏睿给新型电池的定位,而新型电池也的确可以做到这一点。

    所以,在这样情况下,苏睿自然是不可以和华巍公司签独家合作,这是不可能的,他不仅仅只满足华巍市场的份额,还想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乃至于成为电池行业中的巨头。

    在去年,华巍公司的智能手机出货量突破1。5亿部,今年有望突然两亿部,但也仅仅只有两亿部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