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之人生修改器-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实地考察了几处地方后,沈晴最终看中了一块工业用地,其面积达到了2平方公里,这已经相当于3000亩。

    沈晴之所以看中这块工业用地,主要是地方合适,基础建设跟上的话,以后在这里生产都会很方便,其条件都很适合作为工业园,而这块工业用地,燕云市本身就是打算建设成工业园,然后需要外部投资的。

    所以,这个地方的确是很适合建设成工业园的,在燕云市里,是最为合适的地方,生产和运输都有很大的优势。

    除此之外,这个地方的面积足够大,如果3000亩还不够的话,可以继续扩大面积,这就可以满足以后的发展规划,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在结合了这些优势后,沈晴才会决定选择这工业用地,用于建设生产基地。

    选中之后,沈晴就把工业用地的资料,全部发给苏睿,让他拍板决定。

    苏睿收到资料后,马上就看了起来,他也是希望可以越快决定越好,这样才可以把生产基地尽快建设出来,而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从而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这块工业用地的面积达到了3000亩,都是可以用于建设厂房的,用途也非常广泛。

    除此之外,这工业用地的价格非常低,一亩仅仅只需要5万元,这在燕云市中,已经是非常低廉了,这是燕云市政府看中了卓越和永臻的潜力后,才会出这么低的价格,其他公司的话可不一定可以拿到这个价格。

    一亩5万元,那3000亩,仅仅只是需要1。5亿元,这个价格远远低于苏睿的预料。

    如果苏睿想在沈州市拿到工业用地的话,最少要付出比这多几十倍的资金,而且还不一定可以找到那么大的地方,也就只有燕云市这样的四线城市,才可以找到这么大的地方,沈州市可以找到几十亩的工业用地已经算是不错了。

    1。5亿元,在沈州市可能只能拿到几十亩的工业园,在燕云市却是可以拿下3000亩的土地,这就是两个城市之间的差别。

    看过资料后,苏睿认为这个地方价格、面积和环境都合适,用于建设生产基地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他当即回复沈晴,让她不用犹豫,尽快跟燕云市政府签合同,拿下这块地皮。

    在苏睿决定后,沈晴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和燕云市政府达成了协议,以1。5亿元拿下面积达到3000亩的地皮,并且还承诺附近的地皮都可以优先供应过卓越公司。

    拿下地皮后,沈晴马上从燕云市回来,开始准备建设方案。

    其实,在这之前,沈晴已经准备好了建设方案,首先要建设一个大型电器生产基地和一个电池生产基地,这是迫在眉睫的建设计划,两个生产基地都会同时建设。

    除此之外,苏睿还让沈晴在这个地方,建设一个新型材料工厂,主要生产各种高性能金属材料,以及少量复合材料的生产能力。

    他之所以准备建设一个新型材料工厂,就是为了臻水而准备的。

    臻水有这么神奇的作用,当然不能荒废不用了,一定要物尽其用,用于提升各种材料的性能。

    苏睿认为自己以后可能会涉及到材料行业,而有了臻水,可以让他在材料行业里轻松发展起来,拥有比同行更明显的优势,可以生产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材料,想要发展起来,自然是非常容易。

    就算,他不出售这些材料行业,也可以把这些材料提供给自己的工厂,比如卓越生产的产品,都是可以用上这些材料的,这样也可以控制成本,还可以提升品质。

    而且苏睿认为自己涉及的行业会越来越多,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材料,现在先建设一个材料加工厂出来,就可以有备无患。

    对于他要建设材料厂的决定,沈晴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划入了建设方案里,因为她知道他做什么事情,都是经过考虑,而不会随意闹着玩,这一点,在以往,她就已经很清楚了。

    按照苏睿的要求,这个材料厂的面积将达到100亩,生产能力为30万吨高性能材料,而总投资高达2亿元,而后期还会加大投资,扩大生产规模。

    本来,按照他的要求,这个材料厂想达到这个生产能力的话,所需投资是远远不止2亿元,单单生产设备就不止两亿元了,因为是生产高性能材料,设备当然会更贵一些。

    只不过,苏睿并不需要那么先进的生产设备,只需要一些落后的设备即可,也就降低了建设成本,只需要两亿元。

    因为他准备用人生修改器来升级这些设备,这样就可以节约建设成本,同时还可以得到更先进的设备,这是一举两得的做法。

    至于电器生产基地和电池工厂的建设规模,现在都已经决定好了,方案都已经出来了。

    首先,这个电器生产基地的预计用地面积将会达到1200亩,建筑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而所需资金将达到25亿元,投入使用后,将可以年生产5000万台各类电器。

    而电池工厂的占地面积也达到了500亩,单单一期工程,就需要满足日生产120万块电池的生产能力,而投资金额将超过10亿元。

    往后,这个电池工厂还会继续增加生产线,而且还不单单只生产手机电池,还会生产其他类型的电池,比如平板电池。

第三百四十一章 新订单() 
一个电池生产基地,一个电池工厂,一个材料厂。

    这就是苏睿和沈晴商量好的建设方案,以后这里也会成为公司的生产总部。

    不过,在确定建设方案的时候,苏睿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在这个生产总部里,他还想要再建设一个实验室,甚至还想把这个实验室,当作公司研、运营、创新和职能等总部。

    换句话来说,苏睿就是打算在这个生产总部里,再建设出一个办公区,以后会慢慢成为公司的主要办公基地。

    所以,在建设方案上,他再加上了一个实验室,一个巨大无比的实验室。

    在这之后,苏睿才让沈晴拿着这个建设方案去招标,尽快落实下来,并且在最短的时间里开始开总部。

    对于这个总部,他的期望越来越大,一旦建成的话,将来成为公司最重要的地方。

    当然,苏睿知道以这个建设方案来算的话,其投资金额,将会达到一个很恐怖的数字,也不是目前公司所能承受的金额,只是他并不担心这一点。

    因为建设总部,并不是一次性需要拿出那么多钱的,可以一边建设一边投资。

    而以目前卓越电器公司和永臻电池公司的资金,已经足以启动这个建设计划,满足前期的投入,而后期的投入,则是可以慢慢跟进,并不需要现在就一次性拿材料。

    以两家公司的营业情况来看,完成这个建设计划,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再说了,就算资金不够,两家公司也可以向银行贷款,以两家公司的展前景,银行是很乐意拨款下来的,只是需要相对应的抵押物而已。

    所以,对于这个总部的投资,苏睿并不担心,而沈晴也早已经有安排,也不需要他来担心。

    ……

    两天后,在沈晴忙着联系建筑公司的时候,永臻电池公司再次传来一个好消息。

    华巍公司在收到第一批电池后,经过多次的检测,对新型电池的性能极其满意,决定采用在目前所生产的机型上,并且把之前的订单,从大电池和5oo万块5ooo小电池的,并且要求先供应一部分的电池,直到苹果公司检测后没有问题后,才可以生产后续订单。

    在接收了第一批新型电池后,苹果公司的实验室就进行多次检测,结果现新型电池的性能和品质都达到标准,甚至还过了他们之前的预料,这无疑是合格的产品,用在所有机型上都是没有问题的。

    如此一来,苹果公司就通过了这批电池的检测,并且允许永臻电池公司生产后续的订单。

    不但如此,这一次来,苹果公司不但允许生产后续订单,还带来了一张新的订单,或者说是把之前的订单数量提升起来。

    在今天,苹果公司决定把订单提升到2oo万块大电池,以及1ooo万块小电池,采购数量增加,而采购金额自然是往上翻一倍。

    尽管,这新型电池的售价,对比苹果公司以前采购的普通电池,要贵了一倍不止,但这并不算什么问题。

    如果苹果公司推出这种新型电池的机型,那消费者是很乐意支付这电池的成本,因为只增加几十块,就可以让电池的容量提升两倍以上的话,这对大部分的消费者来说,都是非常乐意的。

    所以,这新型电池带来的成本增加,对苹果公司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不但可以赚回这部分的成本,甚至还可以借此盈利。

    比如安装新型电池的新机型,比普通机型要贵上一两百,而大部分的消费者为了提升续航,大多数都会选择新型电池的机型,对于几千块的手机,多支付一两百块,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因此,苹果公司采购新型电池,完全可以借此盈利,而不用担心会影响到利润。

第三百四十二章 高额利润() 
苹果公司带来的订单,对于永臻电池公司来说,绝对是大好事一件。

    在下了新订单后,苹果公司也跟华巍公司一样,先提前预付了一半的货款,这才进入永臻电池公司的生产计划里。

    当然,由于苹果公司主要采购小电池,而大电池较少,在采购金额上,还是华巍略高一些。

    苹果公司的200万块大电池和1000万块小电池,订单金额达到了5。2亿元,这华巍公司的6亿订单少了8000万。

    而苹果公司给永臻电池公司带来的利润达到了3。12亿元,这比华巍公司的3。6亿元,少了4800万。

    从采购金额和利润来看,华巍公司明显比苹果公司的份量更重一些。

    而且苏睿和沈晴之前就已经许诺过,华巍公司作为永臻电池公司的第一个合作者,可以得到优先权。

    所以,接下来,永臻电池公司会优先生产华巍公司的订单,而苹果公司的订单则是要排在后面,并没有因为苹果公司的规模更大,就优先生产苹果公司。

    对于现在的电池行业来说,哪家手机品牌先推出了新型电池的手机,就可以先抢到先机,必然可以增加手机的出货量。

    因此,永臻电池公司为华巍公司优先生产新型电池,对华巍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只要利用得好,华巍公司在手机市场的份额又可以增加不少,特别是高端市场,就更是如此。

    当然,前提是华巍公司把握住这个机会,要是拿到新型电池,却是迟迟没有推出市场的话,再好的优势,也会荡然无存的。

    只不过,以华巍公司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自然是不会这么迟钝的,他们一定会知道新型电池的价值,也知道先推出市场,会有多大的优势,相信他们可以把握住这个机会的。

    在苏睿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无疑是很高兴的,收到这些订单后,永臻电池公司肯定是可以大赚一笔的,有了这些钱后,建设生产基地的计划就可以更加顺利的。

    同时,华巍公司和苹果公司的新订单,也证明建设生产基地的计划是非常正常的。

    在接到这些订单后,永臻电池公司的产能已经达到了极限,并且全力生产,才可以应付好生产需求,而以后肯定会接到更多的订单,现在的产能自然是跟不上的。

    所以,苏睿建设了一个大型的生产基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建成起来,产能就可以跟得上生产需求。

    如此一来,这个生产基地就必须尽快动工,越快建成越好。

    要不然的话,就算永臻电池公司接到更多的订单,也没有办法生产出来更多的电池,这也是没用的。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一家新公司凭着一项新技术,轻松拿下了十几亿元的订单,创造六亿多的利润,这无疑成为了一个奇迹,一个电池行业的奇迹。

    不过,永臻电池公司非常低调,知道这些订单金额的人不少,但知道利润的人却是非常少。

    在外界看来,一项新电池技术,其生产成本必定不低,而新型电池的售价不高,一定没有什么利润,要是算上前期开发费用的话,以这样的售价必定会亏损的。

    所以,在很多同行的眼里,永臻电池公司的新型电池,是以亏损换市场,为了推广新型电池,不惜牺牲了利润。

    因为在前期以牺牲利润,换取市场后,以后就可以轻松赚回来,有了市场后,前期的投入,都会以几倍,几十倍的回报回来。

    不怪这些同行会让永臻电池公司是亏损运行的,因为新技术的面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