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废皇-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不担心自己没能完成主圣上交代下来的任务而受罚,她怕的是若王爷有个三长两短,圣上要悲痛到什么样的地步。

    但论实力,别说她了,恐怕京城许多掌兵权的武将都不一定能比过王爷。

    她心里一直有个疑惑,现下金陵城这般,正是人心惶惶造反的好时候,王爷此时不站出来振臂一呼,还在等什么呢

    难道要等到圣上回京,或者君度坐稳了皇位,再冒头造反不成

    君度劫持了在静心楼读书的官家子弟的消息传出后,京城内更为动乱。若说之前还有人耐的住气,或等君霖消息,或等待局势明朗,按兵不动,现在也只能被逼着表态了。

    除此之外又有消息说,君霖早就在与土邪城的战役中驾崩,死前曾留下遗诏,要传位给君度。抚北将军已派人送遗诏入金陵城,眼看着不出几日便能到。

    这次的谣言传得十分可信,把君霖是如何战死沙场的描述得非常详细,从北营大军在泥石流灾难中折损了个七七八八,到君霖带着残军被土邪的队伍包围,最后如何被砍下头颅,以及临死前如何写下遗诏,如何命人突破重围将遗诏送出等等,丝毫没有漏洞,由不得人不信。

    再加上君度将此当做是最后的杀手锏,几乎让所有暗藏的“钉子”都开始发挥作用,引着身边的人相信君霖已死。

    一时间,金陵城完全变了天。不少原本还忠于君霖的人,信了君霖已死后,要么彻底死心,不管君度是否属于犯上作乱,都决定奉君度为主,免得皇朝刚立不就便起了内乱,再者,也能救回在宫里读书的家族中的子弟。

    还有些人看不上君度作乱,哪怕君霖死了,孩子落入敌手,他们也不肯向君度臣服,但到底灰了心,决定不再管这摊子烂事。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就是旧朝的世家。君霖对他们也算器重,傅温采回到朝堂后,又隐隐将他们拧成一处,因此在朝堂上也守住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些人对君霖感情没那么深,又怕君度忌惮他们,所以既不会想着忠于君霖而放弃权势富贵和自家子弟,也不会维护皇家血脉正统而助君度登基。

    君霖驾崩的消息还没传来时,他们的心思可能还没那么活。君霖一死,君度又不知脾性,摆在他们面前的只剩下了一条路,就是造反。

    君度这会哪里顾得上他们,能把旧都的人心都笼络好了,就已经十分不易了。

    再者,对于这些旧朝的降臣,他本就不赞同君霖的处置方法。养虎为患的事,他可不干。斩草除根,顺便收拾掉另一个隐患,才是他的风格。

    就在君度迅速拉拢了一大批旧都臣子,眼看马上要接手遗诏,“顺理成章”登上天下之主的宝座时,世家终于反了。

    他们造反,在君度的预料之中。他倒是乐于接受。反正不管世家反不反,他都要找出一群造反的人,好趁机除去文弘。

    这几天王府的日子可不好过,虽说吃穿是不愁的,可说不定下一刻王府就会被平为废墟了。

    吹溪吹墨几乎把所有君霖安排在京城的人,都调到了王府附近,就怕文弘有个万一。尽管如此,可如今势头向着君度,旧都的实权派又哪里愿意为了文弘一个降帝,去得罪最有可能登基的君度呢

    她们既怕文弘造反,更怕文弘受到什么伤害。比起文弘出事,她们倒是宁愿文弘先举起造反的大旗,把世家拉拢过来,先护住小命再说。

    但出乎她们意料的是,无论金陵城局势如何剑拔弩张,她们觉得最危险的王府一直挺了下来。那些包围王府的侍卫、官兵,以及其他一些不明身份的人,似乎成了王府的守门人,每日只守着王府,其他什么也未做。

    文弘既没有造反,也没有受到局势的波及。

    就在吹溪吹墨纳闷世家怎么可能不来找文弘的时候,几个大世家终于有了动作,他们要光复凤朝

    但他们推举的皇帝并不是所有人以为的文弘,而是一个小孩,据说是临章王的子嗣。

    其实佰信等人,还调查过文弘家的小世子文乙的身份来历,虽然没什么证据,但他们还是大胆的猜测文乙身上流着旧朝皇室的血脉,否则文弘怎么不去收养别人

    不过圣上似乎也很喜爱小世子,他们就打消了疑虑。

    有了大世家带头,其余世家纷纷响应,几日的时间,竟在全国各地都举起了复国的大旗。

    世家都是大族,因血缘关系,心齐,而且雄踞一方很有权势,又是大地主,百姓靠着他们过活。很多地方的官府想要推动政令,或许还要先通过世家,然后才能被百姓接受。甚至,百姓有了什么事,不找官府做主,反而去找世家评理。世家权势,可见一斑。

    这也是为什么能把凤朝灭了的君霖,却不敢轻易动世家,反而招揽他们入朝为自己所用。

    可惜这点君度看不到。

    吹溪最沉不住气,跑过去问文弘:“要是造反,明明该推举您才是”

    文弘差点没一口茶水噎死自己:“你居然想着让我造反。完了完了,圣上回来,第一个先砍的脑袋就是你的。”

    “王爷”吹溪嗔怒,“奴婢还不是为你打抱不平吗再说”

    她停了片刻,文弘抬头看她,发现她眼圈红红的,似乎在极力隐忍什么。

    “再说,圣上如今不知如何了。”算算上一个指令发下来的时间,虽然和谣言传的死期不一样,可如今这般混乱,圣上的指令她们却有些日子未接到了。凭圣上对王爷的宠爱,怎么会放任王爷不管

    她们岂能不害怕

    这时群龙无首,她们可不指望着文弘能站出来帮帮她们么

    “王爷,您就不着急打听打听圣上的消息您的本事大,哪儿都有您的人。”

    “我怎么记得前些日子你们还想保护我躲起来呢我势力小,你家圣上跟前,我可不敢有人”

    吹溪扮鬼脸:“圣上跟前您怎么就没人床上都还有人呢”

    “”学坏了。

    “他肯定没事,你快走,本王要歇了”文弘赶人那个活泼害羞的吹溪哪儿去了

    吹溪离开,临走前还给了文弘一个“果然有人”的复杂眼神。

    愤怒的文弘把“坑爹”叫出来折腾了一通。

    “喂,你不是在我儿子身上有分系统,能不能让我跟君霖说说话。”

    抚北将军反了,君霖日子肯定不能太好过。

94 文弘复国() 
抚北将军是什么人?

    。dabsp;大書包小说

    北营大乱的消息才传来不久,即便文弘知道君霖无事,北营大乱多半为骗敌人做出的假象,可抚北将军如真龙枕边的恶犬,毕竟长着尖牙呢!

    如果单是一个抚北将军,文弘还不如何担心,君霖的本事可不是一个抚北将军能抵得过的!

    他怕就怕,这条恶犬和外人勾结,在君度造反的要紧关头,即便不能拿君霖如何,也能将君霖困在北疆。等金陵城一切尘埃落定,百姓都信了君霖已死的谣言,到时候即便君霖回来,又还有几分优势?

    这个消息从北疆传过来,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君度造反的时候过来。君度要是借机说,君霖已死。那旧都的臣子还要不要将君度当作反臣看待?

    凤朝可没几个能当皇帝的尊贵人!君度隐隐已有大势,推举他至少可以迅速稳定皇朝动乱。

    抚北将军是君度的人?

    若是,那可真是拼了九族的性命,供君度上位了。若君霖真的死了,众臣哪怕不得已请君度登基,也不会饶了抚北将军。

    文弘想了又想,终是扛不过担忧,拿出信物,给了温玉。让他带人快马赶到北疆,拿出信物,让所有忠心于文弘的人,不计成本,不计后果,必须确保君霖和文乙的安全。

    甄尔在当地经营多年,人钱物累积不知多少。文弘什么都不想要了,只想换他们平安。

    如果温玉赶过去,君霖已经往回走了,那就一路上打点,保证安全的同时,也照顾好他们。

    又有消息送来。

    是宫里的消息。本来在封阳宫和张敬田对峙的君度,突然派人围攻了离西宫门不远的静心楼。

    静心楼是君霖为收买人心,特意让大臣的子弟入宫读书的地方。为宫里安全着想,这些官家公子们,平时不许轻易出宫,只有一月下旬时能回家向父母长辈请安。君度造反时,他们都住在宫里,来不及逃走,后来宫门一封,他们更是出不去了。

    “宫里来了个小太监报信,他说他是莫福公公的人。”

    “让他进来。”文弘说着话,手下不停,迅速写了封简短的信。

    小太监换了身王府里下人的装束,轻手轻脚的进来。文弘看他面容粗糙,手上有不少老茧,就知道这大概是莫福藏着的底牌了。

    此刻能从宫里出来报信,本事定然不低。这样的人愿意长年做粗使差役,可见对莫福也是忠心的很。若非如此,莫福也不敢派他来王府报信。

    “莫福公公跟奴才说,要是静心楼有异变,让奴才一定想办法出宫,将消息告诉您。他一定按您吩咐办事。”

    文弘问他:“你可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

    小太监摇头:“公公没告诉咱。他说让奴才来报信,是让您心安。”

    “他要是逃出来,你们在宫外可有碰头的地点?”

    “有的,公公说他会逃出来,还说您要有什么吩咐可以跟奴才说,奴才会转告公公。”

    莫福果然是个心细的。

    文弘把信交给他,让人护送他出去。人刚走没多久,吹墨就进来,想要带文弘离开,去到更安全的地方。

    虽然现下联系不上主子,可主子为了保护王爷留下不少人,足以将王爷行踪藏好,躲过君度和其他人的追杀。

    “我不走。”

    文弘细长的手指慢而有律地敲打在茶盏上,这声音似乎是沉闷的鼓声,敲打的吹墨心中不安。她上前一步,温柔的声音也带上了几分强硬。

    “您必须离开!”

    文弘抬眼看她:“吹墨,你是聪明人,应该明白就算君霖给你留的人再多,你现在也奈何不了我什么了。”

    “王爷!”吹墨也急了,“奴婢只想要保您平安。您也为圣上想想,您若是有个什么事,圣上该多难过!这些年来,圣上难道不知您暗地里的动作吗,圣上任您发展自己的势力,不也是为了您的安全吗?不管如何,您的安全万万不能有失。”

    “是,我当然知道。”文弘的眼神柔软下来,吹墨吹溪虽然是君霖的人,但对他也是忠心耿耿。君霖对他,那就更不必说了。“我只是想告诉你,不必再多做什么,安心听我吩咐便可。”

    吹墨还想再劝,可话到嘴边,也知道多说无用。文弘是那种平时可以什么事都不计较,一旦认真起来,谁也不能更改他的主意。

    论实力,别说她了,恐怕京城许多掌兵权的武将都不一定能比过王爷。

    她心里一直有个疑惑,现下金陵城这般,正是人心惶惶造反的好时候,王爷此时不站出来振臂一呼,还在等什么呢?

    难道要等到圣上回京,或者君度坐稳了皇位,再冒头造反不成?

    君度劫持了在静心楼读书的官家子弟的消息传出后,京城内更为动乱。若说之前还有人耐的住气,或等君霖消息,或等待局势明朗,按兵不动,现在也只能被逼着表态了。

    除此之外又有消息说,君霖早就在与土邪城的战役中驾崩,死前曾留下遗诏,要传位给君度。抚北将军已派人送遗诏入金陵城,眼看着不出几日便能到。

    这次的谣言传得十分可信,把君霖是如何战死沙场的描述得非常详细,从北营大军在泥石流灾难中折损了个七七八八,到君霖带着残军被土邪的队伍包围,最后如何被砍下头颅,以及临死前如何写下遗诏,如何命人突破重围将遗诏送出等等,丝毫没有漏洞,由不得人不信。

    再加上君度将此当做是最后的杀手锏,几乎让所有暗藏的“钉子”都开始发挥作用,引着身边的人相信君霖已死。

    一时间,金陵城完全变了天。不少原本还忠于君霖的人,信了君霖已死后,要么彻底死心,不管君度是否属于犯上作乱,都决定奉君度为主,免得皇朝刚立不就便起了内乱,再者,也能救回在宫里读书的家族中的子弟。

    还有些人看不上君度作乱,哪怕君霖死了,孩子落入敌手,他们也不肯向君度臣服,但到底灰了心,决定不再管这摊子烂事。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就是旧朝的世家。君霖对他们也算器重,傅温采回到朝堂后,又隐隐将他们拧成一处,因此在朝堂上也守住了自己的一片地。

    这些人对君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