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废皇-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就是旧朝的世家。君霖对他们也算器重,傅温采回到朝堂后,又隐隐将他们拧成一处,因此在朝堂上也守住了自己的一片地。

    这些人对君霖感情没那么深,又怕君度忌惮他们,所以既不会想着忠于君霖而放弃权势富贵和自家子弟,也不会维护皇家血脉正统而助君度登基。

    君霖驾崩的消息还没传来时,他们的心思可能还没那么活。君霖一死,君度又不知脾性,摆在他们面前的只剩下了一条路,就是造反。

    君度这会哪里顾得上他们,能把旧都的人心都笼络好了,就已经十分不易了。

    再者,对于这些旧朝的降臣,他本就不赞同君霖的处置方法。养虎为患的事,他可不干。斩草除根,顺便收拾掉另一个隐患,才是他的风格。

    就在君度迅速拉拢了一大批旧都臣子,马上要接手遗诏,“顺理成章”登上天下之主的宝座时,世家终于反了。

    他们造反,在君度的预料之中。他立马联系张敬田,要张敬田以皇朝为重,先放下敌意,两人合力将造反之人收拾掉!

    他以为张敬田也会和其他人一样,听到君霖死讯后,不管对他有多不认同,都会以大局为重。

    但他不知道张敬田对君霖又哪里只是一份忠君之心?

    他有意示好,甚至把一些关在水榭阁里,素日跟张敬田有间隙的宫人砍了脑袋,派人给张敬田送去。张敬田也不傻,一口答应和解,愿意调动禁军和御林军退出宫外,先对付叛军。

    君度自然一口答应。

    张敬田又说外宫门被封,不知是谁的人,不肯放他们通过,此刻不宜乱起冲突,多方树敌,而且张敬田在宫里的人也不多,要尽量减少损失,不如让他的人从西宫门出去。出去之后,他才好和自己的大队伍汇合,到时解决了叛军,回头再来看看守宫门的队伍到底是敌是友。

    西宫门虽然离君度所藏身的封阳宫近,而且也是君度最后的安全退路,但此刻君度早已被形势冲昏了头,认为张敬田一定会在旧朝贼子和他之间,选择他这个有着尊贵血脉的人。毕竟张敬田平时就很看不上这些贰臣。

    于是他稍稍调整封阳宫护卫的布局,确保不可能有人突然冲进来杀到他跟前,就让张敬田带着人往这边来,并打开了西宫门。

    文弘再次收到消息的时候,莫福已经成功带着所有孩子逃了出来,并通过报信的小太监,顺利躲藏到了文弘的势力庇护下。

    “张敬田带着人到了西宫门,并不出去。他一面让人封了门,一面派人四处泼油点火。他从宫里一路过来,肯定都留了人,那火势一起,半个皇宫一起着了,竟是要把皇宫西侧全烧了,要把封阳宫烧个干净。”莫福心有余悸地向文弘说起他逃离之前的情况。

    “我按您的吩咐,找到您的人,想办法联系上了吴峥,他看了您的信物后,就带着人反了张敬田,护着我和小公子们从西宫门顺利逃了出来。”吴峥正好被张敬田派去封锁西宫门,少了不少麻烦。

    安顿好莫福,文弘立刻派人四处宣扬君度已被烧死在宫里。他的人从世家贵族到底层贩夫走卒都有,数量远超君度的暗钉。皇宫的火还没有半点颓势,金陵城就人人都知道了君度被烧死的事情。

    三人成虎,到处都是君度的死讯,且皇宫的火烧红了半边天,人人都瞧得见,这可比遥不可及的君霖战死沙场的消息,更让人信服。

    金陵城又乱了起来!

    和莫福碰头的事,文弘没避开吹溪和吹墨。吹溪听莫福把事情说完,追着文弘问:“您怎么有把握救出那些孩子呢,吴峥是什么时候归顺您的,您知道他会被分去守西宫门,万一莫福和吴峥没把孩子们救出来,那些孩子会被烧死吧?”

    “平时圣上做什么事,都要向你们解释清楚?”文弘懒得回答。

    他自然有把握救那些官家子弟。本来让那些孩子去静心楼读书,就是他和君霖精心商量出的一招棋,怎会让他人拿来祸祸!更不必说,文乙也在那里读书,他怎会不留条后路?

    即便西宫门出不来,莫福也可以走他给出的另一条路!

    当然最好是有吴峥护着,能让这些孩子万无一失的出来。

    他让人把所有孩子一一送回去。吹墨忍不住进言:“为何要送回去?这时候正是人心惶惶,您有这些人在手,也好控制局势。”她倒不是鼓动文弘造反,只是局势太乱,无论如何,都要护着王爷的安全。

    “你真是白跟你家主子那么久了,一点他的精髓都没学到!”文弘叹气,怀念起君霖在身边的日子来。吹墨学到了君霖的狼性,却学不到君霖那种给别人一刀还能让人对他感激涕零的本事。

    此刻如果君霖在他身边,根本不必他步步算计,不,或许根本不必他操一点心,这事就能圆满解决。

    吹墨说的或许有道理。像君度一般,把这些孩子握在手里,迫使别人归顺他。但那只是中策。

    如果换做君霖握有这样的棋子,他一定会想办法让这些棋子发挥最大的作用。并且君霖虽狠,对孩子却是能尽量不伤害便不伤害的。这不只是收买人心。

    文弘不但让人把孩子一一送回去,还让人捎去了话。

    他告诉那些对君霖死忠的臣子,君霖并没有出事。而他会联合几个世家,派出人马支援北疆,同时还会派几批人手到各地整肃人心,不使各地因群龙无首而出现暴动的情况。

    如果这些人想跟着去,他文弘欢迎。如果想要留在京城,他文弘也不阻挠。

    这些大臣大多都是武将,跟着君霖从战场一路拼杀过来。闻言,聚堆商量了半宿,决定大部分人跟随出城,一来可借助力量出城,四处调动兵力,支援主上也好,回来护卫金陵城也可,总比在金陵干坐着强。再者世家遍布各地,总要派人看着,防止他们联合造反!

    还有些人留下来,看金陵局势随机应变。他们在金陵城内本就没有兵马,大多数武将再带上自己的属官一走,金陵城内属于他们的势力基本就空了。

    还有些为了孩子或者其他原因已经依附君度的人,文弘一面派人继续加深他们对君度已死的认知,一面暗暗施压,迫使他们归顺自己。

    对于金陵城的世家,此刻几乎都已经举起了造反的大旗,不管出于什么心思,都已奉文弘为主。文弘让人送回他们的子弟,又得到了不少人心。

    两日后,皇宫的宫门仍然紧闭,消息半点没往外传。金陵城的局势却早已明朗。

    金陵城门被打开,张敬田在城里的御林军,大多是官家子弟,各家一召唤,好多都不知所踪。剩下的因为没有统一的指挥,心又散,根本不堪一击。

    很快除了守在外宫门的那股势力,金陵城几乎都已经在文弘的手中。

    郑何方王等几个家族将龙袍送到了王府门口,奏请文弘复国。当文弘的威望值达到一定程度,根本不必文弘做什么,他就是众人心中追随的王了。这个时候哪怕文弘说“不”,也由不得他了。

    文弘一直没开府门。

    君霖留在金陵城的人,急的就差上房揭瓦了。一开始他们担心护不住文弘的安全,怎么突然局势一转,本该楚楚可怜的小白兔露出尖锐的獠牙!

    不断有人询问吹溪吹墨怎么回事。两人也没想到事情发展的这般快,只能不断地往北疆送消息。

    让他们安心的是,不管文弘走的是哪步棋,城里有多乱,文弘都没动他们,甚至他们当中有人被君度抓起来的,也被文弘给救出来了。

    这说明在这位王爷心中,他们主子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而且金陵王府的府门一直没开,这说明什么!众人心里还是有点小期待的。

    然而没让他们高兴多久,金陵王府的大门就被撞开,金陵王被众人“胁迫”着强行黄袍加身了。

    文弘推辞了一番,就又称帝了。

    在大门被撞开之前,文弘舍了十幸运值,通过坑爹看了看君霖和文乙。当时已二更,文乙已经睡下,君霖还在和人商量事情,因为声音放的很低,文弘也听不太清,尽管如此,君霖还是不断地往床上看,并做噤声的动作,让人不要扰到文乙睡觉。

    明明就很疼爱文乙,平时还老绷着个脸,让文乙又害怕又崇敬。

    文弘有些眼热。

    我知道你想要什么,放心,还会给你。

    凤朝的旗又重新被插在金陵城家家户户的窗前。

    抚北将军八百里加急的几个驿卒拿着圣旨进城,一路无阻,然后就看到家家户户挂着凤朝的百鸟旗,眼一翻差点没背过气去。

    文弘让人把他们拦了下来,严刑拷打,问出了北疆此刻的情况。抚北将军确实反了,还想方设法偷了君霖的金印。这假圣旨上盖的是真印,因此只要君霖不自己站出来,谁也不能证实这份圣旨是假的!

    只要这份圣旨公布于世,君霖已死的消息就会更为可信,而君度也会得到更多的追随者。

    “派人假扮他们,带着圣旨闯外宫门。”

    “为何要把圣旨送出去?”方争田不解,“要是君度未死,这圣旨泄露出去,以后必将埋下祸患!”有了这份圣旨,君度的号召力就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只要君度一日不死,这份圣旨的威力就会一直存在!

    “君度和君霖多半已经死透了,不差这一份圣旨。”何西南打断他的话,“我倒是赞成皇上的做法,君度一日不确定生死,就是我们最大的威胁。”

    何西南的想法说到文弘心里去了。君度要是死了,宫里早该乱了,该有人跑出来才是,不会宫门紧闭。要是没死,为何金陵城局势大变,君度还能沉得住气龟缩在宫里?

    要果真没死,那他到底在宫里酝酿什么阴谋。金陵城局势变化这么大,他就一点都不着急?

    拿圣旨去试探君度,这点大伙都同意,但大多数都反对拿真的去。文弘却满不在乎,就让人拿真的又如何。

    他有底气,活着的君霖就是他的底气。

    几个死士带着圣旨往皇宫快行,到了外宫门被简单盘问几句,就被放进去了。

    文弘等了一天,宫里一点动静也没,没有任何人拿那份圣旨出来说事。何西南他们都有些按耐不住,只道是君度已死,众人大喜,纷纷提议要文弘立刻攻打皇宫。

    “还是要再派人探探。”文弘还能沉得住气。他总觉得君度只靠着追随他进宫的那些兵马,和一个抚北将军,就敢突然篡位,有些难以理解。尽管君霖离开这个时机确实让人心动。

    会不会还有什么王牌,能让君度退守宫中有恃无恐?

    文弘的担忧并没能让何西南等人的急切心情缓上一缓。他提出外宫门的不明势力,众人也不往心里去。无论金陵城局势如何变化,守着外宫门的人一直沉住气,就是不出手。这股势力在他看来并不简单。

    然而这些家主们此刻只想着尽早确定君度的死讯,重回皇宫,号召天下。他们瞧不上这股势力,之前也派人打探过,应该只有三四百兵力。

    虽然不敢说打探的准,但金陵城满是耳目,君度带进去多少人,他们都清楚。这股势力大概是从御林军里分流出来的,人自然多不了。而且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往宫里走,要是人多,他们岂能不知道不警惕?

    三四百人守着个宫门,不算少了。可跟着文弘复国的世家们,尽管能拿出手的兵马都是些自家子弟和偷偷豢养的护院打手,但对付三四百人,人数上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

    众人定好了夜半三更发起进攻。五更不到,就有人往王府报急信。

    “何将军带我们一路杀到汉中门,没想到那里竟然藏了上万人精兵!我们不敌,死伤大半。”

    “不可能!”张楚茂声音都有些抖了。他们杀进宫里的虽说也有上万人,可他们此刻都是临时凑出来的人手,遇到强敌哪里敌得过。

    “宫里怎么可能有上万精兵?即便真的有,怎么会不与君度、张敬田交手难道、难道这些是君度的人?”

    文弘点头,应该是了。外宫门露出来的三四百人,或许只是为了掩人耳目。君度有这么多兵马,根本不必退守宫里,他躲起来,甚至故意造成被张敬田烧死的假象,是为了什么?

    在等那份圣旨过来,好更加名正言顺?或许,还在等他们造反,好拿着圣旨号召天下,顺便师出有名地除去他们这些威胁!

    但是上万人是如何进的宫?

    “求助啊,坑爹。”文弘呼唤系统,决定牺牲点幸运值,闹清楚状况。

    “皇宫下面有个地宫,君霖在进金陵城前,是君度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