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男领导-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不听可以呀,不过待会儿你别闭上眼睛就行。”来人不紧不慢地从挎包里掏出手机摆弄起来。

    女人静静地待在一边,想上去看看,又有些不好意思。

    “呶,你再不过来,我可改变主意了。”来人故意逗她说道。

    “别,这不是来了。”女人矜持不下去了,轻快地凑到来人身边。

    “看,这是今天发给我的图片,很牛吧,很意气风发吧,很风流倜傥吧,很……”来人边说边滑动着手机的画面。

    “呀,这是在丽森中心?”女人不禁说道。

    “嗯,那是自然。”来人说道。

    “看来他终究还是服从了。”女人似是自言自语。

    “别急,还有呢。”来人说着又打开一个文件,手机屏幕里出现了一个视频。

    视频有两段,都是在晚上拍的,灯光不是很好,所以不是很清晰,尤其是第二段更是模糊。两颗脑袋凑在一块儿,认真地看完了两段视频,竟然都没有再说话。

    过了一会儿,来人才说:“你该为他高兴才是。”

    “嗯,我是为他高兴。你也该为他高兴。”女人说道。

    “是啊,是高兴,只是遗憾我们没在场,喝酒没在场,舞会也没在场,你不觉得遗憾吗?”来人幽幽地问道。

    “遗憾是有,但天下从来没有完美的事情,更没有两全其美、鱼与熊掌兼得的好事。既然选择了离开,就不准备后悔。”女人明显是咬着牙说道。

    “你得坚强”来人劝慰道。

    “我,我没事,我很坚强。”女人的眼角已经溢出了泪水。

    在这异国他乡的傍晚,一个柔弱的女子,最容易怀念故人。

    “也许,我应该告诉你;也许后悔还来的及。”来人说道。

    “……”女人抬起泪汪汪的双眼望着等待着下文。

    “你还不知道吧,苏大彪失踪了,苏毓秀也找不到了,林雨虹篡了汉唐的权……”来人沉沉地说道。

    “……”女人依旧没有说话,只是眼睛里写满了惊诧,嘴巴不禁张大了。

    久久地,久久地,空气像是凝固了一般,安静的心跳都清晰可闻,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想着不可名状的心事。

    “唉,回不去了但愿好人好报,祈愿上苍可以多多眷顾于他……”女人终于长叹一声,起身离开,去了洗手间。

    “唉,原本是多好的一对”来人也长叹一声,整理整理情绪,收起手机,侍弄起饭菜来。

    女人是唐倩,来人是欧阳玉,她们一块儿来的西班牙,只是一个住在市中心,一个住在市郊,相隔遥远,平时彼此很少见面。

    今晚,她们相约在唐倩家里聚会。是的,唐倩已经有家了,她和凌竹平已经正式同居,只是还没有办正式的手续。凌竹平追求的她,待她非常的好,呵护着她,眷顾着她,不忍让她受一点委屈。唐倩知足了。当她答应和凌竹平一块儿来西班牙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想好了结局。

    他们的画廊,经过凌竹平的不断奔波和当地华侨朋友们的支持和捧场,正在逐步走向正轨。下一步,唐倩想去画廊帮帮忙,夫唱妇随过安安稳稳的日子。

    今晚来的还有欧阳玉的老公皮生财,他早些年就来西班牙打拼了,经营着跨国贸易公司,早就混得风生水起,在巴塞罗那最繁华的地段拥有豪华的公寓。如果依着皮生财的意愿,早就把欧阳玉接来了,只是欧阳玉不肯。欧阳玉有她的理由,她不想从小就让孩子说一口外国话,她想让孩子接受纯正的中国教育,说纯正的中国话,纯正的益城话……

    凌竹平还邀请了一些华人华侨朋友,一块儿聚聚,熟络熟络。游子远在异乡,彼此听听乡音,哪怕是骂娘,聊聊往事,哪怕是发发牢骚,也可以慰藉一下思乡之情。

    :

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总是如期而至() 
第一百一十七章雨季总是如期而至

    益城现在进入了雨季。

    今年的雨季,和往年有所不同,雨水来的勤一些,来的更猛烈些。凡事都要有个度,超过了未必有益。每周都有雨,而且还不小,隔一周就来一次任性的大雨或是暴雨,这还受得了。

    雨水对于解决旱情,清洁街道,调节气候,工农业用水都有莫大的好处,甚至在关键时刻可以称得上救命。但雨水太多太滥了,未必是好事,无论对农民还是市民,对农业还是工业来说。

    眼下,有两个人格外对这恼人的雨水而犯愁,一个是汉唐集团的实际掌控人林雨虹,另一个是丽森中心的李青婷。因为丰沛的雨水,着实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规划好的工程进度,差不多都被雨水泡汤了。

    心急如焚没有用,怨天尤人也没有用,连老人家都说过,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随他去吧。面对席卷而来的大雨,人们可以做的实在是有限。

    不过林雨虹心情要要好多了,不像李青婷那般焦灼,因为汉唐集团负责开发的益城老干部活动中心百分之七八十的工作量都已完成,主体架构已经完工,楼也封顶,室内的工程也已开始,可是外墙还没有处理,还有就是一些辅助性的小活和后期工程没干,比如像路面还没有硬化,院墙没垒、景观还没有开始营造。工期因雨而有所延长,那是肯定的了,但这还不是林雨虹最为担心的。

    林雨虹现在最为担心的是,自己和自己的项目受到了冷落。好像不可能吧?上次在柳林山庄明明已经搞定了乌大华和苗逸疆,有什么理由遭到冷落呢?林雨虹虽然整得不是很明白,但她可以看的出来,市里对高干部活动中心的热度和热情正在减退,已经不似刚开始复工时那般关注。

    林雨虹就是太自信了,她完全不会想到,自己精心布的局已经起了很大的变化。前些时日,她甚至去找过市委记乌大华,和政协主席苗逸疆。但乌大华干脆就找借口不见,毫无结果。苗逸疆虽然见到了,但他说的话不痛不痒,无关宏旨,简直岂有此理,就会知道打太极、耍滑头

    而且说好了的政协委员的事好像根本不存在,只字不提,毫无进展。到这个地步了,她根本就不再奢求进常委或是主席团了,她希望自己能做个安安稳稳的政协委员就行了。

    林雨虹仍旧不死心,她又去找别的部门,结果被当成皮球踢。林雨虹哪受过这等窝囊气,要不是秘拉着,当场就给他们难堪了。

    她想不明白,老干部中心就要快建起来了,一分钱都没让政府出,当初协议的就是建设费用由汉唐集团来负担。这没什么问题,问题在后面呢。

    这眼看就要完工了,但市里只字不提运营的事情和运营资金也还没有着落。当初说好了一人一半的,现在却做起了缩头乌龟简直岂有此理

    笑话,汉唐是缺钱的主儿吗?绝对不是,你市里不出说好的那一半运营资金,,没问题,汉唐有的是钱。非让这些官老爷们看看,离了他们我林雨虹照样让老年干部活动中心,正常运转起来……

    蜻蜓的烦恼却全在工期的进度上,旅游度假中心虽然施工的进度飞快,但无奈开工时间要比老干部活动中心晚很多,再快也比它落了一大截。

    主体工程还没有完工,六层楼的建筑,只起了四层,还有两层没影呢。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道路倒是提前修好了,要不根本运不进去各类建材呀。还有鱼塘又扩建了五六个,最难建的水坝小型水电站也快要完工了。

    旅游度假中心和老干部活动中心相隔也就三四里路,建成后的功能和经营方向高度雷同,想不是竞争对手都难。汉唐集团在益城的基础雄厚,政商人脉众多,这老干部活动中心又有政府的参与,是半公半商的性质,政府就是最大、最稳定的消费来源,盈利是板上钉钉的事,几乎不用费什么脑筋。

    但是丽森却不同,它是外来户,别看丽森中心在益城搞得红红火火,但毕竟立足时间短,根基浅,虽然搞的是养殖旅游度假一体化的产业链,但毕竟是纯商业化的运作,难以看到政府的影子,需要靠市场来吃饭,而市场是变化难测的,今天看好的市场,明天说不定就颓了。

    所以说,虽然论速度和效率,丽森完胜汉唐,但究竟鹿死谁手还是未知数。蜻蜓、蜘蛛现在是亚历山大,赶工期呀,赶工期,但是连绵不断的雨水迟滞了工程的进度。

    万幸的是,在雨季来临之前,那些河流、沟渠已经做了充分的疏浚,山上的雨水得以顺利地排泄出去,没有形成内涝。虽然雨水、河水比平时大了一倍还多,但那些依山顺河而建的鱼塘也都没有被冲垮,反而那些金樽、虹鳟和中华鲟们活得更加滋润、长得更欢了,因为水流得更急了,从山上带下了更多的鱼食鱼饵来,水中有更丰富的微生物,鱼儿们活动多了,进食也多了,自然是更健康活泼了。

    蜻蜓最大的难题是如何争分夺秒的赶工期,赶在旅游旺季、赶在国庆节的七天长假之前,赶在汉唐之前抢先营业。虽然蜻蜓非常自信,在上项目之初就做了充分的论证,为了避免恶性竞争还特意做了差异化的安排,自己做的是特色旅游,是产业链,从养殖到消费,从旅游岛餐饮住宿,一条龙服务,比老干部活动中心具有先天的优势。蜻蜓自信,和汉唐在这山旮旯里竞争是一定会胜的。

    而天平另一端,林雨虹也是如此的自信。笑话,汉唐是坐地虎,难道会输不成她甚至认为,如果汉唐在和丽森的竞争中失败了的话,那益城就败了,市委市府就败了。市委市府会愿意看到这种结果吗?当然不会

    再者说了,同区域竞争,先下手为强,谁抢到先手,顾客就会到谁家去,谁就是胜利者。丽森它行吗,它所谓的旅游度假中心的大楼主体还差两层呢,而汉唐的老干部活动中心早已封顶,内部装修装饰都已开始了,差远了呢。

    速度快又怎么样?产业链有怎么样?现在老天都在帮汉唐,都在帮我林雨虹,这接二连三的滂沱的大雨对谁最不利?当然是丽森了。

    “哼,我看你如何在雨中完成逆袭?做梦吧”林雨虹忍不住得意地想。

    两人是各有各的烦恼,各有各的倚仗,究竟谁弱谁强,谁可以笑到最后,还真是难说。

    毕竟都是高手,高手过招,拼的是实力,拼的是内功,当然还有一点点运气。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抢险() 
第一百一十八章抢险

    雨下得稀里哗啦,一下起来就没完没了了,从清晨到日暮,从白天到夜晚,再从夜晚到清晨,街道是湿的,公交车是湿的,山石和树木也是湿的,整个天空都是湿的,整个益城都湿的,怕是抓一把空气攥在手里,稍一使劲都能拧出水来……

    此情此景比江南还江南,只是缺了些江南的韵味。复制址访问 :益城毕竟不是江南,益城人也非江南人,哪受得了整日里如此阴郁的天气,地板是潮的,被褥枕头是潮的,鞋子就从来没干过,连眼睫毛上都挂上了水珠,总之连心情都是湿漉漉的了,想找个阳光的地儿躲躲,这个时候怕是难了。

    虽然这益城古色古香,也不乏小桥流水、沟渠河川,怎奈比不得江南的水四通八达,江河遍布、湖泊串连。近些年的城乡建设更是填平了许许多多的池塘、河沟,上面或是建起了阔气的洋房,要不就是矗立起厂房烟囱……此举虽是节约了大批的土地,让良田免于沦为钢筋水泥,但这也无形之中切断了原本城里城外、十里八乡相互串连的水。

    虽然这水从没有纳入规划,从没有载入官方的记录,但这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长久以来不自觉形成的智慧结晶……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大水,要不是这沟沟渠渠、池塘、湾湖的作用,损失可就大了。有了它们,只是沟满渠满、池塘满,水井两三米就可打上水来,但绝大多数地方,并没有形成真正有威胁的水灾,地里的庄稼一样可以收获……想想看这沟渠池塘、湖湾起了莫大的作用呢。

    近些年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需水用水倍增,近些年天气干旱,降水少,河湖水位、地下水位连续降低,沟渠池塘干涸没了用场,近些年大兴建设,排排楼房厂房拔地而起,土地供不应求,这些年土地珍贵,耕地越来越少,没有了耕地就没有了粮食……

    但是,建设不能等,经济发展不能停,厂房要建,商业楼、居民楼要建,土地供应紧张,向哪里要土地?于是,不得已而为之,把那些干涸的、半干的沟渠、池塘、洼地填之平之,轰隆隆推土机一响,巨大的翻斗车一排排倾泻下数不清的渣土……不久一块平整、宽阔的土地形成了,于是可以在上面修建楼宇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