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男领导-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吉民山的步伐迈得很大,把其他人甩在了后面,他沿着河边的公路一路走去,一直走了一个多钟头,走到了二道湾这个地方。跟在他后面的人都是棒小伙子,都已经累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吉民山却依旧脚下生风,一个劲儿往前走。

    二道湾是益城城外的一个大拐弯。之所以叫二道湾是因为益水河在流入益城市区的时候拐了一个大弯,从西南方向变为东西方向,这是第一道弯。益水河在城内是东西走向的,水面宽阔,向东流到出城时又改变方向,陡然向北转弯,笔直的向北流去,这是第二道湾。二道湾的名字也是这么来的。这里河道窄而深,水流湍急,水底情况复杂,到处是漩涡和深坑,水性再好的人也不敢在这里一试身手。这里有好大一片滩涂,看似平坦,实际上脚底下全是深不可测的淤泥,一不小心就容易陷下去。

    这是一片未开发的chu女地,河道内有日积月累自然淤积形成的岛屿、湿地浅滩,全都保持着自然、原生态,还有大面积的芦苇、香蒲等等。汛期的时候,滩涂、岛屿大半都会被淹没,水退了的时候又会重新露出来。这里是野鸭、野雁、白鹳、白鹤、丹顶鹤等等鸟类的天堂,它们在这里繁衍、越冬、或是停留中转。多的时候可以达到数万只,而成为一道亮丽的景观。

    “吉记,吉记您慢点,歇会儿吧,再往前走,往前走可是滩涂了……”后面的人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

    “没事,我想过来找找,或许能找得到。”吉民山头也不回地回答。

    “回去吧,吉记,”一个小伙子紧跑几步来拉住他,“这儿搜寻组已经来过了,没有的,咱们还是先回去吧。”

    “不我要亲自来看看”吉民山甩开拉扯他的人,继续往前走。

    先是走,继而喊,继而哭喊

    “老高,老——高——,老高”吉民山嘶哑的声音响彻着夜空,闻着动容。

    吉民山扑倒在泥滩里,跪倒在泥滩里,捶胸顿足,“老高,老——高——你在哪里?别躲了,出来吧,你的老伴儿,你的儿子女儿回来看你了……”吉民山泪流满面,后面的人泪流满面。

    过了好一会儿,吉民山突然站起身子,向着河滩深处跑去。

    “不好,快去拉住他”后面的人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

    吉民山疯一样朝泥滩深处跑去,深一脚浅一脚,但跑得却不慢。后面的人追不上他。

    跑着跑着,后面的人眼看就要追上了,伸手可及的时候,吉民山忽然一下子就矮了下去,整个身子都落下去了,只留两只手举在外面晃动着,下面像是有东西在拉他一般,没等后面的人赶到跟前,两只手也消失不见了。

    :

第一百二十四章 悲伤的结局() 


    第一百二十四章 悲伤的结局

    终于找到了吉民山!

    太阳升起了,他也现了身。品书网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带着温度照在他苍白的脸上,他的表情很平静很从容,像是在等待多年的老友,也像在聆听流水的哗哗声,只是头发有些凌乱,不是一惯的发型,刚硬的胡须一根根从白净的皮肤上冒出许多茬来,支愣着,格外醒目,稍微显得有些潦草邋遢。

    天空瓦蓝瓦蓝的,飘着一朵一朵洁白洁白的棉絮云;过路朵飞鸟倏忽飞过,留下漂亮的剪影;不远处的树丛里几只很大的飞鸟从夜晚的睡梦中醒来,伸长了脖子转动着圆形的小脑袋机警地环视四周,尔后从树杈上腾空而起,在低空盘旋了几圈,在河面上丢下几声细碎的鸣叫声,随即展翅高飞,向更深更远的蓝天而去

    吉民山可是个美男子,绝对不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人,每日整理发型、修面那是他的必修课,发丝必定丝毫不乱,面颊和下巴必定不留一根胡茬,然后风度翩翩地去上班,风度翩翩地和碰见的每一个熟人热情地打招呼,面带温和的笑容。他的敦厚儒雅,他的温和可亲在政府大院里是出了名的。

    唔,对了,用春风满面来形容他是再恰当不过了。

    现在的邋遢只说明了一件事——他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打理自己。的确,洪水袭来,他就把自己全部交给了时间,交给了一个接一个的电话,一桩接一桩的事务,交给了和洪水作斗争的每一时每一刻,唯独忘了他自己。

    因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他此刻的邋遢也是无比优雅,也是和蔼可亲的。

    是的,每天早晨他也是随着太阳起床,精神勃发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和生活,这次他也是。但是,这次有些不同,这次他没能站着出来,而是,而是,而是躺着出来的

    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他生活的家园,是为了搜寻抢险救灾的高书记

    所有人都惋惜,所有人都折服,所有人都低头,所有人都默哀,所有人都充满敬意

    呜呼哀哉!哀哉呜呼!

    出水的那一刻,呼啦啦一大圈人全都默而无语了,全都行着庄严的注目礼,全都屏住了呼吸

    强忍着眼泪, 没有哭泣,连哽咽都没有,吉副主任不喜欢哭鼻子的人,不喜欢孩子气的人,不喜欢不坚强的人

    吉副主任不喜欢的事情,我们不能,不能做,做!

    泪水无声地流着,清晨的河水也在呜咽。

    气氛凝固成了冰,连空气也都停止了流动,压抑在心头的、哽在喉头的那一腔痛彻的悲情,如何,如何才能抒发出来

    没来得及悲痛的时候,从水中又出来了一个人,他就是高立稳!

    真是神了,所有人寻找了一天多都没有找到的高立稳,这会儿奇迹般地出现了,被救援人员找到了。不,不,不,是被吉民山找到的!

    是的,吉民山沉进了深潭之中,而在这之前高立稳已经在深潭之中了。如果没有吉民山,高立稳可能就永无再见天日的可能性了。

    这是冥冥中神的安排吗?这是纯粹的巧合吗?还是老哥俩商量好了,要在这里见面

    没有多少人相信鬼神,我也不信;没有几个人不敬畏鬼神,我也敬畏。

    为鬼为神,亦鬼亦神,在这个世俗的社会实际上就是一种寄托,一种朴素的生活愿望,一种在巨大的变故、灾害面前颤栗着的虔诚

    在这悲欢离合的尘世,人有时候渺小的还不如一只蝼蚁,不如此,又能如何?

    人在尘世的一刹那,其实非常短暂,化为尘土,才算永恒;这是永恒的归宿。

    人在风雨雷电自然万物面前,其实非常渺小,如同蝼蚁,甚至不如蝼蚁,自然之力不用刻意,只是轻描淡写地一个喷嚏都可以把人轻松打倒,其不堪一击之脆弱程度可见一斑。

    人渺小,人短暂,人脆弱,但是人坚强、人有韧性,可以掌控自己,可以创造过程。

    在他走过的土地上,在他穿梭的光阴里,无论阳光明媚,无论风雨交加,无论阴霾沉沉的日子里,人们都会记得这么一个温和和蔼的好人,这时候他已经完全褪去了官位,只是群众眼里的一个朴素的好人。

    他就是吉民山。

    他就是高立稳。

    勇者无敌!仁者无敌!

    他们两个人在危难面前都没有退缩,没有选择保全自己,更没有临阵脱逃,都是勇敢地冲了上去,战斗在了第一线。因为他们胸中装着益城市的万千百姓,装着身处险境的别人的安危,他们有一颗仁爱之心。

    一个是主政一方的地方官员,一个是服务社区的基层干部;一个是主管防汛工作的主要官员,一个是巡查河堤险情的一线干部。

    他们用他们的言行践行了他们的诺言,他们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赞歌

    这片土地收去了他们,但这片土地的人们会记住他们。他们的事迹没有经天纬地之壮阔,只是普普通通的,但他们没有为了自己,是为了群众,为了别人

    他们是好人。如今能够被群众交口称赞为好人的,殊实少见。

    而他们两个的确是好人!

    事后的清查证明,在这场暴风雨引发的全城危机中,唯有他们两个献出了生命,其他人全都安然无虞。

    顺水河村的洪水接连抽了三天才抽完,进水的房屋虽然损失严重,但还不至于毁掉,修修补补又可以住人。市里派出了专门的工作组挨家按户查勘损失、鉴定是否是危房,是否需要修缮?财物损失是小事,房屋安全是大事。那些需要维修的房屋,市里统一派人出钱出物负责修好,不让群众花一分钱。

    洪水退去,受灾的群众陆陆续续从宾馆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人们把这次灾害当做是平常生活中的插曲,虽然是有点惊险,但也是够刺激的。

    街道上的淤泥被清洗干净了,商店正常营业了,霓虹灯又闪烁起来了,马路上恢复了往日的车水马龙,丝毫看不出刚刚经历了一场关乎生死的洪水。

    益水河、益水湖上的堤坝正在紧张地日夜施工加高加固,已经出了一次危险了,再不能出现第二次,要让城里的群众时刻都能安然入睡才是正道。

    这是一座充满生机的热闹的小城,这是一座经得起风雨的小城,这也是一座古道侠肠的小城。人们重情义、懂回报

    三天后,益城殡仪馆,成千上万的各界群众自发来送别两位好人。人实在太多了,殡仪馆的厅堂装不下,院子里也装不下,人们就自发地站在道路两旁,穿着朴素的衣衫,胸前都别着小白花,为两位好人送上最后一程,愿他们在天堂安好!

    活着的人们以最高规格送别死去的好人,以慰藉在天之灵,以褒扬他们的父母妻儿亲人

    省里、市里派出高规格的吊唁队伍,部队的首长也来了,益城市的五大班子一把手自然全部齐刷刷到场,市长陶文亮亲自主持追悼会,市委书记乌大华亲致悼词。

    乌书记说到动容之处,声音哽咽,眼含泪花,台下的听众无不落泪抽泣,更有掩面痛哭者不在少数。

    陶文亮几乎是流着眼泪主持完了仪式,他是特别的心痛,特别的愧疚。

    洪水无情,但人有情!吉民山和高立稳哀荣备至,他们的家属也得到了优厚的抚恤,但无论如何这也是一个悲伤的结局,一个再也无法挽回的悲剧。

    谁都不想要这样的结局,无奈现实就是如此。

    本书来自 品&书#网

第一百二十五章 好个聪明的林雨虹() 


    第一百二十五章 好个聪明的林雨虹

    洪水对于益城来讲如同子弹擦着鼻子尖而过,嗖地一声惊出了一身冷汗,汗毛都被削掉了,万幸最终却安然无恙。请大家搜索(品书¥网)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许多人都说,益城是块难得的福地,这里山好水好,人更好,物产丰饶,深受老天的眷顾。多年以后,人们谈起那场洪水,很多人感慨的还是老天爷的眷顾。

    天佑益城,使益城免受水淹全城之虐;天佑人民,使他们免受流离失所、骨肉分离之痛,可以接着过安安静静的平稳日子。

    但是,他们忘却了吗?是谁奋战在抗洪一线,是谁因为洪水而献出了生命!

    或许,真的是天佑益城,但即使天佑,也是被那些与洪水奋不顾身搏斗的勇士们所感化而来的。

    天底下绝没有无缘无故的庇护。

    洪水退却了,而鲜活的人物却被永远带走了!

    益城群众经此险情,才明白一日三餐看似平淡无奇,但每天按时八节地吃上,就是一种福气;每日奔波劳碌或是两点一线的单调和抱怨也不复存在,生活是多么美好,活着就是有滋有味

    灾难对于没有切肤之痛的亲历者、当事者而言,只是增加一些感叹、同情和爱心,最终随着时间的流逝,免不了大概会成为谈资;而对于当事者而言,却是一辈子的事,烙印会一直停留在身体中,抹都抹不去。这种痛非亲历者,是难以深刻体会到的。

    失去亲人的痛可以忘却吗?万万不能。对于高立稳和吉民山的家人而言,这场洪水无疑是一场梦魇,想忘却都不可能!儿女怎么能忘掉自己的父亲,结发妻子怎么能忘记自己的丈夫?他们的痛无人可以代替,经济上的抚恤解决不了精神上的长久创伤。

    所幸,他们以自己的牺牲,避免了更多的益城人陷入和他们的家人一样的悲伤境地。

    悲痛归悲痛,逝者已矣,精神要铭记,生活要继续,益城还是要日新月异,脚步不会停,速度不会停,就像太阳一样,每天奔跑在自己的轨道上。

    接连几场大雨、暴雨之后,老天爷终于开了眼,不再尽情挥洒她的过度的柔情蜜意。或许是刚才用力过猛,现在出乎意料给益城带来了半个多月的爽朗朗的艳阳天。虽然阳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