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间田园记事-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酿米酒就是他找的乐子。

    他家里的地租给别人种,秋收的时候桃溪村的米卖的火热,他也跟风要了三百斤新米放着吃。

    只是他平常多数的时候都在仓库吃饭,新米这么多是吃不完的,与其变成陈米,还不如拿出来一半用来酿米酒ds;。

    他们家以前就是以卖酒为生,开酒铺的。几十年前,这生意就不能做了,全家人都老老实实地种地当农民。

    不过私下里,他爷爷还会自己偷偷酿酒吃,蔡曙光就是跟着他爷爷学的。

    说实话,酿米酒还是用糯米比较好,含糖高,口感甜。

    不过用粳米也是行的,程序一样。

    冬天里给树的保暖工作做完,蔡曙光就闲了下来,开始摆弄酿酒的工具。

    木槽、木桶什么的都是找赵大军给做的。

    蔡胜对此很感兴趣,一边给蔡曙光打下手,一边偷学技术。

    胡晓雯见蔡曙光还有这种手艺,就打电话给胡新民,问他喜不喜欢喝米酒,要不要自己家也出一些米做一些米酒。

    他们这边多见高粱酒,米酒不是没有就是少。胡新民喝到本地米酒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一听胡晓雯问就立刻张口说要二十斤。

    传统工艺酿酒出酒率还是比较理想的,一斤粮食能出四两到五两酒。

    胡晓雯就从自己家今年的新米里边送去了五十斤大米,交给蔡曙光酿酒。

    胡晓雯一带头,蔡胜和赵大军这才想起来他们也应该要一点,不必多,五斤十斤尝尝就行。

    怎么说也是自己参与酿造的呢。

    最后蔡曙光统共弄了两百斤新米酿酒,他和蔡胜两个人干得热火朝天,吸引了不少员工手痒痒跟着凑热闹。

    一边玩一边做,很轻松的就把前期工序做完,把酒装进大瓮里边送进了地窖发酵。

    冬季的温度低,发酵的时间比较长,要等到春节过后,这批酒才能喝。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腊月二十三,胡晓雯在周青一天一个催促电话下,不得不提前放假,收拾东西准备回云市过春节。

    以前几年,每年过春节放假回家都是让胡晓雯快乐的时候,唯独今年她内心充满了不情愿。

    可是没办法,她跟周青说好了听她的安排。

    毕竟周青在她需要支持的时候给了她支持,而她答应了母亲的相亲安排,再不情愿也要做到。

    克拉伦斯并不知道她内心的百般纠结,不过之前他过节回家待了一段时间,胡晓雯过她的节日回家也是应该,分别一段时间是必然的。

    胡晓雯离开的时候和戴维恩交换了车钥匙。她脑袋里乱糟糟的,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还没有做,让她止不住的挂心。

    她说:“你要是出去就开我的福特车,在县里跑跑还是没问题的,我会尽早回来的。”

    戴维恩挥挥手说:“别担心,不过就是十几天的时间而已ds;。我们能够照顾好自己,再说有事情我们还可以去找人借车。”

    胡晓雯站在那里,对他叮嘱说:“草料我都已经准备好了,你按时喂给红云就行,淘淘和家里的猫不用管,伊莎会给它们喂食的。”

    戴维恩点头表示明白。

    胡晓雯站在那里还在说:“虽然沼气烧得暖气循环让屋里的温度还可以,不过要是遇到特别冷的时候你们可以开空调,小杂物间里边有电褥子,也可以用”

    戴维恩换了一下站立的重心,脸上慢慢露出古怪的表情:“你是不是不舍得走?”

    胡晓雯的话被打断,人呆了一下:“什么?”

    戴维恩咳嗽了一下:“感觉你好像有放不下的什么”

    克拉伦斯关键时刻突然出现,轮椅滑动着送他来到玄关,他看着胡晓雯,一脸安然的对她说:“放心,我们会照顾好一切的。”

    胡晓雯乱糟糟的脑子一下就平静了,她出了口气,拿出上战场的气势。

    “好的,春节后见。”

    “新年见。”克拉伦斯说。

    胡晓雯愣了愣,他又说:“春节不就是你们的农历新年?”

    胡晓雯点头:“那新年见。”

    克拉伦斯深褐色的眼弯了弯,唇边露出了一个笑容。

    该告别的终于告别完了,胡晓雯开着奔驰车回到了云市。

    “这些是伊莎送给你和爸爸的。”胡晓雯捧着一个盒子,递给周青。

    这里边装着的是各种小点心,小饼干。为了这份礼物,伊莎准备了好几天。

    “她真是用心!”周青很惊喜,收到这样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让她无比开心。

    胡新民也很感兴趣的凑过来看,他甚至用手指捏起一枚饼干放在嘴里嚼了嚼。

    “很好吃,跟超市里边买的一样好吃。”他说。

    胡晓雯说:“这比超市里边卖得可要好得多,用的原材料都是纯天然的,保证没有添加剂防腐剂。”

    周青拍了一下胡新民的手,不让他再吃第二块。

    “不许吃了,留着给面面吃。”周青把盖子盖好,把盒子放到温度比较低的阳台上。

    回来之后她说:“伊莎人真是不错,心灵手巧,品味也好,就是单身到现在让人感觉有点奇怪。她怎么不结婚?”

    胡晓雯干笑一声:“她有谈恋爱的。她说过,恋爱和婚姻是两码事。找不到对的那个人,她宁愿不结婚。”

    周青皱了皱眉,严肃对胡晓雯说:“你可不许跟她学,听到没有。”

    胡晓雯垂了垂肩膀,顿时像被霜打了的茄子,拖长了声音回道:“我知道――”

第173章() 
胡晓雯比前几年提前了三四天回来,周青一天也没给她浪费,相亲的行程排了一个满,从腊月二十四一直到大年初七。。 平板电子书

    吸取上一次惹胡晓雯不愉快的教训,周青这次找到的相亲对象品质更优,学历更高。

    从公司白领,到政府职员,再到归国博后,个个都是才华人品出色。

    胡晓雯碍于对母亲的承诺,每隔一天就被安排跟这些人见面。

    说实话,这些人比起夏天她见得那些人要好的多。

    如果说那个时候她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想要从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来交往看看,到现在看到更优秀的人却一点想要试试看的心思都没有了,这种反常的现象,胡晓雯自己也意识到了不同寻常。

    她着装得体,谈吐有教养,举止也落落大方,她客气的对待每一个来相亲的对象,没有给任何一个人留下糟糕的印象。

    她知道,这些人能来,其中周青花费了多少心思,搭出去多少人情,要是她故意搞怪做破坏,丢得是她妈妈的脸,伤得是她妈妈的心。

    面上平和的跟相亲对象喝茶吃饭,嘴上跟人聊着不咸不淡的话题,她内心却在想着自己的心事。

    一个一个的和人见面,整个春节过去了,胡晓雯也想明白了。

    她不得不承认她的心中已经有了更让她在意的人选,如果真的要和人谈一承情,她现在不想和除了他之外的任何一个人。

    “我这是得有多么的迟钝啊”胡晓雯坐在一家咖啡厅的卡座里,撑着自己的额头无力的**。

    这天是周青安排的相亲对象当中的最后一个。

    之前见面的那些,每当胡晓雯回去,周青就会追问她,觉得怎么样?有没有看上?

    胡晓雯没看上对方,可是觉得她不错想要跟她进一步认识的人却不少,都被胡晓雯给委婉的拒绝了。

    胡晓雯只能说再看看,于是周青也只好按捺下内心的焦躁,继续让胡晓雯见下一个。

    反正这些相亲的对象都是提前约好的,就算是没办法当成交往对象,当做新朋友认识一下也算是拓展人脉了。

    更何况,没准下一个对象会更好呢?

    胡晓雯静静的坐在角落里,手里端着一杯奶茶,热热的香醇的奶茶让她想起和伊莎一起喝的下午茶。

    有的时候,克拉伦斯也会加入其中,一边喝茶一边看她和伊莎闲聊说话。

    那个时候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她正捧着杯子发呆,一个人站到到了她对面的位置的后边。

    “你好,是胡秀吗?很抱歉我来晚了。”一个略带低沉的男人的声音响了起来。

    胡晓雯放下杯子,抬起头。

    这是一个长得很斯文,带着一副眼镜,穿着一身西装,手臂上还搭着围巾和大衣的男人。

    胡晓雯觉得对方似曾相识,隐约有一种熟悉感。

    “没关系”胡晓雯站起来,“请坐吧。”

    男人点了点头,走到座位上坐下,胡晓雯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丝寒气。

    “外边很冷?”她问。

    男人把大衣和围巾放到旁边的位置上,转过头来冲笑了一下:“还好,就是停车的位置有一点远”

    两个人的视线对上了,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沉默。

    胡晓雯觉得大概不是她的错觉,她可能真的和这个人认识。

    “虽然不是搭讪,不过我真的要说,我好像在哪见过你?”胡晓雯困惑的歪头。

    对面的男人笑了一下,略带惊奇的声音说:“胡晓雯,原来是你啊”

    胡晓雯使劲在他脸上多看了两眼,这才认出来对方竟然是她初中的同桌

    她惊讶的大叫一声:“张松临,怎么是你啊”

    对面的男人摘掉了眼镜,那种熟悉感才真正和她记忆当中的那个人对上。

    张松临在她初中的时候做过一段时间同桌,不过上初二的时候,他转学走了。

    “我现在姓郑,郑松临。”郑松临挂着意外又惊喜的笑容,“初中那会我父母离婚,我跟我妈搬走了,后来随了母姓。”

    胡晓雯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相亲相到初中同桌,惊奇又让人觉得有点尴尬。好在胡晓雯和郑松临俩人都是马上三十的成熟大人,聊起了轻松的话题,化解了那种尴尬的气氛。

    “你出国了?”胡晓雯伸手招呼过来服务员,让郑松临点杯热饮暖和一下。

    “是的,十一月份刚刚回国。”郑松临道了谢,向服务员点了一杯咖啡。

    胡晓雯感兴趣的看着他:“什么时候出国的?”

    郑松临知道胡晓雯都想要问什么,就像每一个好奇他在国外经历的人那样。

    他干脆地一口气说:“我初中毕业就出国了,在外边学了一年法语预科,然后直接上的高中。高中毕业之后就上了蓝带厨艺学校。”

    “法国蓝带?”胡晓雯挺惊奇,伊莎曾经跟她提起过这个学校。

    法国蓝带厨艺学校是一所有着一百多年悠久历史的厨艺学校,在好几个国家都有分校,学生来自七十多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点和西餐培训学校。

    这所学校教授西餐和西点,颁授从初级到高级的从业资格证书,另外还有国际酒店管理的硕学位可以进修。

    甚至以蓝带为名的蓝带勋章可以说是西点西餐专业的最高的荣誉奖励。

    “你知道?毕业之后我在黎的一家高级餐厅工作的几年,然后又回到蓝带学校从事教师工作。”郑松临冲着胡晓雯露出一个带着自豪的表情,“我那时可是学校里边仅有的一个华人教师呢。”

    “了不起”胡晓雯冲他比划了一下大拇指,随后她问:“你之后还要回法国去吗?”

    郑松临坐直了身体,认真地说:“不,我已经辞职了,打算回国内发展。”

    胡晓雯说:“回国内也挺好的,现在国内的机遇也挺多。”

    郑松临说:“我打算开办一个培训中心,专门教授西餐和西点,地点已经衙了,就在云市。”

    胡晓雯有点慢半拍的反应过来,郑松临说这个话不是做为老同学闲聊,而是做为一个相亲对象在跟她认真的解释他今后的事业规划。

    胡晓雯有点尴尬的摸摸鼻子,她不想让郑松临误会:“不好意思,其实我有个喜欢的人,就是还没来得及跟我家里边的人说。”

    郑松临愣了一下,随后露出一个释然的笑:“没关系,我可以理解,我家人对我的感情生活也很着急。”

    随后他问:“你呢,现在在做什么?”

    胡晓雯跟郑松临说了一下她在桃溪村创建的仙桃林果园以及围绕这个果园建设的景区和餐饮行业。

    并说起了果园和桃花小筑的发展历程。

    “比起我的经历,似乎你更加的****。”郑松临感慨。

    胡晓雯邀请他去桃溪村做客:“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去桃溪村住一段时间。将来桃溪村将要建成一个生态疗养旅游花园式村落。”

    郑松临对桃溪村的特产桃花鱼很感兴趣,他说:“如果你不介意,元宵节前我有时间,不知道现在这个季节还有没有桃花鱼?”

    “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