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间田园记事-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启功却很是担忧。他们家里兄弟多,都早早的离开家乡出去打工。以前都是把孩子交给父母带,这些年攒了些钱,接了孩子过去上学。孩子的学费,再加上租房费用和生活费,也没有多少积蓄,拿不出多余的钱来补贴家里。

    这次回家来,他实在没想到家里边竟然翻修了房屋,虽然是村里借的,却让他心里沉甸甸的。他爹娘都老了,连田地都租给别人种,年老体弱的,可怎么能还清这笔钱?

    老两口看到儿子满脸的愁容,倒是挺乐观的对他说:“我们都打算好了。虽然这房屋外边是用来看的,却没说不能招待人来住。我们也学村南的那些人家,准备新被褥,让客人坐来。”

    周启功惊讶的抬头看。

    老母亲也说:“洗洗涮涮的我们都行,就是吃饭要让客人们去别家解决。咱们祖宅的几家都商量好啦,你七叔家的儿子跟媳妇明年就不让他们上外边去打工了,到时候来了客人,吃饭就专门去他们家。我们老啦,精力不够,就不挣那份饭钱了。”

    周启功听了这才放下心。他想了想说:“明年先看看,要是不行了,我就让我媳妇回来帮你们。”

    老父亲摆了摆手,说:“可不用,你们好不容易在城里立稳了脚跟,回来干嘛。”

    周启功没有多说,在外生活成本实在太高,子女的借读费就是一笔昂贵的支出。他跟他媳妇现在咬牙坚持,完全就是为了给儿女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他们两口子都想好了,等孩子们上了大学,他们就回老家来。看现在这个发展,说不定他们在村里就能挣够学费了呢。

    “尝尝这个豆腐,华家的豆腐现在做的是越来越好吃了。”老母亲推着桌上的一盘大葱炒豆腐,推荐着。

    华家是林场片区初期划分,撤并村落的时候从别的村子里边迁过来的。他们过来之后没有土地,只能做点小买卖来维持生活。

    幸亏华家的人会做豆腐,虽然辛苦,却也顺利的在村子里边安家落户。

    村子里的人口以前挺多,他们做的豆腐总是能够卖完。可是后来道路修通了之后,年轻人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豆腐生意就不好做了。

    华家人有智慧,咬牙借钱买了车,那个时候,那台车还是全村的第一辆。华家把豆腐拉到镇上去卖,就这样日子又逐渐好过了起来。挣了些钱之后,华家人从破房子里搬出来,在靠近公路的村头起了新房子住。

    “爸,镇上打电话了,说让再送一车豆腐。”华家的小儿子冲着制作豆腐的工作间喊。

    “知道了。”华家的当家的华卫国皱着眉头,他打开存放大豆的仓库房门,只剩下寥寥数袋子大豆。

    他从里边抗出一袋豆子,把豆子倒进泡豆子的水池里。

    到现在,他们华家仍然使用传统工艺做豆腐。现代做豆腐的机械流程和传统豆腐粉碎豆子方法的不同,还有压制豆腐的方式不一样。使用石磨磨制大豆,比起现代直接粉碎,更不容易破坏豆子的营养细胞。而传统的压制方法,缓慢的自然沉降让豆腐内部凝结的不疾不徐,更加凝实。

    这些不可被现代豆腐取代的优点,让华家的豆腐一直在镇上屹立不倒。

    只不过今年入了冬之后,他家的豆腐突然变得特别抢手,做多少每天都不够卖。这让他们今年种的大豆很快就要用完了。

    华卫国抓了一把豆子想,明天上镇上进一些大豆。

    他却不知道,造成这种变化的,是因为他家今年秋天收获的大豆。这些被胡晓雯用灵雾润泽过的大豆,品质更出众,味道更香浓。用这种大豆做出来的豆腐自然更加的美味。

    这一年被用灵雾润泽过的农作物,根本就没有引起桃溪村人的注意。除了华家种大豆做豆腐之外,其他人种玉米和高粱的,都是为了家里的牲口准备的饲料。整个桃溪村的鸡、鸭、猪、牛羊算是有口福了。

    这些农作物的变化,要到很久之后才被人发现和重视。

    胡晓雯虽然知道,却没有在意。反正这一次是大批量的改变,根本就找不到她头上。她现在算是想明白了,大隐隐于市,全桃溪村的农作物都变化,就没人会注意到她家的菜长得过于旺盛啦。

第43章() 
为了过年而提前回来的壮劳力很多,胡晓雯又请了几个短工,专门挖沟,在二十八那天终于把水沟挖完了。

    滴灌系统那边的施工人员,早就在二十七的时候放假了。大舅和表舅领着的员工因为都是附近村镇的,家住的近,所以干到二十九。

    胡晓雯原本想着早点回家,大舅和表舅的干劲那么足,她也不好撇开大家自己跑回家去。人家都在干活,她只好置办了一大堆的年货当做福利发给干活的工人们,顺带把她家摘的几百斤柿子给当做年货发掉了一大半。

    这些柿子都捂好了,一直在杂物房里边放着,那边的气温很低,柿子是非常耐放的,在低温下能够保鲜很长时间。

    这些柿子虽然也没少沐浴灵雾,偶尔也浇过几次空间水,外表变化却不如水蜜桃那么大。只有撕开表面的皮,把里边的柿子肉吸到嘴里边,才能品出这柿子的特殊之处。

    相比原来的柿子吃完之后嘴唇边上发涩发木,现在的更甜更糯,吃起来也没有一点涩感。这批柿子年货,大受这些员工的欢迎,让胡晓雯松了口气。

    她跟大舅刘春兴和表舅周启发两个人,商量了正月十五再请工人回来干活。

    大舅说为了赶上春天移植,最好能在村里再请几个短工,在十五前再赶一赶工。现在平整出来的土地达不到胡晓雯要求的五百亩,只有三百多亩地。

    三道弯的山上,工人们要清理长得根深蒂固的荒草,还有大块的石头。因为坡地有一定的角度,这个工作干起来比预想当中要慢。

    这还是有胡晓雯当初买的除草机帮助,可以把地面上的草连根翻起来,帮助他们省了不少的功夫。

    胡晓雯安慰两个长辈先不用着急,剩下的地只要在春天之前结束开荒完毕就可以。她并不怕耽误最佳移植时节,只要有玉坠在手,没有她种不活的植物。

    刘春兴和周启发走了之后,胡晓雯抱着一箱子柿子去了狗场。

    “你今年还不回家过年?”胡晓雯把柿子放下,坐在沙发上对正在给一只边境牧羊犬梳毛的陈子嘉说。

    狗场这边因为胡晓雯来的次数多,这边的大狗蟹都认识她了。可能是因为她日积月累的沾染灵雾,身上带上了什么气息,让这些大狗蟹们都挺喜欢她的。

    这不,看见她过来,在陈子嘉手底下乖巧无比的边牧瞅见她就椅着尾巴,想要跟她亲近。

    胡晓雯伸手挠了挠边牧的下巴,陈子嘉对她说:“不回去。”

    以前陈子嘉回家过年,都要请人来喂他的狗。他爸不让他进家门之后,他过年还省去请人了。

    杜悦卿跟他分手之后,他妈给他打过电话,狠狠的骂了一顿。原本双亲两个还有点偏向他的母亲,因为这件事情,也倒向了反对,让陈子嘉的心情一直很不好。

    他跟杜悦卿大学期间的交友圈是重叠的,大学期间的同学全都向着杜悦卿。要不是在桃溪村结交了黄哲和胡晓雯,陈子嘉真可以说的上是众叛亲离。

    “我又给你拿了一箱柿子,你放着慢慢吃。”

    “好。”

    沾染了农村人情往来的纯朴,现在互相帮助在他们看来已经不用再客气了。

    陈子嘉知道她家今年结的柿子多,他这些年自己一个人生活,多少也会点手艺。这柿子除了直接吃之外,做成柿子饼也挺好吃的。

    “你那一窝小猫怎么着?用我帮你喂吗?”陈子嘉转头看她。

    这次春节过年回家,胡晓雯可是打算待到十五之后才回来。之前她离开三个星期去省城,也是陈子嘉帮忙喂的。

    胡晓雯摇头说:“不用,我把它们都带回家。”

    那母猫的主人家没有找到要小猫的人家,最后这五只小猫就都归了胡晓雯。

    母猫带着小猫生活了三个月,就从胡晓雯家离开,再一次回到了自己主人家。这让胡晓雯放心又失落,她还以为喂养了三个月之后,这只花猫会留在她家不走了。她还曾经脸大的纠结过该怎么跟那个嫂子家里边交代。

    剩余的五只小猫,在三个月里被大猫带着到处活动,学习各种技能。也曾经跟在母猫的屁股后边跑到原先的主人家,却并没有学大猫那样进去。

    这五只会在胡晓雯跟前卖萌撒娇求摸求抱的小猫咪显然不认为这是它们的家,自然而然的五只小猫跟大猫就分开生活了。

    五只猫除了两只三花是母的,其余三只是黑色、黑白、黄白。胡晓雯给它们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红中。

    陈子嘉见过更多比这更奇怪的**物名,但是每每想到一只油光水滑的黑猫起名叫做红中就总是风中凌乱。

    现在这五只小猫已经五个月大了,三只公猫组成兄弟团伙,虽然只有五个月大,却打遍周围无敌手。没有别的大猫敢欺负它们,别的猫打架都是单个上,就只有这三是不要脸群殴。

    另外两只小母猫从来不一起行动,往往神出鬼没,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冒出来了。鉴于它们的行动太过灵敏神秘,别的大猫连毛都摸不着,更别说怎么样它们了。

    不过这些在外边不要脸,傲娇,神秘的幸伙,回到家里就会完全变了一个模样。

    自从它们大了,就再也不在杂物间里住了,登堂入室还不算,经常在胡晓雯用电脑看电视剧的时候从键盘上踩过,或者干脆窝在鼠标垫上压住鼠标线,要不然就是脑袋压住手腕,让胡晓雯的手动弹不得。

    要命的是这些小祖宗们撒娇的时候往往不是一个傲娇,而是几个一起。为了争夺胡晓雯的注意力,她房间里边的东西没少遭殃。

    当真是痛并快乐着。胡晓雯生气的时候这些萌物们又会仰着无辜的脸,好像你怪罪它是多么的罪大恶极,让人内心愧疚又无奈至极。

    跟这五只比,现在已经九个月的淘淘就显得稳重多了。大概是因为家里的“熊孩子”太多,淘淘不自觉的就摆出一副老大的样子。五只胡闹的时候,也只有淘淘出面能够镇得住。

    这挺奇怪的。一般情况下,喵星人是绝对不会卖汪星人的账,只有包容性强,性格温和的汪星人让步的份。

    但是在胡晓雯家却不是这样的。淘淘和五只小猫之间好像没有物种的隔阂一样。每次五只闹的过分,胡晓雯大叫一声,淘淘冲进来,这五只小的立刻就老实了。

    胡晓雯想,这可能是因为她用灵雾一同滋润过它们的原因。之前淘淘生病的时候,她担心淘淘挺不过去,刻意往它身体里边灌输了一些。可能就是这些灵雾让淘淘在这个群体当中占据老大的位置。

    这次春节胡晓雯打算把五只小的带走。上一次让陈子嘉帮忙喂,是因为这些小猫才只会蹒跚迈着小短腿跌跌撞撞,根本就出不了杂物房。

    这会儿可不一样了,能四处乱跑了。胡晓雯担心她半个月不在家,没有主人的陪伴,这些小猫就能野的不认家了。相比较其他村民家散养模式,胡晓雯可不想养出几天甚至几个月不着家猫咪。至少要每天按时回家,才能让人安心。

    胡晓雯向陈子嘉请教了一番养**物的心得,过了没一会儿,黄哲过来了。

    “你什么时候走?”黄哲一屁股坐下,手不客气的打开箱子,从里边掏出来一颗柿子吃。

    “我明天上午,一起走吗?”胡晓雯转头看他。

    “行,你开车送我吧。”黄哲还没有驾照,没来得及考。这次回家胡晓雯借了陈子嘉的车,有车蹭,比倒班车舒服多了。

    “你考试准备的怎么样了?”陈子嘉给几只边牧梳完毛,送它们会后院,回来坐在沙发上跟俩人聊了起来。

    黄哲准备报考今年春季的公务员考试,如果通过了,他聘期结束就可以直接去临水县政府部门上班了。

    “还不错。”黄哲一说起这个就春风满面。

    元旦过后,他才知道临水县开工作总结大会的时候桃溪村被点名表扬了。这是对他工作的肯定,镇政府也说过了,把这项功绩记录到了他的档案里了。

    有这份履历,只要顺利入职,黄哲就能够获得比其他人更高的。

    “赵贵叔是不是要退了啊?”胡晓雯问。

    赵贵的年纪已经不小了,根据胡晓雯的了解,要不了两年他就到退休年龄了。

    黄哲说:“赵贵叔是村长村支书一人担着,到年龄之后他会卸任支书,不过村长不限制年龄,应该会继续连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