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间田园记事-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这两个自以为是的公婆,田桂英气得发抖,还躲起来哭了一晚上。

    她要强的很,虽然跟公婆翻了脸,也不在外人面前说老俩的不是,有多少苦都自己咽了。

    原本回村里开个农家乐的想法彻底泡汤了,田桂英只能去想别的办法挣钱养家。当初丈夫车祸住院,虽然有赔偿,家里的存款也花的差不多了。这两年她挣到的钱全都寄回家了,身上根本就没留多少。

    田桂英眼中闪着光。她还年轻,还能干,所以公婆不给她保险金,她也能凭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和两个儿子!

    这天晚上,胡晓雯家迎来了一个客人。

    “你说想要在我这里干活?”胡晓雯惊讶的看着田桂英。

    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这话题中心。黄哲说田桂英长得俊俏,胡晓雯觉得他没有用错形容词。

    田桂英不是长得漂亮、美丽,而是有着一种透着干练英气的俊气。

    她眉毛长的挺浓,双眼迥然有神,鼻子挺直,双唇是淡淡的。田桂英年轻时,一定是那种很典型的农村姑娘。

    有朝气、健康、活力十足。

    胡晓雯一看她就生出了几分好感,再加上之前听到的那些事情,对她的态度就显得挺和气。

    田桂英见她主动上门求职,没有惹得胡晓雯不快,放心很多。

    她擦了擦因为紧张而汗湿的掌心,说:“我啥活都能干。开地、抗桩子、挖沟”

    胡晓雯眉心蹙了一下,她说:“这些活又重又累,你一个女人家哪里能干得了这个。”

    真不是她看不起妇女,她自己也是女的,自然不会有这种歧视。

    而是打从她开始干农活起,才知道男女在力量和身体素质上的天然区别从来不是说得玩的。真不是逞强,要不是胡晓雯自己经过灵雾的改造,她是根本就不可能承受的住这样强度的体力劳动了。

    田桂英急了:“我能干,我真的可以干这些活!”

    胡晓雯摇摇头,说:“就算你能干,你每天干这些累得要死,回家还要操持家务,照顾孩子,你身体怎么能够承受的了,会垮了的呀。”

    田桂英顿时有一种失望的感觉,她已经找遍了镇上所有请人的地方,根本就没有空余,如果胡晓雯再不雇佣她,她不知道该去做什么了?

    难道要种地?可是她没有田地。就算花钱去租地,只是田地里的出息,根本就不够一年的花用啊!

    胡晓雯不忍心,她想了一下,说:“要不这样吧,我这边还少一个烧水做饭的人。给的工钱不多,一个月只有一千二百块,你愿意干吗?”

    农村这边干活,工薪自然是没有在城市高的,胡晓雯之前请的三个员工每个月工资一千百八块。不是胡晓雯抠门,而是这边就是这个行情。

    开荒的这些人,每天则是一百块钱。只是因为这些人是短工,干得是一次性的活,不如长期的有保证。

    一千二百真的不算多,却能够维持一个家庭的正常生活。更别说烧水做饭要不了多少时间,她还有时间去干点别的。

    田桂英大喜:“愿意,愿意!”

    送走感激不已的田桂英,胡晓雯叹了一口气。

    第二天,田桂英早早的就来了,和胡晓雯一起去买菜,买干粮。然后再一起回来,跟着胡晓雯做了一顿饭。

    这第一次是胡晓雯带她,看田桂英没有出丝毫的差错,胡晓雯就放心的把这事儿交给她了。

    正好开春了,大舅妈和大妗子也要去忙活自己家里边的事情了。

    春播开始了,胡晓雯不得不让那些家里有地的人回家去忙农活,这个时候请人干活格外的艰难,价格比平时高也请不到人。

    开地的事情还可以放一放,栽种树苗的事情却不能等。她树苗都联系好了,三百多亩地要栽种两万多棵树苗。

    胡晓雯急的嘴上起泡,颇有点火上房的焦灼。错过时节栽种,桃苗就不会开花了,她不是不能用灵雾让让桃苗开花,可那就太扎眼了。

    这个胡新民给她打电话了:“闺女啊,听说你找不到人给你栽树苗?”

    “是啊。”胡晓雯愁眉苦脸。

    胡新民又说了:“别担心,等老爸给你解决这个问题!”

    胡晓雯惊奇了,问:“您怎么解决啊?”

    胡新民哈哈一笑:“你就等爸爸的好消息吧!”

    胡晓雯死活想不出来胡新民能够有什么办法,结果没过两天胡晓雯就接到了云市一个电话,等听完,整个人都蒙了!

    她爸爸竟然联系了一群学生要给她栽树苗!

    胡晓雯的脸都不知道要摆出什么样的表情了,这、这、这不是假公济私吗?!

    哦,不对。她爸爸已经退休了。

    早前说过,胡新民是从镇学校升上去的,最后做到云市教育局的一个科长位置。

    虽然在职位上没什么建树,但是胡新民的人缘还是不错的。原本他的能量也没有这么大,还是之前回家的时候带回去的桃子的功劳。

    胡新民在教育局里也有俩三朋友,带了桃子太多,胡新民就给朋友送去了。这桃子毫无意外的俘虏了对方的心,之后想吃吃不到,抓心挠肝的难受啊!

    这次胡新民就是找的这个朋友帮忙。

    于是乎,开学没有多久,教育局下发了一个通知。让云市的各个学校开展活动,让初高中学生体验劳动,顺便春游。

    为了让这次的活动名正言顺,胡新民让胡晓雯包了学生们的食宿费用,就当是用劳动力换取这次免费春游。

    学生们可以晚上在村里住宿,上午劳动过后,中午回村里吃饭。午休过后,下午可以去钓鱼,爬山。

    免费春游的**力还是很大的,虽然要花些时间种树。通知发下去后,有很多学校报了名。

    周末,有浩浩荡荡地大巴车队就开进了桃溪村,一眼望去,甚是壮观。

    这些学生是云市好几个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没有来过农村。他们一下车就兴奋的不行,要不是老师约束,直接就跑疯了。

    带队老师跟黄哲确认住宿的情况,分组分队后,黄哲领着这些学生把他们安顿好。

    黄哲也没有想过会有这么多人同时投宿的一天,这不亚于是一场考验。

第47章() 
桃溪村还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到处都是学生们充满朝气的笑闹声。

    头天没什么娱乐,赵贵为了让他们开心,干脆让人找来好多柴火,在打谷场升起了篝火。

    火堆堆得大大的,烧的特别旺。

    火焰驱散了寒冷,很多学生都聚在打谷场,或者打牌,或者谈心,也有的只是单纯坐在地上仰头看着天上的繁星就觉得享受不已。

    第二天一早,蔡胜就领着老师和学生们上了山,花了一段时间教他们怎么种树。把从各家各户借来,还有后来买的工具分发下去,学生们按照昨天的分组就去种树了。

    土地都是翻过的,很轻松就能挖出一个坑。学生们一组四个人,一人挖坑,一人拎水,一人填土,一人负责树苗。

    胡晓雯让他们累了就休息休息,她专门给他们准备了甜豆浆还有鸡蛋加餐。

    这次来了五百个学生,**位没有那么多,只好让学生们挤一挤。能睡两个人的**睡三个,能睡四个人的炕睡五个。

    睡的环境让学生们受了点委屈,吃的方面胡晓雯就打算做到最好。除了给学生们加餐之外,最重要的午餐她从镇子上请了几个开餐厅的厨师,专门来给他们做饭。

    吃午饭的地方是村委大院,桌椅和餐具都是村里集体购买的,准们用来办红白事的家伙什,足够使用。

    这些学生们一上午,每一组平均下来种了四十多棵树左右,距离种完全部的桃苗还差很多。拒这样,胡晓雯也没再让他们继续干,累坏了就不好了。

    中午睡了一觉,这些年轻的孩子们就恢复了精力,下午就去到处玩了。

    经过去年秋天灵雾的滋润,今年桃溪村的春天来的格外早。上午在桃园南边翻过的地上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下午换到村子的另外一个方向,万物生发,发芽的野草染得山间绿意浓翠。

    为了不让这些学生失望,胡晓雯晚上特意去山上滚了滚,促使一些早春的花朵提前开放,引得这些学生别提多开心了。

    溪水虽然很凉不能去玩水,但是拿着鱼竿或者是草娄也能够捕捉到鱼虾。每每有所收获,这些孩子们就欢呼雀跃。

    下午的游玩,让很多不怎么来野外的人充分跟大自然接触了一下,所有人都对这次春游表示满意。

    累了一天,学生们早早的就休息了。第二天上午大巴来接,学生们纷纷上车,带着美好的记忆返回了云市。

    一个周末过去,胡晓雯三百亩地只种了三分之一。

    这周末大量学生涌入也让村里的人都知道胡晓雯现在面临的困难。可惜的是他们现在要忙着春播,实在没有人手去帮助她。

    倒是村里的小学看到有云市的初高中生来植树,专门组织了一次跑来帮胡晓雯种了半天树。

    胡晓雯哭笑不得。

    桃溪村的小学学生有一百多个,这些小学生不比开始发育的大孩子们,连挖坑都勉强。

    不过胡晓雯也没嫌弃,而是哄着他们玩一样,歪歪扭扭的种了几十棵。

    为了鼓励他们热爱劳动,胡晓雯买了几大箱营养快线和孝子喜欢吃的零食给他们做奖品,美得那些小学生喜滋滋的。

    第二个周末又迎来了一批云市的学生,最后只剩下了一百多亩没种完。胡晓雯怕来不及只好跑到云市的劳动市场,高价找了几十个壮劳力雇了车拉回来,把剩下的一百亩给种完了。

    胡晓雯大大的松了口气,终于赶在清明节前十多天把所有的桃苗移植完毕。

    为了保证所有桃苗都开花,胡晓雯每隔一天就用淡淡的灵雾笼罩它们。

    灵雾不负所望,让这些桃苗迅速的扎根,汲取营养和水分,在充足的日照下长出一个个娇嫩可爱的小楔苞。

    黄哲比胡晓雯还要上心,打从桃苗栽种下来之后,每天都来看。等到花苞长出来之后,更是拿着一个数码相机天天来拍照。

    拍了照片,他发到网上。在微博、在旅游帖子里边开始了新一轮的宣传。

    后来有一个这次来种过树苗的学生发现了这些照片,知道博主和发宣传帖子的是桃溪村的,就把地址链接发到了自己学校的论坛上。

    然后这帖子又被别的学校的学生从论坛转走,慢慢的这些来过的学生就都知道桃溪村要办赏花活动。

    这可是他们亲手种下的树啊!要开花了,好像让家里的人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于是好多学生回去跟家长说。

    这些家长有的人听过就算了,也有的人很感兴趣,想要亲眼看看自家孩子种的树开出来的花。这部分家长纷纷的打听桃溪村,有的觉得三个小时的车程太远放弃了,也有的觉得坐班车去麻烦就打消了念头。

    不过最后,还是有一部分家里边有车的家庭选择在清明节小长假的时候去一趟。

    就这样,出乎全村人预料的,桃溪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旅游高峰来了。

    小长假前一个星期,黄哲就不断的收到私信,向他询问路线,还有住宿,甚至有人向他预定房间。

    这些预定的人都是出来玩惯了的,知道在旅游旺季,如果不提前去定房间,到时候很可能会没有住的地方。

    预定的**位有一百多个,相当于村子里边三分之一的**位都定了出去。

    除了这部分学生带来的旅游家庭之外,另外就是去年曾经来过的上班党和夕阳团。更有很多钓鱼爱好者去年放鱼的时候就盯着桃溪村了,今年开春一暖和起来就结伴过来了。

    “不错,不错!”黄哲拿着一本厚厚的本子,兴奋的低喃着。

    这个主意是赵慧铮给他建议的,每页打格,第一格写有**位的人家。当有人入住的时候就在格子后边打一个勾,这样还有多少个**位有人入住,哪一家还有空闲就变得一目了然。

    黄哲后来更是发展成记录有多少人,是男是女,最起码入住的团体要登记一人的身份证。

    而他这严格的登记入住,更是让很多第一次来旅游的人觉得正规可靠,管理有方。

    清明节小长假前后,桃溪村总共接待游客共计六百多人,平均消费七十元。整个村子在这个小长假赚了四万多元。

    比起那些正经的旅游景点,这些钱只是九牛一毛,却坚定了桃溪村继续发展旅游业的信心。

    除了这些只有在法定假日会出来旅游的游客之外,桃溪村终于有了一些常客,会在平常的日子里来桃溪村休闲度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