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尤氏三姐-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连忙三步并作两步往外走,迎面碰见林如海,便朝着他施了一礼。林如海也朝着她点了点头,礼貌地道了谢,却也并没有要留她的意思。不过在她要出门的时候,却忽然叹着气道:“可否劳烦世侄女在外间稍候片刻?”

    姚珊这才看到,此前那位老先生却是并没有跟过来。这就是防备着等会儿万一有什么,好抢救的意思了。

    想来,那老先生看出了这种毒的来历,已经放弃了,或是怕再惹出什么节外生枝的事儿来,故此连来都不想来做临终抢救了。

    她看了看眼中已经只有林如海了的安姨娘,然后敛容正色,朝着林如海道:“侄女儿知晓了,请您放心,侄女儿就在那边儿候着。若有什么事儿,您只管喊侄女儿便罢。”

    说话间已经出了屋门儿,谢姨娘带着她在外间闲坐。堪堪不过才过了一刻钟,便听得林如海在内唤她,她急急忙忙冲进去的时候,却正好听见安姨娘在断断续续地道:“老爷……您……把云蕊……扶正……了罢。”

第34章 三十四长谈() 
姚珊一脚刚跨进门来,冷不丁劈头就听见这么一句,倒是不由得吃了一惊。暗道这安姨娘居然能在弥留之际说出这等话来,倒也真是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按说,她原本该替她表姨妈谢姨娘高兴来着,不过一来这办着丧事儿和死人的当口儿,实在没法子有啥欢喜的力气;二来,这也的确是句让人欢喜不起来的话。

    只需要略略一想,就能转过了弯儿来,不管这位安姨娘是真的因为临死前有些糊涂了随口一说,还是真得是同谢姨娘关系好所以拼着临死前卖个面子。但她这话一说,基本上谢姨娘扶正这事儿,恐怕短时间内就没啥戏了。

    不管怎么样,在正室的丧事儿还没办完的时候就提议妾室上位啥的,真真有些不太合时宜,一般有些头脑的人不会当成天上掉馅儿饼的吧?就不知道谢姨娘听了这话,要做何感想了。

    想到这里,姚珊忍不住回头看了眼不远处的谢姨娘。谁知道恰好有灵堂那边儿的人来找她回话,故而她站得就有些远,看着竟像是完全没听见这一茬儿似的。

    姚珊没奈何,只得又转了回来,因着林如海听了安姨娘这话便没了言语,姚珊那只脚放在门口,就有些不尴不尬的。然而她再一看,那安姨娘又是个马上不行了的模样,没奈何地,只有冲上去又给了她两针。

    这次倒是将她扎的睡过去了,不过看这样儿,再醒过来的机会也比较渺茫了。林如海还坐在安姨娘床榻边,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姚珊看着他没有言语,自己也不好出声,但又不能就这么干坐着,只得站起身来,勉强轻咳了一声道:“林世叔,安姨娘暂时已安定了下来了,是否要侄女儿去请人来?”

    林如海这才看向她,微微一笑道:“辛苦你了,不妨事。”他略顿了顿,方才接着道:“方才安姨娘的话,你都听见了?”

    姚珊微微一怔,暗道,这是要促膝长谈的节奏?

    见到她没马上回应,林如海叹了口气道:“世侄女不必多想,算起来你父亲与我也算是旧识,道奇兄素来雅达,果然也将世侄女教导得十分知进退。”

    姚珊忙恭谨地回道:“世叔您过奖了,家父倒是常常在家中提起您,说您出自书香门第之家,乃是本朝第一文采风华、俊逸出众的肱骨之臣。”

    林如海微笑道:“想不到世侄女小小年纪,居然有如此伶俐的口才,真是虎父无犬女,后生可畏。”

    姚珊又客套了两句,看林如海的神情,倒似真是要征求她的看法,而谢姨娘想是被灵堂那边的事务缠住,大抵又存了个避嫌的意思,所以,她没奈何,便也停止了兜圈子,径直坦言道:“若是世叔要询问侄女儿对安姨娘方才那句话的看法,侄女儿以为,此事不甚妥当。”

    林如海看了看沉睡着的安姨娘,又抬头看了姚珊一眼,苦笑道:“何出此言?”他似乎有些诧异,又有些疲累,便微微合上了双眼,沉吟了片刻道:“我以为,你会替你表姨母高兴。”

    姚珊也叹了口气道:“虽则我们都希望亲友们能锦上添花,但此事,却是于礼不合。”她既然开了个头儿,便索性将事情说开了。从谢姨娘的身份,一直说起,有意无意,把话题引到对黛玉、默玉的未来的担忧。

    林如海自她说这个话题起,便睁开眼睛仔细看着她,最后,那疲惫悲伤的面容上,居然也露出一丝笑意来。姚珊把自己想说的说完了,便等着林如海的反应。此刻看到他这个笑,倒也不免有些明白,为何那几位夫人、姨娘们,要如此打破头了。

    尤老爹那“文采风华、俊逸出众”倒是真没说错,这年届四十的林老爷,依然是个风度翩翩的美大叔,足够有风靡各年龄段儿美女圈儿的杀伤力。

    她正在那里暗自腹诽,林如海却忽然开口道:“原本荣国府已经几次派人来,说是那边儿老太君要将黛玉接过去教养,我本已打算应了,算做是让她替夫人尽一尽孝的意思。”

    姚珊静静听着他说话,对此却并未发表什么意见,直到林如海问起,她才谨慎地道:“侄女儿见识浅薄,不敢妄言。”

    林如海倒似愈发觉得她有意思,当即捻须浅笑道:“请但说无妨。”

    姚珊只得道:“侄女儿以为,此事也不大妥当。”

    见林如海微微颔首,示意她继续,姚珊便接着道:“荣国府里头的老太太,侄女儿在都中的时候也曾见过几次,她老人家人是极好的,最是和颜悦色、真心疼惜哥儿、姐儿的。老太太此举是好意,也算是个顾念着府上先夫人的意思,按说黛玉过去,必定是会被老太太如掌珠一般疼惜的。然则侄女儿却以为,虽是如此,黛玉去了,也必不能真正安心。”

    林如海听得愈发认真,姚珊索性便直言道:“侄女儿虽同黛玉相处时日不久,但已知她最是个知礼孝顺的好孩子,如此丢下世叔、默玉两人孤零零在家,纵有几位姨娘照管,她也定是不能安心的。更何况外面再好,也不是家里,黛玉的身子一向有些弱,长途劳顿毕竟不便,加上默玉也才将养了好一些,还很是需要跟着长姐一并听从世叔教导……如此相互扶持,方是一家人的样子……故此,侄女儿以为,黛玉也好,默玉也罢,都还是留在府上最好。”

    她一口气说完这许多话,只觉得有些口干舌燥,林如海却听得面色愈发严肃了起来,到了最后,竟似陷入了沉思一般。

    就在姚珊想着自己这番话是不是太过直白,甚至都有些“惊世骇俗”的时候,他却忽然笑道:“好!未料到世侄女居然有如此见识,倒也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了。”

    姚珊连忙口称“不敢”,林如海却含笑道:“此前我只想着要黛玉去散散心,那边又有外祖、母舅管照,想是会过了此关,却未想到黛玉自己的心思……罢了,你们素日关系便好,若是她果然也是如此想,便就依了你们,明儿去回了荣国府,咱们就不去了罢。”

    姚珊也笑着点了点头,应了句“是”。

    这一番长谈到了这里,便已经走到了尽头了。

    林如海又看了看安姨娘,便缓缓站起身。姚珊会意,也跟着他往外走。两个人略走得远了一些,他才低声问姚珊:“安姨娘的情形到底如何?”

    姚珊摇了摇头:“左右这一两日了。”

    林如海叹了口气,没有再说话。姚珊看着时候已经差不多了,便也低声道:“您看,要不要侄女儿先去叫表姨母来?”

    林如海点了点头道:“你去罢,此事,总是还要她来操持操持的。”

    他话音还未落,便见谢姨娘已经在门口恭敬地回禀道:“老爷,亲王府的几位爷来拜祭了。”

    听了这话,林如海的脸上便又带上了那种疲惫,他朝着姚珊道:“如此,此处便烦劳世侄女帮着操劳一二了。”

    姚珊忙垂首应了,抬起头来目送他时,正见他清瘦的背影缓缓朝着外面的灵堂而去。转头便见到谢姨娘淡然的眼睛,姚珊便知道,她什么都知道了。

    看来也是个明白人儿啊,如此,事情倒也简单了。

    姚珊微微一笑,拉着她进了抱厦内间儿。

    有些事儿,是该好好操持操持了。

第35章 三十五归程() 
就如同姚珊预料到的一般,关于安姨娘说的那事儿,谢姨娘心里果然如明镜儿似得,故而,姚珊跟她那番话根本没多费什么口舌,两人便轻而易举地达成了一致。

    从此,那“扶正”的话,大约再也不会提了。不过,这样,也未必是坏事儿。

    姚珊看着谢姨娘漂亮的眉眼儿,忍不住还是安慰道:“姨妈您还年轻,老爷看着像是个长情的,若是不再娶新夫人的话,您这姨娘,跟夫人原本也没多大分别了。”

    谢姨娘闻言,却笑了笑道:“三丫头你不知道,我早就歇了这个心了,只要能守着默哥儿成人,我就没有甚么好不知足的了。至于方才的那话,以后也不必再提了。终究,不是咱们该去想的事儿。”

    这话一说,倒似她比姚珊还明白了。姚珊心中微哂,便也就彻底对这位表姨妈以后的日子放了心。若说为啥只有她生下了唯一的儿子,并且幸存到了最后,这显然不完全是靠着运气的。既然这样都闯过来了,剩下的道儿,就也不难走了。

    如此,这事儿便就这么着揭过去了。

    而安姨娘到底却是没撑过来,由抱厦抬回去的第二日,便静静地在她自个儿的榻上咽了气儿。

    她走的时候,是拉着谢姨娘的手的。看着她没了呼吸,谢姨娘的眼泪终于下来了。姚珊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又帮着谢姨娘操持安姨娘的丧事,因着是妾室,但到底也是跟着林如海的老人儿了,总不能太难看。然则贾敏的丧事儿又还没办完,两下里赶在一起,也确实折腾人。

    如此两三日,总算弄出了点儿头绪,不过,还没等姚珊松口气儿,那边黛玉便病倒了。她便又去协助郎中诊断,陪护。黛玉才失去了母亲,又素来跟她聊的来,加上姚珊想着回去家里也没有神马事儿。便索性由着谢姨娘央求林如海写了封信,言说让姚珊多住些日子,帮忙管照下林家大人小孩儿的身体。

    尤老爷本来就喜欢林如海的为人,自然是愿意的。余氏和二姐虽然想念姚珊,但想着她这也是救人性命的好事儿,便一面想念着她,一面有意无意地在去尤氏那边儿的时候念叨宣传。于是,姚珊这伪神医的名声,到底还是缓慢而低调地在上流小圈子里流传了出去。

    黛玉的身体虽然弱,但是幸好开始调养的早,加上姚珊如同爱护自己亲妹妹一般陪伴照顾她,谢姨娘也视如己出地供着她,最重要的是她还能呆在林家,不必远赴都中去适应陌生的环境,还能日日见到尊敬爱戴的父亲,故此总算稍微安慰了下她年幼失母的伤心。渐渐地,过了最初那个悲痛劲儿,心情没有那么抑郁了之后,没上两个月,倒是把她的身体调养得好了不少。

    林默玉小朋友比她姐姐恢复的更好,他原本就不是娘胎里带出来的病,虽然看着凶猛,治疗起来也费事,但是经过张友士那两年的亲自料理,早就好了七七八八。他本就年纪小,又因小小年纪就被带出了林家,到底没有因为贾敏的死伤心欲绝。故此他此前的病症这回换了姚珊练手,三下五下,也很快就找到了门道儿,让他愈发地活蹦乱跳了。

    两姐弟的身体好转,林如海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谢姨娘是个有心人,早请郎中帮林如海诊脉,又专门向姚珊请教食补、食疗的知识——因着她与姚珊的关系,此前姚珊与黛玉通信所言的食疗方法,她也是最上心的,故此,上手极其容易,短短几个月之中,已经俨然成长成为了一代食疗料理高手。

    姚珊看着林家从接连死人的愁云惨雾中渐渐恢复了过来,心中也不免欣喜,算来一晃也在扬州呆了大半年,也是时候回去了,便也禀明了林如海,想要回都中家里去了。

    林如海欣然允诺,说了好些客套话,也送了不少礼物,约定次月初二出发。

    说来也巧,这一日姚珊因着这事儿打算去亲自同林如海告别一下,顺便拜谢他送的临别礼物之类,未料到正好撞见另外一位也来同林如海辞行。

    原本别的男宾客,姚珊定是要回避的,不过,这一位不是别人,却是那贾雨村。

    说起来,这位贾老爷的大名,她早就是如雷贯耳了。黛玉去岁便同她写信讲过,道是林如海给林府子弟请了位先生,因默玉随着姚珊出来治病,暂时便只有她一个人先跟着先生学,待到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